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與風格,學習歌唱樂曲《小毛驢》;
2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體驗樂曲的熱烈、歡快的情緒,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學會這首歌,理解小毛驢的心情 用身體語言表現小毛驢主人被摔的樣子
活動準備
1手工制作小毛驢一個
2創設“小毛驢出去吃草”的游戲環境。
3風琴 樂普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引題。
“春天到了,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經常到外面曬曬太陽,不信,你們看,小毛驢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陽呢。
二、熟悉歌詞,學說歌詞。
1、教師念歌詞,幼兒熟悉。 “現在就讓我來說說小毛驢的故事吧!”
2、幼兒集體跟念歌詞。
“我們小朋友也把小毛驢的故事學一學,說一說吧,聽聽誰說得最好聽!”(幼兒跟說歌詞2-3次,教師適時鼓勵)
三、熟悉旋律。
1、“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2、“想學就和我一起來吧!”(幼兒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只可愛的小毛驢,主人對我有意見,說我跑得太慢了,我覺得自己應該加油,看我現在跑得快嗎?你們可以和我一起來!”(教師和幼兒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主人又說我跑得太快了,你們能不能幫幫我讓我跑得不快也不慢,成為人人喜歡的小毛驢呢?”(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導幼兒用輕快的聲音學唱歌曲。
“真高興,我現在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成為一只可愛的小毛驢的主人,我高興的一邊拿著皮鞭一邊唱起歌來!”(教師清唱歌曲)。
“草地上小毛驢真的啊,我哈哈一個人都忙不過來了,你們也來幫幫我吧,高興嗎?高興就一邊趕毛驢一邊唱歌吧!”(幼兒集體演唱歌曲數次,教師適時鼓勵,并請個別幼兒上來帶領演唱)
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出示毛驢操作:“聽,見到發出什么聲音,用小嘴巴來學學!”(啪嗒啪嗒) “我們一起來說說,啪嗒啪嗒……”
教師慢速哼唱旋律,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最后,結合我班的角色游戲,請幼兒自選道具,分角色表演。
教學反思
《小毛驢》是一首活潑的樂曲。我從作品本身的意境出發,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節奏旋律時,讓幼兒想象小毛驢的.主人是怎么對它的,讓幼兒感受到小毛驢在外面吃草的快樂。音樂牽動了他們的心,注入到幼兒的心田,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跟著快樂起來,興奮起來。雖然小毛驢和他的主人都只有一個,形象不是很明顯,但是音樂已經引起了他們的心理共鳴,迸發了幼兒的快樂情緒。
活動設計背景
“春天到了,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經常到外面曬曬太陽,不信,你們看,小毛驢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陽呢。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重點掌握節奏型:XXXXX
2.學習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3.幼兒能根據歌曲有表情地表演.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小豬頭飾.禮物盒.節奏卡.
活動過程:
1.進場:幼兒自由做小豬動作進場.
2.學習節奏型
(1)發現寶盒,讓幼兒猜猜里面有什么?
(2)出示節奏卡,教師范唱.
(3)幼兒用不同的唱法創編節奏.
3.學兒歌
(1)欣賞兒歌(教師播放兒歌).
(2)提問:
兒歌里面出現了什么?有沒有剛才我們說的`節奏型?(請你說一說)
(3)幼兒跟說兒歌(播放錄音機).
4.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學會傾聽.
(2)幼兒跟唱歌曲,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做動作.
(3)請單個幼兒表演唱歌曲.
(4)分組唱演唱歌曲,教師給予點評.
