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語文教案-奇妙商店
語言活動:奇妙商店 (中班)
要求:1、在感知故事的基礎上,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及表述幫助小動物變廢為寶的辦法。
2、萌發幼兒變廢為寶的意識。
準備:各種廢舊材料做成的東西布置成奇妙商店,桌面教具,若干廢舊材料。
重點:理解故事
難點:合理想象,并能用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流程: 操作要點
參觀“商店”
引 起 興 趣
1、帶領幼兒參觀“奇妙商店”。
2、介紹故事名稱。
1、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桌面教具,插問:
(1)大象伯伯把小豬的西瓜皮變成了什么?西瓜皮還能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
(2)大象伯伯會把酸奶瓶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
講 述 故 事
感 知 理 解
2、講完故事提問:大象伯伯為什么要開這個“奇妙商店”?
教師小結:大象伯伯開了“奇妙商店”后,小動物們再也不亂扔廢物了,這樣做保護了小動物周圍的環境,而且小動物們把廢物拿到“奇妙商店”大象伯伯還能把它變成有用的`東西。
1、
想 象 創 造
能 力 遷 移
創設情境,看看講講小動物拿來的廢物。
2、提問:你幫助小動物把廢物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幼兒商量)
3、個別幼兒講述。
4、教師小結:廢物并不一定沒有用處,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就一定能變廢為寶。
5、布置任務。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字、詞、句 教學設計
一、 描一描,寫一寫 1、 指導學生辨析:己已的區別,學生自由說說記憶的辦法。 2、 指導學生描紅,抄寫。
二、 組字小魔術 1、 舉例:娃----女+ 2、 學生回答練習 3、 比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表達,實踐訓練
教學設計:
一、 口語表達訓練
1、 同學們,秋天來了,你們最想告訴爸爸**的是什么呢?你會怎么說呢? 2、 四人小組交流。(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進行) 3、 抽表現較好的同學在班內表演。其他同學評一評。為什么要這樣評價? 4、 教師指導學生妥貼、流暢、用普通話表達。
二、 實踐訓練:布置教室
1、 學生展示準備好的關于秋天景物的圖畫。(盡量要求是學生自己畫的) 2、 學生評議圖畫,挑選最好的。 3、 討論:怎樣用這些圖畫布置教室更漂亮? 4、 班內推選代表布置教室。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背誦訓練
教學設計:
一、 朗讀課文兩篇短文
1、 個人自由有感情朗讀 2、 同桌間相互聽讀 3、 小組內邊討論邊練讀。(運用課堂學過的方法通過重讀重點詞句,掌握句子緩急來進行練習) 4、 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進行朗讀表演。(開成朗誦會的形式) 5、 師生共同評議朗讀情況,總結朗讀技巧。
二、 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1、 教給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分段進行背誦;抓住關鍵詞句聯系進行背誦。 2、 學生背誦比賽、練習。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觀察后說話、寫話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同學們去觀察了秋天了嗎?我們周圍你認為秋天最美麗的地方是什么呢?
二、學生自主表達
1、 那里的秋天什么最美? 2、 那里的秋天美在哪里? 3、 你能用上第一單元學過的.詞句來形容你看到的景物嗎?
三、 事例賞析,教給學生觀察方法
1、 例文解析 2、 觀察景物的方法:要抓住景物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觀察。
四、小練筆
1、 用幾句話寫寫你觀察到的景物,盡量寫出景物的顏色、形狀、味道等。 2、 對先完成的同學進行修改,全班講評。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湛藍”、“純凈”、“明潔”等詞語。
3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來表達熱愛拉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特別是對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反復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拉薩天空的美。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天空”一詞(藍色),同學們,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或句子!
2、總結引出課題:看來孩子們搜集了很多描寫天空的詞、句。老師也搜集了一句描寫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這里講的是哪兒的天空呢?拉薩的天空怎樣呢?為什么那兒的天空會將你的視線緊緊地吸引呢?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七課。(齊讀課題)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他能把人們的視線緊緊地吸引,讓女孩子告訴我們。女生讀第一段。男生找出里邊寫天空美的詞語。
2、指名說。
3、結合P38頁圖,理解湛藍,透亮。
4、想一想藍寶石有多美,這湛藍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誰能把好像換一個說法?(猶如,仿佛,宛如)
5、孩子們找到的詞讓我的確覺得拉薩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樣讓大家感受到呢?(試讀、指名讀、評價、齊讀)
三、精讀第二段。
1、那里的天空除了湛藍、透亮,還怎樣呢?聽于老師告訴大家,說說你認為拉薩天空怎么樣?
