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必備(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地球的美麗和唯一,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解說詞的準確、嚴謹。根據批讀要求,邊讀邊批。
一、引入課文
說起地球,我們的心中就會涌起無限溫暖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美麗的地球。
二、檢查預習
三、粗讀課文,提出疑問
1. 讀1、2段,說說為什么人類對地球既熟悉又陌生?
2.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鄉,但是人類對這顆行星又了解多少呢?讓我們來認識這美麗的地球。
四、細讀課文,了解地球
1. 課文從多方面介紹了地球。選自己喜歡的方面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學生閱讀、批寫)集體交流。
2. 教師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知道課文分別從“地球的顏色、地球的年齡、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等來寫的。
3. 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如,列數字:地球的年齡從數字上便于說明特征,就運用數字“46億年”來說明地球年齡大;作比較:把地球表面水的面積與地球表面陸地的面積進行比較,說明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舉例子:將復雜的、抽象的地球自轉現象,用具體、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來說明,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理解;打比方:利用地球和陀螺這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地球繞著地軸不停自西向東地旋轉的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五、精讀課文,理清關系
文章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什么關系?
六、總結全文
正是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球是唯一的,所以我們的地球無可替代。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能力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3.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只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嘆調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正音,并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
多媒體顯示:挾卷(xieacute;)芳馨(xīn)怡悅(yiacute;)云翳(yigrave;)
2.學生互讀課文,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
3.選三位同學范讀課文,每人讀一部分,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評點: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把握。感情激越處聲音要響亮,情調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
4.學生放聲讀課文,力求聲情并茂。
三、思讀課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問:本文為“一片作”,一氣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清說說你對文章思路的看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明確:全文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多媒體顯示:
(1)“生命是什么”與“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么對前者“不敢說”而對后者“能說”?根據文意說說你的理解。
(2)作者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并充發展開,請聯系思路,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3)最后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質的終極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學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選擇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于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一江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兩個比喻的內涵相互補充,形象又完整地闡明了生命的過程和意義。
(3)最后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出的結論。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1.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生1:作者把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
生2:本文語言優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生3:本文意境優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
教師總結:大家談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難得的美文。下面我們將從意境、哲理、語言三方面欣賞本文的美。
2.賞析課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賞析:
(1)話說“一江春水”
多媒體播放一江春水東流入海的動感畫面。雪山、峭壁、嶝巖、平原、斜陽草樹、夾岸桃花、激電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畫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來,奔流激蕩。
學生齊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結合畫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清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試著閑自己的話描述—下這個過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這個過程的歡樂和痛苦。
②品味相關詞句。體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這個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四個“有時候”。體現流程的豐富多彩。
聚集、奔注、沖倒,挾卷、奔騰、回旋等詞體現了高昂激越的氣勢和不可阻擋的力量。
快樂勇敢、享受、憤激、心平氣和、快樂又羞怯、心魂驚駭、憩息睡眠等詞刻畫了“春水”的.性格、情懷。
(2)話說“一棵小樹”
多媒體播放動漫flash,顯示一棵小樹的成長歷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長出嫩葉、開出繁花、蜂蝶飄翔、小鳥歡唱、濃陰如蓋、碩果累累、黃葉翻飛、葉落歸根。
學生齊讀“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
①請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話描述上小樹的生命歷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時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體現特有的平靜和溫柔。
②品味相關詞句,感受一棵小樹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小樹生命歷程中的幾個連續的階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終結。
聚集、欠伸、破殼、伸出、吟唱、跳舞、掙脫、挺立、抬頭等詞體現了小樹生命力量的沖動與奮進。
勇敢快樂、寧靜怡悅體現了小樹勃發的生機、恬淡從容的情懷。
“美在情感”闡釋:
教師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過程中,流露出作者動人的情思。
在描寫一江春水時充滿激情,從“憤激”“怒吼”“奔騰”等詞可以讀出這種感情來;繼而面對種種境遇,心情是快樂的、平靜的;最后描寫春水到了大海,表達的心情是平靜的,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
描寫一棵小樹則不同,一開始充滿喜悅、希望,繼而是“寧靜和怡悅”,最后冬天來臨,葉落歸根,則懷有超乎尋常的平靜。
本文表達的感情是豐富多樣的,但總的說來感情基凋是積極樂觀的。
學生大聲讀課文,悉心體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師總結:作者將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將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生動的圖畫,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深情。讓我們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時,領悟、認識生命的本質。
五、布置作業
1.描繪“一江春水”時,“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請根據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辭,另寫兩句話,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的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介紹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通過小白兔去河邊田邊兩次奇怪疑問,最終明白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的原因,使學生知道通過觀察小動物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等異常表現也能預測天氣變化,也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標]
1、知道魚游水面,燕子低飛這些自然現象是夏秋季節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圖片和語境理解新詞的意思,會用奇怪說話。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魚游水面,燕子低飛是夏秋季節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學難點:通過對話的'朗讀體會,知道下雨前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的原因。
[課時安排]
第1課時: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1節,學會部分生字、詞,知道魚游水面是夏秋季節下雨前的征兆。
第2課時:繼續學會部分生字新詞,知道燕子低飛是夏秋季節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還有哪些自然現象。
第3課時:分角色朗讀課文,擴展延伸。
[教學準備]
1、錄音、投影、生字卡片。
2、頭飾:小白兔、小魚兒。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讀題:
1、板書課題要下雨了。
比較讀題,發現要字加與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經下了,要下雨了,雨還沒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別的現象?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學指導:
1、聽錄音,邊聽邊特別留心生字的讀音。
2、讀準字音。
3、學習生字:奇、怪、今、悶、很,重點指導:奇、怪、悶
三、通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魚、燕子說的話,把自己讀的最棒的話挑出來,前后同學讀,特別難讀的一起讀。
2、反饋。
三、精讀第一節。
(一)出示小白兔的話:
有一天,小白兔來到河邊,看見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奇怪地問;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啊?
