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語文教案匯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分析朗丹夫婦形象,體會作品的諷刺意味。
2.理解曲折的情節、巧妙的布局對表現主題的作用。通過情節分析來透視人物的思想及品質。
3.體會心理分析的手法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學重點】
1.通過情節分析來透視人物的思想及品質。
2.理解作品構思的精巧。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心理分析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珠寶(第1課時)
【教學建議】
1.導入示例。前幾天我們剛剛學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今天我們要學莫泊桑的另外一個短篇《珠寶》,幾乎是一樣的題目,能否寫出不一樣的故事呢?現在就讓我們看一下這個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是如何編寫這個故事的。
2.請同學復述這個故事。
3.討論主人公性格特點。提問(1)你覺得朗丹夫人是一個怎樣的女人?畫出文中描寫評價朗丹夫人的句子。
(2)在學生對朗丹夫人進行評價后,教師再提問:這些珠寶為什么會變成真的?這背后有一個怎樣的故事? 那么,她的丈夫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學情預測:這個問題學生一時難以分析清楚。在學生發表自己見解之后,讓學生詳細研讀朗丹先生確定珠寶是真的之后的心理變化過程。畫出能夠表現他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句子。通過分析心理變化來分析人物形象。)
(3)作者對朗丹夫婦是持什么樣的態度呢?
(4)這篇文章中,哪個人物是作者主要的批判對象?
(5)朗丹夫人的不忠在前文也隱約透露出,文章中可以找得到嗎?
4.討論。《珠寶》的背后有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寫出來好還是不寫出來好,為什么?
珠寶(第2課時)
【教學建議】
1.請同學簡述《項鏈》和《珠寶》的情節。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復述感受到兩篇小說在情節設計上的異同點。)
2.比較探究。
(1)莫泊桑的這兩篇小說,哪一篇的情節構思你更喜歡?哪一篇的人物心理刻畫你更欣賞?
(2)看完這兩篇文章,你對這兩篇文章的主人公看法一樣嗎?相對來說,你更喜歡哪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說說理由。
(3)在這兩個故事中,一個是失去了錢財,一個是得到了錢財,你覺得誰內心更幸福?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設計這一題,引導學生對兩篇文章的主題有更深入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教學課件(積件)要求:
1.課文中涉及的圖片:比如朗丹夫婦的圖像、珠寶的圖片等。
課件使用目的: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故事的內容,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2.播放有關的音頻、視頻。
課件使用目的:讓學生進入小說情景,從中生發出自己的感受。
3.展示本節課應完成的探究及訓練任務。
課件使用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的習慣
(三)教學資料要求
1.有關的音頻、視頻。
2.評析資料
客觀真實的描寫,意味深長的諷刺(阮航)
一
筆者對莫泊桑短篇小說的理解,是從著名的《項鏈》開始的。一般的讀者大概亦然。一個貪慕虛榮的少婦為了參加一個豪華宴會,從其朋友貴婦人處借得一條鉆石項鏈赴會,結果卻于宴會后丟失,為了賠償,夫婦兩人到處借貸籌款,買回一串酷似原來的項鏈歸還友人,然后節衣縮食,吃盡千辛萬苦還債務。十年后,債務居然還清。一天,少婦快樂地走在公園里,碰到當年借首飾的友人,才得知原來她借的項鏈是假造的人造金鉆!如此的結局實在令人難以忘懷,而亦有一定可信度,可謂“出乎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然而,筆者認為,《項鏈》并非作者的最上乘之作,而《珠寶》(或譯《首飾》)當置于莫泊桑“最好的短篇”之列。這篇和《項鏈》甚為酷似的故事也與首飾有關。
