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案:蘇珊的帽子【推薦】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蘇珊的帽子,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教案:蘇珊的帽子1
教學目標:
1、會認識本文的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尊重別人。
3、簡要地復述這個小故事。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會尊重別人。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識本文的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尊重別人。
導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戴帽子嗎?平時都在什么情況下戴帽子,今天學習一篇和帽子有關的文章。
2、齊讀課題,讀完后有什么問題要問呢?
二、引導學習課文。
1、疏理問題,剛才同學的最想知道蘇珊為什么要戴帽子嗎?她戴著帽子為什么能自如地到學校去上課?
2、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畫出認識的字運用常用的識字方法解決。
3、圍繞疏理的問題展開討論。
4、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全班交流。
在學生明白她戴著帽子自如到學校上課的原因后,進一上追問“從她能自如到學校上課”這件事你感受到什么?體會到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切入課文指導朗讀。
三、整體朗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朗讀課文,學習用簡練的語言敘述故事。明白事情發生的.六要素,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來復述。
2、學習語文天地中D4。
3、會寫文中10個生字。
導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蘇珊的帽子》,愿依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讀一讀嗎?
二、指導再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指名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敘述故事。
3、根據學生的敘述點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么?
4、學生分別讀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部分。
三、引導學生語文天地D4體會說話人的心情,有感情朗讀這段話。
四、指導學生學習寫字。
1、觀察字,說出難寫的字。
2、引導學生注意區別腫—沖、瘤—溜、癥—證、禿—秀、妨—仿、礙—得、療—遼和多音字落。
3、學生練寫。
五、巡視指導,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完成本單元中詞語和成語。
2、引導學生初讀文章《愛因斯坦與小姑娘》
導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詞語。
1、出示“熱、熟,宣、宜,閉、閑,亂、刮;引導學生觀察寫法并組詞區別。
2、出示D2中的詞語指名學生朗讀積累。
3、指導觀察D3題填寫成語。
4、學生交流自己填寫的內容。
5、小結。
二、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愛因斯坦與小姑娘》
1、學生自讀文章。
2、同桌互相說說文章寫了什么事?
3、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業。
圍繞”尊重與平等“寫一篇讀書筆記,說說自己的看法。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小組互評,說說同學的優點,學會尊重同學。
2、學習辦板報。
導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在口語交流中學會尊重同學。
1、同桌互相介紹優點,要求態度真誠,發自內心。
2、全班介紹你最了解的同學的優點。
3、教師評價。
二、引導學生寫習作。
1、根據學生介紹要求學生選最了解的同學一方面優點通過具體事例表現。
2、學生打作文草稿。
三、引導學生辦板報。
同學自愿結合設計一份板報小樣,以發現每個同學的優點為內容。
三年級語文教案:蘇珊的帽子2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本課生字詞,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生詞意思。
2、讀懂課文,在讀中感悟蘇珊回到校園前后心情的變化以及老師的良苦用心,借助批讀進行思考,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懂得關愛他人,給予他人善良的安慰和熱情、真誠的幫助。
【教學重點】
能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在讀中感悟、體會、理解人與人之間真摯的關愛之情。
【教學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這種深情,意識到生活中很多人需要這頂善意的“帽子”,都需要安慰和關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孩子們,在你的生活中,聽說過過癌癥嗎?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簡單談一談。
2、教師:是呀,他們不但身體受到病痛的折磨,內心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正如孩子們所說的,在長期病痛的折磨下,很多人離開了人世。得了癌癥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如果一個小女孩得了癌癥又會怎樣呢?讓我們走進這篇課文。(板書:蘇珊的帽子)
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
1、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設計意圖:初讀感知。)
2、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學習生字詞,理解部分生詞并解答部分疑問。
(設計意圖:交流釋疑。)
三、細讀體會
(一)學生結合旁批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的什么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二)組織交流
1、教師: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你覺得小蘇珊是不幸的?還是幸運的?
(1)學生爭論:不幸與幸運。
自由讀這一段,找出自己認為體現蘇珊不幸的語句,試著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
(2)教師:說她不幸,課文哪個段落在寫蘇珊的不幸?(板書:不幸)
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腫瘤”,明白此處指的就是癌癥。
師: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應該怎樣來讀?自己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語句理解體會。)
(3)指導朗讀第2句。
師:是呀!蘇珊小小的身體里竟長了腫瘤,必須接受化學治療。(相機解釋化學治療)她是不幸的。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應該怎樣練習朗讀?
學生朗讀。
(設計意圖:訓練朗讀,體會人物內心。)
(4)朗讀第3、4句。
教師:身體受到病魔摧殘的蘇珊真是不幸呀!
