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計算機信息技術>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時間:2023-02-22 15:59:50 計算機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建國四十年來(1949一1989),我國圖書館界對地方文獻的理論和實踐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在總結地方文獻工作實踐的基礎上,開始對地方文獻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進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國地方文獻研究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呈現出百花競放的局面。但是,如何進一步拓寬和加深地方文獻研究,正確估量地方文獻學的學科地位和發展趨勢,是地方文獻工作者和研究者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旨在通過勾劃出各階段地方文獻研究的狀況,對我國地方文獻研究工作提出一些設想,以便明確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發展方向。

    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一、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發展階段及特征

    地方文獻研究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是地方文獻研究狀況的集中體現。我們首先從建國四十年來我國地方文獻研究論文的分期統計(表一),并在此基礎上勾劃出各個階段地方文獻研究的特征。

    表(一) 地方文獻研究論文分期統計(1949-1989年)

    年 限
    1949-1965
    1966-1976
    1976-1989

    篇數
    11
    0
    94

    占總量(%)
    10.5
    0
    89.5

    注:材料來源1949~1980年以華東師范大學所編《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論著目錄》(1949~1980)和南京圖書館所編《圖書館學論文索引》(1949~1980)為依據:1980年以后,主要以《全國報刊索引》、《圖書館學文摘》以及各主要圖書館學專業刊物為依據。

    1.1949~1965年

    這個階段主要圍繞地方文獻工作的任務和內容,地方文獻如何為讀者服務,以及地方文獻的書目索引工作等問題展開討論,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如《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如何以地方文獻為科學研究服務》、羅煥文《省地方文獻的組織》、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參考研究部《我館的地方文獻工作》、蔣完奎《大力積累地方文獻資料為研究工作服務》、趙平《積極做好地方文獻工作,更好地為農業服務等文。這一階段地方文獻研究的另一特征,就是注意對地方文獻工作進行初步的理論總結。例如,杜定友先生1957年在南京圖書館舉辦的省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進修班上,講述了《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與使用》,簡要地介紹了地方文獻的范圍、收集、分類、編目、使用等五個方面的問題。這個講稿是我國第一份關于地方文獻工作比較系統的理論總結,也可以說是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奠基之作。這一階段還十分注意向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學習,翻譯了一批論文。如《“地方文獻”這一概念的內容》、《蘇聯的東方文獻工作》、《圖書館地志文獻工作方面的幾個問題》和《書目部的地志文獻工作——庫爾斯克省圖書館工作經驗介紹》等文,對我國的地方文獻工作的開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2. 1966 ~ 1976年

    十年動亂期間,我國地方文獻研究工作完全處于停頓狀態。

    3.1976年以后

    1976年特別是進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國地方文獻研究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據不完全統計,1976年至1989年十三年間,我國共發表有關地方文獻的研究論文94篇,占整個四十年地方文獻研究論文總數105篇的89.5% (如表一所示)。這些論文絕大多數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現的,顯示出如下的特征:

    (1)對地方文獻在圖書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做好地方文獻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探討,發表了一批論文。如任寶幀《關于省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幾個問題》、甘肅省圖書館《加強地方文獻工作為本地區四化建設服務》、方文真《地方文獻在公共圖書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這些論文對我國地方文獻工作的開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此外,還對地方文獻工作如何為編史修志工作服務進行了探討,發表了柳成棟《圖書館如何在配合地方志編寫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等文。

    (2)集中對地方文獻的收藏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如高樹榆《談談搜集地方文獻中的幾個問題》,在介紹地方文獻收集重點和方法的同時,比較早地提出了地方文獻必須同時具備地方性和文獻資料性這兩個本質特征。這方面的論文還有陸泰安等《關于西北地方文獻的搜集、發掘和利用》、王仁富等《談談“地方文獻”的搜集》、莫少強《漫談地方文獻征集方法》、吳喬生《談談地方文獻的征集和收藏工作》等,這些論文主要介紹了地方文獻收集的重要性、方法和范圍等方面。

    (3)對我國地方文獻書目的歷史沿革和地方文獻書目工作的研究有了較大的加強,擴大了地方文獻研究的范圍。例如柯平《地方文獻書目研究》(碩士論文)、李德山《地方文獻書目簡論》、樵夫《地方文獻目錄初探》、劉子明《高似孫在我國目錄學史上的貢獻》等文,對我國地方文獻書目的歷史沿革作了一些探討。陳加《地方文獻書目工作論略》、劉志磊《試論地方文獻書目》、唐國英《加強廣西地方文獻書目工作,努力提高圖書館的社會效益》等,這些論文從不同角度對地方文獻書目的作用以及地方文獻書目工作進行了探討,拓寬了地方文獻研究的范圍。

    (4)對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獻研究及其實踐活動,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發表了盧中岳《杜定友對地方文獻工作的業績與評價》、羅屏《杜定友論圖書館建設和地方文獻的探討》、劉毅《杜定友對地方文獻的研究與實踐》等,這些論文通過對杜定友先生有關地方文獻的研究和實踐活動的全面考察,探索其學術思想和工作方法,豐富了地方文獻研究的內容。

    (5)逐步擺脫了工作經驗的描述,開始加強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發表了駱偉《論地方文獻》、《論地方文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與意義》、《論地方文獻的特點》以及于乃義《地方文獻簡論》、韓樸《關于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基本理論的幾點探索》、羅智華《地方文獻工作之我見》等一系列論文,對地方文獻與地方文獻工作的一些理論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促進了地方文獻研究工作的開展。