①
讀句子。
②
比較讀: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啊?
小魚,你怎么有空出來啊?
自由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點撥:兩個小魚說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讀時連起來。
今天說明小魚平時在水里游,今天表現不同游到水面上來了,很奇怪。(板畫:魚游水面)
看圖: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樣的?
(眉毛上翹,眼睛瞪大,耳朵豎起,手指點著)
③有表情地讀: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啊?
同桌,對鏡子讀。
集體讀敘述部分的話,一人讀小兔的問話。
(二)出示寫小魚的話:
小魚說: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1、自由讀,說說小魚說時,特別把哪個詞說成重音?
悶得很也可以說很悶很悶,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假想:捏住鼻子,閉上嘴巴、眼睛試著沉入水底,體會透不過氣來的難過,與透了氣以后的輕松。
再讀:悶得很難過透口氣輕松快
要下雨了:因為要下雨了,所以悶得很,透透氣,游到水面上來了。
2、多種形式讀。
(三)連起來讀第1節
1、教師問:誰來讀小白兔的問話?誰來讀小魚的回答?戴頭飾,敘述部分一起讀。
2、四人小組合作讀,一人讀敘述,一人讀小魚,一人當小兔,一人評述,看哪一組效果最好。
3、抽一組,戴上頭飾讀,評。
四、復習鞏固:
1、教師:學到這里,你覺得自己又長了哪些本領?
(1)
口頭練習: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鞏固生字:奇、怪、今、悶、很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按課文內容填空:下雨前,小魚在水里(),游到()來了。
3、課后查詢還有哪些現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六、板書
語文教案 篇4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通讀課文,了解貝多芬的生活歷程,感知貝多芬為歌頌歡樂、追求博愛而畢生不懈的執著追求的偉大情懷、與命運抗爭的堅強意志和音樂創作方面非凡的才華,逐步走近大師的內心世界。
課前學習:
閱讀《貝多芬傳》,了解貝多芬的生平,欣賞其主要作品。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1、導入:閱讀課文,根據內容給文章重擬一個標題。閱讀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發表見解。
3、布置任務:結合課文說一說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的.歷程。學習小組交流討論。
4、組織交流評價。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二、精讀課文內容
1、導入:組織學習閱讀課文,劃出表現貝多芬對歡樂的謳歌、展現貝多芬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才華、歌頌貝多芬高尚的道德的精彩語句。閱讀勾畫。
2、組織交流評價。
3、布置任務,通過精彩語句說說表達了作者對貝多芬怎樣的一種情感?學習小組學習交流討論。師生交流評價。
4、學習評價:請用一句評價性的語言概括貝多芬的創作過程和生活經歷。思考,暢所欲言。
三、語文活動:欣賞貝多芬的作品
欣賞貝多芬的《英雄》、《命運》。
課后學習:
搜尋貝多芬的有關資料,加深對貝多芬的了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感知細膩傳神的音樂表現力,學習本文極富抒情色彩的描寫方法。
2、品味本文敘事、描寫與抒情有機結合的表達方式。
3、領悟課文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課前學習:
閱讀月光曲傳說,感悟貝多芬的人格風采。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1、導入: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的體會。暢所欲言。
2、創設問題情境:貝多芬的生活歷程用文中的詞語可概括為“苦難”,然而他是怎樣面對的,對你有何啟示?閱讀思考,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師生共評。
二、精讀課文內容
1、欣賞《第九交響曲》。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五段,思考:在《第九交響曲》中作者對歡樂的追求是如何通過音樂表達出來的?學習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點撥,全班交流。
3、布置任務:快速閱讀第七段,找出所用的表達方式。閱讀思考,發表見解。
4、學習評價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情感體驗,從貝多芬身上你學到了哪些做人的啟示?思考自由發言。
三、語文活動
再次欣賞《第九交響曲》。學生默讀課文,細細體會交響曲中所蘊含著的作者追求歡樂的情感。
課后學習:
以“走近貝多芬”為專題,學習小組合辦一期手抄報,在班級內展覽、交流。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2、識字15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識字15個。
教學難點:理解課后題。
教法:猜謎語、朗讀法
學法:讀一讀,說一說、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識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情趣。(3’)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
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謎底:喇叭花
2、你們見過牽牛花嗎?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牽牛花不僅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
1、聽范讀課文。
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指名回答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0’)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
可以看生字表,聯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牛花(出示牽牛花形狀的詞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牛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牛花到藤蔓上去,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0’)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五、課堂檢測:(10’)
1、認讀詞語:
不久 發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繩子 滿足 記著 感謝 實現 或者
2、丁丁的愿望是 。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久 芽 盼 晚 根 竿 或 者
繩 足 記 往 感 謝 實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3-28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經典]語文教案07-25
【經典】語文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