2、指名說。相機:
(1)比較,映襯,對照。一個是靠近“陪襯”,一個是“相對”“比較”,明白作者用詞準確性。結合37頁圖畫來說。
(2)理解“掬”的.意思。
3、嗯!拉薩的天空真是太神奇,太漂亮了,能用你們的聲音再讓我去感受一下嗎?二組讀,其他同學看圖、想像,你就站在這里欣賞美景,你會說什么?
四、第三段一代而過
難怪小朋友發出了這么多的贊嘆,因為:引讀第三段。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嗎?找其中一個詞來說說?“神往”。
五、第四段
1、他還有什么妙用呢?自讀4段。(1)指名說,抓藍晶晶,“不管……總是……”
2、看P36頁圖,生自試,遮住藍天與不遮的區別。明白藍天的妙用。看誰把天空的妙用讀得更好。指名讀,學讀。
六、第五段
1、拉薩的天空除了讓布達拉宮變得更加在雄偉、壯麗,還讓整個拉薩都變得更美了。男生讀5段,為什么這么說?
2、拉薩的天空還讓更多拉薩的事物增色不少,有了拉薩天空的陪襯,拉薩變得更美了,讓我們記住這拉薩別致的美、神奇的美。齊讀。
七、總結:
拉薩的天空真是神奇無比,有機會希望小朋友親自去感受一下,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果你去觀賞了之后,一定要把你的感受告訴我,好嗎?
板書設計
湛藍、透亮
7、拉薩的天空
純凈、明潔
藍晶晶
課后小結:
1、本堂課抓住詞語來展開教學,如:讓學生看著“天空”說想到的詞句,并抓住第三自然段來質疑,讓學生來讀課文。
2、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文中的插圖,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如:“湛藍、純凈、明潔”,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掬”。
3、抓住“映襯”和“對照”的比較來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2.理解有關句子的含義。3.認識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比較本文和前兩篇說明文的不同。
(三)情感目標1.了解變化無窮的生物世界,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意識。2.感受作者充滿對現實世界的人文關懷的精神美。
二、學法引導
1.利用練習一、二題完成對課文內容及重點語句的理解。2.初步體會本文和前兩篇課文的差異。3.在現實生活中,找出幾個例子或直找資料豐富自己的例子,說明人類對生物進化的干預越來越多。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重點: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2.認識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意義。
難點: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含義。
解決辦法:1.復習有關說明文的.知識及以前所學習的說明文文章,比較分析、議論歸納。
2.研讀文中所舉例子,認識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的意義,精讀有關語句,結合上下文分析、討論有關語句的含義。
四、課時l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搜集信息。根據閱讀文章或互聯網,查閱有關生物進化過程中,“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發揮作用的事例,進行信息交流。2.講故事。把文中介紹“”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理解冀中地道的構造特點。學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地道戰的發生及作用。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進程:
一、理解單元要求。
二、導入新課文,提示課題。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樣了解“地道戰”的?
三、課堂預習。
1、默讀課文。
2、各自小聲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思考預習題。
4、提出不了解的內容。
四、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誦課文。
2、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3、全文可分幾段?
(1—3)(4—7)(8)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討論交流。
(1)為什么稱“掃蕩”?
(2)敵人為什么修封鎖溝、封鎖墻?
3、總結第一段段意。
(講了地道發生的時間、原因及作用)
六、作業:
1、朗誦課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地道的構造特點和地道戰的歷史位置。
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進程:
一、溫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詞。
2、有感情朗誦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讀后討論。
(1)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是在第幾自然段講的.?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樣湊合敵人的進攻的?
(4)人們在地道里怎樣進行通訊聯絡?
“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加引號?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
3、總結段意。
(這段主要講地道戰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句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了什么?第二句講了什么?
3、這段話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誦全文。
五、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依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一張地道示意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理解記敘辦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進程:
一、溫習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圖?!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舉例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3、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中心?
(這篇課文通過講冀中地道戰的發生、作用,以及地道的構造特點,表現了冀中人民在對敵斗爭中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三、理解記敘辦法。
1、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將中心表達出來的?
