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時間:2025-01-15 07:27:04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匯總3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匯總34篇)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

      課題

      9加幾第三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86~87頁練習十5~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9加幾的計算方法

      2、熟練計算9加幾

      3、聯(lián)系生活應用

      教學重難點

      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卡片、紅旗

      一、基本練習

      9+5=9+8=9+2=9+7=9+4=

      看卡片,讀算式,說得數(shù)

      二、鞏固練習

      1、第5題奪紅旗

      指名兩個學生奪紅旗,其余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頒發(fā)紅旗。

      引導比較兩邊的算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第7題小動物回家

      游戲

      森林里修了許多新房子,每種動物都有,請你幫小動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標有141311121718的樓房,指名扮演小動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題

      讓學生弄清楚每種商品的價格

      你可以提哪些數(shù)學問題

      你喜歡那兩種玩具,買這兩種玩具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填空集體講評。

      4、第9題

      指導弄清題意

      數(shù)一數(shù)大樹前有幾只小兔?樹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學生獨立列式,師巡視輔導。

      指名匯報講評

      5、思考題

      出示珠子圖

      指導看懂圖意

      依次數(shù)出每顆黑色珠子前面的.紅色珠子有多少顆?

      看一看,紅色珠子的顆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顆?

      小組討論

      指名匯報。

      板書設計

      9加幾的練習課

      8+9=179+8=17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

      師: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醒:是一起來的嗎?)

      生:原來有5只小雞,先來了2只,又來了1只。

      學生復述圖意,指名說,齊說。

      師:根據(jù)你的發(fā)現(xiàn),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考考大家?

      生:一共有幾只小雞?

      誰會列式?

      2、嘗試列式。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只小雞,你們能不能列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呢?

      隨生答板書:5+2+1(多說)5+1+22+1+5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列出了5+2+1和5+1+2這樣的算式,老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誰能來告訴老師?

     。ㄉ卮穑┚桶5只小雞、2只小雞和1只小雞合起來。

     。◣熁腥淮笪驙睿┡叮蠋熋靼琢,原來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還可以直接把5、2、1三個數(shù)加起來!你們太能干了,老師要從這些算式中選出一個來考考大家。(5+2+1)

      3、讀算式。

      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5加2加1)

      師:剛才的小朋友讀得真不錯,你再來大聲的帶同學讀兩遍。

      4、比較不同。

      師:看這兩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樣,(不一樣在哪?)以前學的是有一個加號,現(xiàn)在學的是有兩個加號。

      生:有3個數(shù),而且是加兩次。

      教師指出:像這樣三個數(shù)或三個以上的數(shù)加在一起叫做連加(板書:連加)連加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第一個新知識。生齊讀。

      5、說算理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連加和它的讀法,那么,你們會計算嗎?先自己想一想,這個式子應該怎么計算呢?想好了就請舉起手。

      匯報交流

     。▽W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shù)出來的;蚴窍人5+2=7再算7+1=8()……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師:有誰聽懂了他剛才說的,老師還想請其他同學也來大聲地說一說,它的計算過程是什么。小組來比一比,哪組說的聲音最響亮。

      師:是呀,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師指板書:5+2=7),算出得數(shù)7(將7寫在這兩數(shù)的下面)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數(shù)(強調是算出的得數(shù))加上第三個數(shù)。

      師:這樣的計算,它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計算的?(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學生齊說計算方法。(先算5+2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

     。5、2、1、8分別表示什么?)

      6、小練習。(說一說,你怎么算?)

      師:小朋友真能干,學會了計算連加的方法,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

      2+3+2=2+1+3=

      師:誰來說說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誰來完整地說你是怎么算的?

      小結:像這樣把三個數(shù)合起來的連加算式,在計算時,要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的得數(shù)寫在這兩數(shù)的下面,然后再把得數(shù)加上第三個數(shù),算出結果。

     。˙)探究連減

      1、說圖意

      師:小雞吃得可開心了,好,我們來觀察屏幕,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小雞們怎么了?

      生:又去玩了,走開了。

      師:誰來說一說你剛才看到的畫面呢?

      指名說圖意,用“原來……先……又……”來說

      (原來有8只小雞,先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師: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來考考大家?

      2、列式并說意思

      師:要求還剩多少只小雞,誰能列式回答?

      學生列式。板書:8-2-2

      為什么要-2又再-2?

      這個算式怎么讀?

      3、比不同

     。1)8-2-2這個式子和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減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樣,以前學的是有一個減號,現(xiàn)在學的是有兩個減號。

     。2)像8-2-2這樣的減法算式,你們可以給它起個名字嗎?

      生:連減。

      師:你們給它起的名字與數(shù)學家起的名字是一樣的,你們真像個小小數(shù)學家。

      師:像8-2-2這樣的減法算式我們叫他做連減。(板書:連減)連減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第二個新知識。(板書:連減)生齊讀

      5、說算法

      師:你能不能根據(jù)剛才連加的計算方法,想一想連減應該怎么計算呢?請你們再討論一次把過程先想好,然后再大聲的告訴老師。(先算···再算···)

      師:誰聽明白他說的話了,再來說一說。(多說)

      指出:計算連減時一般也是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減,再把算出的得數(shù)減去第三個數(shù),也就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6、練習(說一說,你怎么算?)

      7-3-1=10-1-3=

      師:誰來說說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誰來完整地說你是怎么算的.?

      小結:像這樣把三個數(shù)減起來的算式,在計算時,要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減的得數(shù)寫在這兩數(shù)的下面,再用得數(shù)減去第三個數(shù),算出結果。

     。–)初步小結:

      小朋友今天學到了不少知識,它們是什么?都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連加、連減,在計算時,一般是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的。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比一比,看誰算得快又對。(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師:喂完了小雞,小明來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邊,看到小河邊有一棵高高的樹,一群小鳥正在上面快樂地飛翔呢!(多媒體出示動態(tài)的圖)

      你能說出這幅圖的意思嗎?看了這幅圖,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連加算式嗎?(板演齊練)

      指名問:你是怎么計算的?

      3、師:小河邊有高高的樹,清澈的小河邊,還有著一群可愛的小鴨子在游玩呢。ǔ鍪緢D片)

      你會列出一個減法算式嗎?你是怎么計算的?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今天,小朋友們一起認識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計算連加和連減呢?

     。ㄖ赋觯涸谝院蟮挠嬎阒,小朋友們要慢慢學著把第一步的得數(shù)記在腦中,不寫出來,直接寫最后一步的得數(shù)。)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

      教學內容:第30-31頁6.7的.加法算式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一幅圖寫兩個加法算式.2.正確計算.

      教學重難點

      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小棒

      一.復習.

      對口令:如5.老師說1,學生說4.

      二.新授.

     。.教學例1:出示圖,抽學生說圖題意,問:怎樣列式?板書:4+2=6說說怎樣算?(1)同桌說,(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學例2:(1)用小棒擺,左邊4根,右邊2根,可以怎樣算?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4+33+4你怎樣算?

     。.教學例3:出示圖,(1)說圖的意思,(2)可以怎樣列式?學生填在書上.1+6=77=()+()第二種學生討論后填,(3)觀察: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課堂活動

     。保常表摚鳖},引導學生讀懂題意,看懂圖,有幾個要求:寫加法算式,得數(shù)是7.先連線,在填算式.

      2.31頁2題,游戲:對手指,合起來是7.

      3.31頁3題,引導學生看懂圖的意義,先畫再填.第二幅圖讓學生探索多種畫法,從而對應多種算式.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4

      教學內容:102頁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鞏固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從十位上退1的概念。

      2、通過讓學生我動手操作,多交流,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退位的概念

      教學難點:對不同計算方法的掌握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11減幾的復習

      1、引導學生回憶上堂課學到的11減幾的計算方法,通過練習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2、總結學生作業(yè)和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重復強調多樣化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二、學習退位減法的含義

      1、引導:大家在擺小棒的過程中,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要拆開捆在一起的小棒呢?

      2、繼續(xù)引導:同學們,我們拆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借了,捆好的小棒,在數(shù)學里,我們叫做“借位”。大家回憶我們學過的數(shù)的組成,你們接觸過哪個位置的數(shù)字?

      3、引導:大家知道十位上的數(shù)字表示有幾個十,數(shù)學里的借位只能借10個,不能象我們數(shù)小棒一樣借5根或6根。

      4、要求學生再動手操作一遍,體會借位的`含義。

      三、三、鞏固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分小組練習,出對應的題目,兩人為一組,計算11-5和11-9。

      2、聽學生匯報練習的結果,指出學生的錯誤。對做得比較好的小組予以表揚,鼓勵學生要善于觀察,從觀察中思考,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捷徑。

      3、總結11減幾的計算方法,總結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

      四、小結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5

      【教學內容】連加連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運算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連續(xù)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教學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看懂圖意,正確列式并能理解、說出連加連減的含義。

      【教學難點】

      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熟練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做家務了嗎?那么,你平時在家會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

      生:拖地、洗碗。

      師:真能干!看來,大家都是熱愛勞動好孩子!小明也是個愛勞動的孩子,這個星期天,他到農場幫王爺爺照顧小動物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連加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6

      教學內容:106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加深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學習,鞏固計算。

      2、充分注意對學生退位減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連續(xù)性。

      3、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數(shù)學遷移思維能力的形成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數(shù)字圖片、卡片

      教學過

      一、復習11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復習11減幾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寫出計算的步驟,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總結練習的情況,對做得比較好的同學予以表揚,糾正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

      二、學習12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一邊說,一邊板書11-4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思考:()+4=11,采用學過的加法的計算方法,求出()中的值來。

      2、引導:好,那么大家跟著我的計算思路,求出12-4=?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討論,看看誰計算的結果正確。

      3、請幾個學生談一談計算步驟和方法,總結學生中出現(xiàn)的`好的方法。

      4、和同學們一起重復計算步驟,把其中的一種方法作為重點講解,讓學生動手操作小棒。

      5、啟發(fā)學生尋找11減幾和12減幾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6、講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鼓勵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三、練習鞏固

      1、引導:我們已經掌握了解12減幾的計算方法,并且不止一種,現(xiàn)在我們做練習鞏固這幾種方法。

      2、出示題目:公共汽車上有12個人,下去了5個,現(xiàn)在還有幾個?

