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5-05-02 07:01:43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設計說明

      “億以內數的讀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具備了認識億以內數和讀萬以內數的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要注意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溫故知新,做好鋪墊,實現知識的良好遷移。

      本節課的設計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復習數級、讀數等知識,勾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為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做好鋪墊,并在知識的遷移中使學生在思維能力、遷移類推能力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

      2.關注過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先教學整萬數的讀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后面加讀一個“萬”字;在此基礎上進行非整萬數讀法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該讀,哪些0不該讀這一讀數中的難點;最后總結出讀數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數位順序、表計數器

      學生準備

      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個級上的數位有( )、( )、( )、( );萬級上的數位有( )、( )、( )、( )。

      2.讀出下面各數。

      3612236112366123

      師:上面每個數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個數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數的分級和萬以內數的讀法,突出個級數的讀法,有利于把個級數的讀法類推到萬級,為本節課學習含有兩級數的讀法做好鋪墊。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比萬大的數、計數單位、數級、數位等(課本第2~4頁內容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習慣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以及沒相鄰兩個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2、理解、掌握我國計數習慣。

      3、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4、了解我國人口普查狀況,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難點

      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的區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學重點

      計數單位以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

      教學媒體

      實物投影、計數器、小卡片、表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讓學生寫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如:

      學校里共有多少名學生?你家里沒月收入大約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約有多少元?

      2、萬以內數的計數單位。

      教師板書:25000

      老師:這是老師家里的存款,請同學們說一說,老師家里有多少存款?這個數是幾位數?(五位數)各個數位的名稱是什么?各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

      2 5 0 0 0

      ……萬千百十個

      位 位 位位位 →數位

      ……萬 千 百十個 →計數單位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知,揭示課題。

      老師:以上所說的到的是我們過去學過的知識─萬以內的數,其實在聲國中我們已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這就需要我們學習更大的數─億以內數的認識。

      2、介紹主題圖。

      老師:20xx年我國開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現在老師提供幾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人口數,請同學們看看這幾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人口數據。

      (1)投影出示:

      (2)看了這些數據,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提的?

      3、教學例1

      教師:從同學們剛才嘗試讀數中,我們明白要想正確地讀出這些大數,應該先了解掌握這些數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現在,我們就先來學習這些知識點。

      (1)投影出示圖例:

      老師:3819000這個數有多大呢?

      (2)計數單位的認識:

      計數器上遮去萬以上的計數單位

      ①一千一千地數,數到10個一千。

      老師:10個一千是多少

      學生:10個一千是一萬。(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滿10向前一位進1,得出結果。)

      教師用計數器表示:

      ②一萬一萬地數,數到10個一萬。

      老師:10個一萬是多少?(在計數器上顯示“十萬”)

      ③同樣方法認識百萬、千萬。

      ④認識億的計數單位。

      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千萬位左邊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老師明確說明:千萬位左一位是億位,它的計數單位是億。在計數器上顯示”億”。

      (3)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同學們請你們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4)認識數級。

      ①引導學生觀察數位及計數單位的排列規律。

      學生回答探討結果,并在自己的數位順序表中填出新學習的數位以及相應的計數單位。

      ②進一步向學生說明:按照我國計數的習慣,每四個數位為一級。最低一級是個級。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個級左邊一級是萬級,萬級左邊一級是億級,并填寫完整。

      (5)認識“數值”

      三、課堂練習

      1、課本第8頁練習一的第1題。

      讓學生自己嘗試制作數位順序表,加深學生對數位排列順序的數級劃分的認識。

      2、 課本第8頁練習一的第3題

      四、課堂總評

      讓學生自己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0頁第2題,“練習二十一”第4~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以及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運用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熟練地計算。

      難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口算下面各題。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練習。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選一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頁第2題。

      (1)討論:筆算乘、除法應注意些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再指名說一說。

      ①計算乘法時注意對位和進位。

      ②計算除法時注意試商,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分析這幾道題的錯誤原因。

      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3)把這幾道題在自己練習本上改正過來。

      3.不計算,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積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說一說計算的依據:積的'變化規律和商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

      5.解決實際問題。

      投影出示教材“練習二十一”第6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已知總價和單價,怎樣求數量?針對題中所求的問題分別說一說,再計算。

