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時間:2025-03-21 08:50:06 一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西師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師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師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初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會選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口算。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口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出示第56頁單元主題圖。你能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學生看圖,匯報圖中的信息,根據所提的信息寫出加減法算式,并讓學生發現這些算式全都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式。

      教師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出示例1的情景圖,但不出現“每盒10支”這句話。

      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三個小朋友在商店購買鉛筆,賣鉛筆的叔叔告訴他們,左邊有4盒,右邊有2盒。

      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鉛筆?應該怎樣列算式呢?

      指導學生說出因為4和2組成6,所以4+2=6。

      再次出示例1的情景圖,加上“每盒10支”這句話。和前面的圖比,有什么變化?讓學生明白多了“每盒10支”這句話。現在不是讓你求一共有多少盒,而是求一共有多少支,應該怎樣列式呢?指導學生說出40+20這個算式。

      這個算式怎樣計算呢?學生討論后,抽學生匯報。

      40+20=60

      直接想40+20怎樣算嗎?

      引導學生說出4盒就是4個10支,2盒就是2個10支,6盒就是6個10支。教師:所以我們把4盒+2盒=6盒,說成“支”來計算的算式,可以怎樣說。指導學生對照上面的算式說出4個十+2個十=6個十。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4個十加2個十等于6個十,所以40+20=60。教師隨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完善板書。

      下面我們一起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50+30怎樣算?

      學生討論后回答:想5+3=8,所以50+30=80。

      30+60呢?教師:同桌的兩個小朋友練一練,由一個小朋友說一道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法算式,另一個同學算出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學生相互說算式并算出結果。

      三、教學例2

      出示例2情景圖。

      教師:要求還剩多少支鉛筆,應該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算式:60—10=

      60—10等于多少呢?

      請你們小棒擺一擺、算一算。看看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算法?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找出不同的算法,教師巡視做指導。

      四、鞏固練習指導學生完成第37頁課堂活動。

      (1)擺一擺,填得數。學生看書上的圖,擺小棒,填得數。并讓學生說說10+40=□與50—40=□之間的聯系。

      (2)口算游戲。同桌兩人一組,有一人說算式,一人說得數。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學生進行自我總結。

      六、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數學書37——38頁練習七第1,2,3題。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提高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的解題方法,會這個解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能從具體情景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的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60+30= 10+50= 80—40= 30+20=

      70—50= 90—60= 50—30= 50+20

      2、提問

      教師:60+30,70—50怎樣算?選其中的一個算式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二、教學新課

      1、引入新課

      2、教學例3

      教師:老師有40個黃色乒乓球(出示4盒黃色乒乓球),還有30個紅色乒乓球(出示3盒紅色乒乓球)。

      注意教師在出示40個黃色乒乓球和30個紅色乒乓球時每盒要一一對應。

      教師:看看黑板上的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如果提:一共有多少個?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并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如果提:黃色乒乓球比紅色乒乓球多多少個?紅色乒乓球比黃色乒乓球少多少個?教師就應該抓住問題引導學生這樣去分析。教師:不管是求“黃色乒乓球比紅色乒乓球多多少個”還是求“紅色乒乓球比黃色乒乓球少多少個”都是求兩種顏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個。所以這兩個問題雖然提法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下面我們研究怎樣比較兩種顏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個?

      請同學們看教科書第36頁的乒乓球比較圖,現在兩種顏色的乒乓球誰多誰少呢?讓學生說出黃乒乓球多,紅乒乓球少。

      引導學生說出減法表示。

      請同學們寫出一個算式來表示

      要求學生寫出40—30。

      教師:會計算出結果嗎?請同學們計算出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學生計算后,抽學生回答40—30的計算方法是想4—3=1,所以40—30=10。

      教師:請你你剛才學的方法,填寫好數學書36頁上的題。學生看書,并填寫好,集體訂正。

      教師:翻到書37頁,看看課堂活動第3題。

      你能看圖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

      列式并把這道題解答出來。

      學生解答,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學生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四、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38頁練習七第4——10題。

      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不進位)計算方法的過程,感受算法的多樣化,能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2、使學生能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和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前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這樣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練習題。

      出示下面的練習題。

      40+50= 20+30= 40+50= 3+3= 11+5= 12+6=

      抽學生回答,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1

      出示例1的月餅情景圖。

      教師:從圖上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左邊有2盒和3個月餅,每盒10個月餅,2盒就是2個十,就有20個月餅,加上3個,就是23個,右邊有3個月餅。教師:問一共有多少個月餅,怎么列式?

      指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個月餅就是求左邊的月餅和右邊的月餅的和。

      教師:怎樣求23+3等于多少呢?

      能看圖說一說計算過程嗎?

      指導學生回答:左邊是2盒,表示的是2個十,右邊的3是3個一,2個十是以十為計數單位,3個一是以一為計數單位,它們的計數單位不一樣,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為什么左邊的3個能和右邊的3個加在一起呢?

