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計劃范文錦集6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墒堑降资裁礃拥挠媱澆攀沁m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學計劃6篇,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簡 述生物技術藥物的概念 。
2.舉例說明基因工程藥物、細胞 工程藥物的生產原理和意義。
3.舉例說明生物技術疫苗的生產原理和意義。
4. 進一步體驗科學技術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及理解科學 、技術、社會三者間的關系。過程與方法方面:
本節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過瀏覽網站資料來了解當前在生物技 術藥物和疫苗技 術的科學進展。能夠說書生物技術藥物的各個種類及生產過程,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 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教學重點】
1.基因工 程藥物、細胞工程藥物的生產原理和意義。
2.生物技術疫苗的生產原理和意義。
【教學難點】
細胞工程藥物的生產原理。
【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胄抡n)師:教師用課件展示資料介紹中國發生的SARS對國民的危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問題:目前有沒有治療SARS的方法?學生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然后小組匯報交流。
教師:生物技術藥物內容是什么? 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解答以上兩個問題。
生物技術藥物的內容是:生物技術藥物一般是利用DNA重組技術或其他生物技術的藥物。包括基因工程藥物、酶工程藥物、發酵工程藥物、細胞工程藥物等等。
教師:生產各種生物技術藥物的過程分別是什么?教師對學生進 行分組,不同的組承擔不同的藥物生產過程內容的探究。(主要探究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研制的藥物)
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結束后,進行交流。解答以下問題并展示:
1.基因工程藥物
。1)過程
(2)常見的基因工程藥物(教師用多媒體展示)
。
(3)在基因工程藥物的生產的過程中,最主要的環節是構建工程菌,即通過轉基因工程技術將目的'基因轉入細菌(大腸桿菌)中,形成基因重組工程細菌。
2.細胞工程的大致過程
(1)植物細胞培養制備藥物的流程
。2)動物細胞培養過程
教師:(提出問題)何為生物技術疫苗?目前常見的生物技術疫苗有哪些?
學生活動 (自主看書)
目前常見的疫苗 有:
1. 利用基因工程將病原體的某個抗原基因或某幾個抗原基因轉入適當的宿主,進行表達,獲得的表達產物作為免疫原使用,這稱為基因工程疫苗。例如,乙型肝炎抗原疫苗,就是將乙肝抗原基因轉入到酵母菌或動物細胞。
2. 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是近年備受人們關注的新型疫苗。它是由編碼能夠引起保護性免疫反應的 病原體抗原的基因片段和載體構建而成,然后導入人體進行表達,產生抗原,引起免疫 反應。
【板書設計】
【隨堂練習】
1.在基因工程藥物的生產過程中, 最重要的一步是:
A.從受體細胞獲得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的檢測
C. 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D.工程菌大規 模繁殖
2.通過基因工程,把乙型肝炎抗 原基因轉移到番茄中,人吃這種番茄能夠預防乙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番茄的體細胞中含有青霉素,是青霉素其主要作用。
B.番茄能夠通過體液免疫產生對抗異性肝炎病毒的抗體。
C.番茄在生長發育中,發生了基因突變,產生了抗體。
D.轉入的乙型肝炎抗原基因在番茄的體細胞中合成了對抗乙肝病毒的物質。
3.在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中要加入胰蛋白酶,加入胰蛋白酶的作用是
A.分解蛋白質,為細胞的繁殖提供營養。
B.使細胞分散開,便于充分接觸培養液,
C.是為了保證細胞的活性
D.為細胞進行新陳代謝提供酶。
4.利用基因工程產生的胰島素的作用是
A.治療冠心病
B.對胰臟患者起一定的療效
C.治療糖尿病
D.進入細胞內,催化葡萄糖分解
5.下列物質是核酸疫苗的是
A.DNA B.氨基酸 C.胰島素 D.乙酰膽堿
【布置作業】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教學反思】
生物技術藥物和疫苗這一節內容是比較前沿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感興 趣。加上本節課有大量的生活實例都與基因工程及疫苗有關。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參與的比較高,加上采取了合 作教學,學生討論的很熱烈。但由于 本節課介紹的知識很寬泛,具體的操作流程,還需要教師幫助學生 所搜集一些相關的知識以及 典型題目,對所學的知識進 行加深、鞏固和升華。
生物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與和諧教育目標為指導,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立足生物教學實際,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強化課堂教學研究,加強教學實施指導,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宗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諧發展,為提高我區高中生物教學質量,作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思路
1.聚焦課堂,服務教學。積極圍繞“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開展教學調研、課改實踐、教學研訓、質量監控等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中心,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工作,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3、以教研網為平臺,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嘗試開展網絡教研教學活動,提高教研實效。
4.立足校本,研訓一體。深入學校教研組,指導科組建設和校本教研,督促課改實驗,逐步形成教、學、研一體化的務實高效的學校教研機制。
5.創設平臺,促進發展。配合區教研室的統一部署,積極創新和充分利各種激勵手段,搭建豐富多彩的發展平臺,為教師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
三、工作重點