      3、學生發(fā)言。

      4、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講出計算步驟。

      5、小組游戲練習

      四、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12減幾

      12-4=8

      (1)10-4=6(2)4+8=12(3)12-2-2=8

      6+2=812-4=8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7

      教學內容:第28-29頁課堂活動1-6題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用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2、突出10的認識,感悟10與1-9各數(shù)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確定物體位置是第幾

      教學準備

      完成第1題

      讀題,明確要求,看數(shù)圈一圈。

      完成第2題

      出示題目,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再填一填。

      完成第3題

     。1)讀題,依次連線,這里寫著數(shù)字1、2、3、4、……10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連起來,看看你最后連成了什么圖形。

      四、完成第4題

     。1)讀題,分清左和右,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五、完成第5題

     。1)讀題: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2)引導學生看懂圖意,獨立完成,再說說自己是怎么數(shù)的

      六、完成第6題

      觀察:這幅圖說了什么,有誰知道發(fā)射火箭是怎樣數(shù)數(shù)的?為什么倒數(shù)?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8

      教學內容:120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復習20以內各數(shù)字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熟悉整理的方法,學習整理的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關于總結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教學難點:學習總結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列出本單元的復習脈絡

      引導學生復習,板書:

      9加幾

      進位加法的計算8加幾

      7、6加幾

      導學生復習本單元的內容,把學生的思路串起來。

      復習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1、指導學生復習進位加法,讓學生參照前面所學的不進位加法表,試著列出進位加法表。

      2、提示學生找出加法表的`特點來。

      3、板書進位加法表,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一起列表。

      4、啟發(fā)學生找出加法表的規(guī)律來,可以橫行和豎行兩個方向來尋找規(guī)律。

      5、總結加法表的特點,鼓勵學生應該我注意觀察。

      練習鞏固

      1、引導學生分成兩個一組做游戲:從箱子里邊拿出寫有數(shù)字的卡片,組成數(shù)字算式,共同說出計算的結果,要求兩個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集體討論計算的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說出計算步驟。

      3、總結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糾正學生中出現(xiàn)的錯誤,表揚做得好的小組,鼓勵學生應該善于觀察、認真思考。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9

      教學內容:第32-33頁例4、5、6和課堂活動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減法意義。2、掌握看圖寫兩個減法算式。3、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1、探索計算方法多樣性。2、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學具盒

      復習:對口令

      新授:

      教學例4:

      出示圖:學生觀察,并且用3句話說。

      還剩多少匹馬?怎樣列式?

      板書:6-2=怎樣算6-2=

      讓學生說方法。在看圖寫出另一個減法算式。

      教學例5:

      學生拿5個黃圓,2個紅圓擺一排。

      學生根據(jù)擺的圓寫兩個減法算式。

      7-2=7-5=

      問:怎樣計算?

      教學例6:

      出示圖,看了以后說三句話。

      自由說,全班交流。

      怎樣寫算式?學生說一種圖的意思,就寫一個算式

      板書:4+3=7-4=7-3=

      觀察:3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全班討論。

      小結:根據(jù)一個加法算式寫兩個減法算式

      課堂活動

      第一題:引導讀題,理解有幾個要求,獨立完成。

      看圖填空,獨立完成。

      對口令:老師說加法算式,學生說兩個減法算式。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0

      教學內容:101—102頁的例1、2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習11減幾即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從十位上退1的概念。

      2、通過讓學生動作、語言、思維的配合,手、腦、口并用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3、鼓勵學生采用多種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不夠減則借位”思維方式的形成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數(shù)字卡片、小棒等

      教學過

      一、復習和為11的加法

      9+()=11()+8=11

      6+()=11()+7=11

      鼓勵學生多動腦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二、學習11減幾的計算方法

      1、板書:11—5=?提問:大家怎么計算這個算式呢?

      2、學生動手擺小棒計算。

      3、提問:大家看看單個的小棒夠不夠減呢?那應該怎么辦呢?

      4、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計算方法;教師加以引導:從捆好的10根小棒里拿出4根,加上余下的一根,就是5根,拿走它們,數(shù)余下的'根數(shù),就是這道題的答案。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計算方法,現(xiàn)在大家動手操作一下,看看還有什么其它的科教片方法。

      5、學生操作。

      6、引導:對了,我們還可以這樣算,從捆好的10根小棒中拿出5根,把留下的和散著的數(shù)一數(shù),就是我們要得到的結果。

      7、引導:大家說一下,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8、總結學生的理解,鼓勵學生要多動腦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

      三、練習鞏固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11減幾

      11-5=6

     。1):10-5=5(2)5+6=11(3)11-1-4=6

      5=1=611-5=6

      教學反思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1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3..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買過菜嗎?你們看見有什么蔬菜?

     。.刺猬的媽媽在春天里種下了南瓜,現(xiàn)在是收獲的季節(jié),刺猬兄弟幫媽媽摘南瓜,出示例2圖,學生根據(jù)圖的意思說.

     。.要求還剩多少個?怎樣列算式9-2-3=

     。.減了多少次?板書:連減

      5.學生自主探索9-2-3的'計算

     。ǎ保┆毩⒂嬎

     。ǎ玻┩澜涣

      (3)全班交流

      二.課堂活動

     。.43頁第2題

     。.43頁第4題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2

      教學內容:16、17減幾

      教學目標

      繼續(xù)學習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鞏固形成退位減法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連續(xù)性。

      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數(shù)學中多樣化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退位減法思維模式的形成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

      復習

      引導學生復習11、12、13減幾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寫出計算步驟,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總結練習的情況。

      學習16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一邊說,一邊板書15-8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思考:()+8=15,采用學過的加法計算方法,求出()中的值。

      2、引導:好,那么大家跟著我的計算思路,求出16-8=?可以相互討論,看看誰算的結果正確。

      3、要求學生談計算步驟和方法,表揚學生中出現(xiàn)的好方法。

      4、引導學生重復計算步驟,重點講解一種方法。

      5、啟發(fā)學生尋找15與16減幾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對比中讓學生更牢固的掌握方法。

      6、教師總結。

      學習17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大家已經學會了16減幾的計算方法,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17減幾的計算方法。

      2、出示題目:花園里有17棵樹,小明澆了9棵,還有幾棵沒澆水?

      3、學生嘗試列出算式。

      4、肯定學生的答案,并讓學生講講計算步驟和方法。

      5、引導學生做游戲

      6、匯報,師小結。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18減幾

      教學內容:116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形成多種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連續(xù)性。

      2、鼓勵學生聯(lián)系前后知識,學習多種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體會算法多樣化

      教學難點:方法的掌握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復習

      引導學生回憶16、17減幾的計算方法,通過練習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總結學生練習的情況,重復強調計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二、學習18減幾的計算方法

      提出問題:9+9=?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這道題,誰能把計算過程和結果告訴我呢?

      總結學生的答案。進出問題:18-9=?

      引導學生找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導學生根據(jù)學習18減幾的計算方法,總結出18減幾的計算步驟。

      引導學生各抒已見,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

      總結學生的方法,肯定并強調幾種常見的計算方法。

      三、練習鞏固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3

      教學內容:第36-37頁8、9的加減法第7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一圖四式。2、加減法之間的關系。3、正確計算。

      教學重難點

      一圖四式的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小棒

      一、導入:板書8、9的'加減法

      二、新授

      1、教學例1:分一分,算一算。

      (1)學生拿出8根小棒分一分,(2)把分的結果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3)再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4)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列式。

      2、教學例2:

      (1)觀察圖,在這幅圖里,你能找出數(shù)學問題嗎?

     。2)根據(jù)自己說的圖意寫出算式。

      板書5+3=83+5=88-5=38-3=5

     。3)說出計算方法。

     。4)小結一圖四式的方法。

      3、教學例3

     。1)分小組學習,拿9個圓分兩堆,可以怎樣分?

     。2)根據(jù)不同的分法,看書36頁,填書。

      板書9的加減法算式

     。3)讀算式。

     。4)小結9可以分成什么,對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是什么。

      4、教學例4

     。1)完成左題:出示南瓜圖,幫助學生理解圖意。

     。2)完成右圖:列出算式,說說算式的意思。

      板書設計

      8、9的加減法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4

      教學內容:第35頁練習三第6-9題。第6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2、鞏固6、7的加減法。

      教學重難點

      目標1

      教學準備

      小棒

      一、完成第六題

      1、讀題:先連線,再填空。

      2、集體完成第一組算式,你知道這個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嗎?

      3、學生獨立連線,填算式。

      二、完成第七題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了解答題情況。

      2、集體訂正。

      三、完成第八題

      1、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然后教師檢查。

      四、、完成第九題

      1、出示內容:看圖,說說圖意,再寫出算式。

      2、出示第2小題:導入,列式,交流,把所寫的加減法算式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從而體會6的組成和6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四、布置作業(yè):第7、8題。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初步學會用“湊十法”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ǘ┻^程與方法

      在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操作和教師的演示,理解并掌握“湊十法”在計算中的方便與快捷,達到準確計算的程度。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初步滲透轉化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形成“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13個小木棒學具等。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激活認知

      1.出示口算,搶答(課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這么快呀?

     。2)學生總結: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2.看誰算的巧(課件出示)

      9+2+1=5+3+7=

      8+4+2=6+5+4=

      3+2+8=5+6+5=

      7+1+3=1+8+9=

      (1)學生口算搶答。

     。2)沒有“10”怎么也算得這么快呀?說說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結:看來,“10”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能把復雜的計算變得很簡單。

      【設計意圖】回顧已學的知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為進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運動會賽場。

      教師:在運動會賽場,你發(fā)現(xiàn)哪些信息?

      學生看圖之后互相說一說。(有啦啦隊、賽跑的、跳繩比賽)

      (2)重點研究“飲料”圖片提供的問題。

      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

      從這幅圖中,發(fā)現(xiàn)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飲料,外面有4盒飲料,一共有多少盒飲料呢?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預設學生回答)

      生1:1、2、3……12、13依次數(shù)。

      生2:從9數(shù)到13。

      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生4:先將9看成10,10+4=14,9+4=13

     。3)發(fā)現(xiàn)方法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這幾種方法,哪種最熟悉?(前兩種方法)

      第3、4種方法,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它們都是借助10幫忙)

      這種方法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們就具體研究。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在解決9加幾的新問題中,讓學生自主探究,溝通不同方法間的聯(lián)系,突出要研究的重點。

      3.建構方法,揭示“湊十法”

     。1)動手擺一擺

      讓學生用“木棒”代替“飲料”,把“湊十”的過程動手擺一擺。

      學生邊說課件邊演示。

      教師追問:為什么拿1個呢?2個行嗎?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板書計算過程。

      將演示過程記錄黑板:

      揭示:從4里分解1和3,9+1=10,這種方法叫“湊十法”,板書“湊十法”。

      強調:10個一轉化成1個十。

      (2)看一看(課件微課)

     。3)歸納算法

      黑板呈現(xiàn)的算式:9+4

      【設計意圖】在動手操作中,使學生體驗“湊十法”,在說一說與畫一畫的活動中,加深對“湊十法”的理解,初步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ㄈ⿷眯轮,鞏固練習

     。ㄋ模┤n總結,暢談收獲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今天學習的是9加幾,同學們想到了許多的方法,其中的“湊十法”能讓我們計算得更快,我們在后面的學習中還會進一步體會。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6

      教學內容:第26頁例1-例6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對6-10的感性認識。2培養(yǎng)良好習慣,體驗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1、8的書寫。2、抽象出數(shù)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

      10根小棒

      有誰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看圖:請你用有數(shù)字的話說你看到了什么?

