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時間:2025-03-01 08:49:32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6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及練習四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fā)現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1)出示3 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guī)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應用反饋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9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五、變式練習

      先用簡便方法計算,再用計算器驗算。

      1.297+298+299+300+301+302+303

      2.401+402+403+404+405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目的計算。初步了解計數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了解珠算的計數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欲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

      教學難點:

      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計算比賽(出示口算題)。仔細觀察,你準備選擇什么計算方法讓自己算得又對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纯此厦娑加惺裁?

      (顯示屏、按鍵、電腦芯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b、生嘗試計算825-138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d、生嘗試計算876-738÷9=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么?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設計意圖:學生對計算器已并不陌生,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間互相交流和學習。通過兩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計算快捷、方便、準確,并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繹文化,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

      師:這么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只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方法怎么樣?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直接向學生展示最古老的計數法,讓學生感悟體會計數的原始歷程,初步了解計數的變革是人類生活發(fā)展的需要。】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方法的基礎上又發(fā)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于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么?

     。A設:什么時候發(fā)明的?是誰發(fā)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屏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

      這些數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現也經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視頻)

      看完后,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么樣?怎么評價祖沖之?

     。A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擺數讓學生體會位值制的含義,體驗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籌計數法的繁瑣;通過讀算籌擺出的數讓學生從中發(fā)現問題,感受到算籌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從而推動了計算工具的發(fā)展。讓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利弊兩個方面,揚棄的過程就是發(fā)展的過程;通過觀看小視頻體驗用算籌計算的弊端以及數學家嚴謹執(zhí)著的數學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于是人們又發(fā)明了新的計算工具---算盤。你見過它嗎?在哪里見過?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A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學生會收集關于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yōu)點。)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fā)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xiāng)。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代化的國家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并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制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設計意圖:現代教育技術具備了大容量儲存教學信息的優(yōu)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課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盤這一燦爛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fā)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fā)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xù)研發(fā)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ǔ鍪窘】淡h(huán)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么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你了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了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制成數學小報。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發(fā)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重點:

      利用發(fā)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難點:

      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教學活動: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今天我們要在天平上做游戲,通過游戲你們將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F在我在天平的左側放5克砝碼,右側也放5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

      (兩邊的質量相等。5=5)

      2.現在我在天平的左側再放2克砝碼,右側也加2克砝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怎樣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別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相同質量的砝碼,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怎樣用算式表示。

      生動手實驗,列算式

      4.左側的砝碼重x克,右側放10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知道左側的砝碼重多少克?

      5.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x=10)

      6.如果左側再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右側也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7.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交流)

      8.你們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減去相同質量,天平會怎樣。先看書,再動手驗證你的想法。

      9.通過剛才兩組游戲,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的話,你發(fā)現什么數學規(guī)律?小組交流。

      (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活動二:解釋運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數x

      (1)什么是未知數?

      (2)根據剛才我們的游戲,你會求x?

      方程兩邊都減去8

      x+8-8=10-8

      x=2

      (3)怎樣檢驗?

      2.試一試:求未知數x

      理解題意,解方程

      活動三:建立模型。

      1.看書:說一說你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

      2.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能成立嗎?你怎樣驗證?

      3.解釋運用:解方程

      (1)餅400克,你能提什么數學問題?

      (2)怎樣列方程?

      4x=400

      (3)怎樣解方程?

      4.試一試:解方程。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4

      ◆教材分析

      數的產生和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限于教學時間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舉了少數簡單的事例進行說明,使學生對數的產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教材展示了古代人們如何計數、如何逐步發(fā)明各種記數符號等,直觀形象地介紹了數的產生、發(fā)展的歷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的產生,掌握十進制計數法,初步認識億以上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的全過程,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數的產生,掌握十進制計數法,初步認識億以上的`數

      【教學難點】

      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數的產生

      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要數一數一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一數捕獲了多少只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

      二、計數符號、計數方法的產生

     。ù蜷_課件)

      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只知道“一樣多”、“多”或“少”。

      1、計數方法

      那時人們只能借助一些物品來計數。

      如:在地上擺小石子、在木條上刻道、在繩上打結等方法來計數。

      例: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

      例:出去打獵時,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獵回來時,再把拿回來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對應起來,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樣多,如果是,就說明武器沒有丟失。結繩計數的道理也是這樣。這些計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計數的實物一個對一個地對應起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一對應。

      2、符號

      以后,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逐漸出現了數詞,隨著文字的發(fā)展又發(fā)明了一些記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

      師:看來數的產生來源于生產、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紹一些記數符號。

      出示課件:巴比倫數字:(略)中國數字:(略)羅馬數字:(略)

      3、自然數

      問:你們知道阿拉伯數字是怎么產生的嗎?

      現在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師問: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的差是幾?最小的自然數是誰?最大的呢?

      學生小組討論完派代表發(fā)言,最后請同學進行總結。m]

      最小的自然數是零,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無限的就是一個一個地數,總也數不完,數出一個很大的數以后還可以數出一個比它多1的大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三、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學反思

      略。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5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基本功能,能正確地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大數目的一步和兩步式題的計算。

      2、感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便捷和準確,體驗依據計算的需要和數據特點靈活選用合適的運算方法。

      3、經歷用計算器探究和發(fā)現簡單數學規(guī)律的過程,在嘗試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步和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難點:

      依據計算的需要和數據特點選用合適的運算方法;借助計算器探索發(fā)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guī)律。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出示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機智過人》的圖片。

      師:節(jié)目中有最強人類代表和人工智能進行精彩而有趣的“人機大戰(zhàn)”,人們都在談論到底是機器人厲害?還是人類厲害呢?你怎么看?

