- 相關推薦
明季麗江土司勢力向藏區擴張始末及納西族遺民蹤跡概溯
(原題)明季麗江木氏土司統治勢力向藏區擴張始末及其納西族遺民蹤跡概溯
云南麗江木氏家族自元初即受封土司,成為當朝命官。明朝開國,得以蔭襲,因聽命受寵于朝,
南剿北征,縱深西進,勢力范圍逐漸擴大,到明萬歷年間,整個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
族自治州康南諸縣、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部分地區、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南部等廣大藏區,盡為所
有,統治時間長達百余年。在此期間,木氏土司將麗江、鶴慶一帶的成千上萬的納西族,迫遷到所
控制的藏區,亦農亦戎。這些移民世世代代與當地藏族共同生產、生活、休養生息,促進了相互間
的文化交流,對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功績尤為卓著。今天,這些移民的后代,多數已經融合于藏族
之中,但也有個別地區的移民,雖然在各方面與當地藏族無甚區別,卻依然成為雜居在藏區的納西
族。
明季木氏土司統治勢力向藏區的擴張
一、明季構成木氏土司統治勢力膨脹因素1 )元代木氏家族的發展,為其后世在明代的延續奠
定了穩固的基礎。元憲宗蒙哥汗時期,忽必烈親征云南大理,木氏家族已筍出,“良三世主(阿稼
阿良)迎兵于刺巴江口,錫春甚厚,寵保優禮,將受職為茶罕章管民官。……遂破巨津州半空各寨,
生擒叛賊阿塔刺,功升茶罕章宣慰司,尋而攻撥大各寨;又同克大理擒獲段興智,功列蒙古將兀良
合臺之右,升授副元帥,錫節虎符一面。……世祖至元中,加授銀印重四十八兩一顆,為提調諸路
統軍司,其所屬者越析郡、伯興府、永寧府、北勝府、獲冀州、羅羅斯、白猿祭木夷擦等處地方,
無不管束。”阿瓊阿良之后,長子阿胡銅為四世主,“成宗元貞元年(1295),蒙皇帝圣旨褒嘉,
欽此欽遵頒給龍章祗領,得恩榮浩命授正泰大夫獲軍宣慰司。”阿胡阿烈為五世主時,“順帝至元
十三年(年代有誤)改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所屬府一:北勝;州七:通安、巨津、寶山、蘭州、
永寧、蒗蕖、順州;縣一:臨西”。傳至七世主阿甲阿得時,正值元、明兩朝更替之際,明太祖朱
元璋建朝,為擴大自身的力量,奪取并鞏固在全國的統治權,因襲元制。“洪武初,西南夷來歸者,
即用原官授之”。明朱盂震《西南夷風土記》序記:“國朝兵平六詔,諸夷納土,乃各因其酋長,
立為宣慰司、安撫司等官。”“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天兵南下,克服大理等處。得(阿甲阿得)
率眾首先歸時,總兵官征南將軍太子師穎國公傅友德等處聞奏,欽賜以木姓”。木氏家族姓從此始,
阿甲阿得官諱木得。木得干洪武十六年九月進京朝見,“太祖嘉其偉績,授法命一道,任本府世襲
上官知府職事”。
從元代木氏家族的幾代土司所任職銜及管轄區域可幀超木氏家族自元以來,就已成為滇西北能
夠左右局勢之雄強,這為木氏家族統治勢力后來的延續、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不能不說是
一大歷史背景。
2 )明中央王朝的庇護、褒賞扶持。自本得始至明末懿,木氏土司共傳承十四世,他們依次是:
木得(阿木阿得)、木初(阿習阿牙)、木土(阿牙阿秋)、木森(阿秋阿公)、木嵌(阿地阿習)、
木泰(阿習阿牙)、木定(阿牙阿秋)、木公(阿秋阿公)、木高(阿公阿目)、木東(阿木阿都)、
木旺(阿都阿勝)、木青(阿勝阿宅)、木增(阿宅阿寺)、木懿(阿寺阿春)均為麗江土知府職。
明代木氏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衰,勢力范圍越擴越大,至明萬歷年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是明
中央王朝對其重用和扶持的結果。麗江是滇藏交通樞紐和門戶,同時又是云南納西族政治、經濟、
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木氏家族在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實力強大,成為明中央王朝管
理和控制滇西北地區理想的依靠力量。木氏家族代代恭順聽命于朝,以剿殺征戰稱功,示效忠誠;
世世進京朝貢不絕,得朝廷封賜恩賞,亦極力擴大自己的權勢,順成之理,無所顧忌,這不能不說
是一大政治背景。這里節錄《木氏宦諧》中木高、木增兩土司有關例證,以窺其全部。
知府阿公阿目官諱木高,……嘉靖三十年(1554),保勘襲職,本年得勝你那(中甸)天接黃
金橋。三十四年,襲職麗江軍民府土官知府,勘合誰奏,本年得勝建立鼠羅那水天掌寨,立各以下
歸服。……三十八年,有孤蒲賊眾來圍忠甸,(即亦中甸),高勝寨報急,命長男阿都領兵救援,
得大勝。三十九年六月初九日,本司扎付預計財用,責成眾臣以期速濟大工事,都院游工部扎付援
'p>
三品文職,移咨吏部題實援浩命,仍照例自備馬匹方物,差人赴京進貢。……四十年八月初八日,'p>
