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施“三段式”教學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施“三段式”教學文/楊啟秀
摘 要:在語文課堂中實施“三段式”教學。設計與預習:教師(師生)完成講學稿的設計,學生依據講學稿去預習課文;合作與展示:合作探究,展示質疑;檢測與拓展:課堂檢測,拓展深化。
關鍵詞:“三段式”;設計與預習;合作與展示;檢測與拓展
本文就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施“三段式”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膚淺的看法。
一、揚帆起航——設計與預習
何謂“設計”?就是講學稿的設計(完成)。一般情況下,講學稿由教師完成(班級多的學校由同級同科教師共同完成),有條件的班級可由師生共同完成。教師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撰寫講學稿。預習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導,學生明確語文教學目標,進行自主預習。課前預習是一種比較主動的、自覺的、認真的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而且培養了學生自學的意識和能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就十分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每上一堂課前,總會先安排學生預習課文,熟悉課文,相互間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再到課堂上合作、探究、思考、質疑,解決相關的課文知識。現在的新課標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出課堂,也是同樣的道理。可見,課前設計與預習無疑是語文課堂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乘風破浪——合作與展示
合作探究(課內完成),教師把要布置的學習任務、提出的相關要求,落實在講學稿上,在教師督導、引導、指導的前提下,各小組進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小組組長整理學習成果和生成性問題。展示質疑(課內完成),各小組根據合作探究的情況,選派代表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其他小組進行點評、質疑,教師適時引導、補充,并及時予以鼓勵和支持。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我出示了以下幾個主要的問題:(1)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體現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變化?(2)課文一共寫了父親的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到的背影?(3)送別過程中父親說了哪些話?這些話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分析、思考、歸納、表述,對父親的“四次背影”、我的“四次流淚”、父親的“四句話”,當堂就能解決問題,從而淡化教師冗長的分析講解的過程。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質疑:父親的話語不多,也不夠華麗,但句句都說到我們大家心坎里去了,感覺就像有一只無形的手,一直伸到心靈深處,撥動著我們的心弦,引起大家的共鳴。這是為什么呢?教師適時地啟發、引導使學生有所感悟:平時我們寫作文,都喜歡用華麗的辭藻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今天我們才體會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情”。朱自清先生教會了我們以后該怎樣寫作文。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合作探究、展示質疑,可以讓學生把知識掌握得更透徹、更深刻,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同時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教師也就能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
三、旗開得勝——檢測與拓展
課堂檢測(課內完成),教師引導學生對學習目標進行檢測,在檢測的過程中要解決三個問題:(1)重視共性問題的解決;(2)以優帶差,面向全體(優生也可以充當老師,帶動后進生);(3)強化訓練,全面完成學習目標。拓展深化(課后完成),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完成設計的相關內容,倡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思維拓展的空間,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延伸、補充故事情節,從而使學生從再造想象向創造性發展。
總之,通過“揚帆起航”“乘風破浪”“旗開得勝”式的“三段式”課堂教學,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滿堂灌”“填鴨式”的課堂教學現狀已成了過去,“三段式”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實現了自我學習、自我檢測、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在“三段式”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會語文”“會學語文”,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 貴州省桐梓縣茅石中學)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施“三段式”教學】相關文章: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02-27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8-07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08-01
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08-17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論文08-17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3-02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08-17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合作式教學法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