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物理論文>《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

    《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21 19:32:54 物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2.過程與方法。
        ·觀察沸騰是液化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樂于了解日常活動中的物理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特征。
        【教具與學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蘋果;酒精、熱水、燒杯、鐵架臺、溫度計、酒精燈、石棉網、紙蓋(24套)
        【教學過程】
        一、實驗與發現
        師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讓學生看見內有酒精)擠癟,袋口扎緊,放入熱水中。
        學生觀察現象
        師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學生觀察現象并猜想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師請學生聞一聞、看一看口袋內有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為什么塑料袋在熱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變癟了,學生代表回答。教師點撥,總結出汽化和液化。
        (在這個演示實驗中,并不先告訴學生內有酒精,而是讓學生觀察“鼓起”“變癟” 的現象,再通過“聞一聞”“看一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與探索欲,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體現從現象到物理的課程理念。)
        二、探究與發現
        1.設置情景提出問題。
        師:一群業余登山隊員登上一座高山后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如飯是生的,雞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開水” 中也不燙手等,隊員百思不得其解,請同學們幫幫忙,能解釋這些“怪現象”或者能向老師提出什么問題嗎?
        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發現和提出問題。
        (1)與氣壓有關。
        師:肯定,說明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繼續學習。
        (2)水沸騰后不燙手,說明溫度低,若繼續給水加熱,溫度會不會繼續上升?
        師: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會不會繼續上升?水沸騰時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過什么來觀察?
        學生:實驗。
        2.設計實驗。
        小組討論,提出設計方案,教師引導,適時點撥。
        3.進行實驗。
        小組探究,一人計時,一人記錄,一人觀察現象,教師巡視。提示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白紙上。
        4.分析與論證。
        (1)請小組代表總結在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
        生1:水沸騰時,氣泡由小變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溫度保持不變。
        生3:我停止加熱,水也停止沸騰了。
        師: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
        生3:沸騰要吸熱。
    (2)請小組代表仿照晶體融化曲線描繪出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曲線。
        師:指導學生觀察圖像,得出沸點的定義。
        (3)指導學生看“小數據”。
        師:為什么我們測出水的沸點與書上的不同呢?
        讓學生發現條件:在標準大氣壓下。
        5.評估、交流與合作。
        請小組代表總結實驗設計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沒有什么失誤?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分析為什么各組測出的水沸點不同?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a.忘記加紙蓋;b.水盛得太多;c.測量中產生誤差,造成水的沸點不一樣。
        6.布置課后探究“紙鍋燒水”。
        (我在處理這個探究實驗時,別出心裁地講了一個看起來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這個故事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大門,引起了學生在認識上的沖突,激起了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和熱情。我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時堅持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培養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設計實驗的能力。通過評價、交流活動,既讓學生發現了別人的長處與自己的短處,認識到自己的成功與不足;又讓學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與發現
        提供以下現象,讓學生觀察討論并從物態變化的角度歸類。
        a.剛從冷藏室中拿出的蘋果,表面不斷凝結小水珠(演示);
        b.打濕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圍冒“白氣”(演示);
        d.冬天,室內玻璃窗上的水珠;
        e.灑在地上的水不見了。
        學生分類,教師肯定,并且說明:在物理學上稱b、e這一類物態變化叫蒸發,它屬于汽化現象,而a、c、d這一類物態變化叫液化。
        1.蒸發。
        (1)請學生比較“濕衣服慢慢變干了”與“水沸騰后一直加熱,直到把燒杯里的水燒干”,這兩種汽化現象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教師點撥思路,分析出蒸發與沸騰這兩種汽化現象的異同。
        (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曬衣服的?
        請其他學生回答這位同學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討論出影響蒸發快慢的三要素。
        (3)學生分小組“想想做做”。
        請小組代表說出自己的感覺,觀察到的現象。小組討論,教師點撥,總結出:蒸發、吸熱、致冷。
        (4)請學生解釋圖4.3-5。
        (5)請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有關蒸發的現象。
        2.液化。
        (1)請學生討論a、c、d現象是屬于液化外,還有什么共同點。
        生:冷、溫度低。
        教師點撥并設問:怎樣可以使氣體液化?
        生:降低溫度。
        (2)教師演示:給密封的乙醚氣體加壓。
        學生觀察現象,小組討論,總結出在常溫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
        四、課堂教學小結與延展
        1.教師介紹液化石油氣和火箭燃料。
        2.指導學生閱讀“STS:電冰箱”。
        3.介紹科學世界“不燙手的開水”。
        4.請學生談談本堂收獲與體會。
        5.作業:動手動腦學物理1、2、3、4。
        (由各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引入蒸發和液化,體現了從現象到實質,從生活到物理。通過“拓展與延伸”,讓學生從物理走向社會。學生自己得出規律,培養了學生自主思維的能力。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觀察、討論、發表見解,既體驗成功,也增強了學生合作、互助的能力,還可彌補班額較大時對弱勢學生關注的不足。)

    【《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08-17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08-25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04-06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04-08

    《汽化和液化》教學設計(通用7篇)09-05

    汽化液化教學反思02-07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8篇(精品)02-25

    《汽化和液化》物理教學反思(精選3篇)08-22

    “汽化”教學設計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欧美丝袜久久精品 | 视频区国产欧美国产日本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图片另类在线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