      板書:6、7、8、9、10

      教學例2

      學生對立用小棒擺6-10,(2)學生上臺擺。

      教學例3

      問:你會用手指表示6-10嗎?

      涂方格表示6-10

      觀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感悟依次多1

      讀數(shù),并用手指表示

      書寫

      老師示范,學生書空,在書上寫。

      學習8的組成

      每人準備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兩堆。

      根據(jù)學生匯報,教師板書:8的組成

      讓學生根據(jù)板書,再把8的組成完整擺一遍。

      分小組討論怎樣記8的組成,教師歸納。

      體會基數(shù)與序數(shù)的區(qū)別

      1、引導學生看例4,說說圖意,在根據(jù)圖意把圖下的填空補充完整。

      2、問:這里的1、2、3、……6是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嗎?

      3、答:是表示小動物排第幾。

      4、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動物的位置與順序的.。一共有6個運動員的6才是表示數(shù)量。

      5、聯(lián)系實際,體會序數(shù)的含義。

      六、看圖填空

      1、要求學生把6-10這幾個數(shù)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順數(shù)一遍,倒數(shù)一遍。

      板書設計

      6-10的認識

      678910

      8的組成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7

      教學內容:88~89頁例1~例3,課堂活動1、2題,練習十一第5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生活中找到8加幾的方法。

      2、會口算8加幾,能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討8加幾的口算方法,感受8加幾的不同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探索8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

      一、游戲復習

      找10的好朋友

      二、新授

      1、情景引入

      出示88頁情景圖,激發(fā)興趣

      看圖,說圖的意思

      你能提哪些數(shù)學問題?

      出示例1圖

      學生說圖的意思,并列算式

      指名匯報,老師板書:8+5=

      學生交流8+5的計算方法

      指名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看書討論,你和誰的方法一樣?

      出示算一算:8+3=8+4=8+6=

      學生獨立計算,師巡視輔導。

      指名回答并訂正。

      2、教學例2:學習4+8

      出示例2圖

      觀察圖,列算式4+8

      學生自己算,并且說方法(小組討論)

      看書驗證,你喜歡那種方法?

      算一算8+8=6+8=

      學生獨立練習,口述方法

      3、教學例3

      指導弄清題意:數(shù)一數(shù)窗臺上現(xiàn)在有多少盆花?(8盆)小明已經拿走7盆,窗臺上原來有多少盆?

      分組討論列式并計算

      指名匯報,集體講評。

      三、課堂活動

      1、完成89頁第1題。

      學生分小組議一議,填一填。

      指名回答并訂正。

      2、第2題。

      學生看圖,獨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訂正。

      3、第3題。

      按規(guī)律寫出8加幾的算式,并與同學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5題。

      板書設計

      8加幾

      例1:8+5=13例2:4+8=12例3:原來有多少盆花?

      8+7=15(盆)

      課題

      8加幾第二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90頁練習十一1~4、6~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

      3、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教學重難點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8

      教學內容:第48-49頁整理與復習1-5題第13課時

      教學目標

     。保保暗拇笮№樞,區(qū)別基數(shù)和序數(shù),一圖四式,正確比較多少

      教學重難點

      基數(shù)和序數(shù)的區(qū)別,看圖列出算式.

      教學準備

     。保案“

      一.完成第1題:

      復習10以內數(shù)的順序,使學生能按規(guī)律填數(shù).說一說怎么填,并明確三.四兩組都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每次遞增2來排列的.

      二.完成第2題:

      區(qū)別第五和數(shù)字5,先讀題,理解題意,學生動手涂一涂,圈一圈.在說一說.

      三.完成第3題:

      比較物品數(shù)量,數(shù)字大。ǎ保┳x題:比多少.(2)數(shù)一數(shù),填空.在交流.

      四.完成第4題:

      看圖列式,學生獨立填空,然后交流,看誰填的又對又快,在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

      五.完成第5題:

      整理和復習加減法,填一填,議一議,(1)提出要求:把空白的地方填出來.(2)交流所填的'算式.(3)回答書上的問題..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9

      教學內容:第45——47頁練習五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边M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練習.提高計算能力.2能正確地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教學重難點

      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保案“

      一.完成練習五。

      1.第1、2題:出示題目,讀題,說一說,填一填。討論完成左題。`獨立完成右題,然后交流,說一說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2.第4題:理解題意,計算出豎行,橫行的'3個數(shù)相加的和,獨立完成,集體進行交流。

      3.第6題:教師進行言語激趣。我們今天扮演這兩只猴子來進行比賽,看誰跑的快,進行計算,反饋答題情況。

      4.第8題:讀題,說題意,填算式。

      5.第9題:(1)完成左題,討論怎樣計算這道題,得出結果是10.

     。2)完成右題,先理解題意,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在進行計算。

      6.思考題:理解題意,小組交流,討論在列出算式。

      二.布置作業(yè):第3題。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0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三.看圖填算式。

      1、出示圖,根據(jù)圖意你能列出加法和減法算式嗎?

      2、學生填空,同桌交流,看誰的填的好,四、游戲

      1、講述游戲規(guī)則,2、進行游戲:教師說總數(shù),同桌間輪著出數(shù)字。

      3、交流游戲結果。

      五、涂一涂,填一填。

      1、讓學生用彩筆涂色,再填空,要先想好了再涂色,然后交流。

      六、布置作業(yè):寫出8、9的'加減法算式。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1

      教學內容:總復習7-15題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按一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比較準確地區(qū)分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

      2、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不進位加法及相應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及相應減法。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區(qū)別進位與不進位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復習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1、引導學生回憶11-20各數(shù)字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做練習鞏固這部分內容。例如計算:12+6,說出它們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補充。

      3、引導學生練習

      4、聽學生匯報練習的情況,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

      二、復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1、讓學生說說口訣表的特點。

      2、小組討論,看誰記得又對又快。

      3、練習。

      4、檢查練習情況并作小結。

      三、復習分類和認識物體

      書127頁的15題。

      四、總結、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2

      教學內容:第38-39頁10的加減法第8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一圖四式,2.掌握10以內的組成和分解。3.正確計算。.

      教學重難點

      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保案“

      一.、揭題導入:10的加減法

      二、新授

      1、教學例1。

     。ǎ保┏鍪纠,引導學生用3句話說圖的`意義。

      (2)用小棒代替筆,擺一擺,說一說

      (3)寫算式:7+33+710-710-3

     。ǎ矗┛磿庇覉D怎樣填,并說出意義。

      (5)全班交流。

     。、教學例2。

     。ǎ保┏鍪纠,填一填,算一算。

     。ǎ玻┆毩⑼瓿珊,集體交流。

      (3)小結:通過例1和例2,我們認識和掌握了10的加減法,下面我們通過例2來學習10的組成。

     。场⒔虒W例3。

      (1)出示例3,讀題:劃一劃,填一填。

     。ǎ玻┮龑W生看懂題意。

     。ǎ常⿲W生獨立將剩下的圓圈劃完,并填出相應的數(shù)字。

     。ǎ矗└鶕(jù)劃出來的結果,列出10的加減法算式。

      三、課堂活動

     。薄⒌冢鳖}:明確題目要求,在每張卡片上補足10個點。討論怎樣答題,獨立完成后幾張卡片的補點。

     。、第2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思考,連線。

     。、第3題:教師讀題,涂一涂,算一算。(注意有多種做法。)

      四、作業(yè)布置:寫10的加減法。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3

      教學內容:第33-34頁練習三第1-5題。第5課時

      教學目標

      1、用數(shù)表示物體個數(shù)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2、鞏固6、7的加法。

      教學重難點

      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10根小棒

      完成第一題

      讀題:填數(shù)。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數(shù)嗎?

      交流,請一個同學說說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順序填的。

      小結: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且后面一個都比前面一個大1。

      完成第二題

      讀題,看書劃小圓。

      討論題目要求,弄清題意。

      答題,交流。看看誰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題

      出示第1小題:我的座位是第幾組第幾號。

      出示第2小題:排隊游戲后完成第2小題,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小山排第幾,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題

      出示第(1)小題,學生獨立完成。

      出示第(2)小題,寫出6個比10小的數(shù)。

      討論:比10小的數(shù)有哪些?

      0、1、2、3、……9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的。

      選出6個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板書設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備課教案2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4

      教學準備

      小黑板、小棒

      一、基本練習

      1、8+()=108+()+4=14

      2、第1題

      看圖,獨立填空,指名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3、擺一擺,填算式,90頁2題。

      小組合作,先獨立擺,再檢查

      說說自己的方法

      二、指導練習

      1、90頁3題。

      看圖同桌討論列式計算,老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集體訂正。

      2、第4題。

      游戲:小貓釣魚

      出示小貓的頭飾9+28+73+85+107+49+5

      魚卡片111514

      指名扮演小貓和魚,觀察,那只貓釣那條魚。

      讓小貓釣魚。

      講評,看小貓是否釣對魚。

      3、91頁6題。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算。

      4、第7題。

      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教師巡視輔導。指名回答并訂正。

      5、第9題。

      指導弄清題意,送給弟弟幾只?還剩下幾只?原來有多少只?原來的包括哪兩部分?應該怎樣列式?

      學生討論并列式計算。指名回答并訂正。

      6、第10題。

      數(shù)一數(shù)青蛙第一次跳了多少格?第二次跳了多少格?兩次一共跳了多少格?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講評。

      7、92頁思考題

      學生表演后看書,怎樣算?

      三、布置作業(yè)。

      第8題。

      板書設計

      8加幾練習課

      8+3=116+8=14

      3+8=118+6=14

      課題

      7、6加幾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93頁例1、2,94頁課堂活動1、2,練習十二1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找到口算7、6加幾的方法;

      2、會口算7、6加幾,能較清楚表達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進一步鞏固湊十法這種簡便算法。

      教學重難點

      7、6加幾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小花、小棒

      一、復習

      游戲:找朋友

      10的好朋友

      你會填嗎?

      7+()=106+()+3=10

      二、新授

      1、出示例1圖

      引導學生提問題,并且列算式

      7+5=

      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小組交流。

     。1)、想:

      7加幾得10?

      把5分成幾和幾?

      7+3=10,10+2=12。

     。2)、想:5加幾得10?就把7分成幾和幾?5+5=10,10+2=12。

      看書,你的計算方法給誰的一樣?

      (3)、算一算:7+47+7

      你會用剛才的方法計算嗎?

      學生算后小組交流

      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7+57+47+7的秘密嗎?

      老師小結計算方法

      2、教學例2。

      貼小花

      小豬有5朵花,小貓有6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學生根據(jù)題意獨立列算式,指名板書自己的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全班訂正。

      算一算:6+6=6+8=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說出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94頁1題。

      學生獨立填空,指名回答并訂正。

      2、自制7、6加幾的卡片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十二1題。)

      板書設計

      7、6加幾

      例1:爺爺摘了7筐蘋果,5筐梨。例2:小豬有5朵花,小貓有6朵花。

      爺爺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一共有多少朵花?

