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三簡單的數據整理2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三簡單的數據整理2,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學會把原始數據分段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編制簡單統計表的方法,進一步掌握看統計表分析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數據分類、整理的方法,今天繼續學習簡單的數據整理,(板書課題)學會怎樣把收集到的數據分段整理,繪制成簡單的統計表。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2。
2.提問:根據這張記分單,你能不能很快地看出某報社這次環保知識競賽的成績大多數在什么范圍?
指出:從這張記分單中很難看出某報社這次環保知識競賽成績總的狀況,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如果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范圍把這些成績進行整理后,就能清楚地看出這次環保知識競賽成績的總的狀況。怎么整理呢?
3.學習整理數據的方法。(教師邊講邊板書示范)
(1)找出原始數據的范圍。從記分單中看出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55分。
(2)根據統計的需要,把數據的范圍劃分成幾段。把分段情況按一定順序排列后,再用劃“正”字的方法整理各段中的數據。在這里我們可以把某報社環保知識競賽的成績劃分為以下幾段:
100分90—99分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
教師完成以上板書后,提問:“每段中又各有多少人呢?”
①指導學生將記分表中l~6號學生的考試成績用劃“正”字的方法進行整理。
②請學生在書上用劃“正”字的方法繼續整理7~36號學生的分數,并統計各分數段人數。另請一名學生上黑板完成,最后集體校對。
(3)編制統計表,并把整理出的數據填人統計表內。
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學生,先確定將統計表分成分數和人數兩欄,再根據以上各段找出的數據范圍,將分數欄分成六段。然后用直尺畫出表格,填寫欄名;并在表格的上面寫明統計表的名稱和日期。再把各段起止分數的數據按照從高到低的/頃序填人“分數”一欄內。(如下表)
讓學生填寫第104頁表格。
最后填上制表日期。
指出:上述統計表還可以繪制成豎式表。(如下圖)
環保知識競賽決賽成績統計表
年 月
分數
100分
90—99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60分以下
指名一學生把表格填完。
4.引導學生觀察統計表,分析下面兩個問題:
(1)90~99分的有多少人?60~69分的有多少人?你能按順序說說每個數段的人數嗎?
(2)這次競賽,哪個分數段范圍內的人數最多。
指名學生口答。
5.討論:
(1)制成的統計表,和原來的成績單相比,有哪些優點?
(2)競賽組織者想設置一等獎5、6人,二等獎10人左右,其余的為三等獎,上述數據該怎樣分類?
指出:根據得獎需要,可以把成績分為以下三段:
100分~96分,95,·90分,90分以下。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1)請大家看表,體重分為幾段,是哪幾段?
請大家用劃“正”字的方法整理數據。
誰來說一說,每一段各有多少人?
(2)大家把統計出的數據填在表里。
(3)提問:制成的統計表,和原來的記錄單相比,有哪些優點?
分析表中每段的人數,你想到些什么?
2.練習二十一第1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整理和填表。
出示表格集體訂正。讓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提問:男同學的跳遠成績在哪個范圍內的人數最多?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2.怎樣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
【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三簡單的數據整理2】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數據的整理04-12
五年級數學教案:《數據的收集和整理》06-08
三年級下冊 數據的整理06-10
二年級下冊數學數據收集整理教案11-06
二年級下冊數學《數據收集整理》教案07-02
小學簡單的數學教案01-25
簡單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精華2篇]01-22
四年級數學教案《整理復習》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