2、討論。
3、小結:學習課文有條理地記敘。
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廁”“虛”半解圍。
2、默記本課生字,然后寫在練習本上。
3、指名讀本課呈現的生字新詞。
4、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指導結合句式理解詞語用法。)
五、作業:
預習《赤壁之戰》。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標:借鑒細節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細節描寫這一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難點:在“不太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與自責及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細節描寫及其妙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導語:
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何等豪放灑脫,但“無情未必真豪杰”,蘇軾也有其婉約的一面,譬如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從這首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滿是歲月積淀的深情。這種深情,我們的現代作家孫犁也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投影教學目標及作者簡介]
三、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內容,并用4——6個字給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明確:天作之合: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么結婚的。
初次見面:著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勤勞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臨終痛別: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并回憶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四、討論分析。
1、請用一個詞語概括“亡人”給你的總體印象。
明確:賢妻良母
2、作者用那些“逸事”體現了亡妻的這一美德?
明確:細節1:她點頭笑著說:“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來!”——一如既往的溫柔和內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對婚姻的滿意。
細節2:“盯”“跳”“走”“鉆”——靦腆害羞
細節3:她嚴肅地說:“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著你走。”——禮教觀念很重,又非常質樸。
細節4: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得變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勞
細節5:每逢孩子發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下走。——關愛孩子
細節6: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了一絲幸福的笑容。——易于滿足
3、這些細節描寫體現了作者對亡妻怎樣的.情感?
明確:懷念、感激、自責、歉疚
五、能力遷移
閱讀文后“活動體驗”的細節描寫,說說什么是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有什么好處。
1.明確: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用于刻畫人物,或點化肖像,或描摹神態,或描寫動作,細致描寫人物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某個細小環節或舉動,具有傳神寫照的藝術效果。
2、如何寫好細節:
(1)真實,符合生活的邏輯
(2)符合人物的個性
(3)精心錘煉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3、布置作業:運用細節描寫手法,寫一個片段,表現出你所熟悉的一個人曾帶給你的真情與感動。
附:板書
亡人逸事
孫犁
亡人:賢妻良母
(細節)↑(真情)
“我”:懷念、感激、自責、歉疚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讀帶有木字旁的字,引導學生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聯系起來記。 2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主動識字的興趣。 3、學會比較形近字,并能認真書寫。 4 、通過讀句子和朗誦古詩,達到鞏固積累語言文字的目的。
二、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利用漢字偏旁表意的特點提高識字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玩一個有趣的轉盤游戲。(顯示“木”)小朋友們認識這個字嗎?
二、“我會認”
出示轉盤 過渡:聽到同學們的回答,“木‘字的朋友也來了,你們瞧。(點出轉盤) A、你們認識嗎?(引導學生自由認讀) B 、請3—4位同學大聲認讀。(注意讀準字音) C、學習小組開火車認讀。 D 、這8個字里藏著一個秘密,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轉盤上的8個字與木的關系) E、為什么這些字里都有個“木”字呢?請各小組的同學討論。如“機”,原來的意思是織布機,后沿用為機器。“休”,可以理解為人*在樹旁休息。 F、做游戲“玩轉盤”,猜字謎。 G 、課外延伸:除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字以外,你還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想一想,找一找,記一記。)
三、“我會讀”
1 、激趣導入;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在這個地方,有許多小朋友們常見的字。(點出“我會讀”) A 、小男孩在讀什么?(出示電影院)你會讀嗎?你是怎么會讀的?(引導學生說) B 、引導學生觀察: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你們注意過嗎?結合圖,出示書中的6個標牌,學生自由讀。 C 、出示6幅圖,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選出合適的標牌貼在圖上。 2 、識字比賽。 在展示臺上有很多標牌,請各小組的同學找到自己會認的字后,把它輕輕地摘下來,等一會兒介紹給大家。如果你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先問問同學或老師,再把它記下來。最后看哪個小組對的字最多。 A 、分小組活動,討論,認字,摘卡片。 B 、活動交流 C 、教師抽查獎勵 3 、引導學生發現識字發法。 A 、小朋友們會人這么多字,能不能告訴老師,平時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些字? B 、原來,在商店的廣告牌上,路標上,高樓大廈上,我們都可以認識很多很多的字。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C 、模擬情境表演:現在我們在大街上,這位同學遇到了不認識的字,可以怎么做? 4 、鞏固練習,做游戲“爬好漢坡” A、每小組發一張空白山坡圖,小組的每位同學都貼出幾張自己準備的標牌,讀一張上一級,看誰先爬到山頂,誰就是可以拿到山頂的“好漢旗” B、各小組做游戲,教師巡視,檢查。