      7+5=12(筐)6+5=11(朵)5+6=11(朵)

      課題

      7、6加幾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94頁例3、及練習十二2~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湊十法,能用湊十法學會6、7加幾。

      2、正確口述計算過程。

      3、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教學重難點

      口述計算過

      教學準備

      小棒、小黑板

      一、復習

      6+()=106+()+2=12

      二、新授

      教學例3

      老師在黑板上照圖貼出羊的圖片。

      (1)引導根據(jù)羊的顏色來分析題意:有8只白羊,5只灰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學生獨立列式師巡視輔導

      指名回答,集體講評。

     。2)引導根據(jù)左右來理解題意:左邊有7只羊,右邊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羊?

      學生擺小棒列式計算,老師巡視輔導。

      指名回答并講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二第2題

      引導回憶加法算式中什么最大?那么7、4、11中誰就是和?

      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講評。

      2、練習十二的3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訂正。

      3、練習十二第5題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答并訂正。

      4、練習十二第8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同桌討論交流說題意并列式,老師巡視輔導。

      指名匯報,集體講評。(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標準來說題意解答)

      5、練習十二第4題

      猜一猜,盒子里可能有那些算式卡片、

      老師出示盒子和卡片,指名猜盒子里的卡片并讓他在盒子找出來。然后把算式讀一遍。

      猜對的給與鼓勵。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6、7題

      五、課外作業(yè)

      自制6加幾的卡片

      把6加幾的卡片有規(guī)律的排列

      說7加幾,6加幾的算式。

      板書設計

      7、6加幾

      例3:

      (1)8只白羊,5只灰羊,(2)左邊有7只,右邊有6只。

      一共有多少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8+5=13(只)7+6=13(只)

      課題

      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容:97頁~99頁1~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口述計算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寫有1~9的移動紙帶,20以內的進位加法表。

      一、基本復習

      1、第1題。

      引導學生豎著看,找出規(guī)律。

      學生獨立填表,教師輔導。

      出示加法表,指名回答,集體講評。

      開火車,回答表中所有試題。

      2、第2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輔導。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集體講評。

      3、第4題。

      引導學生說題意,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回答并訂正。

      4、第6題。

      教師出示移動紙帶,告訴學生計算方法,教師移動紙帶,指名學生口答。

      二、鞏固練習

      1、第7題。

      展示第7題,講解做法。

      指名學生完成第1道題,然后學生完成后面的題,教師巡視輔導。

      指名回答并講評。

      2、第8題。

      弄清題意,每輛車只坐15人,弄清每個組的人數(shù)。

      學生思考:哪兩個小組坐一輛車最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講評。

      3、第9題。

      開火車按順序回答。

      三、提高練習。

      完成思考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講評。

      四、布置作業(yè)

      第3、5題。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7+5=口6+9=口

      想:7和幾能湊成十?想:9和幾能湊成十?

      5應該分成幾和幾?6應該分成幾和幾?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5

      教學內容:第44頁加減混合運算課堂活動第11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情景圖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2.體會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保案“

      一.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有6只白天鵝在湖邊,又飛來了幾只?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2.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6+3=

      3.演示飛走2只的場面,說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怎樣表示?(再減去2只),從幾里面減去2?

      4.補充算式:6+3-2=

      5.觀察這道題與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板書:加減混合)

     。.照圖說說6+3-2所表示的意義.7

      7.討論:該怎樣計算?

      先算6+3再算9-2=7

      二.小結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用圓片擺,按題目要求,先擺3個,再擺2個,一共是幾個?再從5個里拿走4個,還剩下幾個?根據(jù)題意在書上列出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

      2.用小棒擺,根據(jù)題意在書上列出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五第5,7題做獨立做在書上.

      .

      板書設計

      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6

      教學內容:總復習1-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復習過程,體驗復習方法,感受復習的必要性。

      2、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shù),會用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教學重點:數(shù)的組成

      教學難點:順序的表述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回顧引入

      回顧:我們已經學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1、看目錄相互說說;

      2、全班交流;

      3、教師概括。

      二、溝通整理

     。ㄒ唬⿺(shù)數(shù)、基數(shù)、序數(shù)

      以一個小組為例,進行以下活動:

      1、數(shù)出全組人數(shù):(1)按座次順數(shù),倒數(shù)。(2)全組人數(shù)無序地站在一起,再數(shù)。

      2、他(她)的座位是第幾?還可以是第幾?

     。ǘ⿺(shù)的`大小比較:數(shù)序

      1、根據(jù)一列數(shù)(13567)完成:

     。1)說出3的相鄰數(shù),并按順序填在這列數(shù)中,這兩個數(shù)與3還可以是什么關系?

     。2)什么數(shù)可以放在“1”的前面?它表示什么?

      (3)把這列數(shù)接著數(shù)到20。

      2、根據(jù)0-20這列數(shù),請學生提出一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讓同學回答。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雪山樂園主題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lián)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對分類與比較、統(tǒng)計、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做整理復習。

      3、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形成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對分類與比較、統(tǒng)計、圖形與位置知識的整理復習。

      教學難點:對分類與比較、統(tǒng)計、圖形與位置知識的應用。

      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模型。

      學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物體。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在雪山樂園中參觀了涼亭和滑雪場,復習了20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2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圣誕節(jié)到了,你們看,誰來了?(課件)

      圣誕老爺爺帶來幾棵圣誕樹(指黑板),等我們把這些樹上掛滿知識果實以后,老爺爺就會送禮物給我們。想得到禮物嗎?

      好,讓我們和圣誕老爺爺一起走進雪山樂園。(板貼課題:雪山樂園)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天真可愛,為了符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圣誕老人派發(fā)禮物來激發(fā)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二、復習:

      (一)圖形、位置的復習

      1、復習立體圖形(課件出示)

     。1)師: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師:仔細觀察一下,圖中有沒有我們學過的圖形,在哪?(學生一一說明,教師隨機板貼。)

     。3)師:你們的桌子上就有這些形狀的物體,小組同學摸一摸、說一說他們的樣子。(學生從學具盒中拿出相應物體摸一摸、說一說,感受物體的特點。教師隨機指導。)

      (4)師:誰愿意上來和大家說說這些物體的樣子。(生自己選擇,拿的是什么體,它是什么樣的。)

      (5)師:教室里也有這些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體朋友,你能找到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及時糾正。)

     。6)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看來“圖形”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板貼:圖形)

      【設計意圖:在本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觀察主題圖,回顧以前學過的圖形,并從圖中找到與學過圖形相對應的物體。然后通過摸實物進一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點,同時說出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物體。真正的把學過的知識整理并運用!

      2、復習位置

      (1)師: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誕老爺爺還會帶我們去哪呢?(課件出示)

      (2)師:咦,圣誕老爺爺呢?(課件)

     。3)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小組內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它們都在哪兒?(師巡視,隨機指導。)

     。4)找生交流。(是板貼:前后、上下、左右)

     。5)師:同學們看的很認真,你們看老師現(xiàn)在在哪?

     。6)你能說說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誰嗎?我們平時說話還經常會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說一個嗎?

     。7)師: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看來“位置”的知識還真不少呢。ò遒N:位置)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由找圣誕老爺爺引導學生對位置的描述,然后讓學生具體說說圖中每個圖形的位置,最后說說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詞語來描述的`例子。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來復習整理并鞏固位置的這部分知識!

     。ǘ┍容^和統(tǒng)計的復習

      1、復習比較

      (1)師:圣誕老爺爺接著帶領我們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

      (2)師:這么多的冰雕小動物,你能給小鹿和小松鼠比比個嗎?(板貼:高矮)它們還能比什么?(板貼:多少、大。

     。3)師: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師:同學們回答真積極,老師請兩個同學過來,你們說他倆該怎么比較?(學生回答)現(xiàn)在老師和他比較,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看來誰比誰很重要,不能單獨的說誰高或者是誰矮。)

     。6)師:同學們既會看又會說,還真的是很會“比較”呢。ò遒N:比較)

      【設計意圖:在本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比較出冰雕小動物不同之處,并以此展開對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較。同時,教師滲透比較的對象發(fā)生變化時比較的結果也發(fā)生變化的數(shù)學思想!

      2、復習統(tǒng)計

      (1)師:如果想知道這些冰雕小動物各有多少只該怎么辦?(統(tǒng)計一下)

     。2)師:好,請你們小組合作完成手中的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

     。3)【板貼四個小組統(tǒng)計表】師:誰能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統(tǒng)計的?(學生說,教師隨機提煉分一分、排一排、數(shù)一數(shù),并板貼。)

     。4)剛才我們說的這些“分一分、數(shù)一數(shù)、排一排”的過程就是“統(tǒng)計”。(板貼:統(tǒng)計)

     。5)(課件出示)看這張統(tǒng)計表,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學生口頭提問并口頭解答。)

      【設計意圖:在本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由學生獨立解決老師所提出問題,引出對“統(tǒng)計”知識的回顧應用。同時,在小組交流中,回顧整理統(tǒng)計的方法!

      三、律動:同學們,現(xiàn)在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讓我們一起來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誰能說出和老師意思相反的詞,并做出動作。(師說大,生說。

      【設計意圖:在輕松的氛圍中,回顧剛才所復習內容:位置、比較!

      四、練習:

      師:好,剛才我們休息了一會。接下來,我們再努力闖過四關,圣誕老爺爺?shù)亩Y物就會來啦!有沒有信心闖關成功?

      1、第一關分一分:(課件)這兩個小朋友的房間太亂啦,大家能幫忙整理一下嗎?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請打開書第115頁,大家按照統(tǒng)計表對以上物品進行分類統(tǒng)計。

      【實物投影展示訂正】學生說數(shù)量,老師表揚數(shù)一個劃掉一個的好方法。

      2、第二關:比一比。(課件)師:你看到了什么?。追問,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嗎?

      3、第三關:圈一圈。(課件)師:這個叫小華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細觀察,想象出是“前、后、側”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來。問: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斷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側面,你是怎么判斷的?

      4、第四關捏一捏:同學們,你們喜歡捏橡皮泥嗎?(喜歡)。請你捏一個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者是球的物體送給圣誕老爺爺吧!(學生捏)

      【實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說。我相信圣誕老爺爺一定很喜歡!

      五、小結:

      今天我們和圣誕老爺爺一同游玩了雪山樂園和數(shù)學王國,同時裝飾了幾棵圣誕樹,這些知識果實是:圖形、統(tǒng)計、比較和位置。圣誕老爺爺對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所以他要把禮物送給大家!同時他也祝愿同學們圣誕節(jié)快樂。ㄕn件)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8

      教學內容:第42頁連加連減和課堂活動第10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景教學說明連加連減的意義.2.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教學重難點

      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保案“

      一.復習

     。埃埃埃埃皩W生看圖說圖的意思,并且寫算式

     。埃埃鞍眩岛停澈掀饋碛檬裁捶椒ǎ@是幾個數(shù)相加.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圖:學生口述圖的'意思,問:要求共有多少只?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板書:2+3+4=4+2+3=

     。.觀察這些算式與復習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據(jù)學生回答,得出連加.

