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掌握字詞,了解翠鳥美麗的外形特點和生動有趣的活動特點,教育學生從小要愛護鳥類。
2、學習作者先總寫后分述,先總說再舉例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翠鳥美麗可愛的外形和生動有趣的活動特點。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同學們,你們都認識哪些鳥?(生答)大家認識的鳥真多!你們認識這種鳥嗎?(投影儀出示翠鳥圖,生答,不認識)它的名字叫翠鳥(板書課題)大家看翠鳥的羽毛大多數是什么顏色?(綠色)那么翠就是綠色。
二、講授新棵
1、指生讀文:
想:翠鳥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生答師板書)美麗可愛。
2、自由讀文:
想:這篇文章可分幾段?每段都寫了什么?
3、檢查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情況。
4、逐段學習:
⑴ 指生讀第一段:
想:
① 作者是抓住哪幾方面寫翠鳥外形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
② 翠鳥的爪子是什么樣的?(指生邊看投影邊結合課文說)
③ 翠鳥的羽毛是什么樣的?
④ 了解作者都擁有了哪些顏色,認識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赤褐色。
⑤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這一段作者用了總分的'寫法,并用了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很美,那么翠鳥活動有哪些特點?
⑵ 默讀第二段:
① 邊讀邊畫出表示翠鳥等魚動作的詞語(生答師板書:貼、飛、停、注視等)
②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貼、疾飛、注視等詞。
③ 自由談翠鳥捉魚的這部分內容。
想:翠鳥是怎樣捉魚的?(生答師演示翠鳥捉魚的情景)作者描寫翠鳥捉魚的動作的詞語:生答師板書:蹬、飛、叼、貼、飛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⑶ 自學第三段。
⑷ 指一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小結
這篇課文從外形、活動和住處這三方面全面地向我們介紹了翠鳥,由于作者觀察細致,抓住翠鳥的特點寫出了翠鳥的美麗可愛,表達了作者人喜愛之情。
同學們,鳥是人類的朋友,它不但美麗還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希望大家愛鳥護鳥,成為鳥類忠實的保護者。
四、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外形: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活動 等魚:貼、飛、停、注視等
翠鳥 捉魚:蹬、飛、叨、貼、飛 喜愛
住外:隱蔽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匆匆》一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從而警世人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
目標要求:
1、了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的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懂得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搜集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情感奠基。
1、學生自由背誦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
2、教師談話導入并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找準新舊知識的契合點,輔之師生課外資料的有機融合,更利于學生提早進入文本閱讀狀態。)
二、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以“我來讀讀”、“我來說說”的形式檢查學生自學字詞和讀文情況。
2、學生在組內互相交流預習中遇到的不明白的詞句,教師輔助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更是學習的主人,主體地位回歸,內在潛能被激發,學生會無拘無束的交流,自主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三、品讀欣賞,個性感悟。
1、默讀。圈點批畫自己喜歡的句段,反復揣摩體會。
2、精讀。學生采取適合的讀書方式,結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想,去品詞析句,深層研讀。然后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好朋友交流研討。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此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直接觸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同時學習伙伴間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使個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華。)
重點指導: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進行仿寫練習。)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太陽蒸融了。
(這些句子運用了排比、擬人和比喻等手法,讀起來格外輕巧婉轉,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賞讀。以“挑戰擂主”的形式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句段感情朗讀,也可以背誦積累。
(競賽朗讀鼓勵學生進行個性解讀,體現了由會讀書到讀好書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有關時間方面的散文、詩詞、格言警句。
2、從“寫名言”的視角,讓學生仿照名人寫出自己的名言。
3、課外閱讀建議(可從中任意選擇):
繼續查找有關時間方面的資料,召開“惜時”交流會;
閱讀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條件的同學自己錄制朗讀錄音帶,也可找伙伴合作進行。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注意拓寬學習資源,使課內外有機的融合,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導入
1.上課前請同學讀兩段話(課件出示第一、二小節)
2.那么廬山云霧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了這無數學者,詩人的呢?
(板書:廬山云霧 )
二、初步感知美
1. 現在同學們就開始欣賞這篇美文吧!特別對描寫云霧見風姿的句段,細細地讀一讀。想一想你感受到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的?
