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內容:3、小小竹排畫中游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新筆畫和3個偏旁“山、木、草字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
教學重點、難點:
同目標1和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1、播放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一邊欣賞樂曲。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請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正音。
3、自由讀課文,開展朗讀競賽。
4、小老師領讀,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了這首詩歌,我們都知道江南很美,美在哪里,誰能說一說。
結合看圖,理解“竹排、順水流、樹木密”。
指出圖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江南魚米鄉”。
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哪里告訴我們這里稻米多、稻米香?
3、教師敘述: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因為江南魚米鄉很美,就像一幅畫。所以就說“小小竹排畫中游”。
四、朗讀、背誦。
1、自由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2、請學生讀。先個別讀,再小組讀,最后全班伴隨樂曲朗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會背課文了,現在哪個小朋友最勇敢,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二、激發想象,豐富情感。
1、一邊聽音樂,一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2、聯系自己旅游的見聞,說說江南的美麗景色。
三、復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記憶生字的字形。
3、出示課后我會讀的詞卡讓學生認讀,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游戲:漢字開花。
四、練習用“ABB的什么”說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如:綠油油的小草,白茫茫的大霧,亮晶晶的星星等。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日”,先跟老師書空,認識新的筆畫橫折,再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導小朋友學會尋找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
“口”由學生自己觀察后再寫。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感官關注生活,感受生活,樂于表達,善于表達,學會聆聽,學會在交流中分享。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地學習。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大膽地把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春天與同學交流,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2、能認真傾聽同學的講話,懂得欣賞,學會評價。
3、激發學生主動表達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把看到和感受到的春天大膽與同學交流,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麗。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交流中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懂得欣賞,學會評價。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展現春天的各種資料(圖片、實物、詩文均可)。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暢談本單元收獲,引起話題
1、生談收獲。
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聰明的孩子們你們發現我們這個單元的課文大都跟什么季節有關?(春天。)你喜歡其中的哪些課文,能說說理由嗎?
2、引起話題。
師:是啊,春天,一個多么好的季節,給人們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記憶啊!現在正逢春暖花開的'時節,我想你們一定也有很多的感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春天真好”。
二、我們看到和感受到的春天
1、小組分享感受。
師:同學們剛才都很了不起,發現了我們這個單元有幾篇課文與春天有關。會發現的孩子不光善于用眼睛觀察,還善于用耳朵仔細地聆聽,用鼻子細細地聞,用心好好地感受。現在我們就來跟伙伴們分享一下你聽到、看到、聞到、感受到的春天。不過在分組前老師有個建議,在小組交流的時候認真傾聽伙伴的發言,看看你能不能從他(她)的講話中有所收獲,看看誰是最會發現的小朋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組,可按聽到、看到、聞到、感受到的依次分為“順風耳組”、“金火眼組”、“心有靈犀組”,由小組長安排大家輪流交流。)
2、集體交流。
由小組代表匯報交流情況,其他同學評價、補充,老師相機點撥,形成多方交流。在交流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學會大膽表達,學會聆聽,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3、介紹一下你給大家帶來的春的禮物(把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或實物進行展示,與伙伴們分享)。
三、激發情感,歌頌春天
播放《嘀哩嘀哩》歌曲,全班齊唱。
四、課后延伸
回家把你發現的春天和關于春天的故事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分享春天的快樂吧!
