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第一個國家信息化規劃出臺
2002年7月3日,會議討論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專項規劃》、《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兩部綱領性文件,并討論了振興軟件產業的問題。
要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要發揮我國智力資源優勢,加快發展軟件產業,要抓好電子政務,推動其它領域的信息化。會議指出,推進信息化,要著力抓好信息資源開發、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化應用和信息產品等四個方面的重大工程。在實施規劃中,要著重抓好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會議提出,“十五”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是,初步建成標準統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務信息網絡平臺;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基礎性、戰略性政務信息庫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有較大提高;初步形成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人員培訓工作得到加強,與電子政務相關法規和標準的制定取得重要進展。會議強調,必須高度重視加快軟件產業的發展。發展軟件產業要根據我國國情,發揮后發優勢。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2002年10月,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正式批準頒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信息化重點專項規劃》,提出了“十五”期間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方針、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及政策措施。《專項規劃》指出:“十五”期間我國信息化發展必須努力完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現代信息基礎建設和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三大任務。《專項規劃》明確了“十五”期間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方針,即“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應用主導,面向市場,安全可靠,務求實效”。首先,信息化建設要在統一規劃的指導下,要與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要求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密切結合,實現信息網絡互聯互通,避免重復建設。其次,信息化發展要重視需求導向和應用效果,要在政府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要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道路。第三,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避免形式主義,不能搞花架子、形象工程,更不要相互攀比,堅決制止刮“信息風”。
解讀:
《專項規劃》是我國編制的第一個國家信息化規劃,是一份規范和指導全國信息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它把“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國家發展基本戰略落實為了戰術安排,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我國第一個國家信息化規劃出臺】相關文章:
《我國的國家機構》教案08-17
我國法治國家的特征08-12
第六冊我國的國家制度08-17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08-17
《我國的國家制度(上)》重難點分析08-17
我國企業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研究08-11
我國環境保護規劃分析與展望08-19
企業信息化規劃方案08-07
我國將實施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08-17
我國與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現狀的比較研究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