四、擴展練習:
從家中的包裝袋,廢報紙或紙盒上找出漢字,剪貼到自己的識字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區分字形相近的字,力求書寫美觀、工整。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寫一寫
1 、出示生字。 A 、請小朋友們仔細比一比,這些排在一起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選擇說一組。 B 、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說,教師巡視、參與。可以引導學生用猜字謎的形式說。如:多一筆:“十”字下面加一橫“土” “日”字里面多一橫“目”“小‘字去鉤多一撇“少” 變一筆:“天”的捺筆變彎鉤“無” “手”的豎鉤變彎鉤“毛”“田”上出頭下彎鉤“電” 寫字。 A 、強調關鍵比畫。 B 、注意強調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C 、請同學把自己感覺最滿意的作品擺在實物投影下,讓全班同學欣賞、評價。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A 、看誰讀得最認真,能發現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B、學生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讀。 2、教師抽查。 A、指名學生讀。 B、這樣的.句子我們好象在哪里見到過,考考誰的記性好?(南瓜越老皮越黃) C、擴展 加入幾幅電腦動畫,如:刮風的畫面,風越來越大,小朋友的個子越長越高。夏天到了,越來越熱。
三、讀讀背背
1 、激發背古詩的積極性。 過渡:同學們平時都很愛背古詩,現在就請把自己愛背的古詩展示給同學們,看看哪位同學記住得最多。 A 、學生自愿參與。 B 、背完后,評選出背古詩的小能手。 2、今天又要介紹一首新的古詩《鋤禾》,一定有同學聽到過這首古詩,會的同學可以跟著老師一起讀。 A、出示掛圖,配樂,范讀。 B 、吸、引學生并激發他們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自發跟讀。 C、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古詩讀正確。(自己讀,與同桌互讀,4人小組和讀) D、教師抽查。 E 、學生評議,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 3、感悟詩意。 A 、學生反復朗讀后,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并根據個人感悟做動作。 B 、學生做擦汗的動作,可以借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詩意。(天人、活重) C、知道背誦,注意讀出詩歌的節奏,避免拖腔拉調的齊讀。
四、課后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看誰記得多。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書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4、認識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的介紹去認識一種動物。請看錄像,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板書課題 鯨)
3、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這個謎。
二、自由朗讀,自主學習
1、按要求自讀、自學:
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生字會讀、會認、會寫;理解字義、詞義,不會的;想一想課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
2、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探討?
(教師巡視點撥,各小組歸納整合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自學所得:
⑴ 生字的讀音及書寫:
肺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市。
⑵ 聯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詞語:
(垂直 捕獲 寬敞 傾斜 適應 比較 胎生哺乳動物 鰭 吞進)
⑶ 朗讀課文:
師生探討某些句段的讀法。
⑷ 整體感知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
(可以用詞語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⑸ 各小組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教師小結,完成作業
自主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鯨》這一課,并在課外搜集了有關鯨的資料。同學們,今天老師先講一個小故事,你們猜猜其中的謎,好嗎?
師:海中之王鯊魚的生日快到了,它邀請海洋中各種各樣的魚來參加它的生日宴會,可是鯨卻沒有收到請貼,它跑去質問鯊魚夫人:為什么不請我參加海中之王的生日宴會呢?鯊魚夫人不慌不忙的告訴了它,鯨一聽。確實有道理,就回家了。孩子們,鯊魚夫人會說什么呢?
生:你不屬于魚類,當然不給你發請貼啦!
生:你太龐大了,如果你來了,我們坐哪兒呢?
生:
師:鯨到底是怎樣一種動物呢?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師板書課題:鯨)
師:對于鯨,課文給我們作了詳細的介紹,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0頁,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鯨的哪些特點?
二、自學、小組交流、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1、自學,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看大屏幕思考問題:
課文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特點的?
師:誰來告訴大家課文介紹了鯨的哪些特點?
生說。
師板書:
形體
進化過程
種類
生活習性
師:請你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把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和同學交流,交流后推選一名同學在全班中交流,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張表格,請你們認真填寫,會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生匯報。
生:我們研究的是鯨的體形,他的體形特點是大,
師: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它的體型大的,請為大家讀一讀。
生讀。
師:我來評價一下,你讀的很流利,但你讀的鯨好像沒達到這個重量,怎樣才能讀出來呢,誰再來讀一遍?
生讀,生評價。
師:我們一起來讀好嗎?男生讀十六萬公斤,我讀四萬公斤,女生讀后面的,我們都爭取讀到十八萬公斤,有沒有信心?
師:在介紹鯨形體這一方面中,作者用怎樣的方法來說明鯨的形體很大呢?有什么好處?