語文教案 篇3
《愚公移山》選自修《列子·湯問》,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文章 寓意明顯。反映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
教學本文,首先應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語。其次應引導 學生思讀課文,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探究文章的時代意義,時代需要愚公精神,激發學生勇敢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爭做時代的驕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重要的實詞、虛詞,辨析一詞多義。
2.理解課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涵,培養文言文自讀能力。
2.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長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詞語,培養語感。
2.理解本文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辯論法
3.品讀法
4.理讀法 引導學生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包括古今異義詞、多義詞、通假字及常用虛詞。
5.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把握文意;思讀課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讀課文,鑒賞文章寫法上的特點;研讀課文,聯系實際,總結升華。
[教 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戶曉,同學們耳熟能詳,愚公移山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請看動漫flash——愚公移山。
學生欣賞畫面,品味美妙的樂曲。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背誦課文。學生循聲跟讀。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句子 停頓。
示例:
懲/山北之塞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遂 /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3.學生根據注釋提示,借助工具 書,疏通文句,圈點勾畫難詞難句。同桌之間討論交流,教師巡視,答疑解惑。
4.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應
一厝朔東 無隴斷焉
(2)對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懲山北之塞 A.處罰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繞遠 B.迂腐 C.困難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雜然相許 A.允許 B.贊成 C.答應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語氣助詞
(4)翻譯下列句子。
、偕跻。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弁朵静澈V。
、芗街希瑵h之陰,無隴斷焉。
學生自由回答,其余學生評價或補充。答案略寫。
5. 教師播放教學圖片,每顯示一幅,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或朗讀課文相關片斷。
第一幅:二山雄立圖 第二幅:在家庭會議上
第三幅:畢力平險圖 第四幅:愚公智叟辯難圖
第五幅:神靈移山圖
三、思讀課文,理解寓意
1.學生分兩組,展開課堂辯論。
辯題: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實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辯詞選摘:正方:愚公實愚
兩座山雄偉高大.實難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況且只有一 個七八歲的孩子幫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裝了土石遠運山外;路途遙遠。運土石到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指通豫南,達于漢陰”,確知 移山之利,有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有子孫的支持,使移山 之役得以順利開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有發展變化的觀點;感動天帝,將山搬走,顯示愚公移山 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難而止,無所作為,譏諷阻 攔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師總結:經過一番激烈的辯駁,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問: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學生討論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只要堅持 不懈,成功終會屬于我們。
做任何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大小、多少是相對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成功、失敗亦如此。
四、品讀課文,把握本文的藝術特征
1.提問:如何理解課文的神話結尾?
學生自由發言。
生1: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這反映了作者階級的局限性。
生3: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 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
教師點撥: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通過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這個神話式的結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2.關于對比、襯托手法
學生討論, 明確:文中有多處對比,如愚公與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對比。愚公有實現“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以造福人民大眾和后代子孫的宏偉抱負,對人力的無窮盡懷有堅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偉大,認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舉”,兩相對比,一個高尚,一個平庸。京城氏之子聽說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卻“笑而止之”,對比之下,更顯出智叟見解鄙陋,對造福千萬人的事業的冷漠態度。愚公之妻對丈夫關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問;智叟表現出極度的輕蔑,嘲諷之意溢于言表,一“君” 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運用襯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一年返家一次對顯現愚 公的氣魄,說明移山勞動的艱巨具有襯托作用。寫操蛇之神的“懼”和天帝的“感”也從側面反映了愚公的決心不可動搖。
五、研讀課文,總結升華
教師提問: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愚公精神嗎?
學生爭相發言。
教師總結:
愚公精神 的實質是排除干難萬險不達目的決不休止。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 這種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會有“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會有我國近十年的輝煌成就?哪里會有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讓我們從愚公手里接過精神火把 ,點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尋明天的太陽!
六、課堂小結
教師朗誦《愚公移山》歌詞: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 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
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淡,望望頭土: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著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 來人為你感嘆。
多媒體顯示: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學 生齊讀。結束全文學習。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難點
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為什么這種保護橡樹的行為是“高尚”的。
教具準備:詞語、橡樹圖片、重點語段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查詞典,解決詞語疑難。搜集橡樹和描寫樹木的詞語。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仔細觀賞。
2.你看到了怎樣一棵橡樹?請用一句話說說它的特點。(要求學生說話時用上課前搜集的詞語,使語句更生動。)
3.多美的橡樹啊,可惜它長的不是地方——長在了馬路旁邊。現在要在這兒修公路,這棵樹擋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這棵橡樹的'命運又應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篇令人感動的《路旁的橡樹》。(板書課題)指導讀好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課文,指導讀正確。并讀讀下列詞語:(出示)
公路 寬闊 平坦 漂亮 馬蹄
橡樹 粗壯 結實 挺撥 高尚
2交流。講一個什么故事?讀后你有什么想說的話?(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交流質疑
1.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最欣賞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提要求:(1)把語句讀流利(2)讀你自選的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3)其他同學有什么疑問和想法?