      師,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機器人和人類各有優(yōu)勢,咱們要想辦法用好人工智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發(fā)揮一下人腦的優(yōu)勢,使用好計算器以為我們服務。板將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了電視節(jié)目《機智過人》中“人機大戰(zhàn)”的情境,引導學生辯證的對待人與機器的關系,激發(fā)學生想要操控機器為學習服務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嘗試操作、自主探索一一正確使用計算器

      一、介紹計算器的基本結構

      出示計算器圖片。

      師:你在哪里見過人們使用過計算器?

      師:請拿出計算器仔細觀察,計算器上有些什么?關于計算器上的各種鍵,都是派什么用處的?你們知道嗎?把你知道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計算器的構造:顯示器、數字鍵、符號建、開關機鍵等。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認識計算器的基本結構和一些常用鍵。

      二、正確使用計算器

      1、初試本領。

      師:認識了計算器,問問自己:“我會用計算器嗎?”

      請用計算器算一算:38+27= 30x 18=

      師:以38+27為例,說說你是怎樣按鍵計算的?(課件演示輸人過程)

      師:計算器到底算的對不對呢?有什么辦法知道?(口算或筆算)

      師:既然這兩道題用筆算和口算都能算,那還學習計算器干什么用呢?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讓學生在嘗試操作、互相交流中認識計算器的計算方法“既然這兩道題用筆算和口算都能算,那還學習計算器千什么用呢?”這一誘導性的問題,旨在讓學生領悟到計算器的價值是進行大教目的計算。

      2、為什么要用計算器。

      出示題目:13027-8934= 41600÷128=

      師:這兩道算式和上面兩道算式有什么區(qū)別?如果想快速算出來,你很想借助什么工具?請計算器來幫幫忙。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反饋。

      [小結]在輸人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的做到:整體讀數,細心輸入。

      [設計意圖]在操作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用計算器計算大數目的快捷,同時也提醒學生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整體讀數、細心輸入。

      3、體驗計算器使用中的困惑。

      (1)巧遇困惑,識別運算順序。

      出示題目:20xx-39x 21=

      師:怎么會有兩個答案呢?究竟哪一個對呢?計算錯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引導學生討論)

      師:原來是手里的計算器不懂運算順序,那怎么辦?看誰能辦法來指揮它?

      讓剛才算錯的同學重新按計算器計算。

      展示比較智能的計算器,能識別運算順序

      老師介紹這兩種計算器:聰明的計算器和傻瓜計算器。

      重點說了,傻瓜計算器怎樣來進行計算?

      除了用這樣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2)認識“M+”、“MR”、“MC”功能鍵

      師:在你們的計算器上有這兩個鍵:“M+”“MR”有的`計算器上是“MRC鍵”,“MRC”是“MR”和“MC”的合并鍵,知道這兩個鍵有什嗎?它們就是計算器的紙和筆。

      師:知道怎么用嗎?視頻播放,計算這個算式使用這些鍵的用法。

      39x21 “M+”(記憶)

      20xx- “MR”(提取)

      = “MC”(刪除記憶)

      你對計算機還有哪些了解嗎?

      活動:向同學介紹計算器。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要用好計算器首先要了解自己手中的計算器是“科學型”還是“算術型”,如果是“算術型”計算器,在計算混合運算的時候,要注意運算順序,并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用“M+”、“MR”、“MC”這幾個功能鍵。

      第三環(huán)節(jié):及時反思,合理使用計算器

      一、感受計算器的優(yōu)勢

      師:你覺得計算器怎么樣?你對這個新朋友有什么評價?

      [小結]計算器的確是人們的好幫手,用計算器計算又快捷又準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二、靈活選擇,辯證對待

      游戲:挑戰(zhàn)30秒

      師:下面咱們進行一個挑戰(zhàn)賽?

      出示題目:9467 x 567x0=

      45 ÷5=

      9328-2965=

      師:做完這組題,你對計算器的使用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結]靈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才能幫助自己又快、又正確地解決問題。

      師:(指著課題)我們再間間自己。我會用計算器了嗎?

      [設計意圖]這是教材內容中沒有的,之所以要補充這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要讓學生明白雖然有了先進的計算工具,還要將它和口算、筆算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各種算法的優(yōu)勢。

      第四環(huán)節(jié):積極探索、善于動腦一享受借助計算器而超越計算器的快慰

      出示挑戰(zhàn)題目:

      111111111×11111111=

      師:遇到了什么問題?原來計算器的顯示屏是有限的,計算器解決不了,怎么辦?靠我們的大腦,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進行討論研究,仔細觀察,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

      1x 1=1

      11x 11=121

      111x111=12321

      1111x1111=1234321

      11111x 11111-123454321

      111111x 11111121345654321

      1111111x 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x 1111113-56787654321

      111111111x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師:你們看多美呀,這就是數學之美!

      [設計意圖]故意設計此題,讓學生體會到計算器也有計算不出來的題目。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計算出來,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器去探索和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最后!皩毸䲠怠钡恼故荆沧寣W生體會到數學的神奇和美妙。

      第五環(huán)節(jié):追根溯源、拓展視野一介紹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

      師:計算器幫我們“發(fā)現”規(guī)律,讓我們領略到數學王國的奇妙!那關于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歷史,你知道嗎?

