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重視和加強鄉土歷史教學
(浙江省麗水市 孫龍基 胡群英)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認真落到實處。鄉土 歷史教學則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鄉土歷史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受祖國教育的具體而生動的材料。加里寧說,“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 識自己的故鄉開始的”。“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此話很有道理。
幾年來,我們從聽課中發現,中小學生對鄉土歷史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人們對自己家鄉的山水草木,人 文景觀,歷史發展,社會變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進行鄉土歷史教學,可以把愛國斗爭進近了,把愛國人 物講親了,使學生通過對家鄉歷史發展的認識,促進對家鄉現狀的研究,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家鄉與祖國 聯系得更切實,更緊密,培養他們為建設家鄉的美好明天和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的志向。
重視和加強鄉土歷史教學,可以使初二《社會》課的教學內容更具體、更豐富。如學習《社會》第三冊第 七章《中國古代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中的“重要的水利工程”一目,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參閱麗水地區鄉土 教材中《浙江省最早的水利工程——通濟渠的修建》一節。讓學生知道,通濟渠是處州人民與大自然斗爭的豐 碑。1400多年來,它一直在發揮作用,使碧湖平原成為麗水地區最大的糧倉。學習《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一章時,教師可講述鄉土歷史教材中的“方臘起義與處州人民的斗爭”、“處州人民反對金、元貴族壓迫的 斗爭”、“處州葉宗留起義”和“處州人了抗倭斗爭”等內容。近現代史部分中可聯系講述的就更多了。它由 近及遠地使學生懂得,處州人民的斗爭是中華民族斗爭的一部分。學習《中國古代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一章 內容時,教師可聯系鄉土歷史的相關內容,說青瓷、石雕,論寶劍、香菇,評述這些在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中 為祖國贏得聲譽的工藝品和特產時,學生會激蕩一種民族自豪感。學習《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一章時,鄉土 教材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就更多了,無論是處州籍的還是外籍文人學者,都為處州創造了光輝的科技文化成果 。學習這些內容,會使學生激動不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自然會在學生中潛滋暗長,這種潤物細 無聲的情感培養,是空洞說教所無法替代的。
近在本鄉本土的許多歷史文物、遺址,可供學生參觀、考察,有些史實還可以讓學生調查訪問,從中得到 一些感性知識,培養學生的情操。麗水地區七縣二市,著名的名勝古跡有64處,重要的紀念地、烈士墓8處 。如縉云的仙都、麗水的南明山、青田的石門洞、慶元的西洋殿、松陽的延慶寺塔,龍泉的九姑山,云和的龍 眼洞、景寧的時思寺、遂昌的遺愛寺以及牛門崗新石器遺址、大窯青瓷古窯址等都名聞遐邇。青田的周恩來同 志題詞紀念碑,景寧的李振彪烈士墓,青田、龍泉的革命烈士陵園,麗水廈河的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等都是 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通過歷史考察和調查研究,增強了歷史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又在潛移默化中培 養了學生愛鄉愛國的情感。
鄉土歷史是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民族靈魂的一個縮影,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具體材料,切 實搞好鄉土歷史教學是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
麗水地區雖然地處西南山區,但源遠流長,有悠久的歷史,在祖國光輝燦爛的歷史長中占有一席之地。早 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處州涌現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令人矚目,可謂是“人杰地靈”。 杜光庭(縉云人)是一位著名文學家,他創作的《虬髯客傳》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南宋著名學者鮑彪(縉 云人)著作頗多,主要的是《杜詩注》和《戰國策注》。南宋龍泉人葉紹翁是學者又是詩人,他的“春色滿園 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詩句,富有藝術性和哲理,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松陽人張玉娘是與李清照等齊名 的南宋四大女詞人之一。南宋時著名的醫學家、青田人陳言著有《三因極一病源論粹》一書,創立“三因極一 ”學說,對中醫病理學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元末明初的劉基(青田人)學問淵博、才智非凡,是我國歷史上 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朱元璋征聘的“浙東四先生”中除了劉基,麗水的葉琛,龍泉的章溢也都是 明代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們對朱元璋統一全國,建立朱明王朝起了重要作用。明初著名學者、龍泉葉子 奇的《草木子》是我國著名的筆記之一,它對研究元末明初歷史有重要參考作用。
通過鄉土歷史教學,應讓學生明白,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麗水地區畬漢各族人民不斷進行反壓迫斗爭 。如北宋方臘起義時,霍成富、陳箍桶在縉云舉旗響應,后壯烈犧牲。為反對金、元貴族的壓迫,縉云人詹友 在靖康之難中忠貞殉國;麗水人姜綬忠貞不屈,被金人殺害。麗水人劉倚友在東京保衛戰中英勇犧牲。遂昌人 龔楫戰死和州,名垂史冊。龍泉人何志同、鮑廉,青田人林融、季文龍,縉云人曹天驥、曹天駿兄弟都為反對 金、元貴族壓迫而貢獻出自己的生命。
近現代的鄉土教學更有助于愛國主義教育。在太平軍兩次進軍處州時,爆發了陳二麻子領導的農民起義和 趙起為首的金錢會起義,有力的支援了太平軍的斗爭。當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在麗水地區興起之時,處州爆發了 以會黨為中心的反教會反侵略的愛國斗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 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的成立和浙西南游擊根據地的創建,使處州革命斗爭生氣勃勃,劉英、粟裕等英名永遠留在 麗水地區人民的心中。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同志和華僑領袖陳嘉庚曾分別前來我區視察和慰問。周恩來還為 青田東源小學的創立作了“中華民族新希望”的題詞。
麗水地區雖是山區,但處處有寶。龍泉寶劍“寒光逼人,削鐵如泥”,是聞名全國的工藝品。它名揚四海 ,在1915年巴黎博覽會上得過獎。青田石雕飲譽國內外,它作為商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妙絕 倫的石雕代表作如《葡萄山》等,成為我國工藝美術中的瑰寶。“山珍海味”之一的香菇源于我區的慶元縣。 慶元縣不僅是中國香菇種植的發源地,也是世界香菇種植的發源地。龍泉青瓷是我國青瓷的代表,有“薄如紙 ,明如鏡,青如玉,聲如罄”的美譽。通過教學,我們可以啟發中小學生立足家鄉,放眼全國,胸懷世界,促 使他們樹立為建設家鄉美好的明天和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志向。
近幾年來,我們要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結合統編教材認真使用經浙江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浙 江省麗水地區義務教育鄉土教材·歷史》,并列入結業會考范圍。據我們了解,全區絕大多數學校都能按此要 求授課,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繞有興趣。慶元縣屏南鎮中學成立了鄉土歷史興趣小組,在歷史教師指導下舉辦 專題研究、報告會,聯系實際進行鄉土史調研活動。該校陶學海同學撰寫的《地編鄉土教材〈歷史〉的點滴爭 議》一文在1994年地區中史年會上獲得好評。1994年麗水市城關鎮舉辦鄉土歷史知識競賽,多數學生 參賽,實際上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1995年11月,地區教研室召開了一次鄉土歷史教學研討會,動 員歷史教師利用鄉土教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鄉土歷史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重視和加強鄉土歷史教學】相關文章:
必須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字教學08-20
應加強對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08-17
語文教學必須加強朗讀訓練08-17
歷史教學中怎樣加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08-14
初中歷史教學與鄉土文化資源的融合08-20
重視和加強民族文獻的開發與利用08-09
重視教給方法,加強段的初步訓練08-17
政府要加強鄉土傳統特色的保護08-15
鄉土史教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08-23
珍愛生命:作文教學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