2.議讀與質疑
。1)如選讀“筑路工人突然停下來”這段課文時,要把你對高大、 挺拔的橡樹的興趣、愛惜之情讀出來,要拿高大的橡樹引起筑路工人的關注和愛惜的心理讀出來。議讀時要對筑路工人自覺保護橡樹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識到“砍樹容易栽樹難”的道理。
。2)“如選讀工程師與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時,要從工程師和工人的神態、動作、言語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工程師要執行自己設計的工程計劃,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他們在保護橡樹上獲得了一致。
。3)如選讀最后幾段課文時,要對公路上彎曲城馬蹄形有所認識、 有所感悟。重點是讀好人們的贊嘆,體會保留橡樹在人們心中的廣泛影響。同時放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認識——由課文引向學生生活,由別人的故事誘發自己保護環境的行為。
3.現在你來說一說:為什么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闭f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行為是“高尚”的。
4.總結: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不是平常的行為,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說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結合實例,說說你讀后的感想
可啟發學生對周圍環境的關注,尋找有關的實例或資料來說說感想。
五、布置作業
聯系第七課《小村莊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這棵路旁的橡樹,他們會想什么,說什么,做什么。寫在練筆本上。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漢字的特點和規律,根據漢字構字規律識字。
2、學生積累一些修飾性的詞語。
3、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認識一些珍稀動物,從而激發起學生喜愛、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4、指導學生書寫,掌握漢字書寫規律。
5、閱讀民間故事,通過看圖、閱讀,引導學生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以及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6、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教學時數
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訓練內容:有趣的漢字詞語超市認一認
(一)有趣的漢字。
1、出示獨體字。同學們,你們還認識這些漢字嗎?
日中又禾力口木幾寸
2、兩個漢字合在一起成為了好朋友,組成了一個合體字。例:種。
3、快快找一找,看看誰找的朋友多!
答案:時加機支勸早村看等等。
4、總結做題的方法。
5、你還知道哪些漢字是由兩個或三個獨體字合在一起組成的嗎?(復習學過的字)
例:雙音媽羽爸
(二)詞語超市。
1、快來看看詞語超市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讀詞語:長城草原粽子駿馬家鄉棗兒
故事天空葦葉
2、加上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再讀一讀,感覺怎樣?
(感受到詞語描寫得生動)
3、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4、練一練。
(1)()的草原。
(2)從上面的詞語中任意選擇一個,練一練加修飾語。
5、鼓勵學生學習運用這些詞語。
(三)認一認。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大熊貓是珍稀動物,是我們的國寶。今天老師再給你們介紹幾種我國的珍稀動物。
2、教師出示圖片:誰認識這些珍稀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
它們是:丹頂鶴金絲猴長臂猿藏羚羊梅花鹿亞洲象
3、你了解它們嗎?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學習《我是國寶》一課中介紹大熊貓的方法,從它的故鄉、樣子、生活習性等不同方面來介紹。
4、小組討論。
5、請學生來匯報,教師可以補充一些課外資料。
第二課時
訓練內容:寫字板聽故事講故事
(一)寫字板。
1、認識漢字的.書寫規律。
談話導入:同學們之間要講究謙讓,組成每個漢字的各部件之間也和同學們一樣,不信請同學們來看一看。
2、讀一讀這幾個字:木、又、禾。
3、課件演示,觀察:從獨體字到合體字它們有什么變化?
4、捺變成了點,這就是漢字間的謙讓,這樣各部件組合在一起才能漂亮。
5、自己試著寫一寫,注意把字寫規范。
(二)聽故事講故事。
1、教師配樂講故事,請學生注意聽,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試著與同組的小伙伴講一講。
3、教師提示:
(1)天馬怎么會跑到石壁上去的呢?
(2)九匹馬怎么會跑到人間來的呢?
(3)玉皇大帝派誰去找馬?他是怎么找的?結果怎樣?
4、請學生在班上講,評選故事大王。
第三課時
訓練內容:閱讀欣賞語文生活
(一)閱讀欣賞。
1、從課文導入:讀課文《會飛的圖畫》,再次體會郵票的用處有多大。
2、郵票里面還藏著許多小故事呢,你們看這幾張郵票,就告訴了我們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咕咚》。
3、老師講故事或請聽過這個故事的學生來講一講。
4、有興趣的同學在小組里復述故事。
(二)語文生活。
1、了解學生集郵的情況。
2、辦一期郵票展,向全班同學介紹你的郵票。
語文教案 篇6
微課題研究小組
抓住關鍵詞培養閱讀思維能力的研究
教學內容
4.秋天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秋天的景色特點,品味秋景的美麗,感受豐收的喜悅。
2.鍛煉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實踐者。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了解秋天的景色特點,品味秋景的美麗,感受豐收的喜悅。
教學難點
鍛煉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實踐者。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十六字教學法”
教學過程
“十六字教學法”
教學過程
“十六字教學法”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策略/方法
第一課時
一、目標導學,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更替,轉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板書課題)
2.(多媒體課件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什么問題嗎?(此處可讓學生質疑)
二、精講點撥,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對照生字表,讀準字音,讀準課文,不錯、不添、不漏。同時,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來。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
3.出示生詞卡片,指名領讀齊讀:
明麗 釀造 煩惱 羊腸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韌 井井有條
4.提問:這些生字中,有哪些容易寫錯的地方?我們怎樣記住它們?