      這里的連加是幾個數(shù)相加.

     。.學生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

     。.全班交流.

      三.課堂活動

     。.43頁第1題.

     。ǎ保┮龑W生擺小棒.

     。ǎ玻┯眠@種方法看算式,在計算.

      (3)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練習:完成45頁第一題.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29

      教學內容:122—123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鞏固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系統(tǒng)化地了解和掌握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學會總結所學的知識。

      教學重點:知識的系統(tǒng)化

      教學難點: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復習加法表的內容

      引導學生回憶加法表,并指導學生找出它的規(guī)律來。

      強調加法表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加法表寫出減法表來。

      二、復習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列出減法表,讓學生分小組互相討論,讓每一個小組的成員討論完以后,寫出減法表。

      組織學生集體討論減法表的組成,把每個小組的總結在全班展示出來。

      總結列出減法表,表揚做得好的小組,鼓勵學生應該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和總結新的知識。

      總結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合練習

      引導學生對本單元內容進行總體的回顧,指引學生學習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問:誰能告訴我,本單元學習了哪些內容?

      肯定學生的回答,補充學生遺漏的知識點,仔細講解每一個小知識點,從概念到注意事項到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

      布置系統(tǒng)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計算。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0

      教學內容:總復習的16-20題

      教學目標

      能解決一些數(shù)目較小,涉及加或減關系的簡單數(shù)學問題。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兒童對數(shù)學會更有興趣,經歷學習過程的快樂。

      教學重點: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對問題的表述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復習數(shù)字的應用

      出示16題:

      學生看圖,理解圖意,師問:圖上畫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話來表述嗎?

      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補充。

      學生練習。

      講解訂正。

      引導學生完成17、18、19題

      二、總結本冊知識。

      板書設計

      擴展閱讀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備課教案1

      課題

      0的認識

      教學內容:課本第10頁的例1、例2、例3,課堂活動第1——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兩種含義:沒有的含義和起點的含義。

      規(guī)范0的寫法,使學生規(guī)范整潔地書寫0。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來感知學習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投影儀,跳遠起點條和一把長米尺。1——5的數(shù)字卡片。

      談話導入。

      師:老師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誰?(利用投影儀出示例1,同時指導學生翻開課本第10頁)

      師:從圖中你能看出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圖的意思。)

      新授。

      教學第一種含義。

      揭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師:東東原來有幾個氣球?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生:用數(shù)字2表示。(邊說邊舉出數(shù)字卡片2。)

      師:后來,東東的氣球全飛走了,用什么數(shù)字表示呢?(是根據(jù)課堂中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

      師:氣球全飛走了,一個也沒有了,可以用數(shù)字“0”來表示。

      (教師板書:0的認識。)

      發(fā)散思維,充分想像。

      教師豎起2根手指,問:這可以表示數(shù)字幾?

      師: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也沒有豎起來,這時指頭的個數(shù)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大家能想辦法用桌上的文具、書包里的書或其他東西表示“0”嗎?

      學生充分聯(lián)想,利用手里的一切東西來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例2)

      揭示第二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讓學生觀察。

      師: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學生從前往后讀0——5,體會數(shù)越大離0越遠。

      師: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的長度,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shù)幾,達到的數(shù)越大,物體的長度就越長。

     。ㄖ缹W生試著比較鉛筆和橡皮擦的長度。)

      師強調:量東西的長度時,“0”就是表示起點。

      學生活動,體驗起點。

      師: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用長米尺示范性地量,說出大概遠近,強調:尺子的0起點要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貼上“0”起點紙條。)

      指名學生到教室前面從老師設好的“0”起點起跳,比賽跳遠。

      說說怎樣比才公平。(起點一樣,都從0起點跳才公平。)

      教學書寫0。

      觀察0的寫法,說說要寫好“0”應注意什么?

      教師邊總結邊示范寫“0”。

      學生跟著書空。然后全班同學在書上第10頁描寫“0”,最后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yè),全班同學評價誰有缺點。

      課堂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0——11頁的第1、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訂正。)

      說一說。師:想想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0,它表示什么意思?

      數(shù)方格填空。

      學生獨立填空。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上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左往右,從右往左,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匯報交流。

      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1——5的認識之1——5各數(shù)的數(shù)、說、認

      教學內容:課本第7——8頁的例1、例2、例3,課堂活動的第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學會1——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1——5各數(shù),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操作學習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5的數(shù)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從現(xiàn)實中抽象出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

      出示例1,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做什么?

      認讀1——5各數(shù)。

      根據(jù)學生所說數(shù)字貼出卡片1——5,學生認讀。

      師說數(shù),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反饋實踐。

      師說數(shù),生擺小棒。

      你還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嗎?

      感知數(shù)的順序。

      擺小圓片,邊擺邊數(shù),逐步感知1——5的順序。

      整體感知。

      出示點子圖,打亂順序擺在黑板上,師:大家來給他們排排隊,先在小組里商量商量。

      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上臺擺擺,并說說理由。

      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shù)和后面一個數(shù)各是幾?

      讓學生從1數(shù)到5,再倒著數(shù)一遍。

      開放性活動。

      引導學生看書本第8頁的例3。師: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師: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告訴你周圍的小朋友。

      猜謎游戲。

      師生互動:這個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呢?

      小組互動。

      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告訴小伙伴你用什么擺的,用了幾個。

      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1——5各數(shù)的寫法

      教學內容:課本第8頁例4,第9頁課堂活動第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生的比、畫等活動,使學生感知1——5各數(shù)的聯(lián)系,體會這五個數(shù)數(shù)序的排列。

      使學生在數(shù)數(shù)的基礎上會讀,會寫1——5各數(shù)。

      通過課堂活動中的數(shù)、寫、圈、擺,加深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畫、數(shù)、寫、圈、擺等活動讓學生愉快學習,掌握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小棒。

      復習舊知。

      復習數(shù)數(shù)。

      新授。

      教寫“1”。

      師:你能用手指表示1嗎?

      引導學生伸出1個手指。

      師:如果用畫圈來表示1的話,要畫幾個圈?

      教師指導學生看例4,并用投影儀出示數(shù)字1。

      師:請小朋友讀一讀1,并仔細觀察1的寫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師: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樣放的?

      師邊寫邊指導寫法。

      然后讓學生書空1,再讓學生在第8頁“寫一寫”中沿虛線描1,教師注意巡視指導學生的坐姿和握筆的姿勢。

      教寫“2——5“。(方法同教寫“1”。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

      放手讓學生獨立寫1——5各數(shù)。

      學生獨立書寫。

      小組中交流并評選出最好的書寫參加全班集體交流。

      集體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

      課堂活動。

      數(shù)一數(shù),寫一寫。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注意強調學生的書寫習慣。

      集體交流反饋。

      圈一圈,寫一寫。

      教師幫助學生弄懂題意。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集體反饋。(注意圈法的多樣化。)

      總結

      師總結: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學會了1——5各數(shù)的寫法,寫字的時候要注意姿勢的正確。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5以內的減法

      教學內容:課本第21頁的例1、例2,課本第22頁的例3、例4以及課堂活動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兩個連續(xù)性畫面,讓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意義,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減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

      過程與方法

      是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感知學習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小棒、投影儀、5粒葡萄。

      創(chuàng)設情境。

      師:小朋友喜歡玩什么游戲?

      有3個小朋友喜歡蕩秋千,我們一起看一看。指導學生看課本第21頁的例1。

      新授。

      減法的含義。

      引導學生觀察例1的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引出減法。

      圖中本來有3個小朋友蕩秋千,后來走了一個,還有幾個小朋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ㄗ寣W生試著做一做。)

      師:三個小朋友走了一個,就是原來的'三個去掉一個,我們用減法算式來表示:3–1=2(板書)

      師:我們來認識新的符號“-”,讀作減號,整個算式讀作:3減1等于2。

      師領讀,生跟讀。

      師: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3–1=2是什么意思?

      探索算法的多樣化。

      擺一擺。

      師:大家拿出5根小棒,然后再從5根中拿走2根,(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擺小棒。)

      師:根據(jù)剛才擺、拿小棒的過程,你能提出個數(shù)學問題嗎?

      算一算。

      學生獨立計算5–2。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算一算,寫一寫。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集體交流。

      說一說,算一算。

      觀察圖,說說圖意。

      解決問題。

      師:看看第一個小朋友提出了什么問題?你能解答嗎?師:請小朋友解答問題,想想兩個問題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處。

      比較、分析。

      比較這兩個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課堂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活動第1、第2題。

      說圖意,列算式。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圖意,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集體交流。

      總結。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5以內數(shù)的加法

      教學內容:5以內數(shù)的加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

      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通過具體直觀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感受新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里有許多計算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逐步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數(shù)學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圓片若干個、小棒。

      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加法含義。

      指導看課本18頁圖,創(chuàng)設情境。師:圖中畫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義。師:2輛車和一輛車合起來是幾輛車?你怎么知道的?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指明:把兩部分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5以內的加法。(板書:5以內的加法)

      認識加號。

      師:在數(shù)學上,2和1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書:2+1=3

      讀作:2加1等于3。

      師領讀,生跟讀。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符號,你準備怎樣記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樣化。

      擺一擺。

      師:請拿出學具圓片。先擺3個圓片,再擺2個圓片,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圓片?你怎樣列式?

      生:3+2=5

      小組合作,探討算法的多樣化。

      師:3加2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來的?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

      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算一算,寫一寫。

      師:剛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計算方法,下面,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田字格中的3個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注意個別指導以及觀察各學生的計算能力。

      集體反饋,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四、一圖兩式,體會加法交換律。

      1、引導學生觀察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觀察對比,找出規(guī)律。

      師:一共有幾枝鉛筆,你會列算式嗎?(引導學生說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大家觀察這兩個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ü膭顚W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的規(guī)律。)

      課堂活動。

      說一說,填一填。

      先讓學生說說題意,再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

      畫一畫,算一算。

      教師幫助學生弄懂圖意。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集體反饋,訂正。

      看圖填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擺一擺,填一填。

      學生獨立操作、思考。

      小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寫出幾個不同的算式。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總結。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5以內數(shù)的組成

      教學內容:課本第9頁的例5,課堂活動的第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通過操作掌握5以內數(shù)的組成。

      使學生能熟練說出5以內數(shù)的組成。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動手操作來感知學習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操作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

      復習舊知。

      復習寫數(shù)。

      新授。

      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小棒的游戲,把5根小棒分成兩堆,看誰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動手分一分,師巡視指導。)

      交流展示。

      指名讓分法不同的學生到投影儀前展示。

      師:剛才大家想了那么多辦法,可是看起來有點亂,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每種分法都想出來,一個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按順序分的。)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大家。

      學生展示按順序分。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邊說邊自己按順序分一分。

      小結。

      我們通過分小棒得到了5的組成,以后凡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想出更好的辦法。

      小組學習4、3和2的組成。

      學生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匯報展示。

      課堂活動

      出示課堂活動第3題,要求學生自己完成。(有困難可以向同桌或老師請求幫助。)

      反饋、集體評議。

      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先與同桌交流,再回家與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比較

      教學內容:課本第12——13頁的例1、例2、例3,課本第14頁的課堂活動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讓學生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擺一擺的過程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使學生認識符號“》”、“《”、“=”及其含義,會根據(jù)所出示的“》”、“《”、“=”來描述5以內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符號化的思想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和實踐活動來感知數(shù)學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蜜蜂、花朵的圖片,圓片,小正方形。符號卡片,小棒,三角形。

      導入。

      指導看情境圖1。

      新授。

      數(shù)一數(shù)。

      觀察圖,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比一比。

      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師:花叢中有3朵盛開的花,有3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師邊講解邊出示蜜蜂圖和花朵圖,并把它們一一對應好。)

      師:蜜蜂和花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師:蜜蜂和花一個對一個,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蜜蜂和花同樣多,用算式表示是:

      3=3

      學生認識“=”,書空后齊讀。

      動手操作,理解“多“和“少”。

      師:蜻蜓和蜜蜂比,誰多,誰少?大家拿出圓片和三角形分別代表蜻蜓和蜜蜂擺一擺。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擺的時候要一一對應。

      學生反饋:蜻蜓比蜜蜂多,因為擺的時候有一只蜻蜓多出來了。

      師:蜻蜓比蜜蜂多,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4》3

      學生認識“》“,學生跟著老師書空,齊讀。

      師:蜻蜓比蜜蜂多,還可以怎么說?