(一)聚焦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力倡導和推行啟發式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質效研究。要以促進每個學生素質發展為目標,著力解決學生主動樂學和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
2、努力探索高中生物課堂的.新教法。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成員和青年骨干教師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師開展示范觀摩課,著力培養我區生物學科的名師,形成生物學科課型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
3、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方法。制定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充分利用其導向性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
4、積極開展主題式或專題式教研活動。從課堂教學實際中發現研究主題,形成課堂教學的研究專題,逐步解決一些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設教師發展平臺,分層引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舉行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以此為契機促進青年專業進步;對青年教師進行跟蹤輔導,特別是對教齡1-4年的青年教師,制訂詳盡的成長方案和發展計劃,使優秀的青年教師能脫穎而出,盡快成為教學業務中的骨干。
2、配合教研室工作,推進學科名師建設。指導各級各類名師及培養對象能不斷增強自己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盡快出成績、出成果。指導各級各類名師通過教研網發布個人的教案、課例、課件、教育教學論文等,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帶頭作用。
(三)完善教學調研機制,確保教學質量。
1、常態教學調研。在學期中間除了教研室統一組織的集體教學調研外,不定期開展由生物學科中心組成員參與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調研。
2、跟蹤式教學調研。擬將中學和高中作為跟蹤式調研對象,參與校本教研和集體備課,并選擇各學校的2—3位老師進行跟蹤研修。
(四)加強高考研究,提高高考成績
組織高三生物學科教師對年省高考試題及高考考綱、考試說明等進行認真分析,做好年高考復習備考的指導和教研工作,力爭年高考取得更好成績。
(五)以教研網為平臺,積極開展網絡教研教學活動
積極探索網上教研,拓展教研時空范圍,提高教研效率。充分利用教研網、學科專題網站和教育博客開展網上教研活動或評課、議課、教學視導的反饋與交流等活動。
生物教學計劃 篇3
為了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教育裝備管理,我校將扎實開展實驗教學工作,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采取多項有效措施,并做好計劃工作。
一、實驗教學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為了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生物學知識、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生物知識,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生物實驗教學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二、具體工作
1、明確職責、制定好管理制度
以生物組長為首,組成由組長、生物學教師及實驗員為單位的團隊,針對每次的實驗目的、過程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及時做好準備工作,并對每次實驗進行總結。
2、穩定開展實驗教學工作
為提高實驗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學校每年都加強對實驗教師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有實驗室規范化管理、實驗技能規范操作等。
3、及時做好準備工作
學期初、期末各進行一次帳物校對,做到兩者相符,并做好有關的報損記錄。平時經常查看實驗儀器和實驗用品,能修的及時修理,不足的及時購買。
4、完善實驗教學結構、探索教學新模式
針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缺乏創造性、沒有思考的時間,將嘗試運用“生命化課堂”的新理念來進行探索實驗教學,提倡自制教具與改進教具,鼓勵學生參加自制教具的活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節省經費。首先由教師在課前向學生公布題目,其次學生根據所學過的知識,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經師生討論,由學生在實驗室獨立完成實驗,最后得出結論。
5、加強實驗教學,積極準備實驗,強化操作訓練
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有效的組織、監督、準備、指導等項工作,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學生實驗。在做好課內實驗的同時,合理安排時間,認真組織好學生,指導學生做好課外實驗,實驗室定期向學生開放,使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得到充分鍛煉,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動腦能力大大增強。從而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功效,有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三、實驗教學進度
按學校統一進度教學
四、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并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合理安排實驗課,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創造條件。
變實驗大班上課為小班。實驗課實行小班上課是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人數少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參與實驗,也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指導更多的學生。教師可以邊講解實驗邊演示,并請部分學生參加演示,其他同學觀察并給予評論,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學校給予必要的支持
1、按期配齊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設備。
