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保險論文>淺析養老保障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淺析養老保障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時間:2023-02-20 09:08:19 保險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養老保障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淺析養老保障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作者:孫春輝
      
      論文關鍵詞:養老保障模式 部分積累制 投保資助 國家責任
      
      論文摘要:在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現實情況下,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已是繞不過去的一道檻,是迫在眉睫、關系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本文在深入分析美國、瑞典和智利等國際上典型養老保障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指出投保資助模式是我國養老保障模式的必然選擇。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有中國特色的投保資助養老保障模式的政策建議。
      
      養老保障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老保障事業取得重大進展,但是還是存在諸如覆蓋面窄、統籌層次較低、隱性債務顯性化、個人賬戶“空賬”運行等嚴重問題,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當前我國養老金“空賬”累計規模已超過8000億元。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實現“老有所養”,滿足老年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便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一個繞不過去的檻,是一件迫在眉睫、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目前,世界上主要養老保險制度有投保資助型、全民福利型、強制儲蓄型。下面就對這三種典型的養老保險制度加以比較分析,借鑒其成功的經驗和措施,以期完善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和諧社會。
      
      一、國際典型養老保障模式的比較分析
      
      (一)投保資助模式—以美國為例。
      
      投保資助型養老保險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的養老保險方式。該模式強調企業和個人繳費,國家財政予以適當支持。以美國為例,在美國養老金有四種形式,即政府退休金、基本養老金、福利養老金和儲蓄養老金。政府退休金只對政府的公職退休人員適用,資金全部由政府從財政中列支。基本養老金由政府向享受政府退休金以外的65歲以上老人提供,其資金來源是社會保障稅,社會保障稅的稅率是雇員工資的15.3%,由雇員和雇主各承擔一半。基本養老金的覆蓋面很大,但其保障水平要低于政府退休金。一般來講政府退休金的金額與公務員的原工資基本相當,而基本養老金顧名思義即保障“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約為原來收人的42%左右,基本可以維持中低生活水平。福利養老金與儲蓄養老金都是企業為雇員提供的自愿養老保障,前者完全由雇主承擔出資義務,一般為大公司大企業,后者則由雇主與雇員對半分擔繳費義務,一般適宜于中小企業。
      
      社會保障的收支之間往往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額,而這一差額就成了政府的責任。隨著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率下降之間矛盾的日益尖銳,這一差額呈迅速擴大的趨勢,而政府的責任也相應地變得越來越重,改革已經提上日程。現在美國已逐漸把現收現付的養老金籌措方式改為部分基金積累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因資金不足而給政府帶來的壓力。基本養老金只能保證老年人晚年最基本的生活消費,而更多的老年人則期望自己在退休后能有一個較高生活水平,因此美國實行企業補充年金,即私人年金制度,實行個人賬戶制,資金由雇員承擔或由雇員和雇主共同承擔,政府規定的額度內免稅。另外,政府也提倡個人儲蓄。這種多渠道籌集養老資金來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政府的負擔,也提高了退休老人的生活水平。
      
      (二)全民福利模式—以瑞典為例。
      
      全民福利模式有一個生動而又貼切的別名,即“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模式,以瑞典為突出代表。實行全民福利的國家一般都將社會保障作為一種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和社會再分配的形式來看待,其保障覆蓋面與保障水平遠勝于其他模式的國家。作為普遍養老保險模式的典型代表,瑞典以貝弗里奇的福利的普遍性理論為基礎,強調“收人均等化,就業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設施體系化”被人們譽為“老年人的天堂”,其退休金主要有基本退休金、補充退休金和部分退休金三種。根據瑞典全國退休金法,基本退休金向所有65周歲以上的瑞典公民提供,不分男女、工作與否、收人多寡,均一視同仁。補充退休金也向所有的退休者提供,但標準因退休前的工齡長短與收人多寡而異。一般以過去30年中的收人最高的巧年的平均水平為準。部分退休金是指公民年滿60周歲后,可以要求減少工作時間,對因此而減少的工作收人可以領取相應的收人補貼,由于是部分補充,所以稱為部分養老金。瑞典的養老金大約保持在原工資水平的70%左右,而且根據物價參數逐年進行調整,以維持其實際購買力。基本退休金和補充退休金主要來源都是按月從職工工資中扣除的保障稅。
      