      指導學生回答:左邊的3個月餅和右邊的3個月餅,它們都是表示3個一,它們的計數單位是一樣的,所以這兩個數能合并起來。計數單位相同,它們的數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出,3個月餅和3個月餅合起來是6個月餅。6個月餅再和20個月餅合起來,就是26個月餅。

      引導學生說出3+3=6,20+6=26。

      教師:我們還可以在計數器上撥珠的方式,驗證23+3是不是等于26。學生計數器計算23+3等于多少,教師巡視,并做相應指導。抽學生匯報。

      我們這個方法來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學生計算,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強調個位上的數對齊相加。

      2、教學例2

      請同學們選一種喜歡的方式來計算,然后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計算后,抽學生匯報,先抽計數器計算的學生匯報。

      讓學生說出計數器算23+30,先在計數器上撥上23,再在十位上撥上3,這時計數器上的結果是53。

      教師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

      3、練一練教師:你能你掌握的計算方法計算這樣一些算式嗎?學生自己練習,抽學生匯報,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然后集體訂正。

      教師:再翻開書完成課堂活動第1小題。

      學生自己練習,集體訂正。

      三、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學生匯報略。

      四、課堂練習

      教科書練習八1,2,3,4題。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讓學生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發現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幾道練習題。

      45+3= 33+4= 23+5 = 63+2=

      45+30= 33+40= 23+50= 63+20=

      抽學生回答,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然后集體訂正。

      教師:誰能說說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應該注意些什么?引導學生說:要個位上的數對著個位上的數相加,十位上的數對著十位上的數相加。

      教師:我們今天學習有關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有關知識。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3(出示例3情景圖)

      教師:你能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獲得圖中的數學信息。

      要求學生理解:圖中有54只千紙鶴,其中有30只是小明折的,剩下的全是小華折的。

      小華折了多少只千紙鶴?該怎么列式?為什么?

      引導學生列式,算式為:54—30=

      并說明這樣列式的理由是:從總數中減去一部分數就是另一部分數。教師:前面我們學習的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加法是對齊數位上的數相加,這樣的計算方法來猜想這道題的計算方法,你覺得54—30應該怎樣算?

      引導學生猜想出64—30也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

      教師:同學們的猜想對不對呢?同學們在計數器上算一算54—30,看是不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的。

      學生在計數器上操作后回答,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的。

      教師追問:你怎么知道你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的呢?教師:為什么要在十位上減3呢?教師:十位上的數對著十位上的數減,就是體現了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教師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

      教師:如果不計數器,你怎樣計算54—30?

      學生可能說出許多不同的計算方法,如想50—30=20,20+4=24;或個位上4減0得4,十位上5減3得2,所以54—30=24。

      不管采哪種算法,都是把個位上的數對著個位上的數減,十位上的數對著十位上的數減。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說明剛才同學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同學們會這樣的計算方法計算兩位數減整十數的算式嗎?大家來試一試。

      出示:45—20 38—30 97—60 53—40

      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說自己的答案,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2、教學54—3

      教師:如果我們把54—30中的30改成3,這個算式就變成了54—3。計算54—3和54—30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嗎?

      這是兩道算式在計算方法上相同的地方,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呢?指導學生說出54—30是在十位上減3,是減去的3個十;而54—3是在個位上減3,減去的是3個一。

      自己試著算一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如有的學生從十位上減起,有的學生從個位上減起,只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就行了。

      教師:同樣的方法算一算58—4,39—7,26—5,94—4。

      學生計算后匯報答案,并抽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指導學生說出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

      3、練一練

      43—20= 56—40= 77—60= 86—50=

      43—2= 56—4= 77—6= 86—5=

      學生自己練習,抽學生匯報,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然后集體訂正。

      教師:再翻開書41頁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

      學生自由練習,全班集體訂正。

      4、解決問題

      出示:小紅口算44道題,其中錯了3道,小紅正確口算了多少道題?小華口算44道題,正確地口算了40道,小華算錯了多少道題?是小紅口算正確的題多還是小華口算正確的題多?為什么?

      學生獨立解答后抽學生回答,并要求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算。

      三、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學了什么知識?計算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時要注意些什么?你還有什么疑問?

      四、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5,6,7,8,9題。

      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一)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能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發現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43+5= 47+2= 6+51= 4+22=

      43+50= 47+20= 60+51= 40+22=

      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重點要求學生說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

      我們在學習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時,就要求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了,這節課我們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看我們原來掌握的計算方法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中適不適。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出示第44頁的情景圖。

      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從圖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2人。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為什么要加法計算?

      怎樣計算23+22呢?

      學生計數器計算,教師作必要的指導,然后抽學生匯報。

      你們覺得在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時強調的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這個計算方法在這里適嗎?

      讓學生感受到是適的。

      我們知道在計算加法時要遵守的一個法則“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教師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除了在計數器上算,我們還可以口算的方法,誰能說一說口算23+22應該怎樣算?