5.活動結束
幼兒聽音樂退場.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能根據音樂有節奏的演唱歌曲。
2、結合生活經驗,通過觀察圖片認識各種豆子的名稱,初步感知方位詞。
3、知道豆和“痘”的不同,感受歌曲中諧音的趣味。
4、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5、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各種豆子,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讓幼兒聽聽豆豆在哪里買豆,買了哪些豆。
二、出示裝有各種豆子,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說到的豆。
1、讓幼兒找出歌曲中說到的豆,并出示對應的豆子圖片,讓幼兒觀察。
2、老師出示“豆”告訴幼兒黑豆、黃豆、綠豆、紅豆都是豆類。
3、討論為什么不買水痘?水痘不是豆,它是一種傳染病,誰也不想得這樣的`病。
三、學唱歌曲。
1、請幼兒根據圖片提示學唱歌曲。
2、讓幼兒邊拍節奏邊演唱歌曲。
3、請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創編相應的動作,初步感知方位詞語。
四、游戲:抓豆
玩法:游戲開始,眾人帶上各種豆的漢字卡,扮演各種豆子圍圈站立,一人做小豆豆繞圈走,歌曲結束,豆子快速回到座位。歌曲結束未回到座位或被小豆豆抓住者,臉上被點上一顆紅色的“痘”,多次后,統計誰臉上的“痘”最多誰就表演節目。
教學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頑皮的猴子》,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詼諧和幽默。
2、在傾聽和動作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亂跳。
【活動準備】
圖片兩張,猴子頭飾三個,創口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熟悉歌詞。
(1)出示圖片①,通過觀察了解圖片內容。
(2)教師邊示范教具,邊范唱歌曲前三段內容,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二、學唱歌曲:
(1)邊玩手指游戲邊唱歌。
(2)運用聲勢教學鼓勵幼兒積極投入活動。
(3)請三名幼兒扮演猴子表演游戲,全體幼兒伴唱。
(4)全體幼兒玩“三只猴子”游戲。
(5)出示圖片②,教師演唱歌曲第四段,并提問,他們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三、教師
小結:在床上跳很危險,我們幼兒園的`蹦蹦床又大又漂亮,那里比較安全……在自然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2、 引導幼兒用語言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感受和認識,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戶外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4、 讓幼兒在學習中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有感情的朗誦。
難點:嘗試讓幼兒看圖片,自由表達所想、所感。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帶幼兒在自然中找春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春天的圖片及課件;
3、《春天來了》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手指律動操: 《小手小手變魔術》
二、談話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春天的景象。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請小朋友們回憶一下你印象當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三、新授教學
1、出示春天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講述春天里有些什么?(啟發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描述春天里的變化?)
2、放幻燈,教師講述、幼兒欣賞初識散文詩《春天來了》
3、圍繞圖片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課文內容
雪發生了什么樣的變換?小鴨跳進了什么里面,在做什么?青蛙從什么里面鉆了出來?柳樹發生了什么變化?蜜蜂、蝴蝶、燕子在做什么?
4、請幼兒看圖片說說“春天”的景象。
5、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有感情地朗誦。
6、看圖說話
教師: “小朋友你看到了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做的對嗎?為什么?”
四、結束部分
伴隨音樂背景,師幼走出教室,去校園里《找春天》。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雷雨這一自然現象。
2、進一步感知夏季的季節特征。
3、體驗唱歌的樂趣。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1、準備錄音機,歌風《夏天的雷雨》的音樂磁帶。
2、準備有關雷雨現象的圖片,錄音。
3、準備手電筒,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錄音,引出活動主題。
1、播放雷雨錄音,讓幼兒傾聽。
2、引導幼兒猜一猜;聽到的是什么聲音?什么時候聽這種聲音?
二、引導幼兒討論。
誰看見過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樣的?