      (3)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教材“練習二十一”第4、5、7、8題。

      1.第4題。

      (1)組織學生練習。

      (2)在小組中交流檢查。

      2.第5題。

      (1)學生獨立練習。

      (2)說一說驗算的方法。

      3.第7題。

      (1)不計算,直接寫出得數。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呢。

      4.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匯報解答過程。

      300÷4=75(元)

      75×12=900(元)

      三、課堂小結

      在計算過程中,要根據題目要求,認真仔細地計算,算完后還可以運用估算進行驗算。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6~18頁。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產生,理解自然數的概念。

      2.認識億級的計數單位,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的含義。.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自然數的概念和十進制計數法。

      難點:掌握含有億級數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知道數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地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些數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數的知識。

      (板書:數的產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數的產生過程。

      (1)如果沒有了數字,怎樣表示我手中的粉筆有多少根呢?(教師舉起手中的4根粉筆)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表示有4根粉筆?

      (學生通過討論,會想到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師對學生的`創造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2)在生產勞動中,人們需要數人數、數物體個數或記錄打獵后捕獲的野獸的數量等等,這樣就逐漸產生了數。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7頁中的圖片,讀下面的文字。了解在遠古時代,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法來表示物體的個數。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發明了一些記數的符號,這就是數字。如: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還有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后來流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數字,即0,1,2,3,4,5,6,7,8,9……經過了幾千年,才產生了現在通用的阿拉伯數字。

      (3)了解了數的產生過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師教育學生要珍惜人類燦爛的文化遺產,認真努力地學好知識,創造出更多的。知識。

      2.認識自然數。

      (1)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板書:自然數)

      (2)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3.十進制計數法。

      (1)我們已經學過億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用到比億大的數,例如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億等。

      (2)用計數器數數,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教師在計數器上先撥珠,讓學生數數: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板書:十億、百億、千億)

      指出:十億、百億、千億和以前學過的個(一)、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3)在數位順序表上填出億級的數位和計數單位。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指名匯報,共同訂正。

      (4)說一說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教師指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板書:十進制計數法)

      (5)觀察比較:比較數位順序表上個級、萬級和億級有什么異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分別說一說各自的看法。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一百億里有( )個十億,( )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 )位是萬位,第( )位是十億位。

      (3)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位是( )和( )。

      2.教材“練習三”第1題。

      想一想,說一說。

      3.教材“練習三”第2題

      同桌兩人合作完成。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對數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的:

      1.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讀億級的數。

      教學難點

      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關鍵

      以億以內的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萬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上的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小組交流:

      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數,可以有意識的用學生復習億以內數時用到過的一些數據。上課時,請同學們把搜集的數據在小組內互相讀讀、寫寫。再說說是怎樣讀或寫這些數的。這樣是幫助學生復習,億以內數的讀寫法。

      2.全班交流: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重點處理億以內的數,引導學生看億以內的數是怎么讀的,怎么寫的。在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數據的來源,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全班交流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

      二、講授新課: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出示一些億以上數的信息。(有學生搜集的、也有教師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

      ③20xx年我國出口總額約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xx年一月,我國青少年上網人數約為102000300人。

      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剛才讀的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到數級擴展成是三級數。)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試著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

      (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著說說讀數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饋: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邊來讀數。

      (2)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學生可能說得不完整,教師可幫助學生整理補充。實際是把億以內數的方法遷移到這。)

      ①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②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③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4.說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如果剛才學生說到的數中有0的可以指著讓學生讀讀。)

      (不管學生說到0的問題沒有,都要著重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0最難讀,數中間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出示幾個練習強化0的讀法)例如:

      (1)聽錄音判斷對錯:

      610 0000 0000 讀作:六百一十億 ?(√)

      236 0509 0008 讀作:二百三十六億零五百零九萬零零零八。(╳)

      100 4000 20xx 讀作:一千零四億零二千。(╳)

      問:“你怎么這么快就得出答案來了?”(分級了)

      (2)教師出示讀數的卡片讓學生讀: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 ?哪個0沒讀?為什么?)

      5.師:你覺得讀含有2級的數和含有3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讀法一樣,數級擴展)

      6.下面圍繞讀法進行練習。做練習一:并填反思表。

      練習一

      (1)讀出下列各數:(先自己讀讀,再2人互相讀讀。1人讀1人判斷。再換過來讀。有爭議的可以舉手。)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0001000000 620300400000 4600800000

      讀完六個數可以填寫反思表,一共3個題。

      反思表

      1.六個數,你讀對了( )個數?