學生思考:什么叫殘酷?(聯系生活實際和課文內容來說)為什么殘酷?再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和蘇珊的心理來說。①得了絕癥;②身體受到傷害;③光著頭去上課,可能遭受同學們的冷眼和嘲笑,內心受到傷害。
(設計意圖:朗讀體會。)
(5)指導朗讀第5句。
光著頭去上學,對于只有六七歲的她來說的確是件(引讀:非常殘酷)的事。(板書:癌癥殘酷)
(設計意圖:思考體會人物的心情,為后面學文打下基礎。)
(6)教師:可愛的小蘇珊是多么的不幸,孩子們,你忍心讓她傷心難過嗎?想辦法幫幫她吧!
學生暢所欲言談想法。
2、教師:真是一群有愛心的孩子,看一看她的老師想到了什么好辦法?
(1)用“”勾出相關語句,輕聲讀。想想怎樣讀出老師的語氣。抓住表情和語氣練習朗讀。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體會。)
(2)(板書:老師鄭重熱情)指導朗讀,抓住“鄭重而熱情”相機范讀。(注重表情)
(3)學生朗讀。
(設計意圖:訓練朗讀。)
3、老師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們趕緊往下邊看。
(1)生自讀第3段,提出不懂的問題。(為什么她走到教室門口卻遲遲不想進去,她擔心什么?猶豫什么?)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體會。思考體會人物內心。)
(2)是呀,她擔心什么?又猶豫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解決“猶豫”一詞)
學生看圖,結合課文體會蘇珊此時的內心。
設計意圖:看圖體會。
(3)多么不幸的孩子呀!我仿佛聽見了她那急促的呼吸,緊張的心跳,她一定害怕極了!
4、可是,使蘇珊感到意外的.是……(引讀第4段)
(1)讀該段。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什么?
(設計意圖:朗讀體會。)
(2)(相機板書:同學戴著)沒有預料中的尷尬和嘲笑,所以蘇珊此時的心情怎樣?
(3)學生讀:她輕輕地笑了,她笑得那樣甜,笑得那樣美。(反復讀)思考:為什么笑?
(設計意圖:體會老師的別有用心。)
(4)(引讀旁批)哦!老師的辦法僅僅是解決了蘇珊的難題嗎?還有老師對蘇珊的“愛”!多么用心良苦的老師呀,用一頂頂漂亮的帽子為蘇珊擋住了嘲笑,遮住了自卑。
學生讀旁批,體會老師對蘇珊的關愛。
5、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蘇珊后來怎樣了呢?
(1)齊讀最后一段。
讀中感知。
(2)學生提出疑問。
同學們忘了什么?為什么說似乎忘了?
(3)(相機板書:似乎)引導學生思考體會。
看圖,體會同學對蘇珊的關愛。(想象當時的情景和對話)
看圖思考體會。
(4)是呀,同學們早忘了自己為什么要戴帽子,更忘了蘇珊為什么要戴帽子。蘇珊生活在老師和同學們為她營造的愛的環境中。
6、小結。
(1)孩子們,蘇珊起初是不幸的,她身患絕癥(引導學生讀:用幻燈片打出句子)。
①接受化學治療出院后……
②更可怕的是……
③還有……
④鼓足勇氣回到學校,可是……
(設計意圖:讀中再次感受體會蘇珊的感情變化。)
(2)可此時的她卻是幸運的,(板書:幸運)因為她有一位善良、真誠的老師,有一群關心幫助她的同學。是他們讓我們的小蘇珊再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引讀句子)①她輕松地笑了……②現在……孩子們,讓我們代表蘇珊對他們說聲(謝謝),謝謝你們播下的愛!
四、拓展小結
1、蘇珊是幸運的,她得到了關心和愛護。生活中,還有什么需要我們的關愛呢?為什么?
暢所欲言(周圍的一切:人,事,動物,花草,公共設施……)
(設計意圖:小結升華,感受老師的愛。)
2、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有可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讓我們唱起這首歌,都來獻出自己的一份關愛,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學生:跟唱歌曲。
(設計意圖:深化學生對關愛的認識。)
【三年級語文教案:蘇珊的帽子】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教案:蘇珊的帽子06-05
蘇珊的帽子教學反思03-05
三年級語文《蘇珊的帽子》教案一等獎12-13
帽子美術教案02-24
讀《蘇珊的帽子》有感12-23
小班美術《帽子》教案08-26
小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帽子【精品】01-17
小班美術漂亮帽子送媽媽教案06-04
小班美術《帽子》教案(常用4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