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情感充盈語文課堂
讓情感充盈語文課堂尹鈺俊
課堂教學不僅僅要使學生有所知,更要使學生有所感、有所體驗,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因此,我們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教學之中,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情趣盎然的課堂教學中提升語文能力。
最近有幸聆聽了特級教師支玉恒執教的《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后,被他那精湛的教學藝術、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所折服,特別是支老師始終以“情趣”為線貫穿全課,讓情趣充盈課堂,在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思考與啟迪。
一、輕松和諧,富于情趣
課一開始,支老師就讓學生多角度地誦讀課題“只有一個地球”。未成曲調先有情,達到了“課伊始,情已生”的效果。揭題后接著問:“只有一個地球”這一短語你覺得要讀出什么樣的情感來?學生有的說要讀出珍惜的情感;有的說要讀得讓人覺得地球很珍貴;有的說要讀出人類對它保護的感覺來;更有學生說要讀出舍不得的語氣。當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后,支老師要求他們自由讀一讀,把這些感受朗讀出來,因而學生就課題展開了情感誦讀。這種情感誦讀是在學生的認識得到提高的基礎上進行的,故情感是從心底里發出的。其中有一位學生站起來略帶顫音地朗讀“只有一個地球“時,博得了滿堂喝彩。
以往的語文教學存在這樣的弊端:知識性的文章一般注重知識的傳授,情感性文章往往注重情感體驗,形成了知識、情感孤立的現象。新課改中的一個“綜合”告訴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過程方法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組成一個立體的生命體——語文素養。
二、書聲朗朗,情意融融
在指導朗讀課文時,支老師沒有要求學生讀得怎么有情感,而是運用了“賽讀法”“誰能把別人讀下去”來激勵出學生不服輸的天性。學生自然理解教師的用意,知道不僅要讀得流利,還應讀得有感情才有可能把別人“讀下去”。因此在初讀課文時,讀得煞是感人。當學生通讀課文后,支老師說:“同學們,你們讀了這篇課文,心里是什么滋味?”有學生說心里很苦;有學生說心里酸酸的;也有學生說心里也有點甜的感覺。
老師都給予肯定。然后,支老師要求學生讀出苦、讀出酸、讀出甜的感覺來。學生再次通讀全文之后,支老師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認為最使自己心酸的那一段。
葉圣陶先生曾說“到文章中去走個來回”。支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一直在讀課文,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都是從情感上進行引導,把學生的情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激發出來了。課堂上是書聲朗朗、情意融融,這本身就是極具創造性的活動,同時學生在讀中積累了事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原型和語言,久而久之,沉淀內化,就為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支持。
三、實話實說,真情流露
在課的結束部分,為了使學生的認識與情感再上一個層面,支老師安排了類似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的談話形式。他問這期節目得邀請哪些嘉賓?學生興趣盎然地提議,要有環保局長、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宇航員,甚至有學生說還得請一個曾經破壞過地球的人。支老師不住地點頭微笑,按學生所說邀請了幾位學生上臺當嘉賓,他自己則當起了主持人……
“實話實說”要求學生必須課內外結合,利用自己的知識內存來解決問題。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之間不僅存在著知識的碰撞,更有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實話實說”的過程中,引發了學生對地球的珍愛之情,“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進入了如癡如醉的境界,在這特定的情感驅動下,學生妙語如珠,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壇市華羅庚實驗學校)
【讓情感充盈語文課堂】相關文章:
讓美充盈學生心靈08-16
讓快樂充盈數學課堂08-24
[中考優秀作文]充盈著“書香”的天空08-16
用情感教育灌注語文課堂08-18
用情感因素激活語文課堂08-22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情感共鳴08-19
語文課堂中重視情感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08-15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育08-20
語文課堂教案02-24
語文課堂活力的釋放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