      學生介紹自己對計算工具發(fā)展史的了解。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的介紹計算器的發(fā)展史,形象生動,既讓學生獲得了知識,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起學生對計算器甚至是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的探索興趣。

      第六環(huán)節(jié):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師:學完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回顧全課,讓他們充分感悟計算器給人的生活帶來的便捷,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生想要發(fā)明更先進計算工具的欲望。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guī)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課在之前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進行學習,學生能及一反三學習起來應該比較輕松。但億以內數的數位較多,要讓學生知道先分級再讀數,減少錯誤率。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讀億級的數。

      教學難點: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引入

      1、請讀出6020:

      2、讀出60200000:

      3、讀出60206020

      4、讀數位較多的數時,要先做什么?怎樣做?

      5、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60206020

      6、回憶億以內數的讀法。(請一名學生回答,全班一起讀)

      活動2:【講授】新授課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地球上有7000000000人。你能讀出來嗎?可讓知道的學生試一試。

      生活中有比億更大的數嗎?舉例說說。學生說不出來教師可讓學生了解:

      20xx年我國出口總額約為3256 0000 0000美元。

      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剛才讀的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到數級擴展成了三級數。)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試著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

      (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著說說讀數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饋: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邊來讀數。

      (2)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學生可能說得不完整,教師可幫助學生整理補充。實際是把億以內數的方法遷移到這。)

     、購母呶蛔x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②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③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4.說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如果剛才學生說到的數中有0的可以指著讓學生讀讀。)

      (不管學生說到0的問題沒有,都要著重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0最難讀,數中間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出示幾個練習強化0的讀法)例如:

      活動3:【練習】練習

      (1)判斷對錯:

      610 0000 0000讀作:六百一十億?(√)

      236 0509 0008讀作:二百三十六億零五百零九萬零零零八。(╳)

      100 4000 20xx讀作:一千零四億零二千。(╳)

      問:“你怎么這么快就得出答案來了?”(分級了)

      (2)教師出示讀數的卡片讓學生讀:

      92 0000 0000 267 0500 0000

      5080 4000 3000 3 0070 0400

      (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哪個0沒讀?為什么?)

      (3)選擇正確答案

      下面各數一個0都不讀的是( E ),只讀一個0的是( B ),要讀兩個0的是( C ),要讀三個0的是( A、F ),要讀四個0的是( D )。

      A.20 0202 0200 B.20 0020 0000 C.20 20xx 0220

      D.20 0202 0202 E.20 0000 0000 F.22 0220 020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7

      【學習目標】

      1.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通過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善于觀察發(fā)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進行口算。

      【學習重難點】

      重點:正確掌握計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難點:探索計算規(guī)律。

      【學習過程】

      知識鏈接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要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了解自然,激活思維,揭示規(guī)律,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的一項重要的數學素養(yǎng)。計算器,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計算工具,已經見諸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走進了千\家萬戶,也走進了孩子們的視野和世界。但是,恐怕并未有多少學生有意去關注過、認真去研究過計算器里,到底蘊藏著的是怎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

      學法指導

      通過引導整理材料,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使用方法,同小組合作實際操作計算器。

      自主學習

      1.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用計算器計算。

     。1)386+179=

      我是按照這樣的步驟計算:先輸入數字鍵( ),再輸入運算符號鍵( ),又輸入數字鍵( ),最后輸入( )就顯示出了結果( )。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交流會報例1的計算方

      法。

      2.“做一做”。

      合作完成,口頭出示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四人一組,輪流出題,比賽看誰先算

      出來。

      3.發(fā)現規(guī)律。

      (1)用計算器獨立計算。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觀察,小組交流找出答案中個數位上的數字排列規(guī)律,小組代表發(fā)言。

     。3)不用計算器,遵循規(guī)律寫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5)運用計算器檢驗答案。

      4.“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交流,小組代表發(fā)言。

      【學習反思】

      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使用__________________,懂得的計算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測評】

      1.判斷。

     。1)47560≈47萬( );

      (2)2036000000≈20億( )

     。3)990000000≈10億( )

      2.用計算器計算:

      94×86÷47(394+5477)÷57 8450÷25-249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包括結繩計數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yōu)榱朔奖阍谟嬎愎ぞ叻矫娴奶剿骱团Α?/p>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xx同學和xx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xx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fā)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ò鍟核慊I)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相比,她的優(yōu)點是有數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fā)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825-138= 26×39= 312÷8=

      2、找規(guī)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據規(guī)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5=

      第二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

      (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guī)律。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tài)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yè)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信息:

      誰能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誰能根據這些信息找出等量關系?

      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先畫線段圖。

      根據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這個等量關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60是4個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誰能說一說你是根據哪個等量關系列的方程。

      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于有兩個未知數,需要選擇設一個未知數為x,在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系,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第100頁試一試:

      選兩題進行板演

      第101頁試一試:第二題:

      生列方程,說等量關系。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101頁試一試:第三題,第四題

      生說等量關系列方程。

      四、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實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2、在探索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過程中,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滲透歸納猜想、數形結合等數學思維方法。

      3、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合作學習及相互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探索規(guī)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我們--小學--班的同學一起上這節(jié)數學課,請大家看大屏幕,老師為了給大家上好這節(jié)課,(課件)我用了a天時間備課,b個小時做課件,看到張老師的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字母

      師: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數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字母表示數(板書:字母表示數)。

      看來我們班的同學既善于觀察,又愛動腦筋,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交朋友,誰愿意告訴老師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生說,對其中一個。)

      活動(一)“猜年齡” 在加法中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1)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我把你的名字和年齡寫在黑板上好嗎?(師板書)

      去年他幾歲呢?前年幾歲呢?最小的時候幾歲啊?明年--同學幾歲?再過一年呢?

