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
2.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知道數級、數位,掌握數位順序表。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難點:掌握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組織學生觀察教材第2頁20xx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提問:這些數你會讀嗎?
(學生試著認一認這些數,會覺得數據較大)
2.教師引入:以前我們學習過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要用到比萬更大的數。如:30萬千米,一千三百八十一萬九千人等。這些數是怎樣數出來的,又怎樣讀、怎樣寫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
1.復習準備。
10個一是( ),10個十是( ),10個一百是?( )?,10個一千是( )。
2.教學例1: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
教師出示: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
教師:要認識這樣大的數就要先認識計數單位。
教師在計數器上邊撥邊數數:
(1)在計數器上撥一萬,然后一萬一萬地撥,撥到九萬。
提問:再撥一萬是多少?萬位滿十怎么辦?
引導學生說出: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10個一萬就是十萬。
(2)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學生數出: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3)教師:1億是個很大的`數,我們每秒在紙上畫1個點,一刻也不停地畫,要畫3年2個多月;1億個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由此可見1億是個很大的數。
(4)教師小結:像以前學過的一(個)、十、百、千、萬一樣,今天學的十萬、百萬、千萬、億也都是計數單位。用數字來計數時,每個計數單位都要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邊說邊板書:
…… 億 千
萬 百
萬 十
萬 萬 千 百 十 個
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5)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A.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教師邊講邊在計數單位下添上“位”字。
B.一個數占有幾個數位,我們就稱它為幾位數。例如:128是三位數,20xx是四位數。
C.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億位在億級。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完成數位順序表。
(6)讀、記數位順序表。
考考你:從右起,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
(7)數的組成:在19612368中,十萬位上的“6”表示6個十萬,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4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分小組練習,教師巡視。
2.教材“練習一”第1、2題。
組織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主張讓學生學會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能正確理解和區分“計數單位”和“數位”兩個概念。
2.掌握數位順序表,類推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了解數位的意義,利用數位順序表體會“位值”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較大計數單位的產生過程,感知位值制。
2.讓學生經歷在計數器上撥珠、數數的過程,加深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豐富學生對大數的感受和對國情的了解。
2.在認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和“億”;掌握數位順序表;能結合實例具體說出“位值”的意義。
難點:能正確理解和區分“計數單位”和“數位”這兩個概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1走進生活,走近大數
1.提問: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請看大屏幕,看圖猜一猜,這是我們祖國的哪些地方?(課件出示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龍江的情境圖,學生根據圖片展開競猜活動)
2.師:我們的祖國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口眾多,同學們請看!(課件出示)
20xx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師:這些數你們認識嗎?能試著讀一讀嗎?看到這些數你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說一說,讀一讀)
活動2提出疑問,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結合我們已經學過的萬以內數的認識,說下你想學習哪些有關大數的知識?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自由說一說)
預設
生1:我想學習怎樣讀這些大數。
生2:大數中每個數字的含義是什么?
生3:它們各是幾位數?
生4: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
生5:這些大數分別是由幾個數字組成的?
2.導語:同學們想學習的有關大數的知識和感興趣的問題值得我們一起去探究,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億以內數的認識”,去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操作指導
在這個板塊中,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引導,如果有的學生預習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強,可以正確讀出大數,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大部分學生對學習這些大數感到困難,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萬以內數的知識,幫助他們完成知識的`遷移。
板塊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動1
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課件出示計數器。
出示探究提綱:
(1)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多少?十萬十萬地數,10個十萬是多少?一百萬一百萬地數,10個一百萬是多少?一千萬一千萬地數,10個一千萬是多少?請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數。
(2)有比十萬大的計數單位嗎?分別是什么?
(3)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2.生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數,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展示匯報探究成果。
預設
生1: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生2:比“十萬”大的計數單位有百萬、千萬、億……
生3: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活動2認識數位順序表,了解數級和數位的關系
1.課件出示教材3頁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獨立嘗試探究。
出示探究提綱:
(1)你看懂了什么?
(2)試著說下個級和萬級分別包含哪些數位?每級有幾個數位?
(3)說一說19612368這個數中每個數字分別在哪個數位上,各表示多少。
(4)什么是計數單位?什么是數位?
2.學生充分探究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
預設
生1:目前學到的數位順序表分三級:個級、萬級、億級。
生2: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每級都有四個數位。
生3:19612368中,前一個“1”在千萬位上,表示1個千萬。“9”在百萬位上,表示9個百萬。前一個“6”在十萬位上,表示6個十萬。后一個“1”在萬位上,表示1個萬。“2”在千位上,表示2個千。“3”在百位上,表示3個百。后一個“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8”在個位上,表示8個一。
生4:個、十、百、千、萬、十萬……億這些都是計數單位。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3.小結:數位是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時所占的位置,從低位開始每四位為一級,分別是個級、萬級和億級。一個大數中同一個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意義就不同。
操作指導
在板塊二的教學中,運用多種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數位和計數單位,如計數器等模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給予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機會,把思維表象與思維表達聯系起來。
板塊三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1.完成教材4頁“做一做”1題。
先讓同學在小組內完成,再找同學匯報。
2.完成教材4頁“做一做”2題。
(1)生獨立填寫數位順序表并回答問題。
(2)教師巡視指導,并抽取幾名同學進行展示匯報,集體訂正。
3.任意寫一個億以內的數,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
獨立寫數后同桌同學互相說數的組成,再找兩桌同學匯報。
4.知識拓展。
師:打開教材看4頁“你知道嗎?”,請同學們自己閱讀,并在集體交流時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預設
生1:我知道了每秒畫1個點,一刻不停地畫,需要3年2個多月才能畫完1億個點。
生2:我知道了如果1億個小學生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
生3:通過這些,我感受到一億確實是個大數。
操作指導
在這個板塊中,練習方式要靈活多樣,要求學生既要動手操作,又要動口表達;既可以獨立完成,又可以與別人合作完成。每個學生在不同的練習方式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板塊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堂總結。
師:說一說你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哪些收獲。
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談學習收獲。
預設
生1:我知道了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
生2:我學會了填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生3:我懂得了每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各不相同,例如:百位上的7表示7個百,千萬位上的7表示7個千萬。
生4:我知道了我們的祖國不但風景優美,而且人口眾多。
2.布置作業。
完成教材8頁練習一1、2題。
板書設計
億以內數的認識
例1 數位順序表
教學反思
1.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大數的概念,體會大數的意義,從而建立數感。大數經常出現在新聞、經濟、科技等方面,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學生對大數卻缺乏體驗。因此,在教學時,充分運用主題圖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
2.借助動手操作理解數的意義。在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揭示數位和數級的概念十分重要。通過撥珠數數幫助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了解這些計數單位所占的數位,體會“位值”的意義。
3.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要遵循學一程,展一程,點一程的規律,當學生獨立自學和小組交流遇到問題時,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及時、準確地進行點撥,使學習的過程真正發生在學生身上。
【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10-30
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11-12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20
四年級億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04-14
《認識億以內的數》教學反思(精選14篇)08-31
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11-21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億以內數的認識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