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時期中專學校語文教學的思考
新時期中專學校語文教學的思考
河北省黃驊市高等繼續教育中心 李秀閣
【摘 要】新時期的素質教育教學要求中專語文教學要按照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的學識水平和個性特點進行創新教學。本文從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進行創新教學、引導學生閱讀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步入社會奠定基礎等三個方面就新時期的中專學校語文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中專學校;語文教學;探索研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中專學校的學生必須與時俱進,及時適應素質教育教學,全面提升自身素質,以應對全球經濟低速運轉的新常態。特別是在語文基礎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要發揮好學生的學識和個性特點的基礎上,更新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經濟新常態對中專學校語文素質的現實需要。
一、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進行創新教學
新時期的中專學生雖說學習上表現為弱項,但他們還是有許多的優點和優勢沒有發揮好,他們聰明、不拘泥于現實、接觸事物廣、接受新生事物快等特點,足以說明他們都有一定的學識水平和個性特點。為此教師制定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要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進行創新教學,而不是傳統教學的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不再是有閱讀寫作的要求目標、再加上教學重難點的細化教學;不再以傳統的粗講或者細講課文論英雄;而是因文因人因時因地而宜的教學才是最科學的。傳統教學不僅破壞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對學生的思維結構、認知結構也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學生因此養成了只見一斑不見全豹,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習慣,讀文章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思考問題,只著眼于細枝末節。
1.更新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按照素質教育教學和新課標要求,根據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特點,結合學生個性特點和學識水平更新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滿堂灌”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建立起語文教學的素質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上的改革,才能較快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培養出新時期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2.在教學上要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素質教育理念的主體性,從根本上說,就是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自覺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只有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教會學生學習,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拓寬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一是拓寬時間就是由封閉的45分鐘走向開放的課外教學,以此來增加學生閱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二是拓寬教學空間。就是按照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按照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目標定位,益少不益多;同時面向全體學生進行靈活、開放性課文教學,以此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三是語文的講授,不必去糾纏某些知識點,而應讓學生廣泛接受知識為講授的尺度,可以粗,也可以細,分段分時分學生。四是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多給學生一點發言、爭論的空間,教會學生互動交流。
二、引導學生閱讀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當前的中專學生由于覺得自己因為成績差進入中專學校學習,已經沒有了什么前途,所以學生存在閱讀興趣差,學習知識面相對狹窄的現狀。為此在新時期的中專語文教學中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1.激發學生課內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完全摒棄那些不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陳舊的教學方法,按照新時期素質教育教學和新課標要求,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教學中感受和領悟的主人。使閱讀教學真正成為教和學相結合或相統一的活動,而不是只有教或只有學的片面活動;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成為充滿思想活力的開放的動態思維過程;成為培養學生能力、陶冶情操,激發創造的學習過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廣泛開展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課文的篇目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即使是全部閱讀學習了這些課文,面對紛繁復雜、變化萬千的當今世界,這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意義是巨大的。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可以健全學生的心靈和人格,可以使學生對人類基本價值如理性、自由、公正等形成認同和維護。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三、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步入社會奠定基礎
當前的中專學生有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不起來,致使學生害怕作文,真正寫作起來更是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效果不好。作文的現實結果是質量差、速度慢,作文所犯的通病是中心不明,語無倫次,詞不達意,錯別字滿篇,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會使用。鑒于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中專生作文常常局限課本單元所命題目,顯得范圍過小,限制很大,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為此中專語文教師要結合時代特色,讓學生理解、知曉大千世界的同時,按照素質教育和新課標要求,循序漸進的對學生作文進行引導式創新作文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基礎。一是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言為心聲”的道理,明白寫文章就是要記敘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感情,發表自己的見解,作文應有自己的所思所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靈,而非人云亦云。二是學生應該寫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才會自己感動自己,同時也讓別人感動。三是教師的作文命題要鼓勵、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不說假話、空話,不寫虛情假意的作文。
總之,新時期的中專語文教師只有從思想上真正正視中專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找出問題的根源,在教學中才能按照素質,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依據教材內容,結合現實生活進行創新教學,使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培養,語文能力得到提高,學生也才能更好地適應將來社會發展的要求,為學生成為有用的社會人才奠定基礎。
【新時期中專學校語文教學的思考】相關文章:
抓好新時期農機安全生產的思考08-15
新時期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認識與思考08-17
新時期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認識與思考08-13
關于對新時期職高美術教育的思考08-13
新時期加強居委會建設的思考08-12
對新時期農村學校管理的思考與實踐08-25
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08-15
新時期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08-12
對做好新時期黨委辦公室工作的思考08-15
語文美感教學的理論思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