2. 自由朗讀課文
4.淺談感受 、朗讀了廬山云霧之美文,你感受到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的呢?
5.讀課題 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不同的感受讀一讀課題
三、品味美
(一) 教學第三自然段 多么令人神往的廬山云霧啊!它的一大特點即是————(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1. 就這兩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是不是真得如此呢?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細細品味,看誰能真切感受其中的真味。
3. 出示黑板,指名讀
4. 哪些地方體現了廬山云霧這一特點呢 剛剛……轉眼間
① 霧來時…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
霧來時,好壯觀;霧去時,好輕悠;霧濃時,遮住萬般秀色;霧稀時,給山川披上外衣。
將原文改成這一段話,你認為怎么樣?
(什么東西也飄飄悠悠的)
5. 指名讀
6. 老師請大家欣賞云霧那迥異的風格,相信觀后你會讀得更好
7. 齊讀:怪不得老舍爺爺在觀賞完廬山云霧寫下了這樣幾句話,瞬息萬變萬萬變,忽隱忽顯,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現在讓我們溶入這多變的云霧里,一起來享受這份無窮的趣味!
(二)感受云霧的多情
1. 過渡:這奇異的云霧,特別喜歡光臨牯嶺,一年365天,就有197天與它朝夕相處,說起牯嶺也有個故事:有位英國游客在炎熱的夏天來到廬山觀賞云霧住在牯嶺,清涼的霧氣沁入肌膚,老外連聲說coll,coll,山民雖不知其意,但猜出可定是贊美,于是就將這coll變為岵嶺。這令老外也連聲說“涼快”的'廬山霧,能引起你哪些豐富的聯想嗎
?認真讀,你腦中一定會出現別具韻味的岵嶺云霧圖。
2. 生自由讀 1`
3. 指名說聯想(解決冉冉升起、團團相徹、浮游蕩漾)
4. 導說
是啊!這多情的云霧,怎能讓住在岵嶺的人感到單調呢?
他時而————時而————時而————時而————(仿照第三自然段)
5. 齊讀: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通過朗讀將在場的所有老師帶入這牯嶺云霧之中?
(三)欣賞云海的多彩
猶如仙境的山鎮古嶺真令人流連忘返,但這不是最壯觀的。 因為最壯觀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瞧!這就是云海的兩張畫。
1. 出示圖畫(根據第五自然段內容所畫的二幅畫)
你能從第五自然段中找出與每幅畫對應的內容嗎?指名讀
第一幅 每當雨過天晴……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
第二幅 特別是太陽……競相開放
2. 你喜歡哪個景觀,就選讀那個片段,再看看老師的畫你認為與課文內容比起來哪兒
還不夠美的。
3. 討論交流
重點體會“俯瞰、萬頃白云、絢麗動人、銀濤要浪、斑斕”等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4. 對比讀兩個片段
四、深化美 1`
1.讀了這么美的課文,老師忍不住寫了一首小詩 配樂讀詩
風起如濤靜如紗,來去濃稀各不同。
青峰秀嶺云中裹,恍若身在仙境中。
2.齊讀
3.導讀課題
這就是叫人神往的——————也令所有人著迷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知識與能力:
1、學會十二個生字,理解“貪婪、皓月當空、企盼”等詞語。
2、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在討論中發表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養學生的理解、想像、思維、表達能力。
3、練習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讀中理解,讀中想象,為學生搭建交流的語言平臺,讓思維在碰撞中閃耀火花,達到語言文字的訓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質,激發學生對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設計:個性化備課: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教師板書“月”字)
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緊扣和課文相關的內容。
過渡:古往今來,人們仰望明月,總會產生無窮的遐想。人們將許多美好的愿望寄予明月,賦予它豐富的內涵。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1課。板書課題。
指名學生讀課題,暫將課題中的“奔”讀ben.。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條理。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藥奔向月亮的故事。)
2、能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嗎?快速地瀏覽課文,給課文分段。
在學生的回答上,教師進行歸納(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天人相隔)
對于課文中的第三個自然段學生的意見可能會有分歧,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一個過渡段,放在哪個部分比較合適,等學完了第二部分后就會明白。
《后羿射日》是《嫦娥奔月》這個故事的起因,一談到《后羿射日》就會想到后羿這個人物,在你的印象中,后羿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更深的了解后羿這個人。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邊讀邊想:你認為文中的后羿是個怎樣的人?
