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討論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討論文/杜 威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加深理解,初中物理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選用教學方式。將主要根據教育學以及教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與物理教學的實例相結合,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課堂討論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課堂討論;新課改
新課改對教學提出了要求,課堂教學應當是自主探索,教師和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式的學習。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知識的重點、難點等為出發點,選擇時機,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通過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信息反饋的環節,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一、分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課堂討論
1.合理安排討論的時間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課堂討論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1)進行情境設置;(2)自由討論;(3)表述見解;(4)師生總結。要想完成這一個過程,教師需要合理安排自由討論的時間。課堂討論所需要的時間以及空間沒有規定,如果討論的時間過長,很容易讓人產生松懈的感覺;如果課堂討論的時間過短,會讓人感覺討論比較淺顯,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并做預先的設想。其次,教師預先告訴學生需要討論的問題,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作為單位,通過課外的閱讀或者討論,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的見解,并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觀點。采取這種方法,可以保證質量,促進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再次,教師在布置完議題以后,學生需要準備工作。例如,學生可以閱讀教材,準備相應的材料,以便對知識有所了解,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泛泛而談的現象。
在選擇課堂討論的時間時,教師可以結合新舊知識的聯系,合理安排。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是學生結合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學習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教師可以根據新舊知識相聯系的地方,設定問題,便于學生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例如,學習完溫度計的知識后,再學習體溫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溫度計是否可以用來測量體溫,存在什么缺點。學生將新舊知識加以結合,使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能夠積極進行思考。
2.合理安排討論的內容
課堂討論并不是針對任何問題的,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比較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在選擇問題時,有三點需要注意:(1)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教學內容相關,選擇的問題需要具備探究性;(2)對于教學中易出現的重點、混淆點、容易出現錯誤理解的地方多選擇討論的問題;(3)根據相互聯系的知識點,選擇討論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特性等情況,問題的深度需要控制在通過討論,學生能夠解決問題的層面上。如果問題難度太大或者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的求知欲望就不能有效地被激發出來。對于物理概念類以及規律性的問題,教師可以從知識形成的條件以及形成過程的角度出發,設計問題。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對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規律加深了解。例如,在學習凸透鏡的原理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凸透鏡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對光具有什么作用?通過對凸透鏡的現狀以及原理等的認識,學生可以歸納出凸透鏡的概念。
3.鍛煉學生的思維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課堂討論是一種比較民主化的方式,學生在物理課堂中居于主體地位,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散思維。在課堂討論進入高潮階段,學生的參與意識較強,心理沖動較為強烈,大腦高速運轉,積極思考,思維變得更加敏捷,課堂討論強化了思維的深度,拓展了思維的廣度,小組合作的質量較高。例如,學習蘇科版初中物理《簡單機械和功》時,為了讓學生積極思考做功的必要條件,筆者設計了很多教學例題,以供學生討論。例如,(1)人用力推物體,物體卻沒有動,人是否做功;(2)用腳踢足球,球在地面上滾動了一段距離,在球滾動的過程中,人是否做功。筆者鼓勵學生對這兩個問題積極討論,并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筆者再加以補充,最后總結出做功的必要條件是:(1)F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S表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通過討論,學生的積極性得以調動,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學生自身比較有成就感。
二、課堂討論需要注意的環節
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把握度。在課堂討論開始的時候,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能夠具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討論,進行意見和觀點的碰撞,課堂討論注重學生的總體參與性,并融入討論的過程中。
學生在討論時,教師需要注意觀察,注意維持課堂的秩序。此外,教師深入到學生中去,如果學生討論的思路與主題出現偏離,教師應該適當地糾正學生,給予學生指導。
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有的觀點過于片面,部分觀點出現錯誤。要想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提出質疑性的問題,啟發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進而加強認識。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實行課堂討論,對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探究性的問題,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認識,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史道勝。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課堂討論[J]。學周刊,2011(12)。
[2]朱加松。課堂討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師,2010(12)。
[3]陳剛。小議初中物理課堂討論的優化[J]。中學教學參考,2010(2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南江中學)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討論】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藝術08-24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法的運用08-22
對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的淺談08-25
淺談課堂幽默教學08-25
淺談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08-25
淺談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與策略08-25
淺談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營造物理高效課堂08-25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3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通用9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