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新聞傳媒學論文>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

    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

    時間:2022-08-11 04:21:58 新聞傳媒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

     [摘 要]
    長時間的互聯網低潮,帶來的最大遺憾不是諸多商業網站的倒閉,而是無數個性張揚、豐富多采的個人網站不斷消失或者喪失活力,個人網站的退潮伴隨著互聯網日益走向單調、走向功利。這種背景下,博客(Blog,指人為Blogger)來了,它秉承了個人網站的自由精神,但更注重在網絡世界體現個人的存在,張揚個人的社會價值,拓展個人的知識視野,建立屬于自己的交流溝通的群體。博客的出現和繁榮,真正凸現網絡的知識價值,標志著互聯網發展開始步入更高的階段。
    [關鍵詞] 博客 知識價值 精神
    [正 文]
    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的“土著”——黑客孕育了幾乎所有重要的互聯網技術,奠定了互聯網開放和共享的根本理念。而互聯網的“原始森林”——個人網站,孕育了所有重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確定了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特點和特色。但是,在商業的潮起潮落中,黑客在蛻變,在淪為另類;而個人網站也急劇萎縮,紛紛倒于無聲。于是,博客出現了。
    博客是新名詞,但是它一點也不新鮮、神秘。無論在技術上、形式上還是在商業模式上,博客都平淡無奇,毫無可炫耀之處。但是,它的革命性也正是它最簡單的形式,最樸素的技術和最平凡的平民精神。“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黑客進一步的平民化,個人網站進一步的大眾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它將個性化的知識積累、信息過濾和深度溝通推向一個新的境界。”①

    什么是博客?
    關于博客,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從西方媒體報道來看,一般特指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帖子)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②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還有一些Blogs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像對網絡傳達的實時信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
    按照佩姬·努南的解釋:“Blog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③
    博客產生的動因
    博客現象不是一蹴而就的或由誰發動、杜撰的,博客是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的需要,自然而然逐漸形成的。 博客現象的出現也是由互聯網的現狀決定的。“現在互聯網的信息總量只與美國某大圖書館的藏書信息量一樣大,也就是說,互聯網現有信息總量只是人類知識積累的一小部分,它的知識覆蓋面不大,搜索不全面,原創很少,讓人們擔心互聯網會不會成為垃圾生產站。”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的話似乎具有較大震撼力,“博客現象的出現給人們一種互聯網會成為原創生產基地和真正的知識平臺的希望。”
    博客是一個自然而然形成的生態群落,他們通過交流追求快樂最大化,“快樂就好!”。 博客的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的形成不僅是個人意見表達方面的一種創新,而且是群體意見表達和交流方式的創新,它讓人們充分盡情地交流。博客讓互聯網真正成為興趣和愛好的新工具,而不是讓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局限于工具。
    博客的發展歷史
    《紐約時報》的大衛·格拉格這樣描述博客的誕生:“大約五年前,一些程序員嘗試在網上推出超鏈接形式的日記,在網上張貼他們自己的技術層面的思考心得與個人生活方面的休閑內容。這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后,他們為那些技術門外漢兼網絡熱衷者開發了現在廣為使用的博客網站簡便維護工具,形形色色的博客網站就此悄悄繁榮起來。”④
    在網絡上發表Blog的構想開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并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并予以公開,來給其他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絡上數以千計的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于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
    在世界博客短暫的發展史中,有兩件事是不可不提的。第一件是1998年的德拉吉報道,它讓世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博客的力量。1998年1月17日深夜,德拉吉在他的網站上發布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在復印前的最后一分鐘,星期六晚上6點,新聞周刊雜志抽掉了一個重大新聞。這條新聞注定將動搖華盛頓的地基:一個白宮實習生與美國總統有染。”沒有人知道德拉吉的消息來源,但他卻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報道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緋聞的人,并在整整半年時間內,引領了美國的“輿論導向”,使傳統的主流媒體蒙羞。

