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語文教案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語文綜合性活動《說不盡的橋》所處的單元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這一單元所選課文基本上都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閱讀這些文章,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多種知識,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而《說不盡的橋》正是在學習這些文章的基礎上,通過活動實踐,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橋的知識和橋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學情分析
綜合活動課,是語文與其他領域知識的有機綜合,那么,如何讓學生“活動”起來呢?據此,我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的'基本模式。課前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巨大的素材庫優勢,讓學生自己去檢索、去分析、去概括、去推理,從而找到橋的各種知識。同時,這種“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僅讓學生認識了解了橋的分類、風格、特點,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了學生查閱各種資料,分析資料的方法和科學習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能夠自主體驗以橋為代表的建筑物中的文化內涵,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組織、策劃、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3、增強學生利用網絡等多種工具收集、分析、整合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豐富文化素養,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所以,我根據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把橋的知識和橋的文化兩大塊作為本課的重點。把怎樣利用網絡環境搜集資料,然后用不同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并獲得對橋的感性與理性的全面認識作為本課的難點。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1-3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麗
2、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概括1-3段段意
。ǘ┙虒W重難點:
重點:概括1-3段段意
難點:
概括1-3段段意,感受荷花的美麗
(三)課前準備:掛圖、幻燈、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
1、
出示掛圖:這是什么花?你看了圖上的荷花有什么感受?
2、
聽錄音,思考:哪幾段直接寫了荷花?(1-3)
二、學習字詞
1、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反饋:
字音: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讀準花骨朵,畫圖理解花骨朵
字形:骨:第3畫()翩:左扁右羽
提出不懂得詞:蓮蓬:看圖理解挨挨擠擠:做動作理解
3、指名讀課文,注意讀音正確,不多字漏字,不讀破句
4、齊讀課文,讀出你想表現的感覺。
三、學習1-3段
1、
默讀1-3段,思考:這三段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荷花的?
。ㄇ逑恪⑿螒B、姿勢)
2、
學習第一段
●讀,找出寫荷花香氣很誘人的詞?
●概括段意?(我一進公園,就聞到一陣荷花的清香。)
3、
學習第二段
●指名讀,標好句號
●劃出直接寫荷花形狀的句子(4、5、6)
●寫了哪幾種不同的形態?(全開、剛開、未開)從圖中找出這三種形態的荷花。
●課文用什么詞把三部分連接起來的?(有的……有的)
●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為什么?(2)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讀句子,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體會哪個詞用的好?
。皩懗隽撕苫ǖ耐ねび窳ⅰ⑸鷻C昂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劃出寫荷葉的句子
這句話中寫荷葉又多又密的詞是(),寫荷葉顏色的詞是(),寫荷葉形狀的詞是()。
●這段話主要寫荷花,為什么要寫荷葉?(荷葉茂盛,荷花就多。在碧綠的荷葉的襯托下,荷花顯得更美麗了。
●小結,這段話荷花的形狀。誰能概括的說說荷花的形狀美在哪里?
(開的多,形狀各異,白花、黃蓮蓬、綠荷葉,顏色美)
●感情朗讀
●概括段意?(荷花形狀各異,十分美麗。)
3、學習第三段
●理解姿勢:姿態
●看圖說說白荷花有哪些姿勢?用一個詞概括?(千姿百態)
●為什么畫家如果能畫出這一池荷花真了不起?
。ㄋ械暮苫ǘ己苊,各有各的樣子,而且他們的樣子不時的在改變。畫家要畫下來,是不可能的。課文這么寫是為了說明荷花姿勢美。)
●感情朗讀
●概括段意?(白荷花的姿勢很美。)
4、
讀1-3段
四、作業
1、背誦第二段
2、看圖仿寫
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有的(),有的()。
板書:
清香
荷花
形態
形狀各異
姿勢
千姿百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4、5段,進一步感受荷花之美
2、背誦課文2、3段
。ǘ┙虒W重難點:
重點:感受荷花之美
難點:
感受荷花之美、背誦課文2、3段
。ㄈ┱n前準備:投影片、
。ㄋ模┙虒W過程:
一、復習
1、有感情朗讀1-3段,說說課文從哪幾方面寫荷花的美?
2、背誦第二段
二、學習4、5段
1、聽錄音,討論:這兩段寫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
2、學習第四段
●面對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想象中的我美嗎?美在哪里?
