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科普作文:作文教學之奇葩──孫寅華科普作文實驗與研究

    科普作文:作文教學之奇葩──孫寅華科普作文實驗與研究

    時間:2022-08-17 15:44:41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科普作文:作文教學之奇葩──孫寅華科普作文實驗與研究

    山東省煙臺市毓璜頂小學孫寅華老師從1999年秋季開始,先后在四、五年級進行科普作文的實驗與研究,歷時一年多,效果顯著。

    科普作文:作文教學之奇葩──孫寅華科普作文實驗與研究

    實驗背景

    為什么要進行科普作文的教改實驗呢?孫寅華是這樣考慮的:

    第一,從創新教育的發展需要出發。近年來,普及科學知識,提倡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而小學語文教材遠遠落后于形勢的發展,科技內容較少。五年制3至5年級語文教材共有課文170篇,其中科普課文僅6篇,占3.5%;教材規定的作文練習共46次,屬于科普方面的只有一次,占2%。因此,在作文訓練中增加一些科普作文,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第二,從改革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出發。小學作文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不少成績。但由于課本作文(指教材規定的作文練習)在題目、材料方面的諸多限制,日益暴露出種種弊端。如命題方式單調,思維空間狹窄,選材偏頗,加之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人格分裂、思維萎縮、語言運用能力發展遲緩。作文中出現的“編、抄、套”和“假、大、空”,就是這種作文教學導致的必然惡果。為此,作文教學必須突破題材上的單一性,把科普內容引進來,構建人文性和科學性相輔相成的題材格局。

    操作流程

    實施這項改革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時間安排。孫老師把每周兩節課的“自由讀寫”時間一分為二,一節演文學作品,一書讀科普讀物。這樣,學生每學期讀科普讀物的時間大約20多節,而課外利用節假日讀科普讀物的時間大大超過課內。同時利用間周一次小作文的時間寫科普作文,每學期8-10篇。其二是讀物保證。現在實驗班共有科普讀物680多本,平均每人12本。

    科普作文的操作流程是:提出問題──查閱資料──現場觀察(或實驗)──撰寫文章。可以概括為科普作文“四步走”。

    第一步,提出問題。每學期開始,老師就發動學生根據觀察和閱讀,提出有關科普方面的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問題提得越多,質量越高,學生的思維觸角就越靈敏;思維空間就越廣闊。本學期開學以來,實驗班共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186個,每人平均3個多。然后把這些問題在班上公布,供大家選擇。每個人可以從中選擇一兩題,作為近期主攻目標。

    第二步,查閱資料。就是帶著問題讀書。這種閱讀不同于一般閱讀,帶有很強的目的性、針對性。多數學生為了完成一篇科普作文,跑書店、上科技館、查資料、做記錄、找答案,不厭其煩,樂在其中。

    第三步,實地觀察(或實驗)。觀察可分定向觀察和機遇觀察兩種。這里指的是為解釋某種現象而采取的定向觀察。如有的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爬山虎的腳上有一種膠質,揭開了它之所以“能爬墻”的秘密所在。有些問題的解決,單靠觀察是不行的,還要親自做實驗。當然,對小學生來說,有許多科技方面的問題,既難以觀察,也不便實驗,只有靠查閱資料才能解決。如“水星上有水嗎”、“二惡英──危害人體健康的惡魔”、“為什么老虎身上有條紋”等等。

    第四步,撰寫作文。這是最后一步,是目的,是在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寫出的文章就是揭示分析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初見成效

    科普作文的實驗與研究雖然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效果卻非常明顯。

    一、提高了寫作水平

    據調查,在實驗班58人中,對課本作文感興趣的只有9人,占15%;對科普作文感興趣的58人,占100%。興趣出成績。科普作文的良好率達85%以上,遠遠高出課本作文。最近,教師對家長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問卷全部收回,表示很高興、很滿意、很贊成,有的甚至認為是“新生事物”,是“21世紀小學生的必修課”。學生楊萱的母親劉巖紅說:“我很難想象小學生能寫什么科普作文,自我看了楊萱寫的《螢火蟲的啟示》以后,很震驚,不但主題明確,而且邏輯性也很強,我也受到很大啟發。”

    二、拓寬了寫作題材

    傳統的作文體裁僅局限于人文方面,如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而且多用司空見慣的好人好事服務于光明主題,使作文喪失了它應有的靈氣和活力。科普作文的出現,打破了人文題材的一統天下,把選材范圍擴展到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鳥魚蟲,大千世界,無所不及,而且每次作文,從題目到內容沒有一個重復的。

    三、活躍了思維能力

    疑問是思維的起點。科普作文從提問題開始,給思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在宇宙萬物之間,有十萬個為什么,百萬個為什么,千萬個為什么,學生在探求這些為什么的過程中,就會逐漸養成敢于質疑、敢于批判、敢于創造的思維品質。據統計,在科普作文的寫作過程中,查閱資料占100% ,請教別人(老師、家長、親友)的占50%,現場觀察的占32%,來自實驗的占38%,所有這些,都有效地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培育了科學精神

    什么是科學精神?簡言之,就是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愛是前提,學是手段,用是目的。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素質,關系到新世紀中國的興衰,科學普及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已是刻不容緩的事。科普作文的實踐為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山東教育》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 亚洲欧美在线看h | 日韩在线欧美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