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儀器和設備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儀器和設備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張謝明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資產部,江蘇常州213022)
摘要:儀器設備是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物質載體,對提高高校教學與科研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管理好儀器設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確保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延長儀器設備的壽命,從而提高使用率,提高學校經濟效益。本文結合筆者工作職責,分析了高校儀器設備管理的有效途徑、方法和運行機制等,確保儀器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保證教學和科研系統的良好運轉。
關鍵詞:儀器和設備管理架構;運行機制;網絡管理系統
作者簡介:張謝明(1974-),女,江蘇常州人,本科,科員,研究方向:高校儀器設備管理。
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是現代科學技術綜合運用的結晶。高校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是高校存在的基本意義,我們必須確保其正常開展進行,這就要求我們要使用正確的管理方法和科學的管理技術對設備進行維護,以便能夠更好地為教育教研工作服務。儀器和設備的科學化管理是高校教學和科研正常高效運轉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高校資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國際上已經把儀器設備管理作為一門科學進行系統研究和運用,國外一些教學科研單位非常重視對儀器設備的管理和利用[1,2]。對儀器設備的利用率提到相當的高度,并采取了多種手段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嚴格和科學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法上,儀器設備雖然是共同使用,但要進行專人管理,在資源共享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共同的開發。近年來,我國不少學校和科研單位也在提高儀器和設備的利用率上進行了不少探索[3-5],但多數院校和科研單位對儀器設備的管理還缺少科學研究。因此,作為設備管理人員,我們應該盡職盡責,積極研究更好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去維護各項設備儀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為教學、科研提供有效服務。
一、先進的儀器設備管理架構
高校設備管理是高效教學科研工作的基石,設備管理部門要依據一定的管理方法對儀器設備進行分類、維護、協調、控制,從而為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設備管理應遵循適應性、效益性和服務性的原則。儀器設備配置作為高校教學、科研的一項重要投資,必然追求效益,應盡可能充分發揮設備儀器的利用率。由此可見,要想管理好高效的設備儀器,我們必須構建先進的管理架構,加強儀器設備購置的統分兼顧,儀器設備管理的便捷高效,儀器設備維護的及時有效。
校區資產管理部建立初期,就注重校區管理架構的建設。資產管理部下設儀器設備中心,專門負責管理各學院和各個教學部的儀器設備管理分中心,再由各個學院和教學部的分中心負責管理所屬的各個實驗室。校區對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貫徹“統一領導、歸口分級管理、管用結合”的原則。主管領導統籌策劃、協調,各實驗室與資產管理部有所側重地負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各個院部由一名同志擔任兼職設備管理員負責儀器設備管理工作,負責保管本單位所屬儀器設備的賬及設備驗收、報廢、報失、轉移、調撥的原始單據,負責本單位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工作。資產管理部門每學年定期與各部門設備管理員進行一次賬物的核對,確保固定資產做到賬物以及與數據庫的完全相符。
高校儀器設備分層次管理模式一方面使各單位的儀器設備管理落實到人,任務到人,規劃設備儀器管理,避免儀器設備的重復投資、閑置浪費或人為損耗;另一方面,有利于隨時掌握儀器設備的動態數據,并及時進行調配、采購和維護,提高了儀器設備的高效科學管理,從而大大提高了設備儀器的使用率,為教學科研工作服務。
二、高效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法
(一)加強儀器設備購買的監管
為了使儀器設備的購置適應現代化、高科技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現有的資源,使儀器設備發揮更大的效益。儀器設備的管理部門和各個學科負責人必須加強對現有該類儀器設備的信息情報工作的學習了解,掌握本領域中當今國內外的先進儀器的水平和發展趨勢。在購置儀器設備的過程中,應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各個學科單位和使用單位對儀器設備的需求評價,即該儀器設備的技術經濟分析,重點考慮有無經濟承受能力,技術使用管理能力,其次是環境條件,設備場地環境等是否具備,(www.baimashangsha.com)是否有可替代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是否匹配等問題。第二,認真分析、辯證處理通用常規儀器與專用高精尖儀器、國產儀器和進口儀器、單一學科儀器設備與其他相關學科儀器設備的技術評估和購置過程,必須組織有關學科專家進行論證,對該儀器設備及同類產品的技術性能、質量、價格及售后服務進行比較,做出決策。
(二)加強儀器設備的資源共享
