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四川省劍閣縣鶴齡中學 楊 杰
【摘 要】新教材特別重視課堂情境的創設,把它作為掌握數學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 教學情境 有效性 探析
將初中數學問題與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不僅包含與數學知識有關的信息,還包括那些與問題聯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這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聯系的橋梁。因此新教材特別重視情境問題的創設,把它作為掌握數學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已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境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一、創設自由、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說過:“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因此,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自由、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自由、寬松、民主、平等、和諧、樂學、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釋放,學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愉快的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對學困生和潛能生更要關注,多與他們溝通,不挖苦、不歧視,用真情關心、愛護他們,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減少他們因學業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壓力,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促其建立自信,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二、創設直觀或實驗情境
對某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讓學生學習,學生可能不知從何開始,這時教師可提供直觀的材料,或通過具體實驗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畫圖、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感性認識,再讓學生來研究具體的問題,這樣學生探究問題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例如,在講授“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組成三角形呢?一開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回答是。這時,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些長短不一的木棒,讓學生自己動手演示,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從而很直觀牢固地學了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又如,火車從車頭開始通過一座大橋問題,講解此題往往是“紙上談兵”,一部分基礎不好的學生不易理解題意,故難點不好突破。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實物,演示這段“火車”過“大橋”的過程,然后要求學生將關鍵時刻的位置繪制成圖形,就能較容易列出正確的方程。例如,在教“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時,教師先發給學生一張破碎的圓形硬紙片,并說:“機器上的皮帶輪碎了,為了制作一個同樣大小的皮帶輪,請你設法畫出皮帶輪對應的圓形!苯又寣W生用圓規、直尺、量角器比比畫畫,進行實驗,探索問題的解法,然后在實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情境: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畫幾個圓? 當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中已經具有學習新知識的預備知識,但新舊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還不容易被學生發現時,教師若通過設置具體實驗或直觀的問題情境,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故事創設情境
講一個笛卡兒發明直角坐標系的故事:數學家笛卡兒潛心研究能否用代數中的計算來代替幾何中的證明時,有一天,在夢境中他用金鑰匙打開了數學宮殿的大門,遍地的珠子光彩奪目。他看見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著結網,順著吐出的絲在空中飄動。一個念頭閃過腦際:眼前這一條條的經線和緯線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線和曲線嗎?驚醒后,靈感的階段終于來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兩邊的距離來確定嗎?蜘蛛在爬行過程中結下的網不正是說明直線和曲線可以由點的運動而產生嗎?由此,使笛卡兒發明了直角坐標系,解析幾何誕生了。
四、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創設懸念,激發興趣?梢栽谡n的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迫切探究的心理,激發求知的欲望,引起學生對即將要學教材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留下了懸念,不僅讓學生回味無窮,(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又為下節課的講授作了鋪墊。
2.創設探究問題的情境。在創新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探究情境,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產生對所學知識的關切與渴望。通過探究使學生在積極而自信的狀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還能把自己發現的結論作為學習的動力,如講“等腰三角形”一節時,筆者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一個等腰三角形的玻璃板被弄破了,只留下底邊和一角,怎樣才能把這塊玻璃配好?”一時間,學生的熱情高漲,給出了許多答案,經過師生共同努力,這節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創設競爭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合理的學習競賽活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魯納就在他的發現學習理論中強調,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是獎勵、競爭之類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學中,我們可適當創設競爭情境,引入競爭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激發學習興趣。如在做練習時,我們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競爭:把競爭帶入課堂,利用學生自尊心、自我表現欲、榮譽感強,好勝不服輸的心理特點,在教師的引導調動下便可為課堂教學創設一種適合學生的競爭氣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競爭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情境的創設要為新舊知識的銜接創造條件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在學習某一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應該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這個結構往往距新知還有一段距離,即或就是一步之差,教學也要要求找準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設計恰當的內容,充當新舊知識鏈結的“亞目標”,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把這個“亞目標”叫做學生學習的“最近區”。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知識的有效鏈接創造條件,為實現新知的內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為知識的過渡給人以順利的美感。數學知識前后連接緊密,無理方程要去掉根號化為有理方程;有理方程中的分式方程要去掉分母化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中的高次方程要降次為一次方程或二次方程;多元方程要消元化為一元方程。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學生樂于參與、關注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沉浸在探索、思維和發現的身臨其境的境界,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還自然的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創設教學情境】相關文章:
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08-16
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探究09-05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08-17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05-31
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情境08-04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芻議08-24
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創設有效教學情境08-13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08-18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