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歷史論文>淺議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編寫

    淺議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編寫

    時間:2023-02-23 20:41:00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議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編寫

    淺議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編寫
      
      王本濤
      
      (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廣西桂林541001)
      
      摘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世界近代史學科擺脫了蘇聯史學體系的影響,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逐步獨立和完善,并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構建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與編寫世界近代史教材緊密相連,教材的內容只有不斷地完善和豐富,并且體現最新的研究成果,才能推動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教材編寫
      
      一、世界近代史的定義
      
      世界近代史的定義問題是近代史學科體系的基本問題,對世界近代史的定義不同,必然出現不同的分期標準和對近代史卜下界限的劃分不同,也決定著歷史學家對世界近代史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的闡釋方式。因此,一部較好的世界近代史教材首先體現在它對該學科涵義的表述上。整體而言,世界近代史和世界史的涵義一樣,都是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完善。
      
      眾所周知,我國的世界史學科體系在建國初期全面引進蘇聯的體系,世界近代史也不例外。蘇聯體系把世界近代史界定為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歷史,同時也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斗爭的歷史,歷史發展的動力是階級斗爭,因此體現了鮮明的階級斗爭史觀。現在看來,這種觀點主要問題在于低估了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能力。事實證明,資本主義不但沒有走向衰亡,反而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其實,恩格斯早在其生前最后一篇文章《1848年至1850年法蘭西階級斗爭導言》中,就承認19世紀中葉“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叫‘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資本主義的基礎還有很大的擴展能力。”1978年以前,國內史學界對于世界近代史的定義,基本上照搬了蘇聯的定義,集中體現在周一良、吳于廑主編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中,認為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的世界近代史教材開始逐漸更正對世界近代史的定義。80年代劉祚昌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稱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資本主義的歷史”;(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90年代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則提出,“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確立、發展和基本定型時期的歷史”。后來劉宗緒先生把世界近代史又進一步概括為“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成熟時期的歷史。”1992年,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教材《世界史,近代史編》認為: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并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和反響的歷史,也是從地區隔絕向世界形成統一整體過渡的歷史。2000年,潘潤涵、林承節主編的世界史教材更直接明了,認為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歷史。從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學術界對世界近代史定義的認識已擺脫了傳統理論的束縛,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盡管對于資本主義的命運估計不盡相同,但這些定義都肯定了世界近代史的資本主義屬性,因此,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世界近代史的核心。但也有學者認為,世界近代史與資本主義社會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并不必然等于近代時期,因此主張“世界近代史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發展的歷史,或者說世界近代史是工業經濟時代的世界歷史。”筆者認為,這種定義試圖擺脫傳統的以社會形態演變來劃分歷史時期的模式,其實是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世界近代史的內涵。
      
      二、世界近代史的學科體系
      
      我國著名史學家吳于廑先生認為,“世界歷史是歷史學中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勢。”這段話深刻揭示出“世界史”是有機統一體的內涵。然而,構建世界史的學科體系并非易事。例如,20世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編寫的六卷本《人類史》和蘇聯科學院主編的十卷本《世界通史》,盡管內容豐富、資料翔實,但卻“缺乏嚴密的體系,甚至給人以雜亂無章的感覺”。錢乘旦認為,歷史學科體系是歷史學家對歷史的理解和解釋系統,它決定歷史學家選用哪些素材來編織他對歷史的陳述。體系實際上就是篩選歷史的標準,通過它來選擇史料、重現歷史。
      
      中國的世界史學科,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來,并且全面引進了蘇聯的學科體系。根據蘇聯的學科體系,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始終貫穿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相對立的思想。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史學界開始從不同的角度,編寫新教材,重新解釋世界近代史,構筑新的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主要有兩個:用現代化的觀點解釋的世界近代史,以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為代表;用整體的世界觀來組織的世界近代史,以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近代史編》教材為代表。
      
      在1999年版本的《世界近代史》中,劉宗緒先生從現代化的觀點重新解釋和組織了世界近代史。這個體系的編寫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以工業化為主線,以社會經濟史為重點,充分的體現了經濟的發展對社會變革的決定作用。按照生產力標準,該書將世界近代史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手工工場時代(17世紀到19世紀初)、蒸汽時代(19世紀初到70年代)及電氣時代(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這本教材采用的三大分期法的新體系,使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論述,避免了以往教材以某個事件為中心和基本上按國別史單線條進行敘述的傳統模式,更清晰的勾勒出世界近代史的全貌。
      