由于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基礎薄弱,經費緊張,教學和科研的投入不足,儀器設備更新周期長,且嚴重短缺。此外,有些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和浪費現象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是部門所有,條塊分割,造成資源不能共享。設備管理部門要使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充分發揮出來,必須通過科學的組合,合理的規章制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布局,開發更多的功能,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發揮其使用價值。由于種種原因,某些精密昂貴的進口儀器設備本來就不多,擁有這些儀器設備的單位自身的利用率又很低,而沒有這些儀器設備的單位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課題又無法開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儀器設備的購置和管理出現問題。這些高精尖、大型儀器設備集中于某一學院的某一實驗室,或某一專業,于是該儀器設備成為部門所有的資產,造成該儀器設備長時間閑置,或間斷性工作。而這類儀器設備的更新速度又很快,閑置不用更加容易耗損。另外,個別儀器設備形成某些人“專用”的局面,別人不能使用,若要使用就必須收費等,寧肯讓儀器設備閑置,也決不“降價”讓別人使用。種種不正常的現象,與儀器設備管理不科學而導致資源不能共享有關。
此外,由于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的變動,常常使原有的實驗設備不能適應新的教學需要而造成了閑置。這些閑置的設備和備件尚有使用價值。因此作為儀器設備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學院、專業之間的協調溝通,或拓展與企業的聯系渠道,調劑閑置設備,盤活資產,利用設備“余熱”發揮效益,達到設備資源利益的最大化。
在“資產部”統籌下,我們建立了通用儀器設備組,統一管理各個分中心、實驗室的常用儀器和專用儀器設備。如常用的示波器、計算機、螺絲刀和萬用表等,這些儀器和工具在各個實驗中會在不同的時間段中使用,為了節省資源,“儀器設備中心”進行統一調配使用。“儀器設備中心”在人員和儀器調配使用中,形成了服務于教學和科研的一整套規章制度和方法,真正做到高效、節約的儀器設備管理運行機制。
三、開放的儀器設備網絡管理系統
高校為了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設有眾多實驗中心、實驗室,擁有大量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其使用和維護管理情況又各不相同,單純的依靠管理人員進行日志式管理,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也不利于管理的高效性和資源信息的共享。因此,構建一個管理信息平臺,形成儀器設備信息數據庫,實驗、管理人員信息庫;搭建設備采購、設備管理和實驗室建設“三位一體”的信息管理系統,針對大型儀器設備建設校院兩級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等。通過儀器設備管理網絡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不僅能實現儀器設備管理信息的及時更新和資源共享,而且能減輕工作人員日常維護的負擔,提高儀器設備管理的效率。
資產管理部建立了一套“資產綜合管理系統”(如圖1所示),形成網絡化、開放化的儀器和設備的管理模式。該系統的建立,可以實現校區所有資產的網上登記、預約使用、維護維修記錄、設備使用狀態的評定等功能。同時還對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的建設、日常辦公等內容進行計算機網絡化管理,不斷完善了儀器設備的使用與管理人員的考核方法;增加了儀器設備使用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如網上對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交流、答疑等活動。開通了網上儀器設備使用預約的系統,為師生提供一個開發、自主、創新的教學、科研平臺,為廣大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課余時間自主使用儀器和設備進行各種創新實驗創造良好的使用環境,為教師的科研提供良好的設備保障,健全了儀器設備的開放運行管理機制,保障了開放實驗室的建設。
四、結語
經過了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資產管理部通過構建先進的管理體系,科學高效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了儀器設備網絡化系統,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管理儀器設備的管理制度,提高了儀器設備管理效率,滿足了學生和教師對實驗儀器設備的需要,對校區教學、科研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忠,張玲等。借鑒國外管理模式淺談高校使用要求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11)。
[2]黃新華,齊儉軍。入世后高校國外儀器管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12(7)。
[3]劉素禎。高職院校實驗實訓設備報廢管理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6)。
[4]陳曉燕,余順火,馬道榮。 淺談高校儀器設備維護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0,(33)。
[5]沈筱玉,吳玖玖。提高高職院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12)。
【高職儀器和設備管理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淺談美術學案教學的實踐和探索08-18
基層協商工作的實踐和探索04-14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探索和實踐08-17
加強企業青年文化建設的探索和實踐08-12
儀器設備管理制度08-09
高職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探索論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