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上冊《0×5=?》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0×5=?》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上冊《0×5=?》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的規律。掌握一個因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2.過程與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重點:
1.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的規律。
2.掌握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學關鍵:
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盤子里放5個桃子,4個桃子,、…一直到0個桃子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運用乘法意義,自主研究發現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規律,用已有知識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學會一個因數中間有0和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整個教學按以下四個環節組織進行:①創設情境,激趣導入,②合作探究,明理獲知,③深化運用,鞏固新知,④評價體驗。
教學過程:
為了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本節課我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在談話中使學生受到啟發,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感知、認識、歸納。在合作探究中使學生得到收獲,讓學生學會從新、舊知識的聯系中,去發現規律,掌握新知,在練習中使知識得以鞏固。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這個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兒童喜歡吃的水果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了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課件盤子里放5個桃子,依次減少到0個桃子,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提問,每次盤子里有幾個桃子,用加法怎么列式計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計算?
設計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二是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進而推理算式0×7、0×8、7×0、表示什么意義?通過觀察發現規律: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從而為后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合作探究,明理獲知
首先我把乘數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練習題編成兩道應用題,借助蠶吐絲和老壽星鍛煉身體的場景圖,教師引導學生先去分析題意,然后再讓學生觀察這道題的因數有什么特點后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學會了一個因數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計算方法。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增強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學會了運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隨機滲透了類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也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乘法意義的理解。再就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上述兩題,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不管因數中間是否有零,都要用這個一位數去乘多位數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即使十位上是零也要乘。當個位積不滿十時,十位上要用零占位。因數末尾有零的乘法可以用簡便的方法,先把零前面的數相乘,在看因數中有幾個零就在末尾填寫幾個零。
三、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四組練習題。第一題是判斷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因數中間和末尾有零的乘法在計算中靈活運用。第二題是數學門診是讓學生觀察找出每道題中的錯誤原因,目的是讓學生避免在計算中出現類似的錯誤。第三題是算一算,506×9= 209×4= 803×3= 這幾道題是檢驗學生對是否需要進位的辨別能力。 這三組是鞏固性練習,加強各種情況的混合對比練習,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第四題是思維拓展題:小蜜蜂被一道題難住了,誰來幫幫它? 605乘一位數,積沒有0,這個一位數是幾?這道題是開放性練習,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設計了這幾道練習題,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滿足了不同認知水平學生的需要,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評價體驗
幫助學生整理,解決疑惑問題。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概括、總結,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
三年級數學上冊《0×5=?》教案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律。
2. 能力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3. 情感目標: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律。
教學過程:
一、討論05=?――發現規律
1.算一算:35=( ) 25=( ) 15=( )
2.找規律:在這一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個乘數一個比一個小1,積一個比一個小5。
師:按這樣的規律05=? 全班同學高聲齊答:等于0。
3.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說明05為什么等于0嗎?
生1:我知道5個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師:0是不是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呢?咱們再來算幾題看看。
(師板書:03, 70, 19990)
生1:03=0。
師:為什么?
生1:因為3個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3 0 7 8 生:現在我贊成第二種寫法。因為_____,78=56,個位寫6,向十位進5,08=0進5得5,要在十位上寫5。所以0才不見了。 師:你們贊成這位同學現在的說法嗎?
生:贊成。 (評析針對黑板板書,組織學生比較、討論,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并深刻理解了一個因數中間是0的不同處理。)
二、練一練――掌握算法
師:打開課本,看看今天學習的內容,并完成練一練。
2402 3025 153 254
20xx 3205 1503 2504
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后,比較每兩列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前兩列的第一個因數只是幾個數字交換了位置,第二個因數都一樣。
生2:一題是因數末尾有0,一題是中間有0。
生3: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積的'末尾也有0。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積的中間不一定有0。
生4:后兩列下一個算式比上一個算式第一個因數多了個0。
生5:因數多了個0,積也會多個0。
生6:注意0不要漏了,多了個0得數會多很多。
【三年級數學上冊《0×5=?》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有趣的0數學教案01-08
0的認識數學教案04-16
一年級數學上冊《0的認識》教案05-20
(經典)一年級數學上冊《0的認識》教案05-22
大班數學教案:0的認識02-28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0”01-17
(合集)一年級數學上冊《0的認識》教案10-18
認識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0優秀09-15
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0反思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