      引導學生說出:蜜蜂比蜻蜓少。

      師:蜜蜂3只,蜻蜓4只,蜜蜂比蜻蜓少,可以寫作:

      3《4

      學生認識“〈“號,跟著老師書空,然后齊讀。

      同桌討論:大于號,小于號有什么不同?

      寫一寫。

      學生先描紅,然后在田字格中獨立書寫符號。

      擺一擺,填一填。

      師:請小朋友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5個三角形,想一想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ㄗ寣W生獨立完成書本第13頁例3。)

      小組交流,讀一讀3〈5和5〉3。

      師強調: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開口都向著大的數(shù)。

      應用拓展。

      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一個同學擺,同桌擺的和他同樣多。

      同桌合作,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并用幾大于幾和幾小于幾說一句話。

      2、說出你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課堂活動。

      看圖填數(shù)。學生看圖,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比多少,填一填。先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圖上畫著什么,有多少?然后學生獨立填一填,同桌交流。

      游戲。教師先作示范,同桌之間玩游戲。

      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六、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比一比

      教學內容:課本第5頁的比一比及第6頁的“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的高矮、長短、大小及多少,以及會判斷物體的高矮、長短、大小及多少。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活動探討初步比較物體高矮、長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小組活動中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到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五角星、紙袋、各種文具。卡片。

      復習舊知。

      數(shù)數(shù)

      新授。

      教學高矮。

      創(chuàng)設情境。

      在黑板上方貼一個五角星,下放也貼一個五角星,師:誰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來?

      為什么小朋友只能摘下下面那個五角星,老師能摘下上面那個?

      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請兩個差不多高的同學站在講臺兩端,問:大家能看出誰高誰矮嗎?

      小組討論,交流比高矮的方法。

      小組匯報、交流。

      比長短。

      引導學生觀察:看看你桌子上的紙袋里有什么?

      交流、匯報:有兩枝鉛筆,兩把尺子。

      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

      探究比長短的方法。

      請學生說說:怎樣知道哪個物體長些,哪個短些?

      小組合作探究比長短的方法。

      小組匯報。

      比大小。

      出示兩個球,一大一小,讓學生比較他們的大小。

      學生討論交流比較物體大小的方法。

      比多少。

      出示課本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認真觀察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擺一擺,說一說。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說。

      一個同學擺,同桌擺時和他一樣多。

      同桌合作,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說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樣多的例子。

      課堂活動。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說說圖意思,然后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說比較的方法。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題

      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

      教學內容:課本第2、3、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初步認數(shù),數(shù)數(shù)。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實物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人、對物的愛。

      教學重難點

      建立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1——10的數(shù)字卡片。

      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師生相互介紹。

      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小學生活。

      打開第一頁,教師有感情朗讀,講講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用處。

      數(shù)數(shù)自己有幾個手指。同桌合作數(shù)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

      激發(fā)觀察興趣,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3頁情境圖,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大家看一看,這里都有什么?

      先讓學生隨意觀察,同桌互相說說,然后指定內容讓學生說一說。

      數(shù)圖中的數(shù)量。

      數(shù)出數(shù)量是1的。

      出示卡片1,師領讀,生自己小聲讀一讀。

      數(shù)出數(shù)量是2的。

      師出示卡片2,請學生讀讀。

      依次數(shù)出其它數(shù)量的事物。(教學方法同上)

      實踐活動: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

      1、尋找身體上的數(shù)。

      師:1——10這幾個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

      集體反饋交流。

      2、尋找教室里的數(shù)。

      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各數(shù)。

      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集體交流。

      尋找校園里的數(shù)。

      總結。

      布置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1

      教學內容:第40-41頁練習四第9課時

      教學目標

     。.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教學重難點

      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10根小棒

      對10的`口令。如:我出3,學生出7……

      練習指導

     。.第1題。(1)出示第1小題,兩圖根據(jù)算式中的一個數(shù),說說意義。

     。.第2題。(1)出示第1小題,引導學生看懂圖意,圖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交流后列出算式。

     。.第3題。題出要求:口算,比一比看誰算的快。

     。.第5題,讀題,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提出要求:數(shù)的時候要特別認真,不要數(shù)錯了。

      5.第6題。獨立想一想,說一說每道算式是怎么填空的,為什么這樣填。

     。.第7題。看圖,讓學生先把整個圖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人,分別在做什么?)然后根據(jù)要求,開動腦筋,提出問題列出算式計算。

      三、布置作業(yè):第1題第2小題,第2題第2小題。第4題,獨立做在書上。

      板書設計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2

      教學內容:107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逐漸脫離表象的支持,學習退位減法。

      2、鼓勵學生聯(lián)系前后知識,學習多種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利用知識學習新知識

      教學難點:對“借位”減法計算方法的掌握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

      一、12減幾的復習

      1、引導學生回憶12減幾的計算方法,通過練習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2、總結學生作業(yè)和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重復強調多樣化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二、學習13減幾的計算方法

      1、提出問題:9+4=?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過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誰能把這道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告訴我呢?

      2、總結學生回答的答案,提出問題:13-9=?

      3、提示學生找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來。

      4、教導學生根據(jù)學習12減幾的計算方法,總結找出13減幾的計算步驟。

      5、引導學生各抒已見,分別說出想法。

      6、總結學生的想法,肯定并強調幾種常見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引導學生做游戲,4個同學一小組,用紙做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寫出數(shù)字,組成12、13減幾的算式,并把做好的卡片算式有規(guī)律地擺出來。

      2、檢查學生動手做的結果,對做得比較好的小組予以表揚,鼓勵學生要多動手操作,關于觀察,從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捷徑。

      3、總結12、13減幾的計算方法,總結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13減幾

      13-9=4

     。1)10-9=1(2)4+9=13

      1+3=413-9=4

      課題

      14、15減幾

      教學內容:111—112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加深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學習,脫離表象的支持,直接計算退位減法。

      讓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接受新的知識,為學習以后的知識打好堅實的`基礎。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學習和總結新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數(shù)學遷移思維能力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用具和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

      一、復習

      引導學生復習11、12、13減幾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加深理解計算的思路,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總結練習的情況。

      二、學習14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讀題:樹上原有14只猴子,下來7只,還有幾只在樹上?

      2、引導:我們能列出什么樣的算式計算樹上還有的猴子呢?

      3、板書算式:14-7=?要求學生相互進行討論,說出計算14-7的步驟,并讓學生對比11、12、13減法的計算方法。

      4、引導學生集體討論計算步驟和方法,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11、12、13的減法計算的方法,學習14減幾的計算方法。

      5、引導學生做練習鞏固這部分知識,拿出做好的卡片算式,讓學生根據(jù)卡片上的式子計算結果。

      6、聽學生匯報練習的結果,對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指出學生中出現(xiàn)的錯誤。

      三、學習15減幾的計算方法

      1、引導:我們已經掌握了14減幾的計算方法,并且學習了不止一種,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學習15減幾的計算方法。

      2、拿出15-8=?的卡片,向學生展示,要求學生相互討論,然后請學生把計算的方法說出來。

      3、肯定學生的答案,并要求學生講出計算步驟,強調,計算的過程應該注意的問題。

      4、引導學生分小組做游戲:兩個一組,用做好的卡片算式,一個同學從中拿出一個減法算式,兩人一塊討論計算出結果。

      5、聽同學們匯報練習的情況,對做得比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理解計算的方法。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

      6、總結本課內容,布置適當?shù)恼n外作業(yè)。

      板書設計

      14、15減幾

      14-7=715-8=7

      10-7=310-8=2

      3+4=72+5=7

      課題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3

      一、復習數(shù)的概念,培養(yǎng)數(shù)感。

      1、第1 題。

      你能估計有幾只蝴蝶嗎?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直接看出有多少只嗎?

      同桌討論。

      先圈出10只,再寫出一共是多少只。

      體會圈出10只后的好處。

      蜜蜂圖讓學生自己先估一估,再圈一圈,最后再寫出一共有多少只。

      2、拿出數(shù)字卡片,同桌合作排一排。

      交流不同的排法。

      3、第2題

      請你按一定的'順序來填數(shù)。

      交流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4、填空。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2)1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20里面有()個十。

      (3)1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1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8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是(),十位和個位都是1的數(shù)是()。

     。4)13和18這兩個數(shù),()接近10,()接近20.

     。5)11比()多1, 比19多1的數(shù)是()。

      (6)我是16,和我最接近的數(shù)是()和()。

     。7)我比17大,比19小,我是()。

      4、第3題

      猜數(shù)游戲。

      師拿出一張數(shù)字卡片,反面對著學生,學生猜 ,師只說大了、小了或對了。

      同桌活動。

      二、練習計算。

      1、口算卡片

      2、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第4題。不計算,在○里填上><或=

      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4、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解決問題。

      出示3束花分別是4朵、10朵、2朵。

      問:兩束花最多有多少朵?怎樣選?最少有多少朵?怎樣選?

      四、全課小結。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34

      認識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P6~P7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征。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兩種物體。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

      圖形的分解與組合。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 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說正方形的特點。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各個面分別是什么圖形?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玩拼一拼的游戲。 動手,匯報。

      三、鞏固新知

      第7頁練習一的第8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上下前后》教案

      《上下前后》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本課教學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教材提供學生熟悉的教室場景,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會上下、前后的含義,認識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組織學生領會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想想做做通過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關系的習慣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物體之間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劢虒W目標]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fā)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在分組學習中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劢虒W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觀察:小朋友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講臺、課桌椅、小朋友)

      2.設疑: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呢?

