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指尖絲路” 演講稿
“指尖絲路” 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貴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叫喬鳳娥,是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湫坡頭鎮埝橋子村人。很榮幸能參加這次活動,向各位匯報我的“指尖絲路”體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婦女姐妹就工藝品生產進行近距離交流。
今天,我為論壇帶來了自己的秦繡作品《嫘祖》。我為什么要創作這幅作品呢?嫘祖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的夫人,是我國蠶絲養殖業和繅絲工藝的創始人,被尊為“蠶神”。
相傳嫘祖有一天與女伴們上山采拾野果,在桑樹上發現了一種白色而有韌度的東西,這就是中國最早的蠶繭。她將這些東西帶回家中,開始種桑養蠶。從此,中國有了蠶絲業。嫘祖還發明了刺繡技術。嫘祖是我十分崇敬的先祖女性杰出代表。我之所以要創作《嫘祖》這幅繡品,就是要告訴人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是嫘祖刺繡藝術的傳人。我們必須繼承和弘揚嫘祖敢為人先,敢于創新的精神,用我們智慧的雙手編織人生理想,創造美好生活。
我今天帶給論壇的作品,屬于秦繡。借此機會,我想講述一下秦繡的起源和特色,秦繡又名唐繡,起源于唐宋時期的“納紗繡”和“穿羅繡”廣泛傳與民間。秦繡色彩采用塊面對比,鮮活艷麗,具有黃土高原粗獷豪放,凝重的藝術風格和裝飾質調,極具濃郁的陜西地方特色。秦繡獨到的手工藝術表現力,與蘇繡,汴繡,蜀繡等手工繡品一起享譽中外。
秦繡不同于傳統刺繡的長針摻線,它是在真絲紗羅底用真絲線依照緯經網眼施針,一孔一針或幾孔一針,由于針的走向不同,使圖案花紋、畫面變化多端,花中套花;針法的不同還使得繡線產生不同反光,針法既整齊規律,又富于變化,使同一種色線變幻出不同色彩,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顯出真絲材質的繽紛美感,是純手工精致的高檔工藝品,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和裝飾趣味,古樸典雅。
說起投入“秦繡”工藝品生產,我要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為我們婦女發揮聰明才智創造了機遇和條件。小時候,我經常坐在媽媽身邊看她繡東西,慢慢地,就喜歡上了刺繡,最初是從學繡鞋墊開始的,接著學繡枕套、門簾、被子布、桌布等…。但那時候還不懂得將自己的作品推到市場, 1995 年的一天,咸陽市婦聯找到我,推薦我參加楊凌農高會。我當時興奮得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我幾乎每天都熬到凌晨兩三點準備作品。農高會開幕那天,我就帶著自己的兩件繡品,一副是玉蘭花大扇,一副是花好月圓的牡丹圖。沒想到第一天就把那幅大扇賣了,賣了三百塊錢。我激動地哭了,覺得很有成就感。
近些年,我多次參加楊凌農高會和廣交會,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在家學不到的知識,對秦繡工藝有了提升。我自制出一套秦繡針法版,繡出了一副秦繡特色鮮明的代表作“腳蹬蓮花”,該作品把絲線一根分成三根,用21種色彩、26種針法,繡出了胖娃娃腳蹬蓮花,(www.baimashangsha.com)活潑可愛的神態,受到廣泛贊譽。
經過20多年的潛心研究,我研發出90多種秦繡針法,并多次在省市刺繡大賽中獲獎。我認為,傳承秦繡,是我們這一代婦女的責任,我必須讓更多的姐妹掌握這門技術,讓“秦繡”走向市場。2015年8月,我成立了旬邑秦繡手工藝品合作社,先后有一百多名婦女在這里經過培訓,開始了手工藝品的制作,其中有30多位殘疾婦女,在婦女就業、創業,增收方面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實現了人生的價值。當前,我們以咸陽歷史文化為題材,以秦繡為載體,對外宣傳咸陽,對內帶動農村婦女創業致富。
今后,我要培訓出更多的繡工,生產出更精美的作品,讓秦繡走出陜西,走向全世界。
祝愿論壇圓滿成功!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謝謝!
秦繡簡介:
陜西地處黃土高原,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史稱“秦國”,是中華民族文化產生的搖籃。這里有著著名秦始皇陵以及兵馬俑,是秦人和秦文華發祥的黃土地,并滋養出后來的中華文化。歷史上曾有果13個王朝在此建都,F是陜西省的省會,在歷史上被稱為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盛唐”首都,當時各地叮當作響的駱駝隊,在長安城集中,拖著精美的絲綢和繡品,沿著“絲綢之路”將東西方文化傳播過來。
秦繡又名唐繡,起源于唐宋時期的“納紗繡”和“穿羅繡”廣泛傳與民間。秦繡色彩采用塊面對比,鮮活艷麗,具有黃土高原那種粗獷和豪放,凝重的藝術風格和裝飾質調,它具有濃郁的陜西地方特色。與蘇繡,汴繡,蜀繡等手工繡品一起享譽中外。而秦繡更從獨到的手工藝術表現力,成為中華民族繡品藝術的一朵繡苑奇葩。
秦繡不同于傳統刺繡的長針摻線,它是在真絲紗羅底用真絲線依照緯經網眼施針,一孔一針或幾孔一針,由于針的走向不同,使圖案花紋,畫面變化多端,花中套花,針法的不同還使得繡線產生不同反光,針法既整齊規律,又富于變化,使同一種色線變幻出不同色彩,產生明顯層次和立體效果,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顯出真絲材質的繽紛美感,是純手工精致的高檔工藝品。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和裝飾趣味,古樸典雅。我們以秦繡為主導產品,突出咸陽古都的歷史文化,以秦繡為載體對外宣傳咸陽,擴大咸陽的特色旅游,特色工藝品,對內帶動大批農村婦女,加入到特色手工藝品的制作行列,使秦繡這一古老的手工刺繡技法得到傳承和發揚。
作者簡介
喬鳳娥,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湫坡頭鎮埝橋子村人,秦繡手工藝傳承者。2015年8月成立了旬邑縣秦繡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2016年榮獲陜西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6年9月榮獲“咸陽市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17年10月被陜西省婦女聯合會授予首屆十大“三秦巧娘”稱號,2017年榮獲“三秦優秀文化女性”榮譽稱號。2018年5月11日參加了在西安召開的“指尖上的絲綢之路國際女性手工藝發展論壇”,并在論壇上作了主旨演講。2018年6月榮獲香港世界非遺文化藝術大賽“金紫荊花最高獎”。
【“指尖絲路” 演講稿】相關文章:
指尖的溫度作文06-07
指尖上的眼睛作文04-23
流行指尖陀螺作文04-25
指尖的溫度作文4篇06-07
距離指尖的距離_900字02-11
指尖芭蕾作文600字05-17
指尖的魔法作文600字05-17
七年級歷史上冊《絲路明珠》教案設計08-26
指尖的太陽讀后感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