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媒介集團是企業還是機關?
這是一個老問題,但是遇到了新情況。大部分人都會把集團理解為企業,但是媒介集團是不是企業呢?如果是企業,那么又如何解釋湖南廣播電視集團的董事長是由湖南廣播電視局局長來擔任?這是一種政企不分,還是一種特殊企業特殊對待?事實上,媒介集團既不同于普通的企業,甚至也不同于國有大中型企業。雖然有人危言聳聽地說,國企的今天就是媒介的明天。但是在許多國有企業不太景氣的情況下,媒介似乎成為了暴利企業,許多投資商都看中了這塊肥肉。去年,證券界和電視界的一次對話就是例證,證券界有許多游資需要尋找出路,而電視界又需要資金注入,兩者不謀而合,但是由于國家對社外資金進入媒介領域有限制,所以這種投資需要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
《哈爾濱日報》在兩年前以企業身份在當地工商部門注冊時,曾經在傳媒界引起關注。可是,事后據說當許多其它報刊也模仿《哈爾濱日報》的做法去工商局注冊時,都被拒絕了,理由是工商局只負責給工商企業注冊,而媒介的身份不明,不能明確其工商企業身份。
如果以工商企業身份注冊,那么就要按照工商企業的標準交納稅款,這是許多媒介不愿意做的。在一次電視研討會上,聽一位電視臺臺長說,如果按照工商企業標準交納所得稅,那么他們臺的收入就會大打折扣。所以當工商部門來收稅時,媒介就可以亮出自己的事業單位招牌,事業單位不是以贏利為目的,不以利潤為中心,所以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給予經濟上的扶持,這樣就可以少交稅。
這體現了媒介在身份問題上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媒介不愿意放棄自己的事業單位身份,因為正是這個身份,使它能夠區別于其它企業,同時這個身份可以給它帶來某些政治優勢和經濟實惠,比如,可以減稅,可以得到優惠價格的印刷紙張,可以以黨報身份兼并其它報刊,可以優先得到國家撥款或者貸款。難怪現在某些地區出現了爭當黨報的現象,有的報紙爭著說自己也是黨報,因為如今報刊多了,電臺和電視臺的頻道也多了,黨報和機關報的概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情況與前些年形成鮮明對比,前些年,有的報紙力圖使自己與黨報有所區別,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傳統的黨報辦得比較古板,會議新聞過多,公費訂閱比重大,由此晚報興盛時,靠的就是少登會議新聞,多登社會新聞,軟些、軟些再軟些,回避過硬的新聞。
另一方面,媒介在改革中也發現事業單位這個身份也有束縛手腳的地方,比如,你不能隨便解雇人或者進人,不能快速調整機構,單位會講行政級別,個人會講干部身份。所以,如果能夠有企業身份,就不僅僅可以搞企業化經營,還可以市場融資,搞大規模。中國的詞匯概念非常像游戲,豐富像迷宮,比如,企業化和做企業有什么差別,就令許多人搞不懂;還有像產業化和產業經營又有什么區別,也是既敏感,又多少有點糊涂;總之,如果中文詞尾加上了“化”、“性”和“學”,就變得徹頭徹尾了,深不可測。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廣電集團是企業,會不會影響它的新聞節目,包括它的輿論導向?因為企業是要贏利的,而媒介作為社會公器又不能唯利是圖。反過來說,如果廣電集團繼續保持事業單位身份,那么又如何解決政企不分的問題?
(完)
媒介集團是企業還是機關?
【媒介集團是企業還是機關?】相關文章:
企業機關管理規定08-15
給企業集團的賀信08-16
淺談海瀾集團企業文化08-15
創建學習型企業機關的初步思考08-12
談我國企業集團合并納稅現狀08-16
談我國企業集團合并納稅現狀08-15
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章程范本08-15
媒介專員個人簡歷模板03-01
媒介代理合同04-07
集團企業信息化規劃和實施探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