       
    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  
    另一件事就是2001年的“9.11”事件,這是博客發展的分水嶺。正是這場恐怖襲擊,使人們對生命的脆弱、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最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可以說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博客當中。博客架起了人們溝通與傾訴的橋梁。
    正是在這兩大事件之后,博客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隊伍迅速壯大。據說每40秒,在世界上就有一個人成為博客。有學者說,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1.0是指傳統媒體或說舊媒體(old media),2.0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新媒體(new media)或者叫跨媒體,而3.0就是以博客為趨勢的自媒體(we media)或者叫“個人媒體”。
    博客的特征
    一位老Blogger定義博客時說:“Blog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短明了(Brevity)以及個性化(Personality)。”其實,這正好涵蓋了博客的某些特征,現將其拓展如下:
    1.個人性。個人性的行為、個人性的角度、個人性的思想,正是博客文體能夠吸引博客本人和讀者的力量源泉。以“個人大腦”作為網絡搜索引擎和思想發源地,依然是任何技術無法實現的極致!
    論文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來自

    2.即時性。博客是一種習慣,就像學生時代寫日記一樣,博客應該成為每天的“必修課”,經常(甚至每天)更新,不斷積累,是博客文體有別于其他個人文章、著作的關鍵。這種即時性,才可以及時記錄個人的行為、信息和思想。因為即時,所以新鮮,因為新鮮,所以獨特。將博客作為習慣,也使別人閱讀博客成為習慣。
    3.開放性。面對網絡,裝在個人腦袋里的東西再豐富,如果不及時與他人共享,就相當于你是頭腦空空的白癡一樣。在網絡上,知識淵博的衡量標準,就是你奉獻的程度。博客要把自己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收獲都奉獻出來。“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正是博客的寫照。當然,你把這種開放當作一種喜愛表現自己也可以,能使別人受益的“個人表現”應該提倡和鼓勵!
    4.拿來主義。光開放自己,肚子里的貨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優勢就是,不斷搜索提煉信息,不斷學習和思考。博客的確需要很“博”,但是博客最根本的信念就是:“別人比我知道得更多”。“博客文體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鏈接,鏈接是博客最有力的武器,沒有鏈接就沒有生命。”⑤博客與讀者的交流是關鍵,沒有互動交流的博客也就沒有生命。
    5.可信度。本來更準確的詞匯,應該是“權威性”,但是博客與傳統意義的權威實在有點不兼容。但是的確不能否認,要成為一名受人歡迎的博客,必須以自己超一流的水平建立長期的權威性。正是因為對你的信任,許多人將博客網站作為自己每天補給信息與思想的第一站,沒有這種可信度保證,這樣的博客就是平庸的博客。要爭取注意力,博客世界的競爭一點也不比傳統領域輕松。
    博客的寫作方式
    王朔曾經說過,今后他面臨的挑戰,不是哪個著名作家,而將是全體有寫作能力的人民。巧合的是,Blogger 的寫作方式正是對他的話的驗證。總起來說,博客是用一種更為靈活、更為有價值的表達方式彰顯自己的精神。
    首先,是出于興趣的寫作。博客方式就是挑戰商業寫作和職業寫作的固化模式,開拓新的全然出于興趣和愛好的寫作方式。不是要顛覆什么,而是為人們多了一個新的可能。一個作者,既可以保持商業寫作和職業寫作,也可以同時從事不以直接經濟回報為目的的博客寫作。一個人出于工作的寫作,或者謀求商業利益的寫作,與純粹出于興趣的寫作,將是有本質差異的,而后者是“博客中國”所倡導和追求的。
    其次,是一種增值寫作。現在,互聯網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資料庫,博客文體就是利用超鏈接,充分發揮網絡價值。將大部分背景材料、別人的觀點和思想,都通過鏈接來解決。而不像如今越來越泛濫的綜述性寫作。博客寫作,就要求你最精煉地寫自己的東西,把冗余的、無謂的內容降到最低!
    再次,是彼此分享的寫作。出于興趣,但不是為了自戀自賞。寫出的文章是為了分享,為了給別人帶去最有價值的信息、知識和思想。這決定了許多內在的差異。共享精神和交流需求是博客發展的兩大核心支柱。
    博客與個人主頁
    博客是繼電子郵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種互聯網溝通工具。在諸多網絡模式中,與博客最接近的就是個人主頁,或者可以說博客就是個人主頁。但是,博客是個人網站的新生,是“個人主頁的2.0版”。那么,與傳統的個人主頁相比,博客帶來了怎樣根本性的變革?
    首先,最重要的是,零進入門檻。個人網站門檻較高,只有少數人能真正實現,而一個人成為博客則幾乎沒有門檻。可以用三個零來表述:零技術、零成本、零形式。”成為博客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沒有任何新技術;不需要注冊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務器空間,不需要FIP知識和許多軟件工具;不需要許多網頁制作知識。雖然“博客”概念出現時間很短,但是現在網上提供免費或付費博客網站架構的服務已經多如牛毛了,幾乎跟當初個人主頁興起時的情況有一比。最著名的當屬博客大本營——www.bogger.com了,在這里,你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申請架構起屬于自己的博客領地。