      觀察黑板上的數字你發(fā)現了什么?(一個比一個大;沒有相同的……)這是一些變化的數。

      師:還有誰能繼續(xù)往下說?這么多同學想發(fā)言,那張老師就在黑板一直寫下去,怎么樣?(黑板寫不下、麻煩)

      既然說不完,又麻煩,誰能想出一個最簡潔的辦法來表示--同學的年齡呢?、

      生:用字母表示。

      師:用什么字母呢?

      師:你想的辦法可真好!用一個小小的字母就把這么多數都概括進去了,他的威力可真大,師:除了用字母a來表示--同學的年齡,還可以用其他的嗎?(b.c.d……)所有的字母都可以。 師:n可以是哪些數呢?(生:2、6、9、21、56……)那么這兒的n可以是哪些數呢?(生: n不可能是200,因為人一般活不到200 歲。學生產生爭議)

      師生總結: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但用字母表示生活中的數量時,字母所取的數要符合生活實際。

      小練習

      師:誰還能用字母表示我們身邊的數量呢?(生舉例)

      師:你覺得用字母怎么樣?(方便、簡潔……)

      師:這種方法這么好?想知道是誰發(fā)明的嗎?(課件)

      法國的數學家——韋達

      他是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tǒng)地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是他確定了符號代數的原理與方法。在歐洲他被稱為“代數學之父”。

      (2) 體會含有字母的式子

      剛才有幾個同學介紹了自己,我也和大家做一下介紹,我叫張丹,來自遼陽市,叫我張老師就可以了,年齡嗎?你們猜猜(25、26、28)

      到底誰猜得最接近呢?告訴大家,張老師比--大17歲,你知道我今年多大年齡嗎?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當--同學10歲時,張老師多大,用式子表示。當--同學12歲時呢?

      --的年齡 張老師的年齡

      1 1+17

      …… ……

      10 10+17

      11 11+17

      12 12+17

      13 13+17

      … …

      師:你還能繼續(xù)往下寫嗎?好,拿出練習本開始寫吧。(全班學生寫)

      師:有的同學已經不再寫了,為什么?是不是發(fā)現了什么?把你的發(fā)現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小組交流)

      師:說說你們組同學的發(fā)現。(同學匯報,師板書)

      學生匯報時:

      1、指導學生邊寫,邊說當--同學幾歲時,老師多大。

      2、當學生說出當--同學n歲時,張老師n+17歲時,師追問,為什么?

      3、學生說出,因為學生的年齡在變化,老師的年齡也是變化的,但老師與學生的年齡差是永遠不變的,當--同學n歲時,張老師的年齡就是n+17歲。還誰說一說n+17表示什么?為什么?(強化)n+17既可以表示張老師的年齡,也可以看出老師比同學大17歲。

      4、指出在這里,你們把變化的量用字母來表示,不變的量不變。

      5、這里的n是同一個數嗎?同一道題一個字母表示同一個數。

      小練習

      我們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數,張老師n歲時,--同學的'年齡就是(n--),那么上一道題中的n和這一道題中的n表示的是同一個數嗎?(總結出不是同一道題,同一個字母表示的不是同一個數。)你也能用我們身邊的數量,說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嗎?(鼓勵學生用加減乘除)

      活動(二)填表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陸續(xù)出現三根小棒,組成三角形)同學們看見了什么?(三根小棒組成了三角形)一個小小的三角形里也隱藏著有關字母的秘密,想知道嗎?下面請同學完成表格。(課件出示表格)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1、匯報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的發(fā)現?(生匯報:我們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個數在不斷的變化,小棒的根數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是擺一個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數始終不變。我們小組用-表示三角形的個數,用-×3表示要用小棒的根數。)

      2、簡寫方法

      師小結:n×3還有更簡便的寫法,誰見過?

      在乘法算式中,當字母與數字相乘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乘號簡化為一個小圓點,也可以省略不寫。當省略乘號時,數字應寫在字母的前邊。例如:n×3寫作3.n或3n。

      小練習:8×x簡寫成 67×y簡寫成

      是不是所有的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能簡寫呢?(生總結出:加號、減號和除號不能省略。)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到快樂廣場去輕松一下(課件)

      1、同學們能看懂線路圖中的x米和y米,分別表示什么嗎?你想去哪?從人口出發(fā),要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2、生活館

      (1)一件上衣a元,一條褲子比一件上衣便宜12元,一條褲子 元。

      (2)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一個作業(yè)本要1元,笑笑買了a本,要用( )元。

      (3)一輛公共汽車上原來有15人,到新街車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 人。 (4)有m個蘋果,每盤6個,可以裝在( )個盤子里。

      3、音樂吧

      隨音樂說兒歌。

      生: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

      4、圖形館

      用字母a表示我的長,用字母b表示我的寬,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長,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積,你能試著寫出我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C=2(a+b) s=ab

      用字母a表示我的邊長,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長,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積,你能試著寫出我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C=4a s=aa=a2

      5、智慧屋

      用小正方形擺圖形,并尋找所擺圖形的個數與所需小正方形數的規(guī)律。

      同學們你們在快樂廣場里玩的高興嗎?(高興)

      四、總結

      結束語:那你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表現的怎么樣?如果用a表示非常滿意;用b比較滿意;用c表示有點遺憾。請你對自己今天這堂課的表現的滿意程度做個選擇,說說滿意在哪里,遺憾在哪里,有什么希望。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1

