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 新理念 新感受
新課程 新理念 新感受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體會
劉永鴻 湖北省鄖縣城關鎮第二完全小學 442500
[摘要]:通過教學實踐,真正理解數學的內在價值,只有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行為,正確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系,才能體驗數學的價值;只有課程內容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才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也只有教學資源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華,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體會
隨著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繁、難、偏、舊”的課程內容,已滯后于教育發展的要求,傳統的“講數學”、“聽數學”、“練數學”,也嚴重制約了教育的有效發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結合自身近年來參與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淺談如下幾點感受。
一、教學理念——與《數學課程標準》相適應
任何改革必需先進行觀念革新,只有觀念的更新,才能有行為的轉變。沒有觀念的變革,即使是行為轉變,也只能是機械的模仿。因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行為。
首先,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必須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基礎上,創設“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參與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促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的發展”,使人人體驗成功的喜悅,感悟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講數學”、“聽數學”、“練數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
最后,轉變教學評價標準。傳統的教學評價重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目標多元化,評介方式多樣化。評價“注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多用激勵性評價”,“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學生不同的需要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二、教學目標——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
為轉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僅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如某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10的認識”時,通過課件演示教材P64主題圖,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數出10個人、10只鴿子,通過比一比,填一填等數學實踐活動,學生經歷抽象10的過程,感受10的組成,培養10的數感,形成和建立數10的概念,讓學生在充分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完成數學抽象,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發現,有所認識與提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體會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數的抽象美。
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 1 2
【新課程 新理念 新感受】相關文章:
新課程新感受08-17
新課程需要新理念08-17
實施新課程 注入新理念08-17
新課程、新理念、新問題、新挑戰08-17
新課程 新理念 新天地 --淺談美術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觀念應對08-17
新課程 新理念 新探索——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新課標理念08-17
數學教學新理念08-17
新理念 新模式08-17
初一新感受作文06-02
新學期新感受作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