       
    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  
    其次,博客解決了個人網站機制和動力的困境。個人網站維護取決于很多原因,比如技術、制度、資金等,其中,資金成為制約個人網站發展的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而博客不存在這些問題,它是依托于知識的一種特殊的更為立體的交流方式。“博客是一種對于知識的自由生產方式,一種與知識產權保護相反的知識生產方式。博客的知識自由生產方式,與知識產權生產方式的區別,很像自由軟件與版權軟件的區別。”⑥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姜奇平先生深入淺出論述,博客是一種對于知識的自由生產方式。真正的博客不是為賺錢而生產知識,和家庭部門生產一樣,都是“為你自己工作,為實現你自己的目的而勞動”。非市場部門生產的動力,來自自覺(目的本身),家務勞動的動力,與博客的動力,有異曲同工之處。
    博客的未來發展
    博客秉承了個人網站的自由精神,但是綜合了激發創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開放和建設性。要在網絡世界體現個人的存在,張揚個人的社會價值,拓展個人的知識視野,建立屬于自己的交流溝通的群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博客將會變得越來越普及,越來越為更多的人接受。2002年8月“博客中國”網站的開通,標志著“博客”(Blog)現象在中國互聯網界的顯露;11月18日,新聞傳播學術網站“紫金網”在改版之際,推出“博客擂臺”新欄目。從信息傳播的角度看,博客網站、頻道的出現對于博客個體而言,意味著將信息采集與發布的通道最大程度的簡單化與快捷化。也許你現在還不相信,但是想一想,為什么在互聯網的最低潮時期,在個人網站大蕭條時刻,在商業網站最凄慘之際,沒有一分投資,沒有大公司炒作,博客卻開始如火如荼?“當然,一切還都需要時間。博客剛剛開始發展,尤其是中國,目前僅僅是博客概念普及和萌芽階段。不能完全依據現在的狀況判斷未來,而要看1~2年后,3~5年后的發展步伐。當然,第一步,你自己應該首先去實踐一下。”⑦
    博客作為一種新表達的方式,它的傳播不僅情緒,包括大量的智慧、意見和思想。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博客的出現和繁榮,真正凸現網絡的知識價值,標志著互聯網發展開始步入更高的階段。
    注解:
    ① 方興東《博客復活互聯網平民精神》/《中國經營報》 2002-11-26日
    ② 《博客:徘徊的幽靈》/ 中國網友報2002-10-28
    ③ 方興東 孫堅華《Blog:個人日記挑戰傳媒巨頭 》 /《南方周末》2002-09-06
    ④ 小光 《“黑客”、“閃客”之后》/ 金羊網 2002-10-29
    ⑤ 方興東 王俊秀《“博客”的精神特質》/ 中國網友報 2002-10-28
    ⑥《“黑客”不黑,“閃客”不閃,“博客”牛了?》千龍新聞網 2002-12-12
    ⑦ 方興東《博客復活互聯網平民精神》/《中國經營報》 2002-11-26
    作者:李紅艷 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02級研究生
    通信:北京廣播學院146信箱6號樓304房間,1000024

       
    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

    【復活網絡精神淺析“博客”weblog現象】相關文章:

    青少年心理閉鎖現象淺析08-17

    淺析“幼兒學英語熱”現象08-24

    淺析高速公路占道經營現象08-23

    網絡消費心理淺析08-18

    淺析我國證券市場怪現象及其根源08-18

    淺析"公式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現象08-24

    淺析校園局域網網絡規劃08-18

    博客優秀作文02-19

    網絡環境下教與學中偏移現象的成因及對策08-17

    淺析自制體育器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