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時間:2023-02-27 08:16:07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李 旭,徐婷婷,周 敏(南京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南京210046)
      
      摘 要:高校本科生導師制是目前亟需關注的問題。研究通過問卷和訪談法,調查該制度實施現狀。采用自編問卷,調查486名南京高校本科學生,并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結果發現:學生對導師制的實施滿意度處于一般水平;學生期望能夠在指導人數、指導頻率等方面得到提高;學生的滿意度與對導師制的了解程度、與導師交流頻度、對導師的渴望程度以及對導師制效果的評價呈顯著相關。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2-0318-03
      
      一、問題的提出
      
      本科生導師制起源于14世紀的牛津大學,是牛津大學津津樂道且引以為豪的標志之一。導師制可以說是英國精英教育和紳士文化所孕育的產物,其產生具有偶然性的因素:最初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導師作為“保護者和監護人”應運而生;同時也有必然性的驅動:在以貴族精神為基礎的英國紳士文化傳統之中,大學教育需要師生之間心靈的交流,因此導師制必定會產生。
      
      導師制建立之初,導師負責輔導個別學生,師生接觸頻繁,關系密切。導師制的初衷則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而非單純的灌輸式學術教育。在此宗旨之下,導師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優勢也日漸顯露——越來越注重學生理論思維的培養。也因此,導師制被譽為“皇冠上的鉆石”,并一直是牛津的驕傲。但由于導師輔導學生人數的限制,使導師制成為一種高成本教育,只有在英國貴族教育的基礎上才得以接受和延續下來。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快,教育產業化的發展,加之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教育招生數量不斷擴大,對導師人數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導師自身素質的高要求使貴族式的導師制無法繼續維持。因此,英國對現行的導師制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導師制不再作為單一的輔導方式,而是與多種教學方式相互結合,比如講座或是討論會的形式。
      
      我國的導師制是在20世紀90年代正式引入,而我們所面臨的也正是當前英國導師制所面對的窘境——貴族式的教育方式與現實要求的沖突。在之前的相關研究之中可以發現,部分高校的導師制只是流于形式,主要是源于我們對導師制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認識。只有充分發掘導師制的精髓所在,切實落實導師制的實施才是問題的關鍵。
      
      學生剛進入大學就面臨著學習、生活模式的變化,包括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手段等,尤其是首次面臨的全新的選課問題,由于他們很難把握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往往是盲目選課;臨近畢業,許多學生無法恰當把握就業狀態、擇業技巧,就業難狀況進一步加劇。而當今“價值觀繁雜、思潮混亂”的社會狀況,更使得大學生們急需獲得教師的深入指導。
      
      相關研究已表明現行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從以下不同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于指導人數,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導師指導人數為6人最佳,其次認為4人為宜;而大部分的導師選擇10人以下,其次認為6人以下。這反映了絕大多數師生都希望導師指導的學生越少越好。但實際上,低師生比的問題比較嚴重,指導老師人數有限,而學生人數又相對過多,供需矛盾比較突出,這是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導師制運行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
      
      關于指導頻數,研究表明導師在指導周期上參差不齊,近半數師生之間沒有能夠固定地指導、交往,與實踐要求差距較大。在黃秋艷等人對其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同學的調查研究也得出相似結論,而且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專業現狀尚且如此,可見學生主動學習和老師積極指導兩方面都缺乏熱情,師生交往淡漠,這直接影響了導師制的運行效果。
      
      關于指導方式的師生問卷顯示:雙方都比較傾向集體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但實際則以集體指導方式為主,個別指導的比例嚴重不足。同時也反映了對部分學生的個性化要求有所忽視及對集體指導的不認同;導師與學生交流大部分并無規律性,且學生顯得相對比較被動。
      
      關于指導內容,學生認為導師應把導學、導研、指導適應大學生活、指導設計職業生涯融為一體,綜合進行指導;導師認為本科生指導的側重點是導學,或者指導大學生活,大部分導師認為應根據不同年級有所側重,只有小部分導師認為應把側重點放在指導學生規劃職業生涯上。原則上,導師制應注重實踐、注重知識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個性化教育,并且課外的科研活動更應為他們今后的繼續學習溝通奠定基礎。
      
      關于指導教師的類型,大部分學生認為專業教師更適合。這表明專業教師擔任學生導師更受學生認可,其優勢是可更專業地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教育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因為這樣對于學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總的來說,現有研究多側重思辨性的經驗總結。僅有少數進行實證調查。但研究多側重某一方面,未能揭示實施的具體狀況,尤其未能展現與實施狀況有關的相關因素。因此,亟須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ㄒ唬┍辉
      