本司扎付吏部題奏欽準實援三品,并請給浩命,信字第八百七十七號浩命,授亞中大夫,其褒辭略TD/YUH392QrG|;w0YZ'dz&Ok mBkptcb66wen.com!y .r {gCM9rp?3k[==qqk
曰:誠以報國,文武兼全。茲特升爾官居三品,位列九卿,永巍舶喬木世家“云云。正妻左氏淑,
封為淑人。及蒙欽錫五音”喬木世家“四字,準建訪牌一座,并賞彩緞三表星,寶鈔六百錠,與前
凜糧腳力回到府。
知府阿宅阿寺官諱木增,……萬歷二十六年保勘襲職。本年香水阿丈刺毛叛,剿得勝。二十七
年,香水好堯殺叛,得勝。二十八年,本司代奏欽依準襲祖職,吏部填給急字十號文憑,本年七月
初十日上任,又患旬京獲必哩。二十九年香水蒲瓦好堯攻叛得勝,又你那才甸出軍得勝。本年鼠羅
殺叛,得勝。又香水約左所好甸,殺獲逆舍西原苴。三十年三月,順大全捷,察明功罪,敘餉,欽
獎銀二十兩,又香水好甸當丁江口殺叛阿丈刺毛首級。三十四年,因先差遵例請誥封,覆行本司達
部,六月吏部題奉給誥命一道,贈父木青中憲大夫知府職銜,封母羅氏春為恭人。又蒙給義字二百論文明季麗江土司勢力向藏區擴張始末及納西族遺民蹤跡概溯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八十三號誥命一道,受中憲大夫云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妻祿氏為淑人……?(崇須)四年五月,欽
奉升廣西布政使司右布政,頒給外仁字四號誥命一道,封通泰大夫廣西市政使司右布政……崇須十
三年八月,蒙欽升四川布政使司左市政,救諭一道,薦于省城建訪,以風勵諸省土司。
3 )鄰近藏區的松散狀態。元明兩朝的滇西北藏區(今迪慶藏族自治州),朝廷贈封的土司甚
少。據《迪慶藏族自治州概況》載:“元代,朝廷對藏區采取‘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統治,視入貢
民族頭領轄區大小賜于封號,準予世襲,部落首領或歸附或兼養,有功者即封為大小土目。……明
代永樂四年(1406),臨西縣(今維西縣)刺和莊長官司土酋長官,曾受賜印及冠帶襲衣,受到進
京朝貢的禮遇。明代還設過臨西上知縣”。浴并明時期,迪慶地區只設過一長之官司和一上知府職,
而且均在維西,充分說明當時迪慶藏區處于土酋割據的分散狀態,沒有能與木氏土司勢均力敵的政
治勢力。
在與鎮西北相鄰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地區,西藏昌都地區芒康一帶在明代稱之為朵甘司
地。據史料記載,明中央王朝在朵甘思區域內設置了大大小小土司若干,其中都指揮司一:朵甘衛
都指揮使司;宣慰司三:董卜韓胡宣慰使司、長河面魚通寧遠宣慰使司,朵甘宣慰使司;招討司六:
朵甘思招討司,朵甘眺答招討司,朵甘丹招討司、朵甘滄招討司、朵甘川招司、磨兒招訪司;萬戶
府四:沙兒可萬戶府、乃竹萬戶府,羅思端萬戶府,別思麻萬戶府;千戶所十七:朵甘思千戶所,
刺宗千戶所、牟里加千戶所,長河西千戶所,多八三孫千戶所,加八千戶所、兆日千戶所、納竹千
戶所,倫答千戶所、果由千戶所、沙里可哈忽的千戶所、孛里加思千戶所、撒里土兒千戶所、參十
郎千戶所,刺錯牙千戶所,里壩千戶所、潤則魯孫千戶所。上述土司絕大部分分布于甘孜藏區崇東
和康北。據任乃強、澤旺多吉二位先生考證,朵甘籠答招討司在四川本里隆達,磨兒勘招討司在西
藏昌都地區芒康縣,刺宗千戶所在四川甘孜藏區巴塘縣南的拉宗人。又據《理化縣志稿》載:“長
青春科耳寺周理塘寺)有鐵印一枚,長方形有柄,鐵質及鑄工均不太佳,文日扎兀思東思麻千戶所,
印旁注大明洪武二年二月。寺僧謂日沙當結波給理塘上司,又轉給該寺廟,為今日寺中寶物之一”。
扎兀思東思麻千戶所至今還未見其有關記載和考證,是否可以推測為木氏土司向四川甘孜藏區康南
進兵時,在該地區收繳的印鑒。如果說,任乃強、澤旺多吉二位先生的考證和筆者的推測成立的話,
就不難看出,在與滇西北相鄰的四川木里,四川甘孜藏區的康南和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等廣大藏區,
依然處于部落分散割據的松散狀態,亦沒有能與木氏土司抗衡的政治統治勢力。
在歷史上,松散狀態下的序中,除引余慶的冤家械斗的事是常發生的;在人謂木氏為氏土司轄
區的藏族部落中,由于聯集丁末之閡,或者因土地、交通、牲畜、交往等方面與麗因所發生的摩擦,
也都是難于避免的。惟造成木氏土司作為征戰擴張的借口。木氏別司初據迪慶部分藏區后,除大量
的移民統治外,曾委一批當地的‘白色’‘木瓜’“。推行封建農奴制,殘酷剝削和壓榨占領區的
農奴,”木氏見中甸地廣人希,所收賦稅甚少。便采取了特殊措施已墾地每架(3 畝)收田賦糧一
【明季麗江土司勢力向藏區擴張始末及納西族遺民蹤跡概溯】相關文章: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08-18
語文組全員匯報課總結:向語文更深處漫溯08-23
向文本更深處漫溯——《落花生》教學例談08-16
淺議藏區漢語文教學策略07-26
淺議藏區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08-24
刑法溯及力問題研究02-20
在文本更深處漫溯02-27
淺議藏區多媒體教學與打造趣味語文課堂07-26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