緊扣“力達神勇”、“為民除害”等詞來體會。
重點句:1、后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抓住動作、象聲詞來體會,并指導朗讀。)
2、他對最后一個太陽說:“從今以后,你每天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抓住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指出命令的語氣。)
聯系第一自然段來體會后羿的性格特點。
這就是傳說中的后羿,在他的身上有著男兒的英雄氣概,有著一種令人折服的壯美,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來讀1---2自然段。
四指導寫字。
“嫦、娥、濟、皓”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左邊的偏旁要寫得窄一些,約占字寬的三分之二。“郊”的左右兩邊基本相等。“凝”字左小右大,左邊的“疑”注意左右兩個部件的避讓、穿插。“遙”是半包圍結構,應給“走之”讓出位置。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能力目標:精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情感目標: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充分感悟。
教學設計:個性化備課: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2自然段,知道了力大無比的'后羿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為老百姓解除苦難,讓我們感受了英雄的壯美,壯美不僅在男兒身上有,柔弱的女子身上也有,就比如嫦娥,請你把找到的嫦娥的美好好比較一下,哪些地方體現了她的壯美?
二、品讀課文,感受人物內心。
認識逢蒙。
1、生交流。哪些地方體現了嫦娥的壯美?師板書:斗逢蒙。
2、要體會嫦娥的機智、勇敢,我們先來看逢蒙是個怎樣的人?自由讀第3-5節,你認為逢蒙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3、生交流。相機解決第3節的劃分問題。
4、師。現在逢蒙的真面目看清楚沒有,做了多少壞事,人家真心拜師,他——假心學藝,人家跟師傅出去,他——裝病,別人的東西他一心想——變成自己的,別人不給——他就逼,不但逼,還——翻箱倒柜。
5、一句話逢蒙是個怎樣的人?(奸詐貪婪)
認識嫦娥。
1、面對逢蒙的奸詐貪婪,嫦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1)想:唯一想到的是不讓逢蒙奸計得逞,為的是鄉親們。
(2)做:什么叫“周旋”?想象嫦娥會怎么和逢蒙周旋。
(3)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
2、:機智勇敢的嫦娥展現在我們面前,感受到柔弱嫦娥身上的壯美了嗎?
學習第6節。
1、嫦娥吃了仙藥后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看插圖,再讀第6節。
這段話只讀一遍是不夠的,請大家再讀一遍,哪些詞一下跳入你的眼中?
2、“飄飄悠悠”是什么意思?怎樣才能把嫦娥飄飄悠悠的樣子讀出來?
3、這段話寫得怎么樣?練讀。
4、現在你的心里是高興還是難過呢?為什么?指名配樂讀。
學習第7節。
1、后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后羿是一種怎樣的心情?誰能把后羿內心的焦急讀出來。指名讀。
2、出示小黑板,練讀。指“嫦娥!嫦娥!”。
3、你們從后羿的聲聲呼喚中,還聽出了他怎樣的心聲?(板書:對妻子情深意重)
4、想象:嫦娥并不想離開人間,離開自己的丈夫,可是為了不讓逢蒙得到仙藥,她毅然吞下了仙藥,飛向凄冷的月宮。此時,面對癡情的丈夫,朝夕相處的鄉親們,嫦娥會怎樣想?怎樣說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回讀第5節最后一句話。
5、嫦娥的不舍,后羿的追逐,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美,這是一種怎樣的美?(板書:凄美)配樂讀第6、7節,女生讀第6節,男生讀第7節。
6、因為這樣美的情感,也就產生了一個美的節日,那就是——齊讀最后一節。
三、全文。
是的,美的事物,當然包括故事,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逝,那就讓我們記住神勇無比的后羿,機智勇敢的嫦娥。
四、引疑探究。
其實《嫦娥奔月》有許多版本,李商隱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嫦娥方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課后可查一查,看一看。
板書設計:
11、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無比為民造福對妻子情深意重壯美
嫦娥:(智斗逢蒙)機智勇敢美麗善良凄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要求:
⒈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事物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⒉聯系具體語言環境,理解文中重點詞句。
⒊了解作者是怎樣運用具體的事例說明事物的聯系的。
⒋朗讀課文。
二、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所舉的具體事例,了解事物之間有簡單聯系,也有復雜聯系。
三、教學準備:
CAI課件
四、課時劃分: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略)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導入 。
(二)弄清蛇與莊稼的聯系。
⒈故事激趣,設下懸念。
⒉學生針對故事質疑。
⒊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蛇與莊稼的`聯系。
⒋學生自由發言。
⒌教師小結過渡。
⒍同桌交流,理解詞句并朗讀。
⒎啟發學生談話:
你從這個事例中體會到什么?