中產階級賢淑的朗丹太太有兩種嗜好為丈夫所不滿,一是愛看戲,二是愛假珠寶。一個冬天的晚上她看戲回來受了凍,害了肺炎,一個星期后便去世了。拙于理財的朗丹先生“捉襟見肘,陷于窘困之中,情急之余,打定主意變賣東西,換點法郎來過日子。他首先想的是妻子的那些叫他生氣的假首飾,決定賣掉她似乎特別喜歡的那串大項鏈,因為那假東西做工還考究,估計可以值七八個法郎。怎知假首飾拿到珠寶店估價,竟發現是真首飾,朗丹驚得愣住了。當他把首飾拿到另一家店時,店主認出這首飾是他們店里賣出去的。經過詢問,查賬簿,這是件真首飾確鑿無疑。朗丹先生驚訝得簡真要發瘋,以至于回家時幾次走錯路,最后竟昏倒在地。幸有過路人把他抬進藥房里,醒后送他回家,傷心、疲乏似一擊擊重錘,使他昏睡至第二天。他無法再工作,權衡再三,再度走入首飾店,賣了那串大項鏈,并將妻子留下的珠寶(幾乎全都是這店賣出的)全部賣給這家店;辭了職并告訴科長。說他繼承了一筆五十萬法郎的.遺產,同時向同事宣布他未來的計劃,晚上和幾個妓女混了一夜。半年后他再婚,繼室是個淑德女人,但臭脾氣讓他苦不堪言。
表面看來,這是一篇乏味而平鋪直敘的小說(除了假首飾變成真珠寶的驚奇之外,其他便見慣不怪)。但是,如果有足夠的耐心,細細閱讀的話,讀者可以發現所謂簡單的事件不盡如此單純。
正如左拉在莫泊桑墓前所說的:“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在作品中,莫泊桑為主人公的生活和行為,留下了最多的空隙與空白,可以讓讀者用聯想來補充,用思索來完成創作,并使讀者仔細地玩味其中的豐富底蘊,去思索復雜的人生。
【教學總結】
《珠寶》是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它在內容上屬于“人生況味”的主題,但在形式上是屬于莫泊桑的小說藝術,是本單元第二篇莫泊桑小說,在一冊書中一個單元中這么密集的選編莫泊桑小說,主編的意圖是不難揣摩,《珠寶》所承載教學價值是用來與《項鏈》作比較,從而進一步理解《項鏈》所表演“人生況味”的主題,更重要的是理解這一主題內容,形式,具體說就是《珠寶》的藝術手法,所以,我通過反復思考,把目標有傳統意義上解讀小說情節,任務,環境而改為解讀小說的藝術手法。這篇小說的情節極為簡單.人物形象學生也會讀而自明,而作者借以表現人物形象藝術手法都是值得咀嚼品位的,那就是莫泊桑小說諷刺,批評的藝術.再者,如果本篇小說僅反停留在對故事本身的理解上.那就失去了語文課所承載的任務了,我所理解的語文學習,是學習經典文本承載或表現內容形式或者說是技巧.然后用以學生自己表達,課堂上帶領學生去探究形式遠遠比局限于對內容理解更有意義,這樣才具有“語文味”.
教學目標可以單純些、再單純些。文本教學價值肯定不是單一的,及即使們選擇好了“教什么”,它的意義也并不是單一的,面對“豐富”“選擇”的價值式意義,我們拿什么奉獻給學生或者說更拿什么重點奉獻給學生,這是我們面對文本首先要回答的問題.語文教育家張慶先生有一段話說的好:“語文教育時間是個常數,語文教育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頭緒越復雜,教師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課上得單純一些.其實就是頭緒簡化,目標單純。越單純越容易走的深入,解得深刻,所以,我把教學《珠寶》的目標單純的定位:“探討《珠寶》中諷刺與批評的藝術,”就是想內容集中一些。重點突出一些,而不是你花了半天說來說去,我其實早懂了,我真正需要你幫助的,反而得不到。
教學設計要深入淺出,別嚇著學生。教學設計可以以活動或問題,形式出現,但是學生可以輕松走進文本,通過對文本揣摩,師生交流達到深刻解讀,用《珠寶》的文圖設計是簡單的,比如,在探討諷刺藝術的時候,我僅僅問學生:“朗丹為什么娶了朗丹夫人.你是朗丹。你會說什么?”“你們婚后生活幸福么?”這樣的問題,是簡單,拿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走進文本尋找答案,而且可以輕松找到,在他們取得成功而沾沾自喜時,一定是自然養成了,這樣就不會有學生面對問題時愁眉苦臉的思考或者不知所以的茫然或者害怕被提起表達思考的恐懼了,這樣,課堂上也許就不會有繃緊神經了吧?久而久之,語文的學習也不再那么難了吧?