      3.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一說)?告訴學生圖中四個小朋友的姓名。

      2.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軍的什么位置?

      (2)小組匯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軍前面。

      (3)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小明在小軍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紅的后面。

      4.聯(lián)系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小組學生相互說一說、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指出: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系,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

      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后面。

      5.游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認得準。

      三、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后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題。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小組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小組采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想想做做第3、4、5題。

      情境1:有幾只小動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高興地趕來了。(投影演示動物圖)

      小朋友,你能說說這些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

      情境2:小動物們?yōu)榱舜鹬x小朋友說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排隊。

      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據(jù)冰箱里物品擺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說一句話嗎?

      情境4:最后,小動物們還邀請小朋友去看電視呢!(投影演示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交流后匯報。

      四、總結評價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哪些本領

      先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種物品間的位置關系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劭傇u]

      認位置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具體地講,這節(jié)課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2.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描述物體所在位置,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

      3.選用了觀察、討論、游戲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喜聞樂見中主動探索位置關系的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4.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能力培養(yǎng)。如小組同學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小組成員間開展互幫活動,把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等等。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幾》教案

      小學數(shù)學《第幾》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

      2.發(fā)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劢虒W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隊買票圖。

      2.談話

      (1)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

      (2)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

      (3)反過來,排在第2的是誰?排在第5的是誰?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

      指出:這里的第2、第5不是2個人和5個人,而是指排在第2個或第5個的那個人。

      (4)看了圖你還可以說出什么?(自己輕聲說,說后交流)

      適當提示,如排在前3個的是哪幾人,后4個的是哪幾人,誰排在第4?

      [評: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境,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進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題。

      講述: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教師讀題后學生口答

      (2)除了這幾個問題外,還想到了什么

      2.想想做做第4題。

      提問:山那邊在舉行什么比賽啊?從圖上你能說出什么呢?(小組討論)

      交流:1號車前面是5號車;5號車前面是2號車;1號車后面是4號車和3號車;前3名的是2號、5號、1號車;最后一名是3號車

      追問:剛才說的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3.小結

      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評:每個畫面都引導、組織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交流合作的形式,使學生學會了肯定自己和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補充、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愛的連續(xù)的動畫情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顯得生動活潑。

      三、鞏固深化

      1.擺一擺

      (1)教師口述,學生擺放。

      擺5個正方形,從左數(shù)起第3個換成圓片,從右數(shù)起第3個換成長方形。

      (2)同桌互練

      2.涂一涂。

      (1)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2)同桌相互說一說:4個和第4個有什么不同

     。墼u: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前面新知感悟的檢驗,對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及時進行輔導。]

      四、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題(右圖)

      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shù)的?(同桌說一說)

      交流得出:可以從上面數(shù)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shù)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講述:小女孩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shù)的?(同桌討論后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shù)的。

      3.想想做做第5題。

      小組討論: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室呢?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

      交流:豎著看有幾層,也就是說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是說幾室。

      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樓?1室。

      4?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紅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幾樓幾室等等。

     。墼u:把數(shù)學知識拓展、應用到生活中來,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找數(shù)學、用數(shù)學、學數(shù)學的能力。]

      五、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學生相互說一說,再交流。

      [總評]

      本堂課分三步走:由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xù)的動畫情境的再感悟,最后是動手操作的深化鞏固,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層次很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練習中,采用了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人人表現(xiàn),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傊瑢W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

      《876加幾》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876加幾》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

      教具準備

      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的欲望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體育課可好玩了,瞧,同學們都在跑步呢。觀察主題圖,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這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請同學們幫忙算一下。

      先在小組里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2、小組合作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

      4、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的這幾種辦法都不錯,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二、動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計算的方法,應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5。

      師:8+5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小棒擺一擺。

      2、小組匯報交流。(由于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很容易想到用“湊十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師邊板書邊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都想到了從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湊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這種方法真不錯。

      問: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4、師:剛才我們通過擺小棒,計算出了8+5=13,現(xiàn)在我們不擺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計算出8+4、7+6、6+5的結果嗎?

      學生匯報。(教師多讓幾個學生說想法。)

      5、師:同學們剛才都是把8、7、6分別湊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數(shù),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內容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ń處煱鍟n題)

      6、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想出了做8、

      7、6加幾的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跟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方法一樣,都是利用“湊十”。那老師這里有一道題目8+9,看哪個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

      學生匯報: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做一做”。

      1、第1題!叭σ蝗Α保瓿蓽愂倪^程,再算出得數(shù)。

      2、第2題。先讓學生說出湊十過程,再填在書上。

      3、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一第1題。先讓學生看圖,描述畫面。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類方法確定兩個加數(shù),獲得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92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第幾》教案設計

      《第幾》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結合排隊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尊敬老人、禮貌謙讓等社會公德教育。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活動1:開車出游。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個非常有趣的地方,你們想去嗎?那就開上咱們的小列車去吧。(律動開火車,多媒體顯示列車開到了動物園)

      [說明:律動時,要讓學生模仿坐車的動作,并配上列車行進及到站時的聲音,使學生身臨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動2:排隊買票。

      1.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多媒體顯示5人排隊買票圖)

      2.引導看圖,自由提有關幾與第幾的問題。

      如:有幾個人在排隊?老爺爺排第幾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幾?小女孩的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

      3.說一說。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爺爺?shù)那懊,你會對老爺爺說些什么呢?(多媒體演示老爺爺從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爺爺高興地排到了第一,F(xiàn)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沒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小女孩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

     。3)剛才我們說的幾人與第幾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樣嗎?(板書課題)

      4.(多媒體演示老爺爺買完票走了)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幾個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沒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幾?小女孩的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

      [說明: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要適當?shù)丶右砸龑,特別要讓學生說清楚是怎么數(shù)的。同時,要告訴學生排隊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從前面數(shù)起。]

      三、內化認知

      活動3:點燈籠。

      1.今天動物園可真熱鬧,門口掛滿了燈籠。我們一起來做點燈籠的游戲好嗎?

      多媒體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圖。

      要求:第一行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第二行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2.指名在電腦上進行涂色操作。

      3.議一議:4個和第4個意思一樣嗎?

     。壅f明:給燈籠涂的顏色不作統(tǒng)一要求,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要求說說為什么涂這種顏色。在區(qū)別4個與第4個時,如果學生能明白4個指一共有四個燈籠,而第4個指排在第四個的那個燈籠就可以了。]

      活動4:我說我家。

      1.多媒體出示小麗家樓房圖。

      2.看圖,要求用幾和第幾這兩個詞說一句話。

      如:這幢樓有5層,小麗住在第4層

      3.介紹自己家:你家的樓房一共有幾層?你家住在第幾層?

     。壅f明:在數(shù)樓房層數(shù)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根據(jù)房門、窗戶和陽臺等參照物來數(shù),并要指出數(shù)樓房習慣上都是從下往上數(shù)。]

      活動5:猴子撈月亮。

      1.快看,動物園里的小猴子又在撈月亮啦!

      多媒體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右圖。

      2.說一說:看到這個畫面你想說什么呢?

     。▽W生可能會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別)

      3.小組討論: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幾?你是怎么數(shù)的?

     。壅f明:數(shù)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幾只時,要引導學生先從下往上數(shù),再從上往下數(shù),明白由于數(shù)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動6:課間律動操。

      1.挑選領操員。(每組各派1名學生排隊上臺領操)

      提問: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上臺領操?誰排第一?誰排第二?你是怎么數(shù)的?

      2.全班模仿動物動作做課間律動操。

      3.領操員重新排隊下臺回原位。

      提問:剛才領操員下去時誰排第一?誰排第二?你是怎么數(shù)的?

      [說明:本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目的是通過活動解除學生的學習疲勞,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活動要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不得少于3分鐘。]

      活動7:賽車比賽。

      1.小朋友們的操做得可真不錯。接著,我們一起去看小動物賽車。(多媒體出示賽車圖)

      2.搶答: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3.小組合作:看著這幅圖,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說明: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時要強調學會尊重,學會傾聽,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說話不要太大聲,不要影響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總結評價

      活動8:滿載而歸。

      1.小朋友們今天在動物園里玩得開心嗎?不過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家去。(律動開列車游戲)

      2.今天我們參觀了動物園,學習了幾和第幾的知識,你能說一句含有幾和第幾的話嗎?

      3.今天這節(jié)課有意思嗎?為什么?現(xiàn)在你知道幾和第幾有什么不同嗎?你覺得你今天表現(xiàn)怎樣?滿意嗎?

     。壅f明:在說幾和第幾時,要啟發(fā)學生結合實例進行描述。在課末評價時,要引導學生既評價自己,也評價別人,甚至可以評價老師。]

      新世紀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4

      新世紀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4

      6.3有幾瓶牛奶_月_日

      教學目的: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2、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思考,并促進學生的擔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有自己學數(shù)學的興趣。

      3、理解湊+法的含義。

      4、在游戲中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觀念,并且有互相謙讓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湊+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小棒,教師的牛奶瓶及數(shù)學游戲中卡片。

      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增加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考和計算。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況,提出問題

      教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小芳家很窮,小華送給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shù)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

      1、9+5(1)數(shù)數(shù)法

     。2)9+5=14

     。ǚ中(shù)湊大數(shù))

     。ㄅD唐勘硎荆

      (3)9+5=14

      (分大數(shù)湊小數(shù))

     。ㄅD唐勘硎荆

      (4)9+5=14

      看見9就-1……

      2、8+9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說說你的理由!9+5”的計算,是組織交流后共同解決,“7+9”的教學層面就在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嘗試后接受了交流的結果,一些機靈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匯報后就進步,進一步嘗試,也就是鞏固階段。

      3、試一試。

      9+3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學板演,不是機械段,而且學生對方法最終選擇的體現(xiàn)和最佳方法的呈現(xiàn),對湊+法要進一步落實。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在此階段是學生自主實踐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xiàn)。

      1、P73完成書本內容。

      題2,原有金魚9條,現(xiàn)又有8條,一共有幾條?

      看圖應用題(仔細觀察,說一說圖示,然后獨立完成)

      2、9+1+59+1+39+1+89+1+9

      9+1+69+1+49+1+79+1+1

      9+1+29+1+0

      鞏固湊十法

      3、數(shù)學游戲:

      游戲可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4、課外作業(yè):

      繼續(xù)上課的數(shù)學游戲。

      課后評析:

      6.4有幾棵樹_月_日

      教學目的: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

      2、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3、組織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4、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讓學生感受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情境圖及一些實際數(shù)學問題的用品。

      教學方法:

      教學步驟:

      一、情境引入,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圖和環(huán)保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生活經驗與情境相映合,并從中產生數(shù)學問題。(積木型板圖)

      1、樹林中有20棵小樹,分兩排種植,可是過不了多久一些小樹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說怎么辦?(一些為幾棵樹發(fā)問,一些為小樹的死著急)。

      2、給小樹澆了水,施了肥,還給小樹帶來了一個朋友,小草、小樹快樂地生長,又活了兩棵,長哪兒好呢?

