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論文]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
?美術繪畫課要明確教學目標,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學內容,通過看看、想想、講講、畫畫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使學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動發展,使課堂教學素質化得到真正體現。經過多年來教學的實踐,我制定了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確定"創境探究,個性表現"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育人效應,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創設情境
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知,對美術內容盡快了解,產生探究欲望,明確學習的目標。例如:在教學《小鳥的世界》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鳥和鳥、背景和鳥的關系,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活躍思維,設置一個童話故事,森林里的樹叢被人們砍伐,只有光禿禿的山坡,小鳥的家沒有了,怎么辦呢?使學生明白鳥與大自然的關系,并采用欣賞錄像或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動靜結合,豐富學生的感官,增強興趣,為畫出豐富的畫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愛自然,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從孩子們的心理特征、知識、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方面出發,引導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圖畫。我的做法是:引導學生多進行添畫、組畫、記憶畫等練習,培養、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教會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大膽創新,將課本內容拓寬、畫活。
如教學《愉快的課間活動》一課時,對四年級學生來說,人物比例關系及“像”與“不像”,我認為不是主要的,關鍵是畫面想象、布局、環境襯托及色彩搭配等,在我給學生講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啟發他們想象人物的多種姿態:如跑、跳、蹲等,同時我又在黑板上畫出動態線進行引導。學生興致勃勃,躍躍欲試,最后,一幅幅《愉快的課間活動》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二、探究釋疑
探究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鉆研熟悉教材的過程,教師精心設計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的個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發展,在同學的相互作用和教師的點撥指導下,思維由淺顯入縱深,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并有新的發現和啟迪,提高其獨立取得知識的本領。
??如在三年級教學《三原色與三間色》一課時,運用電腦教學,引出童話人物“豆豆”,在整個電腦演示過程中,都是由“豆豆”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比如說,三原色有哪些?三間色有哪些?怎樣調和出三間色?答案在書中,看哪一組回答的快;電腦中“原色和間色”的動畫演示,以及精美的范畫等等,通過教師的設置疑難問題讓學生互變交流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參與的時間和空間。分組討論決定,并自己動手嘗試調色,從中發現問題,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中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加活躍,內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滿足,為自我表現創新打好基礎。
三、表現發揮
這一環節是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階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學指導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層次不同學生的表現狀況,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獲取自信心。特別強調進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張,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養學生既要善于動腦,又要善于動手。如何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呢?要在課堂教改和技能訓練中來體現,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圖像表現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圖畫,要求學生描繪形態各異的魚放在其中。隨即,學生運用平日所學的繪畫表現技能,開動腦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鐘,學生的作業畫好剪下來,陸續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魚,有小魚有的局部是一條光怪陸離的魚媽媽身后帶著一群漂亮的小魚;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魚圍成圈像綻開的花朵;兩只大螃蟹揮動鐵鉗正在比武。通過添添畫畫、剪剪貼貼,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縮影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生動迷人的“魚樂圖”伴隨著旋律優美的“海之詩”音樂吸引了全班學生,不時發出贊嘆聲。
本課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內容。而且學生情緒盎然,課堂教學形式活,質量高,效果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鞏固了繪畫技能的學習。
又如,教學《反轉構成》一課,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方面,為了給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我通過舊知識的《切割移位》導入新課《反轉構成》,用電腦演示翻轉的過程、我的制做演示過程,以及《切割移位》與《反轉構成》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使學生的表現得到發揮,并學會與他人合作,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這是現代學生具有的重要素質,同時也是創造意識的組成因素,讓學生去討論、發現、總結。這種表現發揮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講評拓展
這環節是對整節課完成教學目標情況的反饋和驗證。目的在于領會學習方法,體會思想感情,總結經驗教訓。在教師的提示下,對學習目標的認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例如在教學《反轉構成》一課,對照學習目標,通過三個方面進行評價:一看是否有創新意識,二看工藝制做是否好,三看制做態度是否認真。讓學生通過互評、自評形式圍繞要求展開評價,自己提出鮮明的看法。評出等級,給予學生小小的獎勵,同時給學生講美育教育。如反轉構成的圖案可運用到廣告、裝潢設計、馬路邊的花墻等,都是向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極好內容。
??總之,在作業評價上,要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能營造寬松的發展條件,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具有個性的表達方式。注意保護和發展每個人的獨特性和興趣愛好,培養學生一絲不茍、不怕困難的工作精神。
改革教學方法,把學習策略讓學生自己掌握,能促進獨創性思維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起到了把具體思維階段過渡到形式思維階段的橋梁的作用。多角度,多渠道的綜合訓練,能使獨創性思維進一步升華。
【[美術論文]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18
利用情境教學策略激發學生數學興趣08-17
激發學生美術興趣的策略08-24
淺談課堂創新的教學策略論文(通用9篇)07-31
談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15
論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08-24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08-23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08-18
善用數學建模思想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08-25
創新課堂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