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數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頁、47頁例1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4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經歷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發展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
3.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單元主題圖、例1圖、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拍手活動,引入課題
師生邊拍邊說: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師:我們剛才拍手時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詞語?
學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師: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嗎?
學生:東南西北。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利用這幾個方向來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4個方向。
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一)。
[點評:讓學生在拍手活動中復習已學過的方向,促進了學生認知的發展,為后面的探索活動做好準備。通過課件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出示書中第50頁中國地圖。
教師:在地圖上怎樣辨認東南西北呢?誰會看地圖?(會看地圖的學生舉手) (課件中“內蒙古自治區”整塊閃動)
教師:內蒙古自治區在我國的哪一方?誰知道?
學生:內蒙古自治區在我國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是看了電視后知道的。
教師:你的知識可真豐富,在內蒙古自治區有美麗的大草原(課件出示)。我們再來看看地圖下方的.海南吧!(課件出示美麗的大海圖片)這里有藍色的大海,氣候溫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兒去過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嗎?
學生: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海南”有個“南”字。
教師: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中國的許多地方在命名的時候確實考慮到了方向這個問題。
學生2:南和北是相對的。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從這里可以看出,地圖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書:南、北)想一想,地圖的左邊、右邊是什么方向呢?
學生:左西右東。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我從書上看到過,況且我爸爸也告訴過我。
學生2:因為西藏在我國的西方,西藏在地圖的左邊,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學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國的東方,被稱為東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知識。人們規定,繪制地圖時,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邊表示西方,右邊表示東方,簡單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今后同學們就可以根據這句話來判斷地圖上的方向了。(板書:東、西)
(2)介紹十字形方向標。
教師將黑板上的東西相連,南北相連,做成十字形方向標,學生快速記憶地圖上的方向。
(3)在課間活動中體驗東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體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說:面向地圖,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②游戲:小小機器人,面向地圖指方向!(教師說地圖方向,學生用小手指出這個方向)
[點評: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使用課堂活動的中國地圖,抓住內蒙古、海南、上海和西藏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其美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輕松地學會了怎樣在地圖上辨認方向,并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方位的體驗。]
2.理解運用
(1)教師:請孩子們看書中47頁圖,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現的?
學生:地圖的右上角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北”字。
教師:這個叫做方向標,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地圖的上方就是北方)你還能聯想到其他幾個方向嗎?(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學們在面向地圖,看地圖的時候,只要看見方向標,然后就可以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來判斷方向了。
(2)教師:請大家在書中的圖上標出“東”、“南”、“西”、“北”。
(3)說一說:以崗亭為中心,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
教師:如果站在草坪、新華書店、紅光路轉盤、少年宮看,崗亭的方向又該怎樣說呢?(學生分別回答)
教師:崗亭沒動,為什么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呢? (小組討論,匯報)
學生:因為觀察地點不同,以草坪為觀察點,崗亭在草坪的東面;以新華書店為觀察點,崗亭在新華書店的北面
教師:物體所在的方位是相對的,觀察的地點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導學生完成書中例1第(2)小題,然后再集體訂正。如果學生有難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標。
[點評:學生根據自己介紹、發現、總結的知識來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使知識得到了遷移和實踐運用,并采用互相說一說的方式滿足了學生表達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解決簡單問題
出示課堂活動第1題的中國地圖。
教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重慶市,看一看,找一找,我們的家鄉重慶的東、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集體匯報。
四、聯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1題。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2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代替軍艦,更形象直觀。)
五、反思小結,自我評價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二年級數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2
教材分析:
本單元方向與位置是在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來學習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了開放性、趣味性很強的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因此,這部分內容不能作為知識點去講授,而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體驗,形成方向感。
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已經學會辨認自己的前、后、左、右、上、下等相對位置。但要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帶領學生親自到操場去觀察、辨認,讓學生在活動中,具體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 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向。
2. 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能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感,發展空間觀念。
3.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反思。
教學重點:
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方位。
教學難點:
在實景中辨別方向。
教學關鍵:
讓學生學會如何辨認東、南、西、北。
導學策略:
小組合作、實踐探究。
教具準備:
練一練第3題的算式卡片、透明膠。
學具準備:
剪下教材第105頁的記錄紙。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板書:東南西北)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東南西北。咱們先一起到操場上去看一看,認一認方向,好嗎?別急,請大家帶上筆和老師讓你們準備的記錄紙,按照小組排隊,小組長帶隊。(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排好隊到操場去。)
二、實踐活動,探究新知。
(一)室外觀察與記錄。
1. 找一找。
同學們,你們知道太陽每天早上是從哪個方向升起來的嗎?(東)
你能用手指一指東方嗎?(學生用手指向東,眼睛看著東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東邊有什么呀?
大家真能干,通過找一找太陽升起的方向,很快找到了東邊,而且觀察得非常認真,找到了操場東邊的許多景物,真了不起!那么傍晚的時候,太陽又是從哪個方向落下去的呢?(西)
你能用手指一指西方嗎?(學生用手指向西,眼睛看著西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西邊有什么呀?
好,除了東和西,你還聽說過哪些方向呢?(南、北)
你們知道中午的時候,太陽是在我們的哪一邊呢?(南邊)
你能用手指一指南方嗎?(學生用手指向南,眼睛看著南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南邊有什么呀?