三、組織幼兒觀賞有關雷雨現象的圖片。
1、請幼兒說說圖片的內容:例如:閃電的畫面,閃電過后下雨的畫面。
2、啟發幼兒說說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導幼兒討論:打雷和閃電時應該怎么做?例如:用雙手掩著耳朵,張開嘴,不能站在樹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學習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師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導幼兒傾聽,欣賞。
2、引導幼兒說說從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
3、教師朗誦幾遍歌詞后,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學唱歌曲。
五、幼兒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導幼兒自選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閃電婆婆的角色,分別拿著手電筒和樂器演唱歌曲。
2、指導幼兒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閃閃”時,閃電婆婆便把手電筒開關數次,唱到“轟隆隆”時,打雷先生便要敲打樂器。
3、根據幼兒的興趣交換角色重復表演。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的音樂歌曲選擇上我們應該依據著: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節奏節拍適合的的歌曲。當然有著豐富的故事情節的,有規律性的歌詞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價值的,孩子們興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們的在進行音樂活動中更多的會關注。幼兒的興趣、樂曲的音域以及歌詞要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問答歌,它以設問作答形式表達內容,可以一問一答,也可以多問多答。形式活潑、問者自由,答者也無拘無束,句式簡單,對于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別、聯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樂活動中我總是以自己的積極情感感染幼兒,和幼兒一同活動,和幼兒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來帶動幼兒,避免了純理性的傳授,使幼兒能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不是枯燥、機械地模仿。幼兒在25分鐘歡快的音樂活動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樂,他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和幼兒的互動有所加強,更加注重幼兒的學習效果,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我把舞臺讓給了幼兒,幼兒是課堂的主體。我的宗旨是能讓幼兒在快樂、輕松地氛圍中學習音樂。讓幼兒能在美妙的音樂中得到心靈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學生涯中要不斷摸索,不斷前行。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知識技能目標:
在聽賞樂曲時,能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音樂情緒,用身體語言表現自己所感受到的不同音樂情緒。
情感與態度目標:
感受快樂,并通過與同伴合作來表達情緒。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動一動,畫一畫讓學生更貼切地感受表現樂曲情緒。 教學重點:感受《喜洋洋》熱烈歡快的音樂情緒。
教學難點:感受表現樂曲情緒
教學過程:
一、情感導入:
學生在《喜洋洋》的背景音樂中進入教室。感受音樂氣氛。
師: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進入快樂的音樂課堂,我此刻的心情就和這首樂曲一樣高興歡快。這首歡快活潑的音樂能讓你們想起什么嗎?(學生:過年、節日……)
二、聽賞民樂合奏《喜洋洋》。
1、整體聽賞,感受情緒。
師:在這些喜慶的日子里,人人臉上都喜氣洋洋。也是咱們聽到這首樂曲最多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在音樂聲中回味一下那些快樂的心情吧!
整體聽賞樂曲,隨樂輕哼,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課件播放音樂,并播放喜氣洋洋的場景。)
師:同學們猜猜這首樂曲的名字叫什么?(《喜洋洋》)
你們覺得哪個名字更適合這首曲子?為什么?
2、分段賞析,深入感受。
師:剛才欣賞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的表情發生了變化。有時候特別高興快樂,有時候又顯得放松一些。老師把這兩段不同的地方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聽聽有什
么不一樣?
(1)分別聽賞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
師:給你們一個紅色方塊和一個藍色圓形,給這兩段音樂配色,你想怎么配?。
然后讓學生說說兩個樂段音樂情緒的表現特點。(第一段旋律歡快,熱情洋溢;第二樂段旋律舒展流暢,非常抒情。)
3、綜合欣賞,參與表現。
師:你們的感覺真是敏銳!現在請用你們的身體來表現一下你們所感受到的音樂情緒吧!
(1)完整播放樂曲,學生隨音樂節奏,選擇最能表現自己快樂心情的動作律動。
(2)請幾個學生按其他同學的表現為音樂標記不同樂段。
(3)課件出示樂曲的樂段標記。
師:同學們笑得可真開心!快樂的心情來自于快樂的'生活!有節日的快樂,有喜事的快樂,更有豐收的快樂!聽!這里傳來了一陣快樂的歌聲!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學得開心嗎?什么時候讓你最開心?
