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淺談如何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行為

    淺談如何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行為

    時間:2022-08-14 19:59:41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行為

      淺談如何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行為

    淺談如何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行為

      作者/李 訊

      【摘要】

      小學生寫作不但要對其心理要素強化,還要在寫作行為上進行強化,只有在行為上加強寫作訓練,才能鞏固孩子的寫作興趣,強化孩子的寫作行為。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從有重點的積累素材,有方向性地選擇寫作素材,有選擇地形式訓練等三個方面探討小學生寫作行為的強化策略。

      【關鍵詞】

      強化 小學生 寫作行為

      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要從心理要素和行為上下功夫,做到雙管齊下才能見效。心理要素就是情感、興趣和需求,行為就是訓練寫作的技巧、方法和手段。本文僅探討小學生寫作行為的強化策略,但這種行為強化是建立在心理要素強化之上的,是拋棄傳統純粹外在化的訓練模式的。下面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闡述。

      一、有重點的積累寫作素材

      我們經常建議學生要積累素材,但是如果學習者缺乏興趣,積累寫作素材就會變成機械式的工作,也就很難入心入腦,就導致積累的很多東西不能靈活運用到寫作之中,也就不是真正意義的積累。

      1.讓學生在生活中占有資料

      寫文章要想把中心思想表達出來就需要資料進行支撐,如果沒有詳實的資料,文章就會空洞無物,廢話連篇,也就是湊字數。所以,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占有資料,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教會學生面對生活中的事件、景物、所見所聞進行理性思考,學會辨析問題。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積累素材時,教會學生如何積累。如每天記下自己認為好玩的事,有趣的小動物,或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只有學生自己感覺到有趣,體驗了過程,才能入心入腦,變成自己的素材。然而,社會之中往往還是平淡的事較多,這就需要把社會生活進行拓展,與各種重大活動相結合,如開學典禮,參觀見學等,讓學生領略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如新農村建設等等,這樣學生就會發現認知更多的新鮮事物,同時也豐富了寫作的源泉。有了寫作之"源"也就有了寫作之"流",寫好作文自然不在話下。

      2.讓學生重點閱讀積累素材

      作文的素材就像建筑中的磚瓦鋼筋水泥,沒有磚瓦鋼筋水泥就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筑,寫作同樣如此,沒有好的素材很難寫出膾炙人口的文章,由此可見,積累素材尤其重要。積累素材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實踐,一個是書本,實踐是"源",書本是"流",所以在實踐的基礎之上還要學會閱讀,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小學語文課本積累了大量的名家名作,擁有極其豐富的修辭手法,也包含著多種寫作技巧,這些都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教會學生,讓學生摘錄名篇名句,但絕對不能做表面文章,要讓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抄錄下來,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同時,除了教材有一些優秀的文章之外,還有一些課外書籍可供學生閱讀積累,讓學生廣收博采,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方向性選擇寫作素材

      寫作材料是學生在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全部的主觀情感,這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有血有肉。寫文章除了立意準確新穎,結構完整無缺之外還學要真實、典型、感人的素材,再加上優美的語句,才能寫出趣味橫生的文章。

      1.選擇的素材要真實

      小學作文經常會出現《我最愛的人》這樣的題目,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這類作文的內容都差不多,學生所描述出最愛的人有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但都是背誦的優秀作文,描寫的不是自己最愛的人,而是《優秀作文選》里最愛的人,這與寫作的目標相背離,沒有表達出學生的真情實感,無論里面用了多少華麗的辭藻,都不能算是一篇好作文,得分必然不高,這是因為情感真實是學生寫作的必要條件。所以,要想獲得真實的材料,就要讓學生寫一些日記,把生活中的看到的點點滴滴積累起來,要經常翻出來看一看,回顧一下,這樣就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

      2.經常回憶尋找好材料

      我們認識一個事物要經歷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感性認識的過程是感覺、知覺、表象,其中感性認識的高級階段"表象"就是對過去"知覺"的回憶,這是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關鍵環節。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去回憶,讓學生通過回憶進行情感再現,這樣就加深學生對所回憶事件的理解能力,從而上升為寫作的素材。筆者在作文教學時發現學生抓耳撓腮就會幫助其回憶,誘導學生找到能夠實現共鳴的材料,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有真情實感。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借助于"積累卡",也就是學生看到感興趣、有意義的東西就記下來,也可以通過寫日記的形式回憶尋找好的寫作材料。

      三、有選擇的形式訓練

      寫作訓練要從整體上搭建框架,而不是僅僅針對字詞和語句訓練,其體裁,結構也是我們訓練的重點。我們要從宏觀出發激發學生表達欲望,而不是形而上學,孤立、靜止、片面的進行訓練。其實對小學生作文形式的訓練要符合年齡階段的特點,與小學生的興趣、情感相結合。這種從整體上搭建寫作框架的方法從一年級就應該訓練,讓其指導寫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到三年級還是不知道什么是寫作,寫出來的東西雖然也包含很多優美語句,成語用的也很多,但是主旨不鮮明,框架結構有缺失。由此可見,學生沒有經過整體搭建框架訓練,其寫作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自然寫不出好的文章。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形式已經出現多樣化,啟發式、互動式、話劇式、表演式等等,但作文教學依然沒有太大變化,所以我們語文老師也要在作文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做到宏觀指導,微觀督促,切實讓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思想通過科學合理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小學生自主寫作的能力。

      總之,小學生寫作首先要積累素材。積累素材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情感和需要,這些都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學生心中有豐富的材料,寫作時才能下筆如有神,才不至于咬筆桿苦思冥想。但積累素材并不是寫作的全部,還需要教師從搭建總體框架上進行指導,再結合有效的寫作技巧,必然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郝清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5( 24)

      【2】倪文穎。提升小學低年級寫作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 07)

      【3】辛亞寧。小學寫作教學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 04)

      【4】鄭旺盆。當前小學寫作教學的困境及對采【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 (11)

    【淺談如何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行為】相關文章:

    教育討論 - 淺談運用強化的方法影響兒童行為08-17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08-16

    淺談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小論文08-17

    淺談如何引導小學生名著閱讀08-24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興趣06-14

    淺談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08-19

    淺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05-31

    淺談怎樣強化高中生的閱讀習慣08-24

    淺談強化企業成本控制措施研究08-18

    淺談述職報告的寫作07-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首页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