      錢乘旦也主張用現代化的觀點構建世界近現代史學科體系。他在《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一文中認為,世界近現代史的主題是現代化。以現代化為主題的體系。世界近現代史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現代化的準備、現代化的起動、現代化的發展、現代化的全球擴張和現代化的轉型。在這五個階段中,世界近代史就占其中的前四個階段。因此,現代化是世界近代史的主題,也是構建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的主要依據。李其榮主編的《世界通史(近代卷)》就是以現代化為視角編寫的教材,闡釋了以資本主義現代化為主線、工業化為基礎,推動“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封閉型的農業社會向開放型的工業社會轉變,資本主義經濟由局部地區向整體世界擴展的歷程和規律。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近代史編》,是以整體世界觀為指導,認為人類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兩個方面。縱向發展是指人類物質生產史的不同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會形態的更迭。橫向發展指的是各民族、各地區從閉塞到打開閉塞,從隔絕到相互交往,最終使歷史的分散發展變為整體發展。這套教材把世界近代史的發展分為四步。第一步是1500年前后,地理大發現打破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的隔絕狀態,開始了地區間的聯系。第二步是到1760年前后,歐洲與殖民地之間形成了密切的經濟關系,加強了世界地區間的聯系。第三步是從18世紀后期工業革命開始到到19世紀中期,全球形成了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第四步是從1871年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工業飛躍發展,導致了壟斷組織的形成,推動了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終于瓜分完畢,資本主義勢力伸到世界各個角落。此時,世界已經形成一個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整體。在這套教材中,世界由分散到整體發展的觀點貫串始終,其所構建的學科體系從縱橫兩個維度描述了世界近代史的發展歷程及其客觀規律,使學生更易于從宏觀上把握世界近代史的全貌。
      
      三、關于編寫世界史教材的建議
      
      一部好的教材當然首先要體現在其科學的體系,同時要根據長期的教學經驗,博采眾長,把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總的來說,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世界近代史教材在不斷的完善,學科體系越來越科學,某些問題的認識也隨著認識的發展而得到深化。
      
      由于對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探討日益多元化和科學化,不同理論體系指導下的教材編寫,其側重點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有些教材添加附錄和列表,如王朝世系表、國情統計表等,都對學生幫助很大。還有些教材對重要內容增加專題總結,并列舉思考題,有助于學生掌握重要的理論問題。但是,這些教材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其一,大多數教材都缺少地圖。許多學習世界史的同學對于世界地理的熟悉是很不夠的,有些人甚至連阿爾卑斯山脈在哪都不清楚,對于學歷史的人來講,地理知識的匱乏是相當悲哀的。所以,教材本身要加入一定的世界地理知識,才能使教材更豐富,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世界歷史。其二,教材內容嚴謹卻乏味。教科書當然要提倡嚴謹,但嚴謹的書面語有些死板,缺乏趣味性。在這方面中學的新教材有許多改進,可以借鑒。比如增加著名插圖、名人的論斷以及拓展閱讀等,都可以增加歷史的魅力,擴展學生的學術視野,改善教材本省的單調和乏味。其三,教材的內容應更加豐富。傳統的教材更重視政治、經濟、軍事的歷史,對于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講述較少,以至于學過歷史后對那個時代的人們生活一無所知。現在許多教材都在逐步解決這個問題,使教材的內容不斷豐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的發展。
      
      克羅齊曾經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對世界近代史的認識也會發生變化。對于教材而言,最重要的是跟上形勢,這樣世界歷史教材才不至于落伍。
      
      責任編輯:李佳
      
      

    【淺議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編寫】相關文章:

    小學錄像作文教材淺議08-17

    世界近代史的階段特征08-07

    淺議職業學校體育教材改革原則08-17

    回顧中學語文教材編寫的歷史08-17

    編寫新的高中物理教材的思考與實踐08-17

    淺議中專語文教材中的幾種“聯想”方式08-08

    關于編寫新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思考08-17

    論語言輸入在大綱設計與教材編寫中的作用08-17

    談新教材的編寫體系和教學模式08-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在线播放AⅤ免费播放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