      被試來自南京四所本科高校(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共500人,實際回收486份,其中廢卷26份。其中,男女比例約為是4:6;理、工、文科比例約為51:9:39。
      
     。ǘ┭芯抗ぞ
      
      采用自編問卷。在文獻綜述基礎上劃定維度,編制初稿。然后對問卷初稿進行小范圍施測,對施測的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并以此為依據來考察問卷問題的質量,對問卷題目進行保留、修改或者刪除的決定,在此基礎上形成最終問卷。問卷重測信度檢驗a=0.836。
      
      (三)施測與數據處理
      
      由心理學系本科學生進行施測,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被試發放問卷,進行紙筆測驗,并當堂回收。對部分學生進行深入訪談。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ㄒ唬⿲W生對導師制的總體滿意度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二)導師指導人數
      
      從表1可以看出,學生大部分傾向于6人以下的導師指導團體,其中3人以下是學生們最期望的指導人數。從表格中也可以看出,現狀和學生的期望存在差距。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三)導師指導時間間隔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從表2可以看出,導師指導時間間隔與學生期望存在差距。
      
     。ㄋ模┡c總體滿意度相關情況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由表3可以看出,所選五道題目均與滿意度存在顯著相關。這表明,對導師制的了解程度、與導師交流頻度、對導師的渴望程度以及對導師制效果的評價均是導師制實施滿意度的相關因素。
      
      四、討論
      
      調查中發現,高校可分為完全未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和已實施兩種,而后者則基本以院系為單位而存在著不同的情況。在不同院系中大體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每個班級只有對應的輔導員,不存在導師,輔導員主要是側重于班級的行政管理;二是每個班級都既有輔導員,又有班主任,班主任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導師的導學監督作用;三是每個班級既有輔導員,同時由一名老師擔任整個班級的導師;四是每個班級既具備了輔導員,學生也有各自相應的導師;五是每個班級既有輔導員又有班主任,同時學生也有各自導師的情況。三導師與二中的班主任的作用基本是相同的,而四和五中的導師制才契合了導師制實施的初衷。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

    [NextPage]

      
      根據數據統計結果,導師指導的同年級學生人數在6人及6人以下的比例占到了63.6%,與大多數學生(94.2%)希望的導師指導人數相符。另外,有15.6%的導師指導人數到達了10人及10人以上,根據訪談了解的情況可知,其中大多數屬于一個班級只配備一名導師的情況。由這說明,在實施導師制的四五兩種情況下的師生分配比例基本協調,教師負擔不會太重,同時也可以保證學生得到充分的指導,由此可見,在師生人數分配上已經為導師制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大多數學生(82.7%)認為專業老師擔任導師更有利于學業指導,調查表明,在實施導師制的人數中,有86.1%的導師由專業老師擔任,而剩余的小部分則由相關的行政人員擔任。擔任導師的教師中,有71.1%的比例為教授或者副教授,這說明師資力量足以保證本科生導師制的順利實施,但同時教授或者副教授的科研任務較重,是否有充足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則成為影響導師制實施情況的一個潛在因素。
      
      導師與學生的聯系頻率上,現狀與需求間存在較大差異。導師制實施中有69.4%的師生間為不定期交流,而60.1%的學生希望可以至少兩周與導師聯系一次,89.6%的學生要求至少不超過一個月跟導師交流一次。在當前導師也面臨嚴峻的科研壓力,所以分配給受導學生的時間大大縮減,輔導的重心也由對學生的理性培養轉變為自己研究領域的介紹和討論。絕大部分教師(即使是作為導師)鑒于學校對工作量的考核指標或傾向,往往無暇顧及學生,而實際上這種狀況帶來的后果是影響深遠的。另外,大學城的建立使很多教師與學生間的空間距離增大,不方便相互的直接交流。
      
      指導方式上,由導師不定期召集(30.1%)和由學生不定期聯系導師的比例(38.7%)大致相當,形式上則以團體輔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大多數學生(80.3%)會主動向導師尋求幫助,主要的聯系方式包括短信、電話和郵件,這就是大多數學生所定義的單獨指導,同時,根據學生調查顯示,91.9%的導師都會及時回復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幫助。由導師不定期召集學生的指導主要為團體形式,這有利于提到指導效率,但往往不能關注個體差異,問卷顯示,有56.6%的導師不會主動關心指導學生的現狀。
      
      現行導師制的主要指導內容側重于學習和就業指導,與學生的意愿相一致,但目前的就業指導內容還是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
      