5.嘗試聽寫,并交流反饋。
6.齊讀。
7.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了秋天?
8.小結: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
三、有效反饋,布置作業:
1.小結:讀了這一首詩,你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2.布置作業:
、偈熳x詩歌,背誦全詩。
、诼爩懮衷~,描紅習字。
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小節,根據內容畫一幅秋天的畫。
④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代詩都可以。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課后詞語,并反饋。
2.談話:上一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
、龠^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此處可讓學生質疑)讀讀課文,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畫畫談談自己的理解。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谥笇W生重點品讀:其中,你喜歡什么呢?把描寫這一景物的語句勾畫下來圈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批注上你的體會。
組織交流,相機指導: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師生共同評價。)
B、秋實:
(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感受豐收的喜悅。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組織討論: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談話“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出示分組活動內容: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
1-1揭題,生齊讀課題。
1-3生自由談
2-1生自讀全詩
2-4教學易錯字
2-7生思考
3-1創設情境,學生發言。
3-2引導學生在圖畫中、從身邊景物、人物、事物的變化中找秋天,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現秋天的特點。
1-2學生質疑
2-1讓學生有充分自由、自主的空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進行品析,產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2組織學生討論。
語文教案 篇7
一、活動設計背景
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的“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獻給母親的歌。
“母親”是學生有話可說的話題,也是非常愿意做的話題。
我做這樣一個活動,有兩點考慮:一是我們學校正在進行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活動,有一些學生只是流于浮淺,并沒有觸及到心靈深處;一是在寫作這類文章時,好多是泛泛而談,無病呻吟,連自己也感動不了,當然也打動不了別人;谝陨峡紤],我安排了這次綜合活動課。
二、活動設計思路
我是從四個方面設計的:
1。“道不盡的母愛”,講述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故事。
2。文學作品中的母愛,包括古詩詞、名言、及現代詩歌和文章。
3。多角度看母愛。母愛,是偉大的'、忘我的,但有時是狹隘的,該如何理性的看待母愛。
4!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關于對母親的報答。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多側面地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
2、通過活動,學會用適當的方式向母親表達感情,學會理性地思考母愛以及“愛”的內涵。
3、培養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即寫關于母親和其他關于親情的文章。
四、活動準備
1、教師要涉獵有關“母愛”的材料。
2、教師在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和興趣特長的基礎上,把學生劃分為四個學習小組,確定學習小組組長,明確小組長的職責及每組的任務。
3、準備時間為兩周。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課堂實錄
教師:同學們,一提起“母親”,總能觸到我們心靈最溫柔的一角。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是與我們的生命聯系最緊密的人。當我們思鄉想家的時候,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母親就是我們最堅實的感情依托。
母親的形象被無數人描繪過,母親的品格被無數次贊美過,或用文字、或用音樂、或用畫筆、或用鏡頭……那我們對自己的母親又有怎樣的體會和認識?怎樣報答我們的母親?對母親又有怎樣的祝福呢?
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
2、積累12個詞語及句子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學習積累表示顏色的詞
4、培養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10個生字,12個詞語及2句句子
教學難點:
學習積累表示顏色的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小企鵝”圖片
2、說一說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3、揭題
4、學習生字“企”
5、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聽錄音:小企鵝妞妞看到了什么?
交流
2、自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東西是什么顏色的?交流(變換句式什么式什么顏色?
什么顏色式什么怎么樣?)
3、理解“褶皮”
讀第二節學習生字:極肚柔軟藏
4、指名讀第三節,學習欣、賞、驚
用“欣賞“說一句話
6、同桌分角色朗讀4~9節
1)提示學生說話人寫在后面,也是一種對話形式
2)自學生字:贊、嘆、顏、色、晃、闖
3)交流識字方法
7、師生合作讀對話
8、出示:白色銀色藍色綠色紅色七彩
指名讀
說說其它表示顏色的詞
9、分角色朗讀4~9節
三、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生字
2、搶讀詞語爭紅星
四、拓展作業
小企鵝長大了,出去看到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教案02-04
語文的教案【熱】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