      一、教學內容

      1、億以內數的認識。

      2、十進制計數法。

      3、億以上數的認識。

      4、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qū)別

      1、例題的編排增加了一些銜接語,使內容更具連貫性;還注意體現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盡量為教學提供一定的引導。

      2、讀數、寫數例題的編排更具層次性,強調分級讀、寫數的好處;對大數的讀法、寫法法則,以學生討論、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顯示。

      3、增加了將一個數寫成擴展式的例題。用不同形式來認識數,也為中學學習科學記數法做一定鋪墊。

      4、將把一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和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分別安排例題教學,以避免學生將二者混淆。

      5、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原來是閱讀資料,現將其作為正文,以連環(huán)畫形式,配以簡要的文字,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歷程。隨后單獨介紹了算盤、計算器。

      6、增加了“你知道嗎”的版塊,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至六個。主要圍繞:對一億的感知、數的分級、非位置制計數方法、記數符號的來歷、位置制計數方法、計算器特殊按鍵的介紹等進行,豐富學生對大數的認識,充分體會阿拉伯數字的特點和十進制計數法的優(yōu)勢。

      7、新增了“整理和復習”。

      三、具體內容

     。ㄒ唬﹥|以內數的認識

      1、例1:認識計數單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首先通過呈現北京市的人口數,說明學習比萬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后借助計數器,利用動態(tài)撥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計數單位的基礎上,引出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并讓學生初步感知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在有了計數單位后,簡要說明了用數字表示數的方法,由此引出數位和數位順序表。并讓學生結合北京市人口數,利用數位順序表進一步體會“位值”的含義。

      教學時應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促進知識遷移。由萬以內的數引出比萬大的數,由已知的計數單位引出新的計數單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其在學習中發(fā)揮積極的遷移作用。例如,在計數器萬位上撥數,一萬一萬地數,數到十萬,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十萬怎樣表示”的問題,經歷“滿十進一”的過程,引出計數單位“十萬”。還應注意讓學生了解“數位”的意義,體會“位值”的含義。在認識億以內的計數單位后,要說明:“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笔箤W生初步體會計數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數位順序表后,通過說出北京市人口數中一些數字表示的含義體會“位值”的含義。

      2、例2、例3:讀億以內的數。

      教材的編排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教學讀整萬的數,讓學生體會讀數的本質,第二個層次是教學讀一般的含兩級的數,總結讀數的方法。

      例2的編排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整萬數的讀法的思路。第1個學生是遷移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也就是由高到低按順序把每個計數單位都讀了出來,這實際上也體現讀數的本質:就是讀出計數單位的個數。第2個學生則歸并了“萬”字,簡便了讀法。從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簡潔,加深對萬級數的讀法的認識。此外,例2給出的4個數也很有代表性。

      例3是教學讀含有兩級的數,第一個數沒有0,給出讀法;后邊兩個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沒有給出讀法。特別是有關“0”的讀法。例3的數據的選擇也突出了讀數的重點和難點。

      3、例4:寫數。

      通過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上鑄字的信息,引出寫數活動。對照數位順序表,出現4個不同的數。第一個給出了寫法,采用畫豎線的形式,凸現了先分級、再寫數的思路,其余3個則讓學生自己探究寫出。總結出寫數的方法。

      4、例5:數的大小比較。

      教材首先給出了20xx年6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為學生學習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提供了生動的學習資源。法則,重點突出了兩個方面:位數相同的情況和位數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大小比較。

      5、例6:大數的改寫。

      探討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小精靈的話,則凸顯了把整萬數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意義和作用。

      例題后面的“做一做”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方面讓學生在“改寫”中深化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和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

      6、例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學習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時,可舉一些實例說明近似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用一個省或一個市的人口、全國小學生數、全國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實例,說明在實際生活中,一般沒必要十分精確地表示一個事物的量,常用近似數來表示。

      7、數的產生。

      教材通過圖文配合的方式,簡要地介紹了數的產生和數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出示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3幅圖,展現了古人一一對應的記數方法。隨后簡要說明了數字產生的原由,并列舉了三種古代數字,體現了數字也是逐步發(fā)展和完善的,并通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統(tǒng)一數字的必要性。

      然后呈現了0~9的阿拉伯數字,并以首先通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數字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數的產生和發(fā)展的認識。最后用簡練的文字揭示自然數的概念與特點,一方面對以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另一方面也為以后把數的范圍擴展到分數、小數做準備。

     。ǘ┦M制計數法

      教材首先運用兩個實例,說明比億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凸顯學習更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后在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利用計數器數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此基礎上,“擴展”數位順序表,系統(tǒng)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并概括出“十進制計數法”,并為億以上數的認識和讀、寫作好準備。

     。ㄈ﹥|以上數的認識

      1、例1:億以上數的讀法。

      教材通過呈現地球不堪人口重負的畫面,讓學生在感受大數,學習億以上數的讀法的同時。提供了3個億以上的數。讓學生借助數位順序表把億以內數的讀法遷移到讀億以上的數之中。在讀法的總結上,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讀數和重點關注“0”的讀法問題。

      2、例2:億以上數的寫法。

      教材結合數位順序表,呈現了1個整億數和兩個非整億數,讓學生通過思考與嘗試、討論與交流,自主遷移、探究寫法,并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按級寫。

      “做一做”第2題采取題組形式,把個級數、整萬數、整億數對照編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分級寫數的特點,更好地掌握寫數方法。

      3、例3:把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第一個呈現改寫結果,其余2個讓學生獨立完成,熟悉改寫的方法。