(三)弄清貓與苜蓿的聯系:
⒈出示自學要求,布置學生自學。
⒉檢查自學情況,弄清貓與苜蓿的關系。
(四)認識隨地吐痰與肺結核病之間的聯系。
(五)總結全文,深化練習。
板書:
11 蛇 與 莊 稼
復雜聯系:
保 護 保 護
蛇 ------→ 莊稼 貓 --------→苜蓿
吃 不能糟蹋 傳粉
田鼠 田鼠--------→土蜂
不能影響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3、認識雙線格內的10個字,會寫田字格內的12個生字。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展示多彩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歡快的音樂。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們快樂么?這些圖片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有一群孩子,他們的童年過得像風一樣,那又是什么樣的日子呢?(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用?標出來。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讀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再讀一讀。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講了什么內容?板書(童年生活)
★討論課文寫了哪兩件事?板書(捏泥人、野餐)應該怎樣分段?
★匯報。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一、二自然段,學生自讀課文后匯報,教師點撥
A、這風一樣的日子指什么樣的日子 ?板書(像風一樣)
B、這句話的修辭。
C、省略號的作用。
2、讀3、4自然段。分小組討論學習
A、捏出了那些泥人、泥物。
B、用什么詞形容泥人、泥物。討論不懂的詞的意思,說一說用這些詞的好處。
C、用 ——畫出歌謠,并讀一讀。
D、讀最后一句,畫出“三美”。
E、兩個省略號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指名讀,孩子們高興么?你從哪看出來的?板書(美好)
4、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討論: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理解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四、總結
1、說說你對“風一樣的日子”這句話的理解。板書(像風一樣)
2、全文的結構。
五、拓展延伸
回憶你小時候哪些日子像風一樣,說給大家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物的評價、探討,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
2.積累歇后語,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化,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厚的底蘊。
教學重點:
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評價人物時語言的形象生動是交流中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制作閱讀表格。
2.引導學生閱讀本組課文的原著及我國的其他古典名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評價人物
1.本單元我們認識了不畏強敵、機智勇敢的藺相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以及忠厚老實的魯肅,頑皮勇敢的美猴王。在這些人物中,你最喜歡誰或者最不喜歡誰,為什么?
①小組合作評價人物,互相完善。
②選派代表發表本組對人物的評價。
③評一評哪個小組的表達的最生動、精彩,更有獨到的見解。
2.從文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加以比較,說說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①同桌交流、討論。
②舉行小小辯論會,對同一人物不同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說中評,在評中議,在議中辯,在辯中思,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日后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擴展閱讀,鼓勵記錄
1.你還讀了哪些中國名著,向大家介紹,同時談談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及困惑。
2.俗話說“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希望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能夠記錄下你的感受,你對人物的評價,做好讀書卡片。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巧對歇后語
1.“歇后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文化,在民間廣為流傳。大家聽說過這些歇后語嗎?現在老師說出上半句時,請大家對出下半句。
三個臭皮匠——
周瑜打黃蓋——
關公面前耍大刀——
2.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語?