      (三)強制儲蓄保障模式—以智利為例。
      
      強制儲蓄保障模式的成功代表有新加坡和智利。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保險金來源于企業和個人的繳費,國家不進行投保資助,僅僅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智利推出的是一種純個人養老賬戶制,由投保者個人投保,并逐漸積累,以供自己晚年的養老,雇主不作投人,國家也不直接資助。在智利,養老基金是由若干個私人養老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每個參保人擁有一個個人賬戶,存放其養老保險繳費。一個參保者可以從政府指定的數個養老基金管理公司中任選一個,托管自己的養老金個人賬戶,也可以在不同的養老金基金管理公司之間轉移賬戶。這樣的制度安排造就了一個競爭性的養老金基金管理和經營市場。在智利,參保者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5周歲,女性60周歲。(www.baimashangsha.com)每月的養老金額是按照個人賬戶的儲存數額來計算的。每個參保者,只要到了法定退休的年齡,就可以根據個人賬戶上的儲存金額來計算本人每個月應該領取的養老金額。儲存金額由每個人賬戶上的存儲本金和所得的利益構成。
      
      (四)比較分析小結。
      
      縱觀國際上三種典型的養老保險制度,雖然各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但三者之間有著共同之處:其一,法制化程度高。三國都相繼通過頒布相關法律確立了社會保障的法制地位,從而保證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強制性和穩定性。其二,保險覆蓋率廣。三國養老保險覆蓋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對于社會穩定、活躍和繁榮勞動力市場、促進經濟增長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三,多層次、全方位的保障方式。它們都按照不同需求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養老保險,以確保每位公民的晚年生活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礎上能過上質量較高的生活,更加豐富了養老的內涵。
      
      二、對中國的啟示
      
      從以上幾種養老保障模式的特征來看,我國的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無法推行全民福利模式;同時由于我國發展不平衡,積累率有限,所以也難以推行強制儲蓄保障模式。因此,投保資助模式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即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我國在實施該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籌資模式應實行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的根本轉變。
      
      我國已進人了老齡化社會。據2005年底全國1%人口抽樣顯示,中國65歲以上人口逾1億人,占總人口的7.7%0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0. 5%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那么這個國家就已經屬于人口老齡化國家。按照這個標準,中國早已進人老齡化社會。同時,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2007年后還將放慢,增加了養老基金籌集的難度(見下表)。
     淺析養老保障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按照現收現付制,老年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加,養老費用的支出也必須相應增加。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現已人不敷出,短時間內難以填平。我國的現實情況決定了不能采用完全積累制籌資模式,而應采用部分積累制的籌資模式。
      
      第二,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各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所遵循的一項共同思路,它既能夠減少政府責任,又能夠為被保險者提供更全面、更豐厚、也更安全的退休保障。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即通常所說的企業年金)、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目前尤其需要加強的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我國于1995年原勞動部印發了《關于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進行了初步的政策規范,但真正實行的企業仍很少。企業應看到,為員工繳納醫療保險是應盡的義務,同時,可以解除員工后顧之憂,增加員工的工作熱情;我國政府也應仿效美國,所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為員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此外,我國還應鼓勵發展職工互助保險、商業保險等。
      
      第三,養老基金的管理模式實行統賬結合、分開管理的原則。
      
      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既能以公平的原則調節勞動者的收人,又帶有強制儲蓄的功能,注重勞動者的效率。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兩者混合管理,模糊了養老基金產生赤字的原因是因管理不善還是因為隱性債務,或者兩種原因同時存在。由于我國養老負擔較重,個人賬戶上的基金常被挪用至社會統籌部分,因而出現個人賬戶空賬運轉現象。我國養老基金從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過渡,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必須分開管理,實行“有償借支”“還本付息”;同時,個人賬戶做實有利于應對我國人口老年化,避免過重養老負擔的代際轉移,從而緩解養老金的支付壓力。
      
      第四,加強國家對養老保險的責任。
      
      一方面,改革的成本不可能完全由已退休的老職工承擔。我國養老保險在由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為主的轉變過程中,對老職工和退休職工而言,過去他們的養老金是由國家和企業負責的,現在如果完全要他們依靠個人賬戶養老,是不現實的,因為他們的個人賬戶基本上是空的,這實際上就存在一個國家沒有對他們的過去貢獻做出補償的隱性負債問題。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率下降之間矛盾的日益尖銳,這一差額呈迅速擴大的趨勢,這導致養老保障轉軌問題進一步惡化。實際上,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在引人個人繳費機制的同時,沒有把財政投人機制相應地建立起來。為此,我國應當積極借鑒智利政府的做法,由國家經常性地加大財政支出來填補“空賬”數額,從長遠利益出發,來解決未來養老金的支付難題,變“救火式”的財政投人為經常性的財政投人,從而保證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新型養老保障制度真正得以實現。

    【淺析養老保障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相關文章:

    淺析我國養老保障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08-05

    創業板市場:全球模式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08-07

    淺談我國養老保障制度面臨的問題與模式重構08-05

    試論國外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實踐比較與啟示08-05

    淺析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我國養老保障制度的新探索08-05

    淺析美國養老保障體系的結構變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08-05

    融資模式效率比較與我國融資模式的選擇08-06

    我國國債規模國際比較分析08-07

    我國國債規模國際比較分析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综合精品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