      4、例4:非整億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再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所以這里用色塊和文字標注的形式說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個數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然后直接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下面的閱讀材料介紹了我國古代用算籌計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位值制,感受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并由此了解數字“0”的產生,豐富對“0”的認識。

     。ㄋ模┯嬎愎ぞ叩恼J識

      實驗教材是放在“閱讀材料”里的,修訂教材把它作為了正式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和現狀,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用簡潔的文字與畫面揭示了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程:由兩千多年前的算籌到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了人類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與發(fā)明,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對算盤和計算器的詳細介紹。

      接下來教材說明了算盤發(fā)明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了解算盤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呈現中國算盤和日本算盤的實物圖,讓學生感受算盤的影響和傳播的廣泛。最后,呈現了3幅直觀圖要求學生寫出算盤上表示的數,因為二年級已經學過用算盤記數,所以這里簡單回顧介紹一下即可。(見“算盤的數學文化”)

      對于“計算器”的認識,通過呈現結賬這一情境,讓學生了解到計算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并說明計算器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算得又對又快。然后呈現了計算器的實物圖,并標注了顯示屏及兩個功能鍵的名稱,其余鍵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則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接下來的例1教學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基本的四則運算。教材呈現了加法計算的例子,減、乘、除法式題,則由學生自己嘗試操作。例2教學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通過計算探索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

      “大數的認識”——數感的培養(yǎng)

      四、教學建議

      本單元是小學生整數認識的最后階段,也是系統(tǒng)整理整數概念、讀寫法則等的過程。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數感。

      使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數運用的事例,突出學習大數的必要性;二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數。

      2、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讓學生經歷“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大數的認識中,萬以上的數、計數單位、數位、數級、十進制計數法、大數的讀寫法則、近似數等,都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必須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3、緊緊抓住數的分級,引導學生探索數的讀、寫方法。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先看級再看位,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地讀、寫”的習慣。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2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四年級數學上教案。

      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3.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課時

      一、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讀法

     。ㄒ唬┙虒W內容:

      教科書第2~5頁的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中的習題P1-5。

     。ǘ┙虒W要求: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2.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guī)律。

      3.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4.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ㄈ┙虒W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讀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讀法為基礎,把個級讀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讀億以內的數。

      (四)教學準備:師準備計數器。學生每人收集現實生活中有關萬以內的及比萬大的數的信息各兩條。

      (五)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揭示目標。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同學們有信心學好嗎?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2.出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2、3頁的內容,比比看誰能最先完成任務。通過預習課文,你了解了億以內數的哪些新知識?

      3.學生自學。先四人小組討論,在匯報,師在黑板上作簡要記錄。

     。1)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

     。2)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邊匯報邊整理成數位順序表:(略)

      (3)計數方法:用萬作單位,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要求學生在小組里撥珠數一數,然后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范。

      (4)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都是一級。

      1)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的是多少個一。

      2)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

      3)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在數位順序表上補充數位。

      (5)數的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萬位,表示8個萬,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6)總結。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一個數字所占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

      4.數學億以內數的讀法?磥泶蠹覍|以內數的知識了解得真不少,那么這些億以內的數你們會不會讀呢?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學生試讀。

      (2)全班交流。

      1)在出現不同答案時,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闡明理由。教師適當點撥,指正。

      2)把每個數的讀法用漢字記錄下來,開展小組討論:讀數時有哪些規(guī)則?

      3)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修正,最后進行歸納: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讀萬級時,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試一試:讀出下面各數。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讀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取經,看怎樣讀起來更方便?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方法:數出最高位后,按照數位順序往下讀;先分級,用虛線把萬級和個級隔開,先讀萬級,再讀個級;(可以進一步詢問:為什么用虛線隔開呢?)標上數位再讀。肯定學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見:你們會選用哪種方法呢?

      5.課堂練習

      (1)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2)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萬數到一百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千萬數到一億。(指名讀,全班讀。)

     。4)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分小組讀一讀本小組成員收集的信息數據。)

      6.鞏固聯(lián)系

      (1)課本第9頁的第5題:你能正確地讀出第2頁上的數嗎?(先個別讀,再同桌互讀。)

     。2)課本第8頁的第2題:讀出下面每組數。(重點是準確讀出每一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

     。┱n后回憶:略

      二、第二課時 億以內數的寫法

     。ㄒ唬┙虒W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12題。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ㄋ模┙叹、學具準備: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信息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信息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播放新聞。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數據?你能把這些數據寫出來嗎?

      2.出示自學學習目標: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來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3.出示自學指導:看書上第6頁的內容,分組討論億以內數的寫法。

      4.師生共同學習

     。1)讀新聞:據統(tǒng)計,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可能會說: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占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5.課堂練習

      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后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后進行核對。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寫完后注意檢查。

      6.鞏固練習

      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后再寫下來。

      (六)課后回憶:略

      三、第三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復習課

     。ㄒ唬┙虒W內容:

      教科書第9-13頁第4、6、12、14、15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理解數位、計數單位、數級等數學概念,掌握億以內數的讀寫法。

      2.通過“爭當小老師”一事,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三)教學重難點:

      億以上數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

     。ㄋ模┙虒W關鍵:

      由學生自主復習鞏固。

     。ㄎ澹┙虒W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我們都想當小老師吧?今天我們就比一比誰是“優(yōu)秀小教師”。每人發(fā)一張學生課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內容:

      判斷題:

     。1)萬級的計數單位是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2)2496 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24960000 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萬 (√);

      6407000 讀作:六百四十萬零七千 ? (√);

      85000030 讀作:八千五百萬零零三十 (×)。

     。3)六千八百五十萬 寫作:68500000 (×)

      一百萬七千 寫作:1007000 (√)

      四萬零九十 寫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萬米 (√)

      17865000米≈(1786)萬米 (×)

      2.判斷反思:

     。1)請小老師判斷第一題。

      反思:

     、俚谝活}涉及哪些數學概念?(數位、計數單位、數級)

     、 談談你對數位的認識。(把計數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在的位置,叫做數位;所學的數位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壅務勀銓τ嫈祮挝坏恼J識。(所學的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字面的區(qū)別是沒有“位”字。)

     、 談談你對數級的認識。(四位一分級,分為個級、萬級、億級)

      ⑤你對這三個數學概念還有什么疑問嗎?

