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例談

    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例談

    時間:2023-02-26 10:03:44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例談

      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例談
      
      盧海霞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側重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評價的重點較多是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結果,評價的內容無非是學生回答對不對,做題正確不正確,久而久之,評價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學生形成依賴的心理,等待教師“宣判”,學習缺乏主動意識,不利于學生的生命成長。《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要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師要靈活開展教學評價,在關注知識達成的同時,更多地從生命和諧成長的角度作出回應,讓“知”“智”交融,“知”“能”相通,“知”“識”共榮,真正構造生命化的課堂。
      
      一、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彰顯主體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與學生是“評價共同體”。也就是說評價的主體不單純是教師,學生雖然是被評價者,但也應主動參與評價過程,成為評價實施的主體之一。課堂中,教師要把評價的權利讓給學生,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觀念為準繩,以客觀事實為評價依據,為同學評出優點、評出不足,評出建議,評出希望。
      
      案例1:“數與式的大小比較”教學片斷
      
      在鞏固練習中,教師先讓學生自由寫幾個比較數與式子大小的題目,并讓他們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現在又到了“你說,我說,大家說”的時候啦。在剛才的小組學習活動中,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體會?有什么問題?
      
      生1:我發現我們組的同學,有的用“>”連接式子,有的用“<”連接式子。
      
      生2:我發現我們組的同學寫的都是加法算式或減法算式和一個數比較的。我看到他們那組有人用乘法、除法的。
      
      師:你覺得用乘法、除法的式子行嗎?
      
      生2:行的,只是我沒有想到,現在,我也會寫了。
      
      師:請你舉個例子。
      
      生2:8>2x3,lO÷2<6.
      
      師:大家同意嗎?
      
      生齊:同意。
      
      生3:我們組××說的時候沒有說清楚,××又犯了一個毛病……
      
      生4:我們組認為,都是先把式子加起來或減起來,再比較大小。如14+20=34,34>30,所以,14+20>30。
      
      生5:有的式子不要加就可以比。
      
      師:你能舉個例子嗎?
      
      生5:如51>43+ 51.兩邊都有51,相互抵消,右邊還有43,所以右邊大。
      
      上面的教學片斷中,教育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不太懂得什么叫評價,但教師創設的“你說,我說、大家說”這一環節,正是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機會。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說的這些話,就是對他人、對自己、對小組的評價。在評價與交流中,學生把他人的評價和自我的反思相結合,較好地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知道了數與式子可以含加法、減法,也可以含乘除法運算;知道了可以先把式子得數算出來比較,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較;知道了表達時該注意用什么語言等等。可見,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樣教學不但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了能力,更關注到了學生的內在感受與情感體驗。在此,學生自覺成為評價的主體,評價也由此成為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和關愛的紐帶。
      
      二、尊重個性差異,捕捉評價時機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推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時刻都可能有新的資源不斷生成,教師要保持高度敏感,及時捕捉課堂中稍縱即逝的生成性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挖掘、升華并促進預設教育目標的高效完成或新的更高價值目標的生成。
      
      案例2:“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片斷
      
      在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理解后,教師組織學生利用手中紙片折出。其中一個學生把一張圓形紙片平均分成4份。
      
      教師拿起該生的作業紙,問:你能說說這樣折是什么意思嗎?
      
      生:我這樣折是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2份就是它的。
      
      師:那其中的一份呢?
      
      生:老師,是不是呢?
      
      師(故作驚喜地):是什么意思呢?(教師把作業紙貼到黑板的最高位置)
      
      學生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說出所表示的意思。
      
      師:同學們,剛才老師要你們折,這位同學卻折出,大家對這事怎么看?
      
      生1:他沒聽清楚要求,上課可能走神了。
      
      生2:他肯定是不聽老師的話,隨便折的。
      
      生3:我既要批評他,又要表揚他。
      
      師:為什么?請你說說看。
      
      生3:我批評他不認真聽講,但是我要表揚他教給我們一個新的分數。
      
      師:你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好棒呢!
      
      生4:老師,我不同意他們的意見。我覺得他真了不起,既折出了,又創造了,他很有創造能力。
      
      生5:老師,他挺有想象力的。
      
      生6:老師,他能舉一反三地學習,我要多向他學習。
      
      在學生一番評價之后,教師真誠地向這位學生說:我真的好佩服你,老師只教了,你卻能勇敢地創造出一個新的分數,這樣的學習才叫創造性學習!
      