那么南邊的對面又是什么方向呢?(北)
你能用手指一指北方嗎?(學生用手指向北,眼睛看著北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學校操場的北邊有什么呀?
2. 記一記。
請小組長組織自己組的同學,把剛才看到的景物按照各自的方位記在帶來的記錄紙上,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注意,一定要標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學生分工完成,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集合回教室。)
(二)室內整理與辨別。
1. 看一看。
請每個組的小組長把觀察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互相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小組長依次貼記錄紙。)
指導學生觀察,每張記錄紙上所標的地方位置一樣嗎?(學生觀察,發現圖上標注的位置不同。)
提問:請大家想一想,我們記的地方是一樣的,為什么看起來位置不一樣呢?(我們組是把北記在上面,我們組是在上面記東)
看起來很亂,為了大家記的圖能統一些,我們規定:把北記在上面。 北沒有記在上面的小組,請小組長上來調整一下。(小組長上前調整。)
再指導觀察:現在這四個地方的位置一樣了嗎?看來我們班的同學記錄得都不錯。圖的上方都是北,那么圖的下方、左方和右方分別畫的是什么方向呢?(學生觀察并回答。)
請大家翻開書本第58頁,聽聽智慧老爺爺是怎么說的?
(學生齊讀智慧老人的話: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現在你們知道,剛才老師為什么要規定把北記在上面了嗎?
二年級數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3
教學目標:
1、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2、給定一個方向(東,西,南,北)能辨認教室里的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地圖、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教室里的方向、
教學難點: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
教具學具:多媒體(投影儀)
童話導入“幫助兔子找家、”
一只小兔子在大森林里玩的很高興,但是,它不小心摔傷了,遇到兩只好心的小鳥決定幫助小兔給兔媽媽報信,于是小兔把自己家的地址給了小鳥,通過地址和圖你能幫助小鳥找到小兔的家嗎?有困難沒有關系,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一定能幫助小鳥找到兔子的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位置與方向、
一、同學們,我們昨天畫了學校四個方向主要景物的設施圖、
1、展示,說說分別是什么地方、(學生展示平面圖,說一說各個方向都有什么設施、)
2、對比一下,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把兩張方向(東、西、南、北)定位不同的平面圖展示對比一下,觀察不同點、)
3、你們知道嗎,為了使我們每個人看平面圖的時候非常的方便,清楚、圖上的方向習慣上還有一定的規定呢?誰知道是什么?(齊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你能把你的.圖調換一個方向和圖上的規定一致嗎?(學生操作)
5、你能再根據這幅圖說說我們的校園東、西、南、北每個方向都有什么嗎?現在能幫助小兔找到家嗎、(指名演示回家的過程學生利用學習到的圖上的方向,根據地址一步一步指著圖紙,幫小兔子找到家、) 里看到什么?穿透校園你能看到什么?
4、畫小人圖,我們面一起向北方,你的后面是什么方向?伸出手臂?左邊呢,右邊呢?
“當我們面向北方的時候,總是前北、后南、左西、右東、”
(“前”北“后”南,“左”西“右”東、學生自己伸臂體會、看著平面圖,你可以想象自己面向北方站在圖中央也就是前北后南,左西右東、)
5、在教室的南面看到什么?穿透墻壁你能在校園里看到什么?穿透校園你能看到什么?
(學生根據學校這個方向有的設施回答、)
6、自己選擇“東”或者“西”在教室看到什么?穿透墻壁你能在校園里看到什么?穿透校園你能看到什么?自己說說、指名說、(小組合作、交流、)
7、如果你站在(走出)學校門口,說一說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8、出了北京,或者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到大海,沙漠、森林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能辨別出方向嗎?(可以用查閱到的資料為根據、)
三、請你做一個設計師,設計一個新的校園,安排一下“教學樓”和“圖書館”的位置、貼在紙上、
1、和你的同桌說說“教學樓”和“圖書館“在校園的哪個方向?用剪貼的學校設施在白紙上粘貼、
2、小組合作把剩下的部分選擇好位置,設計一個新的學校、
四、回家設計一下動物園的位置、
設計理念:
首先通過童話故事的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隨著故事中問題的產生,使得學生能夠帶著問題與極力想找到方法的想法推動新課的行進、學生通過繪制自己觀察到的最熟悉的學校的建筑來認識方向,引出圖上的各個方向,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學到的知識來解答童話故事中的問題了,學生學以制用,自然興趣盎然、
接著從圖中的方向過度到熟悉的生活之中的方向,以一個方向(北)為依據,判斷出其它三個方向,從教室到校園,從校內到學校外的景物認識東、西、南、北每個方向,再身臨其境的把自己放在其他的地方再次的感受方向、最后,讓學生通過資料解決在荒郊野外時辨認方向的辦法,從而訓練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
【二年級數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學東南西北教案02-21
二年級數學東南西北教案(10篇)02-21
數學《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04-14
二年級數學東南西北教案(通用15篇)06-08
二年級上冊數學數學廣角教案11-07
二年級教案數學上冊03-20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4-09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1-09
二年級數學教案上冊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