     、尢釂枺好肯噜弮蓚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2)請小老師判斷第二題。

     、儆^察第一、二小題你有什么想法嗎?(億以內數的讀法與萬以內數的讀法相同,只是多加一個級稱)

     、谟^察第三、四小題你覺得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億以內數每級末尾的零不讀,數中間的零只讀一個)

      ③誰能對億以內數的讀法進行總結?

     。3)請小老師判斷第三題。

      ①想一想怎樣寫出億以內數?

     、谟惺裁葱枰嵝淹瑢W注意的地方嗎?(零占位的問題)

     。4)就億以內數的讀寫法你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也就是怎樣

     。┱n后回憶:略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數的產生過程,初步認識自然數。

      2、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的過程,掌握包括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在內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3、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體驗數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自然數和十進制計數法的意義。

      2、掌握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想一想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做什么事情能夠用到數。你們知道古時的人們是怎樣記數的嗎?你們了解數的產生和發(fā)展嗎?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數的產生

     。1)講述數的產生:古時候的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有了記數的需要,但開始不會用一、二、三、四……這些數字數物體的個數,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來記數。如第一幅圖中,人們出去放牧時擺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小石子。放牧歸來,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若兩者同樣多,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第二幅圖說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來記錄所捕獲的魚或其他獵物的數量,也可以用來核對打獵前后武器的數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圖中結繩記數的道理也是這樣。

      小結:人們無論采取哪種記數方式,都是要把實物和用來記數的實物一個一個對應起來,后來,隨著語言的發(fā)展,人們發(fā)明了記數的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的記數符號也不同。

     。2)介紹各個國家的'數字。

      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還有印度人發(fā)明的阿拉伯數字,它先由印度傳入阿拉伯,而后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這樣人們誤認為這些數字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數字。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交流的增多,又逐漸統(tǒng)一成現行的阿拉伯數字,即:1、2、3、4、5……

      (3)認識自然數。

      自然數是人類的生產勞動中逐漸產生的,人類認識自然數的過程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數物體個數的過程中,我們數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數!0”是最小的自然數,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呈現古人記數和不同地區(qū)的記數符號,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數字,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有趣。

      2、學習十進制計數法。

      (1)填一填。

     、倥c百相鄰的計數單位是( )和( ),與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 )和( ),與千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 )和( )。

      ②10個一是( ),10個十是( )。10個百是( ),10個千是( )。

     、10個萬是( ),10個十萬是( ),10個百萬是( ),10個千萬是( )。

     。2)提問:通過上面的填空,你發(fā)現什么?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小結: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3、認識數位順序表。

     。1)認識數位順序表:呈現數位順序并提問,從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

      (2)數級: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位是一級。

     。3)提問:從數位順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數級?個級有哪些數位?萬級有哪些數位?億級呢?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4)你發(fā)現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嗎?請你按數級從右邊起,說說每個數級各有哪些計數單位。

      【設計意圖】

      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擴建”數位順序表,再通過系統(tǒng)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讓學生理解“十進制計數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億位左邊是( )位,千萬位左邊是( )位,26705000000

      中“6”在( )位。

     。2)( )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 ),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2、判斷。

     。1)沒有最小的自然數。( )

     。2)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

     。3)0是自然數。( )

     。4)自然數的個數可以數出來。( )

      3、下面的數各是幾位數,按數級分各有哪幾個數級?你是怎樣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數按數級分一分,再說說各有哪些數位,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4561732150

      四、作業(yè)練習

      練習二第1、2、6題(學生獨立完成)。

      五、歸納總結

      說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計算器的基本按鍵名稱和功能,并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四則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數學秘密的意識,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進行口算。

      3、通過課堂活動的開展,鍛煉學生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向學生滲透節(jié)約、環(huán)保意識。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學生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jié)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到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借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學會觀察、發(fā)現有規(guī)律的數的計算。體驗轉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教學過程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用計算器計算

      一、認識計算器,體會計算器的作用

      認識計算器嗎生活中你都在哪兒見過計算器?它有什么作用?學生自由回答,列舉計算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介紹你手中的計算器(數字鍵、運算符號鍵)

      2、認識功能鍵(M+ MR MC MRC)初步認識了解其功能(板書)

      3、嘗試練習128+284= 371÷7= 532-178= 45×77= 5、同學們會使用計算器了嗎?請考考自己,這里有二道題。

     、56÷7=

      ②2345-39×21=

      第二題出現了兩個結果,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那個是正確答案?為什么?(運用估算來確定正確答案)問:你是怎么計算的?(直接得出準確結果的是科學型計算器,反之是普通計算器)做了這幾道題你有什么收獲?