      指導學生說出口算23+22時,要先算20+20=40,再算3+2=5,最后把40和5加起來得45,所以23+22=45。

      教師:

      請同學們豎式計算37+21。 43+42

      學生計算時,教師來回巡視,做必要的指導。

      然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展出,全班同學檢查是否是按豎式的要求寫的,相同數位上的數是否對齊,結果是否加正確了。

      也就是要求學生從格式、方法、結果三個方面進行檢查。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45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一橫排的題目。

      教師: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幅小棒圖,你覺得這些小棒在擺放時注意了些什么?

      2、46頁第二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了些1什么?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五、課堂作業

      第46——47頁練習九第1,2,3題。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減法,能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發現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43—5= 47—2= 51—6= 22—4=

      43—30= 47—20= 78—40= 42—30=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第44頁的情景圖。

      教師: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從圖中知道左面有39個茶杯,右面有25個茶杯蓋。教師:茶杯和茶杯蓋是一一對應的嗎?

      教師:求還差多少個茶杯蓋,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把39個茶杯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和茶杯蓋同樣多的茶杯,另一部分是比茶杯蓋多的茶杯,39—25就是減去和茶杯蓋同樣多的茶杯,剩下的就是比茶杯蓋多的茶杯,也就是還差的茶杯蓋。

      教師:怎樣計算39—25呢?

      我們在數位圖上擺一擺小圓片。誰告訴我,先擺哪個數?然后怎么辦?

      引導學生說出擺39—25時,先要擺出39,再從十位和個位上分別分掉25。

      教師:為什么要強調在十位上和個位上分別去掉25呢?同學們還是采什么方法來計算39—25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還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的方法來計算的。

      教師:如果不擺小圓片,你怎樣計算39—25?

      讓學生說出沒有小圓片,可以口算或豎式來計算。

      學生計算,教師作必要的指導。

      指導學生說出在口算時,要注意十位對著十位上的數減,個位對著個位上的數減。

      教師:也就是說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

      讓學生在黑板上邊板書邊講解自己的算法。

      減法豎式的寫法和加法是不是相同的呢?它們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讓學生理解減法豎式的寫法和加法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都要先在上面寫出第一個,也就是被減數,然后在第二排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寫出減數,在減數的左邊寫上減號,最后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不同的是加法要寫加號,而減法寫減號;加法是對齊數位相加,減法是對齊數位相減。

      試一試:79—33 97—26

      學生獨立計算后,抽學生匯報。

      口算要求說出自己的口算過程;

      豎式計算的展示出學生的豎式的同時,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全班集體訂正。

      2、教學例3

      出示第45頁例3圖。

      教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這種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是兩輛汽車,它們的座位是不一樣的,你能算出小客車比大客車少多少個座位嗎?

      學生計算后,抽學生的作業展出,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

      教師:你用什么方法計算45—23的呢?

      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學生明白不管是口算還是豎式計算,都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

      三、鞏固練習

      第45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二橫排的題目。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五、課堂作業

      第47,48頁練習九第4——10題。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整理與復習(一)

      教學目標:

      1、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2、熟練掌握100以內不進、不退位加減法。

      教學重難點:

      鞏固100以內不進(退)位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整理所學知識,系統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在計算時我們強調得最多的是什么?

      板書課題。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整理與復習”的第一題。

      學生口算后,抽一個學生匯報答案,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改錯。

      出示題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個地方算錯了,并說說口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三、拓展練習

      1、復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34+43時,該怎樣寫豎式呢?同學們試一試。

      2、完成教材第50頁第4題。

      檢查這些小朋友寫的豎式對不對,如果有錯誤,錯在什么地方。

      3、及時練習。

      (1)P50第5題。

      (2)P50—51第6—7題。

      四、小結概括。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說說怎樣才能提高自己計算的正確率。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反思

      課題整理與復習(二)

      教學目標:

      1、能解決常見的求和、比大比小類型的問題,能根據問題情境提出適當的問題,并正確解答。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比大比小的問題的解題策略。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鞏固。

      1、對口令游戲。(師生進行)

      2、登山。

      教材練習十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

      訂正講評。

      3、計算。

      練習十第7題。

      引導學生看懂表格,明確第一張表格用加法計算,第二張表格用減法計算。

      4、數一數。

      教材練習十第8題。

      怎么求鵝比鴨多多少只呢?

      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5、買體育用品。

      教材練習十第9題。

      三、拓展練習

      2 3

      + □ 5

      ?

      7 □

      四、全課小結。

      請說一說,在這個單元里,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哪些事情是你特別難忘的?

      我的教學思路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精選16篇)03-13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數的組成》教案02-18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2-20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數的順序》教案十一03-21

    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11-23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3-14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經典)05-31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5-27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10篇02-22

    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11-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AV人影院在线观看网 | 亚洲永久韩国久久 | 亚洲欧美唯美国产伦综合 | 亚洲成AV人影院在线观看网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