      80.9%的學生都很希望得到導師的指導,但學生對當前導師制的實施狀況滿意度較低,46.2%的學生認為導師制效果一般,大多數認為作用并不是很大。在與其他因素的相關分析中發現:師生間的關系與學生對導師制實施的滿意度有0.604的相關(p<0.01),而學生對有關導師制規定的了解程度與滿意度有0.455的相關(p<0.01),另外交流頻度和對導師指導的渴望程度與滿意度的相關較低,分別為0.310和0.277。調查數據顯示,53.8%的學生與導師關系一般,有30.1%的學生與導師關系融洽,而只有12.7%的學生認為與導師關系疏遠。建立師生間的良好關系,有利于導師制的實施;而大多數學生并不了解導師制的有關規定,這并不利于導師制的實施。
      
      不同性別(p<0.01)和年級(p<0.05)的學生對導師制實施現狀的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學科性質不同(文科、理科、工科)的學生對導師制實施現狀的滿意度則無顯著性差異。在訪談中了解到,由于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于導師指導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內容的不同可能是產生差異的重要原因。
      
      另外,研究表明導師認為導師制評價機制不合理,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勵機制。師生雙方對導師制的實際實施滿意度普遍偏低,這反映出不少師生之間的溝通還比較缺乏?梢姡瑢熤茝男Ч峡催是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學生對導師制的實施滿意度處于一般水平;
      
      2.學生期望能夠在指導人數、指導頻率等方面得到提高;
      
      3.學生的滿意度與對導師制的了解程度、與導師交流頻度、對導師的渴望程度以及對導師制效果的評價呈顯著相關。
      
      (二)建議
      
      調查中發現,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歸納如下。
      
      1.擔任導師的教師科研任務繁重,與指導學生的交流次數偏少,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2.目前的導師仍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指導,對就業指導信息不了解,很少關注學生的現狀,指導內容不全面。
      
      3.學生的主動性不夠,并不善于積極與導師進行溝通,從而導致雙方的信息交換不及時。
      
      4.學生并不了解導師制實施的相關政策要求,導師制考評機制缺乏科學性,且與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效果及導師的工作積極性。
      
      關于如何改進導師制實施狀況,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對于擔任導師的教師,可以不完全注重職稱。雖然高職稱教師的資歷更深,可能會給學生更加深入、成熟的指導,但同樣面對更多的科研任務,分配給學生的時間有限。而年輕教師的工作熱情也很高,與學生交流的話題或許可以更廣泛,有相對比較多的時間關心學生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年輕教師的成長。
      
      二是實行導師制的院系,大多是入學后直接分配學生給不同的導師,可以向由學生自主選擇轉變。導師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促進相互交流,有的情況下是根據學號安排寢室,同時根據學號安排導師,這樣導致的一個情況——總是相同的幾個人在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團體的同質性。另外,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研究領域,如果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可以更好地實現雙方的匹配程度。但是自主選擇也可能會導致扎堆現象,所以可以考慮學院安排與學生自主選擇相結合的方式。
      
      三是各學院也要及時向各位教師傳達有關的就業信息,以方便師生間的交流,充分關注學生需求。同時也要加大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為學生了解信息、相互交流提供便利。
      
      四是促進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如果導師在大學城沒有課,而且不住在大學城附近,那么必然會減少師生間的直接交流機會。合理地安排課表或許是一個緩解這種狀況的方法。
      
      五是推進建立科學合理的導師制評價機制,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加大制度的宣傳力度,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有利于促進導師制的實施。
      
      參考文獻:
      
      [1]羅國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的調查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7,(29):52-54.
      
      [2]黃秋艷,吳詩,朱祖華,張樹球。對我院本科導師制實施工作情況的調查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7,29(3):482-483.
      
      [3]鐘容戒。導師制與大學生的創新教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4):12-13.
      
      [4]劉勝蘭。談本科導師制專業優勢的發揮[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4,4(4):68.
      
      [5]陳鈿,宋捷,拜根興!2+2”人才培養模式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調查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7:88-91.
      
      [6]鐘清玲。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中實施導師制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6,20(1):38-40.
      
      [7]左軍,楊碧瑜。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的調查及對策研究[J].理論界,2009,10:194-195.
      
      [8]羅慧明。地方性大學本科生導師制的目標定位與實施[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5:80-82.
      
      [9]石秀麗,楊志慧。本科生導師制教學運行模式實證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11:37-39.

    【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狀況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對新課標下小學生體育學習狀況的調查研究08-07

    高校新聞教育與媒體接軌狀況調查08-05

    酒店康體部員工專業發展需求狀況調查研究08-05

    本科生導師制中道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08-05

    北京市女職工勞動保護狀況調查研究報告08-12

    我國體育科學研究所科研隊伍整體狀況的調查研究08-12

    高校本科生畢業自我鑒定08-02

    民辦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狀況分析08-11

    高校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思考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a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