(生:……)
師:老師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渡過了快樂的40分鐘,在喜氣洋洋的音樂中回味了幸福快樂的時光,希望快樂永遠與我們相伴!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到教室繼續今天快樂的學習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公雞母雞和小雞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小朋友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寵愛,父母把最好的都給予它們,但是有些小朋友還是耍小孩子脾氣,有時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有時還不愛惜糧食,不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所以,通過這節課我想讓他們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懂得現在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知道父母的辛苦,教育幼兒愛爸爸媽媽。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公雞走,母雞走,小雞走的.動作,并進入角色扮演。
【教學重點、難點】
看照片來引趣,讓幼兒們來熟悉歌曲學雞叫的聲音和動作,最后說明和引導活動的目標。
【活動準備】
一名幼兒扮演公雞,一名幼兒扮演母雞,其余幼兒當
小雞,前奏加第一段歌詞,公雞從家里出來,叫醒母雞,前奏加第二段歌詞,母雞從家里出來,叫小雞快快來吃東西,前奏加第三段歌詞小雞們從家里出來,圍著公雞和母雞捉蟲吃,第四遍前奏起,公雞和母雞帶著小雞回家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
1、這里有張照片,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是誰的一家?
2、照片上面都有誰啊?
二、幼兒學雞叫的聲音。
師:
1、公雞怎么叫?(喔喔喔)母雞怎么叫?(咯咯咯)小雞怎么叫?(嘰嘰嘰)
2、小朋友們一起學一學。
三、幼兒學公雞走,母雞走,小雞走的動作。
師:我們都會學它們的叫聲,那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呢?公雞怎么走?公雞叉腰,右手伸出手掌,拇指放在下巴下,隨叫聲上下移動,腳按樂曲節奏一拍走一下。
母雞怎么樣走?雙手分別放在身體兩側,隨著叫聲作拍打翅膀動作,腳步同公雞。
四、幼兒熟悉歌曲,了解歌詞。
1、師:老師把它們的叫聲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小朋友們聽。
2、幼兒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大意,并用動作表現出不同的角色。
五、幼兒玩游戲。
師:我們來扮公雞小雞和母雞來做游戲好不好?
六、教育幼兒愛爸爸媽媽。
冬天再見
么??(再見吧冬天)
?你喜歡冬天嗎?為什么??
?如果你喜歡冬天,你會怎樣對冬天說再見呢?
活動目標:?春天來了,冬天正悄悄地過去,我們該對冬天說什
1、能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對冬天的感受。
2、告訴不同力度、速度的歌曲旋律,并學著用歌聲來表達。
活動重點:學會唱歌曲。
活動難點:學會用不同力度、速度的唱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再見吧冬天》。
活動過程:
1、經驗交流,表達對冬天的不同感受:
說季節,引出主題:
?春天來了,冬天正悄悄地過去,我們該對冬天說什么??(再見吧冬天)
交流對冬天不同的感受:
?你喜歡冬天嗎?為什么??
?如果你喜歡冬天,你會怎樣對冬天說再見呢??(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語速講述)
2、傾聽樂曲,用動作表現對冬天的不同感受:
教師按不同的力度(強、弱)、速度(快、慢)分別彈奏樂曲。(第一遍輕柔緩慢;第二遍強烈跳躍)
?這兩遍樂曲聽上去有什么不同??
?哪段樂曲表現喜歡冬天?哪段樂曲表示和冬天說再見??
幼兒選擇不同的樂曲,用動作表達對冬天的不同感受:
?如果你喜歡冬天,和它再見時會做哪些動作??(揮手、擁抱)
?如果你不喜歡冬天,和它再見時會做哪些動作??(揮手、搖頭)
3、學唱歌曲,用不同力度、速度的聲音表現:老師分別扮演喜歡和不喜歡冬天的兩位小朋友唱歌曲:
?喜歡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慢慢的、柔柔的)
?不喜歡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快快的、重重的)
幼兒試著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學唱歌曲。師生共同選擇不同的音樂,邊唱邊表演。
小樹葉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音樂03-16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4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4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8-03
中班音樂教案06-16
音樂教案中班10-13
中班教案音樂09-09
音樂教案中班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