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3DMAX》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探析
《3DMAX》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探析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宋小亞
【摘 要】結合《3D MAX》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從構建課程體系、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等幾個方面討論了中等職業學校《3D MAX》課程教學改進的問題。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3D MAX課程;教學方法;學習評價
3D MAX是現在流行的三維設計軟件,廣泛應用于廣告設計、影視動畫、建筑裝潢設計、多媒體制作等多個領域。目前,很多中等職業學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掌握該課程的相關技能,便于到廣告、裝潢、多媒體制作等相關公司就業,因此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比較重視。但是由于3D MAX軟件本身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中職生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教學與技能人才需求相脫節等原因,導致該課程的教學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以下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解決該問題的幾點體會。
一、以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構建課程體系
在中等職業學!3D MAX》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要依據,突出課程的職業定向性,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能夠真正滿足今后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
寬基礎、活模塊,突出職業定向性根據職業的崗位特征,把《3D MAX》的課程內容劃分為建模、材質與貼圖、燈光與攝像機、渲染、動畫等幾個主要課程模塊。在保證基本概念教學的基礎上,對于不同崗位、方向的學生,以上幾個模塊的教學內容亦有所區別。例如,建模模塊對于室內效果設計,教學內容側重于二維復雜造型、室內家具基本曲面、室內環境建模等方面培養職業能力,突出實操技能這里所說的職業能力是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術和技能來完成職業崗位任務的能力!3D MAX》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既要求對實體繪制、造型等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又要求對參數設置、功能使用等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和應用,而這些知識和技能之間是互相聯系的。因此,在安排《3D MAX》課程教學時,要注意課堂講解、實操演示與學生實訓練習的結合,注意在實訓教學時對技術理論和實踐技能形成加以指導和幫助,并控制好它們之間的時間關系。根據中職生今后的崗位特征和社會對大量熟練操作人員的需求,在保障必備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實操技能的培養。
“彈性適應”的授課內容在構建《3D MAX》課程體系時,還要注意授課內容的時效性。近年來,3D MAX軟件更新較快,幾乎是一年更新一版,而且每次更新以前的插件幾乎全不能用,必須使用該插件的最新版本。所以,授課內容要注意隨時改革過時、陳舊的內容,吸收與現實社會、行業實際緊密聯系的新知識、新技術,形成動態更新的、具有“彈性適應”的授課內容模式,保證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與今后的崗位實際相符,保證學生的職業能力跟上行業前進的步伐。
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3D MAX》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而且要求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常規的講授法、演示法等方法外,還要積極地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媒介,加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引入案例教學法,實現學以致用案例教學法主要是對具有一定真實性、實踐性和針對性的典型事例、實例或個案,通過分析、辯論、演繹、推斷、歸納和總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選擇案例時要注意根據教學重點、難點精選案例,所選案例要有真實性、針對性和可討論性等。例如,在《3D MAX》的燈光模塊教學時,安排某酒店大廳室內燈光效果設計的實際案例,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如何進行燈光設置,哪里放置點光源,哪里放置泛光源,自然光效果如何設置,物體的自發光、反光,玻璃材質等的透光效果如何控制,對于某局部的主光源、背光、側光如何配合,對于整體的燈光色調的把握等等。然后,把學生設計的燈光分布與該酒店大堂最終采用的設計效果進行對比分析。通過該案例教學,學生對3D MAX中的這幾種光源各自的特點和使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比以往僅靠死記硬背收到的教學效果更好。實踐表明,在《3D MAX》課程中適當地使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通過實際參與,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達到以學為主、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采用“任務驅動”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能力“任務驅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之上、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即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建構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任務驅動式教學強調讓學生在密切聯系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任務情境,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這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特點十分貼近。我們把“任務驅動”具體應用到《3D MAX》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例如,在建模這一模塊的教學過程中,安排建立會客廳局部場景這一具體任務,然后將其劃分為客廳墻體及建筑結構的建立,沙發的建立,茶幾的建立,茶杯、茶壺等其他物品的建立等幾個子任務。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增強教學的啟發性、直觀性與趣味性。在《3D MAX》課程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建立該課程的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案例展示、素材庫等教學資源,配合投影、計算機、校園網等教學工具和手段,把教學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這里,我將3D MAX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制作成FLASH文件放在校園網上,學生可隨時下載觀看、學習。這樣,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學習,適應了學生的個別差異,可隨時滿足不同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關于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
對于《3D MAX》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要改變以往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評價手段的狀況,將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評價上,體現職業能力本位的特點。另外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日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實行動態的評價管理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與發展性功能。
此外,3D MAX有許多認證項目,例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資格證書3D MAX圖像制作員,美國Discreet公司的3D MAX動畫工程師、3D MAX建模工程師認證,國家信息產業部三維動畫設計師等等。將課堂教學與這些相關的認證項目相結合,把這些反映技能水平的認證結果作為學生3D MAX學習效果評價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張國方等。構建以強化職業能力為目標的中等職教課程新模式
[2]梁靜坤。《3DS MAX教學初探》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
[3]文健。室內設計教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DMAX》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探析】相關文章: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品德量化考核探析08-21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改革的構想與實踐08-13
中等職業學校珠算教學改革的實踐探討08-19
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教育革新之路探析08-14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原則08-13
談中等職業學校的育人思想08-13
給中等職業學校的同學們08-24
中等職業學校自我鑒定02-01
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創業教育的思考08-13
中等職業學校自查報告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