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位思考演講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為誰教”之問,我想,不如我們來看一看,學生需要什么?
我們如今是小學語文教師,許多年前我們也做過小學生。大家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不小的困惑,不妨來一個“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小學生,學習語文,我究竟需要些什么?
明確一個方向——
很多時候,語文課堂中老師的行為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小學生畢竟還小,老師想當然地設計、執行教案,無異于刻舟求劍,甚至是緣木求魚。
如果我是小學生,關心的當然是自己的“學”。我不想機械地聽從老師的“指令”,我想弄明白,在語文課堂上“我該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前進的方向不明,很可能會走錯路。小學生剛開始走上語文學習之路,我們有必要讓他們明確語文課堂中學習的方向。
教給一些方法——
很多時候,語文老師會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或者不待學生嘗試就告訴。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際課堂中,不少老師卻忘記了這一準則。
如果我是小學生,我希望老師教給我一些方法,然后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巧妙的引導。因為對于我來說,這些方法就等于是我學習的“武器”。
當然教學生方法,不能機械、呆板,讓他們死搬硬套;而要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讓他們不知不覺地掌握,然后教他們如何在實踐中運用。
進行一點嘗試——
語文教學正在“實現現代化”,正在“與國際接軌”,老師們在課堂中使用課件的次數越來越多,比如把課文、插圖變成PPT,又如把更多的相關資料補充進來。如此一來,課堂上師生似乎都被多媒體“綁架”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我是小學生,我希望老師給我一些自主時間,讓我自己嘗試讀好課文、寫好字、思考問題、寫好作文。我知道自己的表現可能還有些稚嫩,但是我迫切地希望得到“試一試”的機會。
我們都明白,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實實在在地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哪里來?不是我們直接塞給他們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這需要我們給學生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不斷嘗試中提高能力,發展素養。比如質疑的能力,老師不讓學生嘗試著提出自己的問題,他們永遠學不會提問。
感受一種變化——
很多時候,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只是機械地“配合”老師,他們根本沒有學習的熱情。學了一節又一節語文課,他們沒有體會到獲得知識的喜悅,沒有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快樂。
如果我是小學生,我希望老師用他(她)智慧的大腦,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活動。我會在他(她)的引導下,欣喜地發現自己一天天在進步,然后漸漸地對語文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小學生會因為取得成績的成功感而喜歡上語文。教學相長,學生變化了,反過來又會推動老師的變化,語文課堂就能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要想解決“為誰教”的問題,不如直奔主題——小學生需要什么?用現代理念來講,教育是一種服務,語文課堂是為學生的現在和將來服務。明白了小學生真正需要什么,我們就努力給他們所需要的。
【換位思考】相關文章:
作文換位思考09-11
換位思考的作文02-07
換位思考作文09-11
換位思考的語錄12-03
換位思考話題作文05-02
學會換位思考作文09-11
換位思考優秀作文08-24
關于換位思考作文03-22
有關換位思考的作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