(靜態美: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下,光彩照人;動態美,風吹來,與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麗。)
●蜻蜓告訴我飛行的快樂,小魚告訴我做了好夢,說明什么?(它們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樂,從而襯托出荷花的美麗。
●為什么我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讀
●練習背誦
●概括段意(我看著美麗的荷花,仿佛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朗讀全文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3、背誦自己知道的有關荷花的詩句。
四、作業
1、完成作業
2、給荷花上色
板書:
荷花想象(仿佛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白荷花)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知道人與自然的關系。
2、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3、學習讀書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幼龜離巢奔向大海的過程,理解揭示的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教學難點:
對文章最后作者感嘆句子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本單元的主題是沖突,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會有矛盾、人與家庭之間會有沖突,今天,讓我們隨美國的伯羅蒙塞爾走進大自然,探索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吧!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邊板書,邊提示學生注意“秘密”的寫法。)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尋找秘密
小組合作學習: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提示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敘述這個秘密的語句畫出來,并作批注;
2.小組討論交流,形成統一意見;
3.每組的2號同學讀找出來的語句,1號進行概括。(海龜是有自己的生存辦法的)
一只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這句話。如果把“探出”換別的詞,可以怎么說? (伸、露)比較為什么此處用“探”?(探有試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則沒有)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返回龜巢。(如果 它們就會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這個問題我們搞清楚了,是不是這篇文章我們就學懂了?(沒有)
三、品讀課文,解讀秘密
除了寫海龜,還寫了我們呢!指名讀第一段,我們是誰?想干什么?
我們弄明白幼龜是怎樣離巢入海了嗎?可是在弄明白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因為不懂得綠龜的生存之道,好心辦了一件蠢事。
1、理解蠢事
出示(比較):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原來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經說明了事情是錯誤的,為什么還要在前面加上一個“愚不可及”呢?請同學們讀讀句子說一說。
書寫“愚蠢”都是形聲字,愚: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違背常理。板書“愚” “蠢” 形聲兼會意字,春天到了,許多小蟲子從冬眠中蘇醒過來,開始蠕動,如成語“蠢蠢欲動”,后來由蟲子蠕動時笨笨的樣子引申出愚笨、笨拙之義。
讀讀這句話,你認為作者在說這句話時帶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后悔與自責。)讀——
2、品讀救龜
現在我們就是那些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為已經是愚不可及了呢?細細讀課文3-10自然段,把有關的內容都找出來,細細體會,在旁邊寫上批注。(生讀書,從書中找依據)
學生匯報
出示: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這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這樣的! 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議論。向導極不情愿地抱起幼龜,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鷹眼見著到手的美食給抱走,只能頹喪地飛走了。
若無其事:若(好象)其事(指什么事?)學生匯報
出示:突然,一只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鷹突兀而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倒沙灘上去。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8個生字,正確認讀“規矩、笑逐顏開、桅桿、倒霉、無惡不作、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等詞。
2.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勝魔鬼的。
3.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從有關詞句中體會魔鬼的兇惡、狡猾和漁夫的智慧,指導學生簡要地講述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稘O夫的故事》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漁夫和魔鬼之間的事。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想: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呢?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
三、合作交流品讀體驗
1.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呢?
讀第十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是真的嗎?他為什么要這樣說?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個無惡不作的兇神,它凈做壞事,是不會懂得報答別人的.。另外,殺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理解“無惡不作”。
2.面對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
讀第十六至第二十三自然段,引導學生從漁夫的心理活動中體會到:鎮定下來的漁夫知道了怕魔鬼和與魔鬼講道理都是徒勞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戰勝魔鬼。理解“恩將仇報”。
3.指名分角色朗讀第五至第二十五自然段,讀出魔鬼的兇殘和漁夫的智慧。
鞏固延伸
四、理清脈絡,復述課文
1.理清脈絡,借鑒提綱。
2.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情境之一:(多媒體播放漁夫和妻子在家門口的對話圖)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漁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情境之二:(多媒體播放一群人圍住漁夫圖)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聽的人又會說什么?
3.先在小組里分角色講,再請講得有特色的小組在全班講。
五、布置作業
1.將《漁夫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讀讀《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故事。
六、板書設計
32*漁夫的故事
魔鬼漁夫
兇殘、狡猾、愚蠢從容、鎮定、聰明
教學反思
本文運用對比的方式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教學時,我避免了繁瑣的分析,而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以情導讀,以讀定悟。文中多處運用對比,學生通過前后對比,朗讀、表演、模仿漁夫的言行舉止的變化,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孩子們一陣陣開懷大笑,正是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狡猾的魔鬼與聰明的漁夫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便展現在面前,誰是誰非?孩子們回答,我已經找到了答案,故事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3-28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教案(經典)08-27
(經典)語文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