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金融改革需要理順幾個關系
農村金融改革需要理順幾個關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針對農村金融需求的特點,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監管有力的農村金融體系!眹@建立這一體系,提出要重點做好深化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農業政策性金融改革,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制定農村新辦多種所有制金融機構的準入條件和監管辦法,培育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等方面的工作!兑庖姟逢P于農村金融工作幾個方面的部署,基本上涵括了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主要問題,體現了這些年來我國農村金融理論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還很不成熟。就其各個組成部分看,功能不完善、產權不清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支農作用相當有限,農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完全;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大量撤并機構,商業性支農功能嚴重萎縮;農村信用社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合作金融的特征,對承擔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角色力不從心,合作性金融的支農功能基本空白;郵政儲蓄抽走了大量農村資金;政策性農業保險剛剛起步,遠遠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非正規金融由于現行法律和政策限制,始終處于“地下”運作,潛藏著很大風險。就農村金融體系的總體來看,分工不明確,運轉不協調,監管不到位。正是由于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不健全和制度功能的缺陷,使廣大農戶和農村其他經濟主體貸款相當困難,存貸款之外的其他金融需求更難以得到滿足。
在農村金融改革問題上,當前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1、財政與金融的關系 財政履行公共職能,對于農村的許多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技術開發推廣、貧困農戶的扶持等,都屬于財政支持范圍,如果把本屬于財政的職能由金融機構去服務,結果只能是低效的。如對貧困農戶的救濟應該屬于財政支持的范圍,而我們經常把它納入小額信貸的支持對象,簡單地把小額信貸作為扶貧的工具,從而忽視了小額信貸機構財務的可持續性。
2、城市金融與農村金融的關系 金融具有共性、具有普遍性規律,但金融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又具有各自的特點。當前,在發展農村金融方面要注意兩種傾向:一是片面地把城市金融的理念完全照搬到農村,用城市金融來改造農村金融。二是消極地延用傳統農村金融的工具、組織形式,認為還是“越老越好”、“越小越好”。農村金融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必須考慮到農村經濟結構的特點,但金融供給主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創造需求。當前,要承認金融市場的“二元”事實,但我們發展金融市場的最終目標是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千萬要避免由于我們體制和政策的因素,使金融市場“二元”結構更加強化、固化。
3、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關系 作為彌補金融市場“失靈”,政策性金融是必要的,不僅發展中國家,就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也仍存在相當數量的政策性金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政策性金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金融萎縮是一種趨勢,政策性金融的商業化運作是一種規律。過去,我們總認為,政策性與商業性必須完全分開,政策性金融必須成立專門的機構來實施,現在看來未必如此。對我國而言,最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性”與“計劃性”的區別,政策性銀行并不等于計劃性銀行。通過財政有限補貼、公開招標、商業銀行市場運作,是一種完全基于自愿和市場機制運作的金融模式。我國目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不需要農村合作金融組織,更不能由此推出我國不能產生真正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在我國,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這一制度條件下農戶要規避農業生產、經營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著強烈的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金融組織完全有它的制度和經濟基礎,并與政策性、商業性金融一起構成農村金融體系的穩定“三角”。版權所有
4、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的關系 農村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各具優勢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兩者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我們應該更多地看到兩者的互補性,努力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易合作。要充分重視民間金融組織的培育,不能把所有的非正規金融組織都正規化,那樣就失去了非正規金融的優勢和特點。
我國現有400多萬個自然村,2.3億小農戶。如果按居住地算,2004年有58.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解決好農村金融問題,對整個農村改革和金融改革,從而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義重大。通過此輪農村金融改革,要形成一個金融主體多元、金融產品多樣、金融服務多層次,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組織相協調,正規金融組織與非正規金融組織相補充,政策扶持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各類金融組織有效競爭、充滿活力的中國特色的農村金融體系。
【農村金融改革需要理順幾個關系】相關文章:
建設和諧社會需理順三大關系08-15
幼兒園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08-04
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改革研究08-18
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改革研究08-18
體育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模式改革08-18
公共關系學教學模式改革探析08-18
課程教學改革下的公共關系論文08-18
本科課堂教學中應處理好的幾個基本關系08-18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