【語文是母語,學習的機會無所不在,學生課外的積累是超乎想象的。】
二、學習“歇后語”,合作交流
1.出示文中歇后語,準確流利朗讀。
2.交流對歇后語的理解,講一講背后的'典故。
3、多種形式的讀,鼓勵背誦。
三、聯系生活,鼓勵運用
1.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人們運用歇后語,課文中這六個歇后語可能會在什么樣的場合用到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試著說一說。
2.學生交流,對運用恰當的語言環境給予表揚。
四、課外擴展,鼓勵搜集
1.有關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語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說出上半句,讓大家猜一猜下半句。
2.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有關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語,并試著明白這個歇后語的出處。
五、自學“課外書屋”,鼓勵讀原著
1.自讀課外書屋相關提示,談一談你的感受。
2.《西游記》的電視劇,動畫片同學們看得已經很多了,可老師覺得只有品讀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記》才能真正讀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請同學們找來《西游記》原著來讀一讀,感受那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7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讀音和字形,結合詞語理解字義,結合句子理解生詞的意思。
教學用具:
1.生字生詞卡片。
2.媒體資源:有全課文文字的投影片,視頻《要下雨了:范讀》,動畫課件《要下雨了:綜合生字》。
3.要求學生了解一些能預測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談話揭題
1.同學們,夏天的'時候,下雷陣雨之前,天氣會怎樣?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2.下雨之前,小動物又會有什么變化呢?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讀,整體感知
1.看視頻《要下雨了:范讀》,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聽讀習慣的培養。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
3.同學們匯報交流:課文先后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教師板書;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學習生字“兔”,引導學生聯系小兔子的樣子記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1.指導學習一至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學習生字“彎、直”,通過做動作理解詞義。
(2)練習朗讀第一段,可邊讀邊做動作。
(3)教師引讀第二段: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學生讀)。
(4)引導學生看第一幅掛圖:小燕子飛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學生練習朗讀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大聲喊”和句尾問號。
(5)先指名讀第三段,然后逐句以問引讀:
①教師指第一句問:燕子邊飛邊說——
②空氣怎么樣呢?(學生接讀第二句)蟲子的翅膀可比鳥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紗一樣,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鉛球一樣沉重,自然就飛不高了。再讀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飛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學生讀最后一句,教師板書:捉蟲子,學習生字“捉”,練習朗讀句子。
(6)朗讀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學習四至六段。
(1)小白兔聽了燕子的話,半信半疑,書上這句問句該怎么讀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嗎?”請學生讀。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先自己讀讀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讀一讀。
(3)檢查、交流學習情況:
①換詞理解“往”。(可換“朝”、“向”)
②小魚游到水面上來的原因是什么?(板書:透透氣)
③指名練習分角色朗讀四到六段。
看見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聽了燕子和小魚的話,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大家讀讀下面幾段課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學習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又聽了他們說的話,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這里的“連忙”可以換成什么詞?(立刻、馬上、趕緊)
2)他又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學習七至九段,通過朗讀來回答問題。
3)學生匯報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習生字詞,指導朗讀。(板書:搬東西)
“消息”一詞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訴了螞蟻?
小兔這個消息是怎么得來的?聯系前面小兔看到的、聽到的內容來理解。
四、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全文,按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過看圖和學文,使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互信互愛,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品質。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待人寬容友好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出示圖畫,設問揭題
1、在學習之前,教師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去鳥不驚,”進行猜謎活動。(謎底:畫)
2、談話揭題:學校里的畫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文中插圖)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這兩幅“校園里的畫”(教師板書課題)
3、學生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讀準生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觀察插圖,運用比較,培養能力
1、依文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圖畫
(2)分別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畫。提問:想一想誰在畫畫兒,都畫了什么畫?
2、緣圖悟文,強化學法指導
(1)看圖找段:①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別畫了一些什么圖畫?②讓學生圍繞這段內容回答,從而理清.寫作順序:卡佳畫一艘軍艦→“我”畫炸彈軍艦,水兵們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了小船駛向岸邊→“我”畫鯨魚張開大嘴吃水兵。③教師.總結:通過他們兩個人的所作所為,你知道了什么?