      3、小朋友去樹林玩,去跳皮筋,P樹,搖樹,還把小草帶回家給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樹又生病了,有3棵小樹生病了,怎么辦呢?

      在眾多連續(xù)情境的呈現(xiàn)下,學生情感與小樹產生關系,達到環(huán)保教育這一目的,又引導學生去研究所產生問題。

      二、問題擺現(xiàn),體會計算多樣

      8+68+85+8……

      這些在情況設計下,產生了這些算式,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1、8+6=14怎么來?

     。1)8+6=14(2)8+6=14

     。3)9+6=15(4)8+6=14

      8+6=14看見8就減2

     。5)8+6=14

      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比一比,誰算得快。(說一道,算一道,并說算的方法)

      8+87+88+45+88+6

      8+34+88+78+52+8

      9+88+93+86+88+2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P103獨立完成思考,解決問題。

      題2組織學生交流圖意和算法。

      題3先說一說計算方法,再進行計算,也可以先計算,再說一說方法。

      2、組織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蘊含的數(shù)學問題。

      種樹問題游戲問題銀行問題

      選一些挑戰(zhàn)性問題大家進行討論,并加以解決,使之深刻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3、課外作業(yè)。

      課外研究:

      7+6+5+

      有什么辦法計算更快

      課后評析:

      練習四

      教學目標:

      能正確熟練地計算9和幾、8和幾、7和幾、6和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重點、難點:進位加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說數(shù)的組成。

      2、說說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拆數(shù)湊+再加)

      二、練習第1題

      1、獨立計算。2、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三、練習第2、3題

      1、讓學生算出得。

      2、觀察算式,說說每一豎列的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3、交流規(guī)律。

      四、練習第4題

      1、指導學生看懂題意,明確做題方法。

      2、學生完成練習。3、交流結果。

      五、練習第5、7題

      1、學生完成第5題,評出奪得紅旗者,給予表揚。

      2、仔細觀察算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完成第7題,評出做得又對又快者,給予獎勵。

      六、練習第6題

      1、指導學生弄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七、練習第8題

      1、讓學生觀察圖,理解圖的意思。

      2、列式計算。

      3、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八、開放練習

      1、第9題,讓學生填寫,鼓勵學生對后2題寫出多種答案。

      2、教學游戲。

     。1)、拿出準備好的卡片,老師拿出一個得數(shù),小朋友找出這個得數(shù)的算式。(同桌合作)

     。2)、同桌間一生拿結果,一生找算工。

      九、總結。

      買鉛筆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練一練第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發(fā)展練習,(練一練教學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板書:買鉛筆

      (1)15-9=6(2)15-9=6(3)15-9

      因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飛行表演

      教學目標:

      1、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筆,右手2支筆。說說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理解題目意思。說說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1、組織小組討論:誰多?多幾只?你是怎么想的?

      2、小組代表發(fā)言。(允許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3、列出算式:11-7=

      4、研究算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題!11-7=?”

      (2)交流11-7=411-7=411-7=4

      101因為4+7=11

      10-3=711-1=10所以11-7=4

      3+1=410-6=4

     。3)小結算法

      5、運用知識,嘗試練習。

     。1)、獨立完成,試一試。

     。2)、選幾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知識

      1、指導練一練第1題。

     。1)、獨立計算。

     。2)、選2題說說思考過程。

      2、指導第2題。

     。1)、讓學生觀察圖畫獨立填寫。

     。2)、交流

      3、指導第3題。

      (1)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觀察題目,說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

      4、指導第4題。

      (1)計算,交流結果。

      (2)觀察算式,說說有什么規(guī)律。

     。3)交流規(guī)律。

      四、總結

      五、

      板書:飛行表演

      11-7=411-7=411-7=4

      因為4+7=11

      10-7=311-1=10所以4+7=11

      3+1=410-6=4

      練習五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十幾減8,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11-7”,說說計算方法。

      二、基本練習

      1、指導第1題。

     。1)、先獨立計算。

     。2)、觀察算式,說說每一豎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

     。3)、交流規(guī)律。

      2、指導第6題:(方法同上)

      三、變式練習

      1、指導第2題。

      先計算再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指導第3題。

     。1)、先觀察圖,理解圖,弄清題意。

     。2)、學生連線后交流結果。

      (3)、說說“誰釣的最多”?“多幾條”?

      3、指導第7題:

     。1)、觀察圖,理解題材意。

     。2)、連線,交流結果。

      4、指導第4題:

     。1)、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說說這樣列式的理由。

      四、發(fā)展練習(第五題)

      1、觀察圖畫,說說圖意。

      2、填空。

      3、說說一共有13個和還剩8個是怎樣做出來的?

      五、總結。

      美麗的田園

      教學目標:

      1、據(jù)圖畫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解決總是的能力。

      3、能根據(jù)一個加法算式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jù)圖畫,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圖畫,描述景色:在田野上有一條小河,小河里有許多鵝在嬉戲,河難上有一些片茂密的樹林,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羊在吃草,鵝兒在休息,草地上還盛開著一些美麗的野花。在一棵大樹上停著許多小鳥,天空中飛來了一些小鳥,春天的田野真美麗!

      2、看一看,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1、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

      3、交流。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指導完成練一練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說說你能題出什么問題?

      (2)解決問題。(同桌討論)

     。3)完成書上的填空題。

      2、指導第2題。

     。1)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指導第3題。

      (1)觀察圖,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換一個數(shù),說一說。

     。3)交流(合理就應鼓勵)

      四、總結:你學會了什么?怎樣學會的?

      練習六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二、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shù)的關系,得出規(guī)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整理與復習

      教學要求:

      1、通過整理與復習,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思考過程。并能正確計算加減法。

      2、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復習進位加法

      1、(1)出示一些寫有進位加法的卡片,貼在黑板。

     。2)引導學生思考可以把哪能些算式排在一起?(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師小結。

      2、出示加法表。

     。1)、填寫加法表。

     。2)、觀察加法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在小組內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交流。

      二、整理與復習退位減法

      1、(1)出示一些寫有退位減法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2)討論:哪些算式能放在一起?

     。3)交流。

      3、出示減法表。

     。1)填寫減法表。

     。2)觀察減法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在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說一說

      1、看圖理解題意。

      2、用書上的句式說一說。

      四、總結

      八、認識鐘表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小明的一天(1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會認讀整進、半時。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認識整點與半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2、出示各種漂亮的鐘,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

      3、拿出實物讓學生辨整點與半點時鐘分別是如何敲的?

      二、說一說。

      1、說說課本當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結合小組討論。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三、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fā)現(xiàn)半時和整時的區(qū)別,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fā)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

      四、結合實踐。

      1、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五、練一練。

      1、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小調查是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yè),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小芳的上午(1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整點與半點。

      2、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整進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的含義。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討論過一點與差一點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嘗試認表。

      1、教師出示書上的掛圖,讓學生認認圖中的鐘表。

      2、第3幅9點整學生會認,其它三幅讓學生說說他們是如何認的?

      二、說一說。

      1、說一說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過的?

      2、我們應該怎么做?(講衛(wèi)生、準時上學、尊敬國旗等。)組織討論。

      三、練一練。

      1、第1題這種題型很受小朋友的歡迎,請小朋友來當一回啄木鳥醫(yī)生,辯認各種小動物認的鐘是否正確。

      2、第2題把整點、半點、整點過一點與差一點整點四種類型放一起,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后,再連一連。

      四、實際應用。

      1、教師出示鐘表實物,隨面進行調試,讓學生認一認是幾點鐘。

      2、反過來,教師說出幾點,學生上來擺一擺。

      統(tǒng)計

      單元教學目標:

      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舉,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課程標準中想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通過實例,認識統(tǒng)計表和象形統(tǒng)計圖,條形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jù)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shù)姆椒ǎㄈ缬嫈?shù)、測量、實驗等)收集數(shù)據(jù),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

      4、根據(jù)統(tǒng)計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最喜歡的水果(2課時)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數(shù)據(jù)、實物整理、統(tǒng)計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教學,實踐體會。

      1、我們班要舉行元旦聯(lián)歡會,需要習一些水果,現(xiàn)在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桔子這四種水果最多,咱們調查一下到底習哪種水果吧!

      2、小組活動:

      第組一張白紙,四種水果畫片。每人選一種最喜歡吃的水果,貼在紙上,讓大家一眼看出你們組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貼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學們評議哪個組的圖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幫助我們班決定習哪些水果。通過討論,得出貼圖片時要一邊對齊,按種類順序排列,左右也要對齊,并允許貼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組重新調整。

      4、各小組的統(tǒng)計圖進行匯總,制成全班愛吃的水果統(tǒng)計圖及統(tǒng)計表,并引導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練一練:

      1、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1)喜歡吃蘋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個?

      (2)香蕉比梨少多少個?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說一說:

     。1)哪樣東西最多?最樣東西最少?

     。2)哪兩樣東西同樣多?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小組討論)

      3、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各種圖形的數(shù)量,體會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再動手畫圖,完成填空?梢宰寧讉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題,先讓學生把書后附頁上的水果圖剪下來,再獨立解決問題。

      5、第3題,通過學習獨立的調查,整理數(shù)據(jù),表達結果,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6、迎新年。

      (1)先讓學生獨立去觀察圖。

     。2)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提出并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說一說自己班如何過新年,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總復習(3-5課時)

      教學建議:

      在進行總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進程和收獲。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哪些內容最有趣,哪些內容最有用,哪些內容的學習最困難等。

      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變換練習的方式,開展游戲活動等,而不要進行機械枯燥的訓練。

      在復習中,教師要告別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所有學生通過復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總復習中題目的難度和范圍體現(xiàn)了本冊教科書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

      學期知識技能的評價建議:

      1、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shù),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的含義,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在本學期結束時,要求學生每分鐘能正確計算8道左右,并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用圖畫呈現(xiàn)的簡單問題。

      3、會比較多少、大小、高矮、長短、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shù),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與學生一起復習所學內容,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

      二、練一練。

      1、第1題可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題意,再說一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題,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說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規(guī)律,再填空。

      3、第3題是鞏固數(shù)的組成。

      4、第4題目的是能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加減法運算。

      5、第5題鞏固認識鐘表的四種情況。

      6、第6題是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兩個數(shù)字拿來比,而是要先運算再比較大小。

      7、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再提出問題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8、第8、9、11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并且列式計算。

      9、第12題,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圖中符號的含義和題目的意思,再進行統(tǒng)計。

      10、第15題,先觀察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獨立地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此可組織交流與討論。

      11、第18題,是一幅連環(huán)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編數(shù)學故事,然后說一說,算一算。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數(shù)學07-20

    《數(shù)學樂園》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04-07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1-27

    小學教案數(shù)學一年級07-23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1-16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一年級11-07

    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的教案06-04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的教案08-03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全套12-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亚洲全高清久久久久 | 三级中文版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