      由以上案例可見,由于學生的立場不同,觀念不同,評價也就不同。我們要尊重學生評價的個性差異,巧妙引導,讓學生的評價更趨全面,讓評價者與被評價者都能體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上述案例中,前兩位學生評價時只想到同伴的缺點,而學生3的評價如一縷春風,暖人心田。教師敏銳地捕捉評價時機:“你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好棒呢!”教師適時的評價,點撥、扭轉了學生的觀念,評價的功能由“挑刺”轉化為欣賞、激勵、挖掘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的這種轉化飽含了課堂上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這發自內心的欣賞,不正是學生們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的綜合體現嗎?被別人欣賞時,那位學生臉上悠然自得、體驗成功的神情是多么生動與迷人!也正因為有了老師和同學對該生的尊重和贊賞,課堂里才會迸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
      
      三、潛移默化影響,豐富評價語言
      
      課堂學習評價需要一定的載體——評價語言的支持。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為學生提供和積累一些評價語言,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譬如:“我想為某同學(小組)作一點補充”“我可不可以為××提一點建議”“我非常贊成(欣賞)××的想法”“我對他的說法有意見”……學生借助語言這座橋梁,就能流暢、自然地將各自的心理活動得以反映出來,使評價順利進行。
      
      案例3:“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片斷
      
      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的表象,設計如下的活動:
      
      師:請小朋友拿出文具盒摸一摸,你能摸到文具盒的幾個面?
      
      學生操作實踐,教師現場采訪:你摸了幾個面?
      
      生1:我摸了4個面。
      
      生2:我摸了6個面。
      
      師:請摸到6個面的小朋友舉手,誰愿意到前面來,面向全班同學再摸一遍嗎?
      
      生一邊旋轉、翻動文具盒,一遍數。
      
      師:這個小朋友觀察挺仔細的呀!還有不同摸法嗎?(沒有學生舉手)老師也摸了6個面,請同學們仔細看我是怎么摸的,開始——
      
      教師按照上下、前后、左右的順序,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數(每數兩個面換氣一次)。
      
      師:老師的摸法和剛才小朋友的摸法相比,你覺得怎樣?
      
      生3:老師摸得巧妙些。
      
      師:謝謝你對我的鼓勵!我這樣摸巧妙在哪兒呢?
      
      生4:老師,你摸的時候不用轉動文具盒。
      
      生5:老師是摸了上面,再摸下面;摸了前面,再摸后面;摸了左面,再摸右面。
      
      生6:老師摸得很有規律,這樣摸既不會重復,又不會遺漏。
      
      師:謝謝你們這么欣賞我……
      
      評價不是給出學生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上述案例中,學生第一次認識抽象的“物體的表面”概念,摸文具盒的面自然會出現多種多樣的結果,教師見學生“旋轉”“翻動”這種無序的演示之后,沒有學生使用有序的摸法,就不失時機地自己“露一手”,讓學生評價老師的摸法。此時,課堂成了師生之間交流的天地,彌漫、充盈著一種開放的、多元的、積極互動的評價氛圍。學生在欣賞老師、崇拜老師的同時,親近數學,享受數學。在這樣的評價磁場中,師生情感產生共鳴,不斷撞擊并升華,共同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這正是評價的魅力所在。學生如此豐富的評價語言,不正是教師平時潛移默化的影響使然嗎?
      
      另外,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除了運用文字語言外,還可以運用肢體語言。如果學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教師可以沖他微笑,點一下頭;如果學生有小動作,教師可以適時給他一個提醒的眼神或微微搖搖頭;如果學生作業又對又快,教師可以沖他豎一下大拇指等等,這些都是評價,是情感上的評價,有時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總之,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欣賞、激勵等功能,就要還給學生評價的權利與時空,給學生創造支持性的課堂評價環境,引導學生捕捉評價的時機,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開放心態,暢所欲言,個性飛揚,充分體驗到自己的變化、進步和成長。
      
      (作者單位:東臺市安豐鎮小學 江蘇東臺 224221)

    【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例談】相關文章:

    例談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08-05

    例談數學課堂教學結尾的藝術08-02

    談小學數學課堂的反思性學習08-19

    例談數學語言在小學低段的應用08-19

    小學數學引導法教學例談08-07

    例談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的內容及方法08-24

    例談《改造我們的學習》的08-16

    數學語言訓練例談08-07

    談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08-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洲日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久久做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