    (6)地方文獻等研究開始引起重視,1987年中山大學圖書情報學系創先開設了地方文獻課程,并招收了“地方文獻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復旦大學歷史系也于同年招收了這一方面的碩士研究生。

    二、我國地方文獻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建國四十年來,特別是步入八十年代以后,經過廣大地方文獻研究者的辛勤耕耘,我國地方文獻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地方文獻的研究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工作經驗的總結描述,缺乏理論的升華。我們可以從下表進行分析:

    表二 我國地方文獻研究論文的分類統計(1949-1989年)

    論文分類 收藏 整理 書目 利用 工作 理論 其它
    篇 數 45 10 8 9 18 8 7
    %
    42.9 9.5 7.6 8.6 17.1 7.6 6.7

    注:同表一

    從表二的分類統計可以看出,我國地方文獻研究論文主要集中在工作經驗的敘述和總結上。例如,發表有關地方文獻收藏的論文達45篇,占全部研究論文的42.9%,而地方文獻理論研究的論文僅有8篇,占全部研究論文的7.6%。此外,對地方文獻工作發展趨勢的研究更是空白,有些文章雖然也談到一些理論問題,但往往飽含濃厚的經驗色彩,充滿明顯的描述特征,理論論證十分脆弱。再次,有關地方文獻收集的論文主要涉及收集的途徑與方法,而對地方文獻收集的特點、原則等一系列理論性的問題幾乎沒有涉獵,這也是地方文獻研究中缺乏理論升華的又一重要體現。

    2.對地方文獻開發利用,尤其是新技術在地方文獻工作中應用的研究還有待加強。地方文獻開發利用的研究,是我國地方文獻研究中的薄弱環節之一,雖已有所研究,如李敏《地方文獻綜合開發利用的設想》、徐大平《關于西北地方文獻資源聯合開發的構想》以及莫少強執筆的《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促進地區出版物資源共享》等。但據表二,這方面發表的論文僅有9篇,占全部論文的8.6%,這表明,地方文獻開發和利用的研究,遠未達到應有的水平,這與我們前面所說的地方文獻工作存在著“重藏輕用”,傳統工作方法占主導地位的現象是一脈相承的。

    3.地方文獻研究分散,不注重吸收他人研究成果。據抽樣統計,我國《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學通訊》、《圖書與情報》、《圖書館理論與實踐》、《圖書館》、《廣東圖書館學刊》等21種圖書館學期刊,在1985~1988年共發表有關地方文獻理論與實踐研究的論文共45篇,其中附有引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的論文有8篇,引文比率竟僅有17.8%,遠遠低于圖書館學論文的引文比率29.8%,而引用外文極少,只有2條。自引率也極低,說明地方文獻研究還遠未自體系。這些情況表明,地方文獻工作者在將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形成學術文獻時,不注重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盡管他們與圖書情報工作者一樣,被稱為傳遞情報信息的尖兵,但在自己的研究中,并沒有表現出較強的情報吸收能力,這與地方文獻工作中存在著各自為政的現象是息息相關的。

    三、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發展方向

    從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狀況可以看出,我國地方文獻研究正處于從工作經驗的描述和總結向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發展。在此情況下,我們認為應當著重強調以下幾方面:

    1.在馬列理論的指導下,加強地方文獻基礎理論的研究,確定地方文獻領域中的一系列科學概念,評估地方文獻學的學科地位,探討地方文獻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和研究方法,加強地方文獻學同圖書館學、情報學、文獻學、目錄學、方志學、教育學、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的聯系,完善地方文獻研究體系,拓寬地方文獻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積極吸收國外地方文獻研究的成果,豐富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內容。

    2.實現地方文獻研究從工作經驗型向理論指導型的轉化,鞏固和加強地方文獻理論與工作實踐的聯系,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功能。注重研究地方文獻工作中的規律性問題,不僅要全面系統地分析和總結我國地方文獻工作的經驗和存在問題,而且必須加強對地方文獻工作發展趨勢的研究,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地方文獻工作的理論體系,減少或避免我國地方文獻工作實踐的盲目性。總之,只有開展理論研究,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地方文獻工作的水平;而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只有面向實際,才能有效地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

    3.重視地方文獻方法論的研究,大力加強對我國地方文獻工作現代化一系列問題的探討,提高我國地方文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對地方文獻研究進行有效的組織領導,成立專門組織,負責制定地方文獻研究的發展規劃;形成網絡,加強地方文獻研究的交流和合作;創辦地方文獻研究的專門刊物,提供園地,交流研究成果;加強地方文獻研究與地方文獻工作和教學的聯系,壯大地方文獻研究的隊伍。

    我們深信,經過廣大地方文獻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一門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興學科—地方文獻學,必將應運而生,并展現出光輝燦爛的發展前景。

    〔出處〕 圖書情報論壇 1994(3)



    【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的回顧與思考】相關文章:

    我國地方文獻領域研究綜述08-09

    我館地方文獻工作的回顧與思考08-09

    近年來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綜述08-09

    我國圖書館地方文獻研究綜述08-09

    近十五年來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狀況分析08-09

    對地方文獻概念的思考08-09

    濟寧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回顧與思考08-09

    我國地方文獻資源布局論08-09

    地方文獻整序研究08-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精品青青草原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