(3)品詞誦讀:要理解、自然段中語句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重點詞語:“不服氣”,變抽象為形象②誦讀指導:在讀第四自然段中的“說實話”“可是”時語氣強調得要重一些,表示“我”的心,虛;“拿起”朗讀朗讀進語速要快,強調“我”的嫉妒心。
3、自學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顧學習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圖找段,讀文析句,品詞誦讀;②依照這個方法進行自學。
三、聯系實際,發散思維,續編故事
1、朗讀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分組競賽朗讀,集體朗讀)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的`主要情節,加深理解。
2、續編故事,發展思維:卡佳看到“我”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合理想象,為文配畫
文中的“我”和卡佳最后合解了,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會在卡佳之后畫一幅怎樣的畫,來表示你的歉意。
五、.總結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讀準“玩、球、猴、拍”4個生字。復習筆畫“豎彎鉤”,能在田字格中按筆順描摹“金、玩”。
2能認讀復韻母ɑo、ou、iu,及它們的四聲,繼續學習拼讀音節。復習復韻母ɑi、ei、ui。
3能正確朗讀兒歌,熟讀成誦。
4試著用“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重點和難點
1在語言環境中,用各種方法識記本課4個生字。
2運用順口溜、念兒歌等方法認讀復韻母ɑo、ou、iu,繼續學習拼讀音節。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拼音卡片、錄音機、課文錄音磁帶、圖片、皮球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皮球)師:這是什么?
(1)交流。(2)學習生字:球(讀準韻母iu)(3)“一字開花”游戲:除了皮球,你還知道哪些球?
2(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師:圖畫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
(1)交流。(2)揭示課題:28玩皮球(3)學習生字:玩(按筆順書空“玩)(4)比較“玩”與“球”的字形。(滲透“王字旁”)
3齊讀課題。
二朗讀兒歌,學習生字
1聽兒歌,讀準字音。
(1)聽課文錄音,聽清楚生字的讀音。(2)再聽錄音,字字過目跟讀。(3)自由讀,讀準字音。(4)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字,了解內容。
(1)思考:皮球上畫了什么?①出示“猴”。(讀準韻母ou,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②出示句子:媽媽買個皮球,上面畫個小猴。③指導朗讀句子。
(2)思考:小猴在干什么?①出示句子:小猴翻翻跟頭。②指導朗讀句子。(師生問答式朗讀:小猴干什么?誰翻翻跟頭?)③出示一幅畫有許多動物在玩耍的插圖。
說話練習:用“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3)學生上講臺前拍皮球。出示“拍”。(復習韻母ɑi,讀準字音)①做拍皮球的動作,復習帶有“提手旁”的字。②出示句子:我來拍拍皮球,小猴翻翻跟頭。③指導朗讀句子。
3讀兒歌,鞏固生字。各種形式的誦讀。(指名讀、小組賽讀、表演讀、滾雪球讀)
三學習韻母,拼讀音節
1讀準復韻母。
(1)師:小猴看見大家學得那么好,可高興了,給我們送來了三件禮物,我們和它見見面吧。
(2)(出示三幅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出示:奧運五環ɑoɑoɑo海鷗飛翔ououou水上游泳iuiuiu
(4)指導發音。①師范讀,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②學生跟讀。(指名,開火車讀,齊讀)
③編順口溜,鞏固讀音。凹凸不平ɑoɑoɑo歐洲各國ououou風景優美iuiuiu
2讀準復韻母的四聲的`讀法。
(1)師:我們給這些復韻母戴上小帽子----標調。(2)(出示三個復韻母的四聲)(3)指名讀,小老師領讀,叫號讀、齊讀
3比較iu與ui(1)出示:uīuíuǐuìiūiúiǔiù(2)師:仔細看看,你有什么新發現嗎?(3)出示句子:i、u在一起,調號標在后。(學生朗讀)
4朗讀兒歌,鞏固拼音。(1)在兒歌中找一找含有ɑo、ou、iu韻母的字。(2)游戲:送拼音回家。①把含有ɑo、ou、iu韻母的字音貼到相應的生字上。②拼讀音節。(3)朗讀兒歌。
四游戲鞏固,復習韻母
1游戲:比比誰的眼睛尖(ɑi和ɑo,iu和ui的比較)(1)抽讀(2)搶讀(3)比讀
2游戲:比比誰的拼讀準(創設情景完成書中的連線游戲)(1)自由讀(2)小組內交流讀(3)全班反饋
五描摹漢字“玩”和“金”
1指導寫“玩”字。
(1)復習筆畫“豎彎鉤”的要領。
(2)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玩”中“豎彎鉤”在田字格中位置。
(3)學生書空,注意筆順正確。
2指導寫“金”字。
(1)觀察“人字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書空,注意筆順正確。
3學生描摹,教師巡視指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熱]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