經典文本,語言朗讀,應該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體現語文味,重要合作,這就告訴我們,內容和形式有時是不分家的,也是分不開的,但因為備課還欠充足,課堂應變能力還不太差,所以對語言品位尚且不夠,留下了許多以遺憾。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 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難點:
認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一、 畫面引入。
播放早春的課件,學生說說早春的特點。
師: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現春天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發現了什么。
二、 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 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 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3. 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4. 口頭擴詞,看誰最能干。
三、 再讀課文,感知發現。
1. 讀著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讀第二自然段。
2. 讀第三自然段,能讀出什么?
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復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植物與雨水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植物與雨水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老師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一個謎語,看誰最聰明,能把它很快猜出來(出示課件謎面: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斷,落在田間秧苗綠,掉到河里看不見)(生猜:雨點)揭題
注意“點兒”的兒化音,齊讀課題
二、復習生字
1 開火車讀生字,齊讀生字
2 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三、自由讀課文,要求:
1 把字音讀準確,不添字,不漏字
2 數數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 投影機反饋
四、學習新課
1 出示多媒體動畫課件,觀看動畫,想:課文中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生答:大雨點和小雨點。師相機板書)
2 指名讀課文的第一段,問:你有沒有哪個詞語不明白?
引導理解“數不清”除了雨點外,還有什么東西數不清?
“飄落”實物演示飄落
仿照例子說說“從 ………出來”句型
3 這些雨點兒從 云彩里飄落下來,他們可高興了,還在半空中說起話來呢,想知道他們說些什么嗎?自瀆課文的'2——4段
從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相機板書)
指導讀出疑問的語氣
大雨點要去無花無草的地方,說明大雨點怎樣?(善良,愿意幫 助有需要的事物)
4大雨點和小雨點去了他們想去的地方,看看這些地方起了什么變化?(播放課件)指名說,相機板書
你知道為什么這些地方起了這些變化嗎?
(因為雨水給植物補充了水分)
指導朗讀
五、齊讀全文
六、學唱《小雨沙沙》
板書:
雨點兒
大雨點兒 小雨點兒
↓ ↓
無花無草 有花有草
↓ ( 補充水分) ↓
長出紅花綠草 花更紅草更綠
語文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了解恐龍
1。 課件出示恐龍圖。相機指導學生認讀“恐龍”;學生自由發言,談談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
2。 板書“恐龍的滅絕”,引導學生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 學生自由讀課,指出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共同練讀;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2。 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再次練讀。
3。 讀了課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讓學生隨意說,及時糾正語音錯誤。對內容上不做嚴格要求。
4。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5。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2)你還讀懂了什么?(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
(3)朗讀指導,練習。
(4)教師引讀,讀好問句。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 師:“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課文告訴我們了嗎?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
2。 再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3。 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
(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種種說法……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 自由讀,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 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3。 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借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另一種說法”
1。 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 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后有聯系嗎?
學生自由讀后,談自己的感受。
3。 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 為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5)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研究一下,該如何填序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 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 學生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 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筆。教師范寫,學生書寫,點評。)
4。 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認識“廬、瀑”等9個生字,會寫“吳、含”等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做到有感情地背誦。
3. 能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情感,大致領悟詩意,有主動誦讀我國古代優秀詩篇的興趣。
4.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5. 能查閱并初步使用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1.想象《望廬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詩意。
教學難點:
1.想象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資料。預習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小朋友,誰能把自己喜歡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兩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們對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 學習《望廬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愿上臺認讀生字,并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現這四個生字有什么特點?