      2.你是怎么讀出比億大的數的.?(多選)( )

      ①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②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③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3.億以上數的讀法你是怎么學會的?( )

      ①自己看書。

      ② 通過別人幫助學會的。別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學過的讀數方法來讀億以上的數的。

      ④ 其他。

      (設計這個反思表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此有意識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反思讓學生關注自己是怎么學,用什么方法學會的。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感受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下面學習億以上數的寫法做好知識和方法的準備 )

      (2)課本“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三、課堂小結

      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問質疑。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教學時主要體現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為學生獲取新知搭建平臺。

      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入手,先讓學生自主畫角,然后讓學生量角,激發靈感,接著讓學生畫指定度數的角,最后總結方法,這種循序漸進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學得輕松,樂于接受新知識,從而使“自主探究”的學習成為可能。

      2.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學習知識的過程,都應由自己發揮、探究,這樣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去創造。通過用三角尺畫60°的角和用量角器畫60°的角的對比,使學生發現用量角器畫角的優勢。同時,在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經驗,體驗自主感悟、發現、創造的快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量角器、三角尺

      學生準備:量角器、三角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1.復習: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平角。

      讓學生獨立畫角,同桌交流,說一說畫角的方法。

      2.揭示課題:同學們畫這樣的角既快又準,如果是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如60°的角,還能這么快就畫出來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畫指定度數的角。(板書課題:畫角)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回顧量角。

      師:我們用什么工具來量角呢?(量角器)請一名同學到臺前量一量黑板上的角(60°),并說一說量角的`步驟。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是60,這個角就是60°。

      2.畫60°的角。(課件展示)

      (1)思考、討論用量角器畫60°的角怎么畫?

      (2)學生自學教材43頁例題的內容。

      (3)交流用量角器畫角的步驟:

      A.畫一條射線;

      B.點點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

      C.線線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D.找點連線;

      E.標度數。

      (4)教師按步驟示范畫角。

      (5)學生嘗試獨立畫角,在小組內交流畫角的體會。

      3.組織學生畫任意指定度數的角,鞏固畫角的方法。

      設計意圖:畫角的前提是在腦海中要有角的大致形狀,在探討角的畫法之前先讓學生量角,做到“腦中有角”,以達到準確畫出指定度數的角的效果。使用PPT課件教學畫角的步驟,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操作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4.量角與畫角的對比,說一說它們之間的聯系。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量角

      畫角

      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找到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在量角器上對準所需度數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在角內標出測量的度數。

      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并在畫出的角內標上度數。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教學目的:

      1.知道這兩種運算的意義(即:什么叫加法,什么叫減法)

      2.知道加法和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及互逆關系

      3.可以熟練對一個算式各部分進行轉換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關系求解算式中的未知數(必須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通過實例探究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教學內容:

      一、預習、新課呈現

      1.舉例:班上有30個女生,12個男生,則班上共有多少個同學?(算式為30+12=42),提問讓學生思考什么叫加法?加法的定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的的數叫做和。

      2.舉例:班上總共有42個學生,其中男生有12個,那么有女生多少個?(算式為42-12=30),提問讓同學們思考什么叫減法?減法的`定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已知的加數叫做減數,要求的加數叫做差。

      思考:如果已知的是班級總人數和女生人數,那么算式應該怎么列,各部分的名稱又是什么?

      3.根據上面給的兩個例子,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嘗試總結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二、課堂練習

      1. 根據3468+475=39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943-3468= 3943-475=

      2、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寫出另外兩個等式。

      例:28+19=47 47-19=28 47-28=19

      (1)247+435=682

      (2)643-175=468

      (3)569-346=223

      3、猜猜我是幾?

      (1)我減去56得120 (2)483加上我得數是792 4、下面各題應該用什么辦法計算,為什么?

      (1)滑雪場上午賣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滑雪場全天一共賣出多少張門票?

      (2)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共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三、課堂總結

      串講知識點和容易出現的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教案上冊10-10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3-23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09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07-26

    數學教案四年級上冊最新04-05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門】07-26

    (通用)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26

    (優)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26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16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2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a∨在线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