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途徑與方法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途徑與方法
肖 琴
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或技能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由此決定了職業院校的教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還必須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既能進課堂又能進工廠、集理論與實踐于一身的“雙師型”教師。由于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歷史短,各職業院校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由傳統學科大學培養出來的,基本屬于 “三門”教師,而有企業工作經歷或在職業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具備高技術素質的“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可謂少之又少。“雙師型”教師嚴重不足,實踐經驗缺乏,技能教學能力不強,已成為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要想提高職業院校教學質量、培養高技術人才,培養出一支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已成為現代職業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就如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談一些淺顯的觀點。
一、制定相關政策,建立激勵機制
職業院校要制定有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有關規定和激勵措施。如制定教研成果獎勵辦法、學科帶頭人評選及獎勵辦法等;對參加省、市技能比武成績優異的教師重點獎勵;在評先評優、晉級、“雙師型”教師的工資待遇等從制度上、政策上向“雙師”傾斜。
二、加強崗前培訓,積極推行上崗職業資格證書制
職業院校教師除應具有普通教師的資格外,還應具備相應的實踐工作經歷或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因此,無論是剛分配來的新教師還是缺乏實踐經驗的老教師,都必須到企業生產、管理第一線進行實習鍛煉,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盡快考取相應的上崗證或專業技術等級證,把獲證與實際技能鍛煉有機結合起來。
三、依托行業優勢,到企業參觀、調研、實習
筆者學校是江西省輕工行辦的下屬職業院校,樟樹鹽礦也是其下屬單位。我校缺乏制鹽、熱動力等專業的高技能實習教師和“雙師型”教師,可以依托行業優勢,不定期派出老師到鹽礦進行考察、調研和參觀、實習,培養“雙師型”教師。
四、聘請企業精英來學校進行講座、授課
職業院校的教師需要復合型人才來擔任,其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雙重特色更優于普通專業人才。通過從相關企業將這種復合型人才(精英)請進來,能彌補教師隊伍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也是職業學校師資隊伍“雙師”化的一種有效措施。如:我校聘請樟樹鹽礦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做兼職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聘請鹽礦的高級工程師及總裁進行專題講座。這樣既提高了“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又對學校教師的實踐能力起到“傳、幫、帶”的作用,這種模式是培養“雙師型”教師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
五、加強專業骨干教師的培訓、進修工作,提高教師實際操作能力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技術升級換代日益加快,教師必須及時掌握最新技術和操作技能,否則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近幾年,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學校先后派出模具、數控、機電專業等多名骨干教師到對口高校或相關高級技術院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進修,使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更新。
六、通過校企合作,加快“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步伐
1.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鍛煉,提高專業技術素質
教師到企業鍛煉可以積累行業工作經驗,彌補專業實踐能力的不足。到企業鍛煉使教師一方面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形成新的職教理念,提高實操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另一方面了解現代制造企業的運作、管理模式。教師還應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到企業去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或專家請教,解決教學中的難題。
2.教師帶學生到企業實習,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對接
學校每年安排1~2名專業教師帶學生到企業去生產實習。教師必須深入生產第一線和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實踐中學習企業里的各種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總結、發現學校教學中的不足,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補漏”,努力實現教師與企業、專業與職業、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對接,并為學校后續教學提出參考意見。
七、通過社會招聘,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到校任教
“立足培養、積極引進”“內訓為主、外聘為輔”是學校一貫堅持的原則。根據學校實踐教學工作的需要,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行業專家、高級技師或能工巧匠等任兼職教師,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增添新的血液。
八、鼓勵專業教師參與或輔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
學校制定政策給參加或輔導技能競賽獲獎的教師以重獎,鼓勵專業教師參與或輔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促使教師大膽探索、苦練內功,從而提升技能水平。如:連續幾年,學校教師輔導的計算機、機電、模具專業的學生參加江西省技能大賽,均獲得前一、二名的佳績。學校也有多名青年教師在全省技能大賽中獲獎,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九、以老帶新,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才
一方面學校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都肩負著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使命。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即:對新教師選派1~2名經驗豐富的高級講師或技師進行指導,不定期的進行聽課等方面的檢查,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實訓指導,以提高新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才成長。另一方面外出進修的骨干教師返校后,向全體教師傳授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如:數控專業的老師向大家傳授“一體化”教學模式。
十、倡導文化基礎課教師的“ 一專多
能”,逐步向“雙師型”教師過渡
職業院校的文化基礎課教師是否是“雙師型”尚無定論,實際上這些教師大多來自師范院校,他們所掌握的知識與職業院校的要求相距較遠。因此,這些教師應當更多地熟悉專業知識,逐步向“雙師型”教師過渡。現代科學的整體性、滲透性、綜合性越來越強,倡導基礎課教師有目的地向相近專業跨科、系進修,支持他們攻讀研究生、專業進修或自學成才,鼓勵他們在其他專業領域進行實踐,成為復合型人才,以增強教學適應能力。例如:筆者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我的專業是化學,隨著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安排的變化,我不斷地學習和挑戰新的專業,先后擔任了造紙、釀酒、食品、煙花、制鹽、文秘、旅游、酒店、商貿等十幾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并深受學校師生的好評。學校應該重視文化基礎課教師的“一專多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師潛能,使之有向“雙師型”教師過渡的可能。
隨著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改革,努力培養一支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和教學水平高超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將是職業院校的一項長期任務。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斷探索“雙師型”教師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
(作者單位:江西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途徑與方法】相關文章:
關于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08-22
多途徑多方法培養學生“聽”的能力08-17
建立“雙師型”專職思政隊伍02-24
談談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和途徑02-24
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途徑08-17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12-19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初探08-17
高中語文創新的培養途徑08-18
職業院校年輕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途徑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