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文/婁二保 李 振
教學評價是指教師通過收集教學過程中的信息,進行判斷和決策、反饋和調控的過程。教學評價能為教師調整和改進教學提供充足的反饋信息。教學評價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的價值做出判斷。評價行為貫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只是在教學活動之后。
學生學業成果的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即測定或診斷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及其達到目標的程度。因此,它既是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也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但是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評價的方式和內容發生了變化并增加了新的內容。
新的評價試題十分重視試題的情境性,既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重視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此過程中所用方法的科學性,同時也強調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此類評價試題要求封閉性試題與開放性試題相結合。開放性試題能夠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培養、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例如,2011年安徽高考理綜化學第28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網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蝕刻銀,制作美麗的銀飾。他們對蝕刻銀的原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制備銀鏡,并與Fe(NO3)3溶液反應,發現銀鏡溶解。
(1)下列有關制備銀鏡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邊振蕩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試管,邊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
b.將幾滴銀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備銀鏡時,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底部加熱。
d.銀氨溶液具有較弱的氧化性。
e.在銀氨溶液配制過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設]
假設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設2:Fe(NO3)3溶液顯酸性,在此酸性條件下NO3-能氧化Ag.
[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
(2)甲同學從上述實驗的生成物中檢驗出Fe3+,驗證了假設1成立。請寫出Fe3+氧化A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
(3)乙同學設計實驗驗證假設2,請幫他完成下表中內容(提示:NO在不同條件下的還原產物較復雜,有時難以觀察到氣體產生)。
[思考與交流]
(4)甲同學驗證了假設1成立,若乙同學驗證了假設2也成立。則丙同學由此得出結論: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學的結論,并簡述理由:_________.
本題第(1)小題考查學生的實驗,這要求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實驗過程中學生的主動的參與性,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合理的實驗思維方式;(3)(4)兩小題的開放度比較大,如果學生的實驗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培養,而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記憶,那么,學生在碰到此類題目時就會感到束手無策。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時,要把"三維目標"合理地落實下去,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新課改理念不斷貫徹下,我們應該制定一個多元評價機制,不僅要重視知識的記憶,還要重視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相關應用,同時也要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這樣可以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安徽省蒙城第一中學)
【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文章:
加強自主探究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5-01
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07-26
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心得06-03
把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關鍵點07-17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心得體會11-04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論文05-31
嘗試“情景式”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05-11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心得體會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