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美術論文>美術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

    美術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

    時間:2023-02-20 09:38:27 美術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美術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

    劉 揚


       一、強調課程標準的導向性、選擇性
      從教育的角度看,美術課程是一門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課程。然而由于各種原因,目前人們對美術課程的重視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美術課在中小學課程中,依然處于弱勢地位。認清這一點,有助于我們制定切合實際的美術課程標準。理想的美術課程應該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而不是制定一個所有學生必須達到的硬性標準,并用一種統一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正是基于這一認識,本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
      本課程標準沒有采取列出具體的知識點(在低年級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導向性的內容標準,并提供指向這些標準的教學活動方式建議。這些教學活動方式建議也是選擇性的。例如,7-9年級的“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標準是:
      ▲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體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上述內容標準非常概括,體現大的導向性。為了指向上述標準,有下面的教學活動建議可供選擇:
      教學活動建議:
      ● 學習設計基礎知識,做色彩的對比、調和及聯想等練習。
      ● 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等設計封面。
      ● 為校運動會或文藝活動設計招貼畫。
      ● 為商品做包裝裝潢設計。
      ● 了解鐘表、汽車、計算機等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知識,并練習繪制簡單的效果圖。
      ● 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的制作練習,為家長會設計制作請柬,并對會場進行裝飾美化設計。
      ● 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童裝、學生裝或校服繪制設計效果圖。
      ● 學習立體構成知識,用各種線材、面材、塊材進行立體構成制作練習。
      ● 對竹木、廢導線、廢金屬箔(如易拉罐)等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制作小裝飾品和實用工藝品,裝飾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或饋贈他人。
      ● 集體討論校園或附近社區的環境美化方案,并進行設計練習。
      ● 練習制作陶藝小品。
      
      既然標明是“建議”,就不具備強制性,編寫教材或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加以選擇。例如,雖然其中有“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和童裝、學生服等設計”以及“練習制作陶藝小品”等建議,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不采納,甚至還可以自己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這樣,標準就具有了彈性,給予課本的編寫和教師的教學以更大的發揮空間。
      與原教學大綱(指試用修訂版,以下均為與此版的比較)的比較:原大綱基本上以開列知識點的方式構筑教學內容體系,而且知識點的規定比較具體、嚴格,具有較強的限制性。現列出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部分作為比較:
      1.欣賞中國優秀美術作品。
      2.初步了解美術分類的知識。
      3.學習平行、成角透視知識,用線條表現物體的結構,做簡單的寫生練習。
      4.了解人體比例、結構知識,進行鉛筆人物速寫練習。
      5.初步了解中國寫意花鳥畫的知識,進行花鳥小品臨摹。
      6.學習圖案、平面構成知識,并進行練習。
      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進行小型雕塑制作。
      
      二、以美術學習方式劃分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課程改革,要改變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因此,本課程標準從美術學習方式出發,劃分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
      美術學習方式依其特點,大致可分為創作與欣賞兩類。盡管創作和欣賞都具有外化和內化兩種活動的特征,但創作更傾向于外化,欣賞更傾向于內化。由于美術學習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特點,所以創作活動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便于學習,標準將創作活動再具體劃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為為主,是上述兩個學習領域的相同點,而主要區別則是一個更注重自由性,一個更注重功能性。“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則注重通過感受、欣賞、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
      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為些,本課程標準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它分為三個層次:(1)融美術各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欣賞·評述”)為一體;(2)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3)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系。三個層次之間又有著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疊。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時,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結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領域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制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欲望,并體驗愉悅和成就感。
      但這一領域的學習,要與綜合藝術課程的學習相區別,注意可行性和保持美術自身的特色。
      如5-6年級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標準是: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運用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的關系。
      提出了如下的教學活動建議指向上述標準:
      ● 結合傳統節日,創作、設計和制作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 配合班隊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進行策劃、制作與展示。
      ● 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制作木偶、服飾、皮影以及相應的布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 調查、了解社區或村莊的歷史,從美術設計的角度,為自己所在的社區或村莊的未來發展作規劃,設計并制作模型。
      ● 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并制作出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
      ● 使用攝影、錄像收集素材,利用計算機等手段來進行美術創作和展示活動。
      與原教學大綱的比較:原教學大綱基本上是按學科知識體系劃分課業形式,大體是繪畫、工藝和欣賞,極少涉及綜合學習的內容。
      
      三、注意標準實施的可行性
      本課程標準首次明確了廣大中小學美術教師是最重要的閱讀者和使用者。為了幫助教師領會此次美術課程改革的精神,本課程標準對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案例(包括各學習領域案例25個,其他案例12個),以便教師能舉一反三,創造性地進行教學。
      與原教學大綱的比較:原大綱雖在“教學要求”、“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和“積極改善美術教學條件”中涉及了一些指導性意見,但不及本標準具體,而且未提供具體的案例。

      四、強調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之一。本課程標準力求從這么幾個方面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第一,降低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和要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標準中提到的“在美術造型游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熟悉常用顏色和工具。”(1-2年級“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以游戲的方式,觀察和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并作簡單組合造型。”(1-2年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走出教室,觀賞校園和所在地區的景色。”(1-2年級“欣賞·評述”)“創造學生自己喜歡的漫畫和卡通形象,用來表達觀念、情感和思想”(7-9年級“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等。
      第二,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從學以致用的角度激發學習動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藝術化。如標準中提到的“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設計封面。”(7-9年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選擇自己喜歡的園林、文化廣場或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從形式美的角度進行評價,并與同學交流。”(7-9年級“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調查、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系,按社區或村莊的功能,考慮環保、居住、休閑、健身、景觀等需要,設計未來發展規劃圖或制作模型”(7-9年級“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與原教學大綱的比較:原大綱雖在“教學目的”中,提出了“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在“教學要求”(小學部分)和“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中提出了“美術教學內容應適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但未能提供具體的教學活動方式來體現上述要求。


    載自:中小學美術教學網


    【美術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相關文章:

    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教學08-17

    如何實施美術新課程標準探究08-17

    [美術課改論文]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教學08-17

    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欣賞課08-17

    義務教育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03-07

    領會新課程標準 激活美術課堂08-07

    [美術課改論文]如何實施美術新課程標準探究08-17

    美術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1-08

    讀《美術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