(廬和爐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戶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借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遠望香爐峰,在陽光照耀下,峰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寫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好像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
9、小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
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云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后,你有何感受?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比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 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
(注意:嶺是邊音、后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學情況。
(我通過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春光明媚,一對黃鸝歡唱于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鷺展翅飛翔于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說,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詩人從窗口望去,西山綿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停靠著等待遠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窗口,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泊在門前江中。)
(我通過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愉快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說、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四、 拓展訓練
1. 背兩首古詩
2. 回家搜集古詩,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學習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背誦古詩
2、 向同學推薦自己搜集的古詩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要寫的字。
注意:窗、嶺、鳴、銀、泊的讀音。
2、 說說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怎么記的?
3、 擴詞練習。(吳字除外)
4、 自己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結構的字、上下結構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字分別有哪些?寫的時候這些字該怎樣擺才美觀?
5、 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發現寫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寫成令字;而嶺字右邊是令字,不是今字。銀字右邊頂上不要多寫一點。泊字的白要寫得瘦長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記寫右邊的一點。柳字不要忘寫中間的一撇。)
6、 你們覺得自己哪個字寫得漂亮,就到黑板上來寫一寫,并說說怎樣寫好的?
7、 自己寫,每個生字寫兩個。師巡視
8、 同學之間互相評議所寫的字。
9、 完成我會填的作業。讀一讀。
三、 作業:
1、每個生字各寫三個,各組兩個詞。
2、能默寫本課詩的就默寫。
板書: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絕句 唐
生 含 李白
川 杜甫
疑
18、雷雨
教學目標:
1、 認識“壓”等四個生字,學寫“垂”等12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 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 感情朗讀
一、 導入
出示雷雨的課件,問: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時候的景象呢?
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你們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嗎?請自己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齊讀。
(注意:垂是翹舌音。壓是多音字,在本課讀一聲。)
3、 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4、 擴詞練習
5、 說記字方法
6、 抽生分自然段讀文,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評議
三、 學習課文
1、 自由讀文,想想本課寫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 出示雷雨前的圖,誰看著圖來說說雷雨前的景象。誰來讀讀雷雨前的景象,從他的讀書聲中,你們有什么感受?(壓抑)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此時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課件,你現在有什么感受?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評議。是啊,雨前的氣氛真可怕,想讀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
3、 不一會兒,雨下起來了,出示圖,看,雨中的景象怎樣?誰來說說?
誰來讀一讀,你們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從哪兒感受到的?誰再來讀讀。配雨聲齊讀。
4、 漸漸地,雷聲和雨聲都小了,天也亮起來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看圖說一說,誰來讀一讀,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聽到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吧。(可畫畫、可表演、可讀讀等)上臺展示。
5、 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請你們看著畫面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齊讀。假如你是那只鳴叫的蟬,是那只坐在網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樂的青蛙,你會說些什么?自己動筆寫一寫。
6、 雷雨真是神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天氣時好時壞,變幻莫測,十分有趣。不過,只有細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你們愿意做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兒來觀察,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寫成日記吧。
四、 拓展訓練
1、 感情朗讀
2、 觀察天氣,寫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讀文
2、 讀好日記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生字
注意:垂、沉、陣、蜘蛛、蟬都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
2、 擴詞訓練(蜘蛛、蟬不擴詞。)
3、 說記字方法
4、 寫字指導
(1) 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結構,觀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自己動筆描,說說:你的發現。
(如:垂字的中間一橫最長,最后一橫最短,其余兩橫長短差不多;壓字不要丟掉點;彩字的三撇要對齊)
(3) 請小書法家上臺表演自己寫得好的字并說寫的技巧。
(4) 自己書寫生字,每個兩個。
(5) 互相學習、評價。
5、 完成讀讀抄抄。
6、 作業:
1、 抄寫有關天氣的優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記。
2、 每個生字各寫三個,組兩個詞。
板書:雷雨
前:悶、壓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后:清新、愉悅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繁星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