      4、學會使用功能鍵普通型的計算器也不用筆來記那個中間結果了。怎么做呢?先按“39×21”,然后就按下“M+”,計算器上顯示結果是“819”,按“M+”的目的是將“819”儲存下來,就是把這個結果記在計算器里面了。然后,再輸入“2345-”,再按“MR”就把819調出來了。我們再來試著做一道20655÷(27×45)

      二、用計算器來玩一個“猜數字”的游戲。從“1-9”這9個數字中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一個數字,別說出來,想在心里。我最喜歡數字“2”,就輸入9個“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結果告訴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歡的數是幾。玩過之后,有什么收獲呢?(自己要把數據看準確,而且操作要精確。)說得真好,就是要看清數據,正確輸入。

      三、探索方法,發(fā)現規(guī)律那現在我們都會用了?讓我們來挑戰(zhàn)一下自己,好不好?(板書:22222222×55555555= )你說這么多結果,哪個才是對的呢那正確的結果究竟是多少呢?你現在碰到了什么麻煩?現在我們能不能把正確結果找出來呢?老師這有一個祖?zhèn)髅胤皆蹅儊斫涣饕幌拢?×5用計算器算了么?算完以后,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了?你現在有什么想法?生:這么大的數據在計算器上卻不是正確的,然而用人的智慧卻可以算出準確的答案,可以說人比計算器更聰明。對于一個復雜的問題,可以先從容易的情況入手,發(fā)現規(guī)律,再用規(guī)律去解決原來的問題。

      四、利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是一張購買文具的收據,請?zhí)畛鱿鄳慕痤~。

      五、課堂總結學完這堂課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科書第20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中先教學億以內數的認識再教學億以上數的認識,并將這兩部分知識加以整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學習了億以內數的寫法和改寫的基礎上學習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既是對億萬以內數的寫法和改寫的知識的鞏固和拓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知識之一。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善于觀察、樂于動手、言語表述強等特點,而且在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億以內數的寫法和改寫的方法,這為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也接觸過較大的數據,具有一定的認識基礎,所以通過前面知識的遷移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但隨著數據的變大,相應的數位、數級的增多,對于部分學困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并掌握億以上數的寫法,并將整億數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遷移、探究的`過程,歸納出億以上數的寫法和改寫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聯(lián)系實際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億以上數的寫法和改寫。

      2、教學難點: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展臺

      七、教學過程:

     。垡唬、課前預習

      1.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預習。

      2.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鄱荨⑻骄啃轮

      1.教學例2

     。1)、看書說說三億是如何寫出來的?

      預設:

     、、先看這個數有三級,億級上是3,其他數級沒有數,所以寫0占位,三億 寫作:300000000。

      ②、這個數億位上是3,所以在億位上寫上3,其他數位上都沒有數,所以寫0占位,就是300000000。

     。2)、說說三十億九千萬是如何寫出來的。

      預設:

     、、先看這個數有3級,億級上是30,萬級上是9000,個級上都是0,所以三十億九千萬寫作:3090000000。

      ②、這個數十億位上3,千萬位上是9,其他數位上沒有數,所以寫0占位,就是3090000000。

     。3)、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請2~3名學生寫一寫,并要求說說是怎么寫出來的。

      預設:

     、佟⑾确旨墸腥墸瑑|級上是7003,萬級上是20,個級和其他沒有數的數位上都寫0占位,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 寫作:700300200000。

     、、這個數千億位上是7,億位上是3,十萬位上是2,其他數位上都沒有數,所以寫0占位,就是700300200000。

      2、練習鞏固

     。1)、出示以下題目:

     、、今年6月份福建省經歷了持續(xù)的暴雨洪水襲擊,導致三十五萬人受災,直接經濟總損失達到十一億五千六百萬元,其中水利設施損失達三億八千六百萬元。

      ②、海王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四十五億零四百萬千米。

     、、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廣東省有一億零四百三十萬三千一百三十二人

     。2)、讓學生先讀讀內容,再寫出橫線上的數。

     。3)、要求學生上臺匯報。

      3、總結匯報

      先想想億以上的數該怎么寫?再用自己的話總結億以上數的寫法。

      4、出示例3

      (1)、說說例3的要求是什么?(學生都題目)

      (2)、讓學生說說200000000在沒有改寫單位前它的單位是什么?

      (3)、請一名學生說說200000000是如何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的?

      預設:

      先分級,然后找到億位后將億位后面的0全都改寫成“億”字。

      (4)、讓學生說說200000000在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后它的單位是什么?(即改寫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5)、請學生獨立完成1000000000和530500000000的改寫,并匯報將整億數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

      5、鞏固練習

      讓學生完成課本做一做第3題。

      八、板書設計

      億以上數的寫法、改寫

      寫法:

      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 寫作:700300200000

      改寫:

      1000000000=10億 530500000000=5305億

      九、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是板書只有課題,其余部分的設計只是在展臺上進行了展示,但在黑板上沒有呈現,這些內容應當在黑板上進行展示,以此給學生展示本節(jié)課的所學內容,并對億以上數的寫法和改寫的準確的寫法起一個示范作用。其次,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不是很緊密,對時間的把控也不是很好,導致課上都沒有做相關的練習。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1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及練習四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fā)現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

      (1)出示3 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guī)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應用反饋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9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五、變式練習

      先用簡便方法計算,再用計算器驗算。

      1.297+298+299+300+301+302+303

      2.401+402+403+404+405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03-08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06-08

    [合集]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06-09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0-24

    【實用】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0-18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優(yōu)選)10-18

    [精選]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15篇10-19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精選15篇)07-15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匯總15篇)10-19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優(yōu)秀(15篇)10-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色另类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