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學校教育現代化的思考
關于學校教育現代化的思考一、管理者的現代化意識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前提
校長作為基層學校的管理者,其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一所學校的辦學方向;而是否具有較高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影響并制約著學校的整體發展。
鄧小平于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戰略方針。遵照這一方針,面對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我們感到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正面臨著現代化教育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在這種沖擊與挑戰面前,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作為學校發展的領頭人??一校之長首先必須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意識。
據了解,上海某中學已在教學大綱規定之外增開五門現代職業“必修課”。該校從初中預備班起即開設雙外語選修課,從初一到初三開設計算機應用課等。這說明,該校校長擁有敢為人先、培養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前瞻意識和過人膽識,才能打破常規,開辟適合學校發展的辦學之路。
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校長所具有的現代化意識,為學校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可能,要把這種可能轉變為現實,還需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只有依靠這些教育現代化主體的生力軍,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才能在基層學校得以實現。
1.現代化教育需要一批思想過硬、師德水平高的教師隊伍
我們的教育事業是提高民族素質的一項偉大的事業。在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的今天,對教師的政治素質、師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堅定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要發揚愛崗敬業與奉獻精神,要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堅持正確的育人方針,開拓性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2.現代化教育需要一支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
如何把學校的辦學思想及現代化教育意識轉化為教師的行為,使其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修養、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已成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學校要不斷為教師提供進修、培訓等機會,為教師提供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的機會,使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技能技巧不斷更新、提高,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教育手段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教育現代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它不僅要求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現代化,而且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要現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在傳統的教育手段基礎上發展起來。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影響、制約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也影響和制約教育現代化的內容與方法。
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與傳統的教育手段有很大的不同,但又有其承襲關系,現代化教育手段、媒體的運用,將成為教育發展的主旋律。投影、幻燈、錄音、電視、計算機等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使用,使教育手段更加豐富多彩,用圖、文、聲、像等多樣化的方法傳遞的教育信息作用于人的各個感受器官,提高了信息的傳播效果。
四、學習掌握信息技術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當務之急
吉林省教育廳[2002]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在中小學教師中開展全員信息培訓,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繼續教育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中小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標志之一。”并規定到2003年信息技術未通過初級培訓的教師不能聘任為教師。可見教師了解、掌握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識,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又一重要任務。所以,加強教師全員培訓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當務之急,必須抓實、抓緊、抓好。
總之,實現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個宏偉目標,她需要各級政府重視起來,統籌考慮。在中小學校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領導要作具備現代化意識的管理者;教師要了解、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知識與技能,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學校要創造條件,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只有方方面面行動起來,教育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就會早日繪就。
【學校教育現代化的思考】相關文章:
基層學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08-24
不是思考的思考作文06-20
中華文化與現代化08-17
中國后發型現代化模式08-17
現代化的心得體會11-16
換位思考08-20
思考作文08-22
思考的日記02-09
思考的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