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諧的四個基本前提與四個基本領域
和諧,也就是和睦協調,這幾乎可以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是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張,是萬事萬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國人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條、智慧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和諧的四個基本前提與四個基本領域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和諧的四個基本前提與四個基本領域:
和諧是人追求和獲得幸福所必需的生存環境的理想狀態。何謂和諧?最一般地說,和諧是事物之間的一種有序協調的秩序。和諧首先是一種秩序,就是說,是事物的一種共存狀態,是事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方式。其次是一種有序狀態,就是說,是事物各安其位、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的良序,而不是事物錯位、僭越、混亂的無序 或惡序。最后是一種協調狀態,就是說,事物之間不敵對、不爭斗,相反彼此之間配合默契,成彼之美。
和諧的四個基本前提:
從和諧的以上一般含義可以看出,它有四個基本前提:共存性、多樣性、交互性、構建性。
和諧總是就一定的系統或共同體而言,至少有兩個以上的事物共存于某一系統之中,才有可能存在彼此之間的秩序,也才談得上和諧問題。和諧的構成成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那種試圖使系統或共同體成為一個絕對統一的一元化整體的努力,只會從根本上消解和諧的根基。
構成和諧的主體或因素不僅是多元的,而且彼此之間是各不相同的,存在著差異性。和諧不是清一色,而是基于差異性的多樣性,正因為如此,和諧才是美的。清一色的事物也可能構成一種秩序,但那種秩序可能是整齊,而不可能是和諧。和諧是基于差異性、多樣性并尊重個性構建的秩序。無差異就無多樣,無多樣則無和諧。
有差異的不同個體如果彼此孤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也無所謂和諧。構成成分之間交互作用、相互影響也是系統或共同體和諧的一個重要前提。和諧不是由僵死的景物構成的靜態平面圖畫,而是由不同的自主個體不斷彼此融通協調構成的動態立體場景。不同構成要素彼此之間的動態相關性、交互性、滲透性是和諧的重要特征。
和諧有自然性的和構建性的之分。自然性的和諧是自然形成的,但是,作為人生存環境的和諧主要不是自然性的和諧,而是構建性的和諧。不用說人生存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世界環境,即使是人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日益成為人化的,是人有意無意構建的結果。對于今天的人類而言,自然性的和諧是少有的,這少有的自然性和諧也是十分脆弱的,不足以滿足人類生存對環境的需求。我們應該承認和肯定,人生存所需要的環境和諧是人自主構建的,離開了人的自主性,離開了人的積極構建,就不會有人生存所需要的環境和諧。
和諧的四個基本規定性:
從和諧的一般含義,我們可以引申出和諧的四個基本規定性:和平共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動。
和諧是和平共處。和諧是這樣一種秩序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屬于同一系統或共同體的不同事物或個體平等、和睦、平安、友好地相處,彼此尊重對方的地位、權利、個性、品格。它們彼此之間可以有競爭,但沒有敵對,沒有戰爭,沒有惡意的傷害。
和諧是相輔相成。和諧也是這樣一種秩序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屬于同一系統或共同體的不同事物或個體彼此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扶助,相互支持,互為依托,共生共榮。
和諧是相得益彰。和諧還是這樣一種秩序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屬于同一系統或共同體的不同事物或個體通過對方映現自己的形象,體現自己存在的意義,彰顯和實現自己的價值。它們互惠互利、相互促進、共同進步,而不以鄰為壑、唯利是圖、不擇手段。
和諧是良性互動。和諧更是這樣一種秩序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屬于同一系統或共同體中的不同事物或個體彼此之間“心心相應”,“心有靈犀”,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境界。
和諧的四個基本領域:
人生存的環境可以依范圍的大小劃分為四個基本領域,因而作為人生存環境理想狀態的和諧也可以相應地劃分為四個基本領域: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宇宙和諧。
家庭是人生存的“港灣”,沒有家庭,一個人會成為無家可歸的漂泊“棄兒”。但是,有家并不等于有幸福,只有和諧的家庭才是其成員幸福的基本環境條件,也才是社會和諧的組成部分和基礎。盡管不幸的家庭是千差萬別的,但和諧的家庭都是相同的: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充滿親情至愛。家庭成員的權利得到尊重和實現,家庭成員切實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都可以說是家庭和諧的一些基本規定性。
人生幸福問題不只是個個人問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個社會問題。好的社會不僅能保證其成員普遍獲得幸福,而且有助于普遍增進社會成員的幸福。因此,社會和諧是個人幸福的關鍵性條件。社會和諧的直接表征是社會成員普遍和睦相處,包括人際關系和諧,個人與組織和諧,組織與組織和諧,等等。社會和諧有諸方面的規定性,如普遍幸福、個體自由、社會平等、民主充分、法制健全、生活殷實、道德高尚、公正立國等。
今日的世界正在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成為“地球村”,當代和未來的人類幸福問題已經不只是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而且正在成為世界問題。世界的狀況如何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世界成員(包括個人和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有和諧的世界才可能有其成員普遍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和諧的世界就是以各個國家為主體,以人類和平、世界公正和國際合作為標志的和諧世界。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和宇宙中,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小自然環境,宇宙是人類生存的大自然環境。地球和宇宙的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整個人類的幸福,而且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隨著由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人類控制自然能力的大大增強,人類越來越野蠻地對待自然環境,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這種狀況已經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在這種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前,人類不能不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不能不調整人類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不能不在人類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重構人類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宇宙和諧。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才有幸福可言。根據宇宙和自然界本身的可塑性、人類的能力和人的需要,和諧的宇宙應當是生態平衡、風調雨順的宇宙。
【和諧的四個基本前提與四個基本領域】相關文章:
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應以四個原則為基本前提02-21
努力營造“四個環境” 構建和諧警民關系08-13
四個太陽08-15
《四個太陽》08-15
淺論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四個基本特征02-21
“四個堅定不移”在基本路線理論中的分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