2、為實驗室提供適當的經費,以購買實驗過程中的相關耗材。
3、應將實驗教學考核和實驗教學檔案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考核之中。
生物教學計劃 篇4
一、 上學期情況分析
有個別同學探究能力尚需提高。另外,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學很感興趣,對老師布置的課外實驗能按時完成,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
二、 教材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 具體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四、采取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借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2、做好演示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范、準確和熟練。
5、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
6、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7、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
生物教學計劃 篇5
章 節 | 課 題 | 課時數 | 時 間 |
專題1 | 基因工程 | 總8課時 | 3.1-3.10 |
科技探索之路 | 基礎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催生基因工程 | ||
1.1 | DNA重組技術的基本工具 | 1課時 | |
1.2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1課時 | |
1.3 | 基因工程的應用 | 2課時 | |
1.4 | 蛋白質工程的崛起 | 2課時 | |
練習與檢測 | 2課時 | ||
專題2 | 細胞工程 | 總12課時 | 3.11-3.25 |
科技探索之路 | 細胞工程的發展歷程 | ||
2.1 | 植物細胞的工程 | ||
2.1.1 | 植物細胞工程的基本技術 | 2課時 | |
2.1.2 | 植物細胞工程的實際應用 | 1課時 | |
練習與檢測 | 2課時 | ||
2.2 | 動物細胞工程 | ||
2.2.1 | 動物細胞培養和核移植技術 | 3課時 | |
2.2.2 | 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 | 1課時 | |
練習與檢測 | 3課時 | ||
期中測試 | 考試講評 | 3課時 | |
專題3 | 胚胎工程 | 總12課時 | 3.28-4.12 |
科技探索之路 | 胚胎工程的建立 | ||
3.1 | 體內受精和早期胚胎發育 | 3課時 | |
3.2 | 體外受精和早期胚胎發育 | 2課時 | |
3.3 | 胚胎工程的'應用及前景 | 3課時 | |
練習與檢測 | 4課時 | ||
專題4 |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 總10課時 | 4.13-4.26 |
科技探索之路 | 生物技術引發的社會爭論 | ||
4.1 | 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3課時 | |
4.2 | 關注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 | 3課時 | |
4.3 | 禁止生物武器 | 1課時 | |
練習與檢測 | 3課時 | ||
專題5 | 生態工程 | 總10課時 | 4.27-5.10 |
科技探索之路 | 生態工程的興起 | ||
5.1 |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 3課時 | |
5.2 | 生態工程的實例和發展前景 | 4課時 | |
練習與檢測 | 2課時 | ||
期末復習 | 2課時 | ||
1.1 | 組成細胞的物質 | 5課時 | 5.12-7.12 |
1.2 | 細胞結構與物質運輸 | 5課時 | |
1.3 | 細胞代謝 | 10課時 | |
1.4 | 細胞歷程 | 5課時 | |
1.5 | 細胞工程(彈性) | 5課時 |
生物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根據巢湖市教育教學發展需要,按照巢湖市教體局《關于組建巢湖市學科研究與指導委員會的意見》的要求,做實、做細生物學科組工作,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強化落實,助力巢湖市生物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育品質提升。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我市生物教師的信息技術使用水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通過實驗培訓和競賽活動提高我市生物教師實驗意識和實驗技能。
3、加強高考生物學科研究,力爭生物高考成績比上年提升,位居合肥市四縣一市前三位。
4、生物學科組全年活動成果綜合評估力爭在合肥市四縣一市中均名列前三位。
三、工重點作
1、全市生物教師及教學現狀了解及提高教學質量對策研究。
2、高三畢業班教學及復習工作研究
3、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4、加高中生物競賽工作。
5、高中優質課評比工作。
四、計劃安排
1月
1:召開學科組會議制定年工作計劃
2:建巢湖市生物學科博客、微信群
2月
1:組織巢湖市高中生物競賽輔導員經驗交流會
2:研究生物教師實驗和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3月
1:高中生物優質課評比
2:初中生物教師實驗培訓
3:組織高三生物教師參加合肥市“二模”研討會
4月
1:鼓勵生物教師積極申報各級課題
2:高三生物二輪復習調研及專題復習研討
5月
1:首屆初中生物實驗基本功大賽
2:開展八年級生物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
6月
1:督促立項課題開題及研究工作開展。
2:參加“陸漢鋒名師工作室”的教學研究工作。
7月---8月
1:組織全市生物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2:初中生物教學研討會(討論課外科技活動)
9月
1:指導和組織教師結合實際編寫校本教材
2:組織巢湖市生物信息技術基本功大賽
10月
1: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調研
2:組織巢湖市教師生物攝影大賽
11月
1:初、高中課堂教學觀摩
2:加強學校生物教研組工作建設和評比先進生物教研組
12月
年終總結及工作成果匯報
【生物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生物教學計劃06-25
生物的教學計劃12-10
生物實驗的教學計劃06-25
生物教學計劃模板07-01
生物復習教學計劃03-06
生物個人教學計劃11-07
生物教學計劃(15篇)04-29
高三的生物教學計劃12-22
生物實驗教學計劃06-13
生物學教學計劃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