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時俱進論新課改
與時俱進論新課改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學 付艷萍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多少年來,人們都在反復引述對教師的這一定位,卻忽略了對這一定位用與時俱進的眼光進行重新審視。現(xiàn)代教學改革倡導“以人為本”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教育思想,因而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適應新時代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積極轉變角色,與時俱進,求得更大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課改;教師定位
一、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課堂上,部分教師沒有真正理會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仍然沿襲以往較為陳腐的教學觀念,采用陳舊的教學方法。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教學模式單一。多數(shù)教師對于新教材仍然采用以前的教學方法,即單詞講解、課文講解、布置作業(yè)的三段式模式。每節(jié)課教師都把黑板寫得滿滿的,學生不停地記筆記,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不能及時對知識進行梳理、思考、消化和吸收,所學知識當然沒法鞏固。這樣的教學教師講得過多,重點難點不突出,學生學習起來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明,學習效果不佳。
2.教學設備落后。現(xiàn)在的學生不再懵懂無知,不乏高科技的運用高手,對新鮮事物接受很快,不喜歡陳舊乏味的東西。而有些教師上課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原始教學狀態(tài)中,不使用語音室、幻燈片、電腦等現(xiàn)代化的手段來輔助教學,甚至連錄音機都很少用,從始至終都只是教師講述,根本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學目的不明確。英語是一門語言,其核心要義是聽說交流。但為了適應考試要求,很多教師不注重聽說訓練,灌輸給學生滿腦子的全是語法、句型和條條框框,導致學生的聽說能力很差。
4.教學方法不靈活。一味地讓學生學習,死記硬背,“努力學習”收不到應有的成效,學過的單詞念不準,新的單詞不會念,加上英語及其他學科作業(yè)過多,越學越吃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chǎn)生害怕、厭惡甚至抵觸學習的情緒。
二、新課改對英語課堂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對英語課程性質進行了比較明確和完整的闡述,明確了高中英語課程是義務教育后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外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英語是外語課程中的主要語種之一。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新課改對高中英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把新的理念引入教學,根據(jù)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
三、適應新課改的英語教學
1.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師應摒棄為教而教的思想,應樹立為學而教的意識,大膽地把學生推向主體位置。教師要堅定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力求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到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更好地發(fā)展其自身的個性和獨立性,為以后走上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科學發(fā)展觀的統(tǒng)籌引領下,以人為本的觀念滲入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在教育教學上的體現(xiàn)就是生本教育觀,即把學生作為受教育主體,一切教學內(nèi)容、方法和措施,都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在教學方法上貫徹以學為本、因學論教、學教統(tǒng)一的教學思想,同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量身打造,定制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指導每個學生按照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主動、活潑地學習,達到最佳教育目的。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和作用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一改傳統(tǒng)的主導者地位,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導演,而學生也由過去的客體成為毋庸置疑的主體。教師身份的定位也在“傳道、授業(yè)、解惑”之外,更強調情感交流和溝通,非智力因素成為師生雙方關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努力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和諧,成為教師的追求目標。課堂上,教師要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要給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開口說話、參與活動的機會,給機會就是給能力,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已成為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突出的是集體的力量,既分工又合作,是小組成員在互動互助、互幫互扶中進行的,要求合作過程具有嚴謹?shù)某绦蚝涂茖W性,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夠提高交際能力和自信心。整個過程從之前的準備到實施到完成,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和任務要求,教師要督促指導學生完成自己的角色扮演和任務目標,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的主體。合作學習最大的優(yōu)勢是能夠激發(fā)學生潛在的素質能力和表現(xiàn)欲望,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挑戰(zhàn)自我,獲取展示自我的舞臺。
5.巧用激勵,激發(fā)學生興趣。
(1)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對于學生認真思考后的回答,課堂上的精彩表演,認真完成的作業(yè),取得的點滴進步等,教師都應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贊賞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句鼓勵表揚的話語,這些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信賴和積極向上的心理力量,從而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2)引入競爭機制。中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的特點之一就是爭強好勝,希望自己或所在的集體得第一,得到教師同學的稱贊和表揚。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新課標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方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展示,小組競爭。此外,還可以對學生背單詞、聽講、回答問題等情況分組進行競賽,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書法、聽力、閱讀等競賽活動,這些都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3)多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課堂上盡量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讓學生去說、去讀、去表演等,在課下可以布置英語園地,把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如書法、作文、調查報告等貼在上面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就會受到很大的鼓舞,提高興趣和學習積極主動性。
激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學困生是最能從成功中獲得收益的人,因而教師應時刻注意他們的成功,多在全班或家長面前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這將是對學困生極大的鼓舞。另外,應設法給他們多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成功的快感能激發(fā)他們的求學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使他們逐步建立起不怕困難、勇于進取的精神,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教師在實施激勵教育的過程中要有耐心,信任學生,欣賞學生,時刻關注學生,善于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表揚、欣賞、稱贊,使學生堅定信心,不辜負教師的信任,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學習熱情提高。
總之,新課程改革對高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把最先進的方法、最現(xiàn)代的理念、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要建立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與時俱進論新課改】相關文章:
與時俱進作文06-19
與時俱進 惜時增效08-17
讓信念與愛心與時俱進08-12
與時俱進 管理創(chuàng)新08-13
與時俱進 奮勇爭先08-17
安全管理要與時俱進08-12
與時俱進作文(13篇)06-03
與時俱進作文15篇06-19
貼近新課改 走入新課改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