用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生接著匯報。
(師做出評價,指導學生明確說明方法。并指導朗讀。)
師: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師:從鯨的進化過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鯨的進化過程與人類由猿進化而來一樣需要了很長時間,找出描寫時間的詞。)
師:請你聯系上下文,從哪還可以看出鯨是哺乳動物?
(用肺呼吸、胎生、用母乳喂養。)
師: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師:你們選的是種類,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齒鯨:有鋒利的牙齒;須鯨:沒有牙齒 。)
師:文章中介紹了鯨的`哪些生活習性?
(食物、呼吸、睡覺、生長。)
師:請你們給大家介紹吧。
(呼吸出的水柱形狀可以描述,可以畫圖;鯨睡覺的方式也可以用圖畫表示。)
師:作者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鯨的生活習性?
(列數字、打比方)
2、師小結:
同學們的介紹都令老師耳目一新,沒想到你們小小的腦袋里竟然裝了這么多的創意,真是棒極了,把掌聲送給自己。老師在課下也搜集了不少關于鯨的資料和圖片,我們來一起看一下。看完了這么美的圖片,老師想采訪一下你們,如果你是一頭鯨,你最希望自己是什么鯨?聽完你們很有特色的介紹,老師是更加喜歡鯨了,可現在地球上鯨的數量是越來越少,請閱讀課后的資料袋,然后看老師搜集的這兩張圖片,想一想,我們人類應該做些什么?
師:老師相信,你們都是綠色小使者,在你們的保護和呼吁下,地球上的環境會更好,各種生物也會得到更好的生長。
三、布置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形體 大 做比較 列數字
進化 哺乳動物 陸地 淺海 海洋
鯨 種類 須鯨 齒鯨
食物 列數字
習性 呼吸
睡覺
生長 列數字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認識6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說話。
4.初步懂得應該保護人和動物、植物的生存環境。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用“()是()的家”的句式說話。
教具準備:自制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說話。
3、初步懂得應該保護人和動物、植物的生存環境。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用“()是()的家”的句式說話。
教具準備:自制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誰能告訴老師,你的家在哪兒?
2.閉上眼睛猜一猜這是哪種小動物的家。(電腦放小動物的叫聲音樂。)
3.無論是誰,無論是什么,都有自身的家,同時,我們還有一個一起的家。讓我們來一起學習第七課《一起的家》。(電腦出示課題:一起的家)
二、新授:
1.初讀課文。
⑴小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要讀準字音。
⑵把課文多讀幾遍,看誰先能讀通順。
2.范讀課文。
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3.評讀課文。
⑴自身仿照老師再讀兩遍課文,準備一會兒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讀才氣。
⑵指名展示讀;其他同學評讀;教師適機范讀。
4.小組學習課文。
組內的每個同學都讀一遍課文。推薦: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5.班內推薦匯報。
⑴由小組內推薦代表說一說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機用電腦出示動畫:白云在藍天上漂浮,小鳥在樹林中唱歌,魚兒在小河中暢游,種子從泥土中發芽,地球上生存著萬物。
⑵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干使我們人和動物、植物永遠幸福地擁有自身的家呢?
6.句式練習。
⑴(課件出示):
白云的家是(藍天)。小鳥的家是(樹林)。
魚兒的家是(小河)。種子的家是(泥土)。
我們一起的`家是(地球)。
(盡可能面向全體。學生答對了,課件上就出現小動物對其進行褒揚。)
⑵藍天是()的家。樹林是()的家。
小河是()的家。泥土是()的家。
大山是()的家。()是()的家。
(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發揮想象,甚至可以說一說將來哪兒是誰或什么的家。)
7.美讀課文。
⑴我們不但從課文中知道了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和地球是我們一起的家,而且通過聯想還知道了更多的家,大家學的很棒!讓我們帶著你的體會,再完整地把課文讀一遍,可以加上你的動作,看誰讀得好。(自讀)
⑵指名配樂美讀課文。
8.背誦課文。
⑴誰能像老師一樣,不看書,給電腦上的畫面配上課文中的解說詞?(電腦出示課文內容的畫面,老師朗誦課文。)自身先練一練。(練習背誦)
⑵(電腦出示配樂的課文內容動畫)指名配解說詞。(背誦)
三、課后延伸:“樹林是小鳥的家”,有些小鳥就把自身的巢建在大樹上,樹婆婆用自身的身體為小鳥遮風擋雨。小鳥多高興呀!它會對樹婆婆說些什么呢?請大家課下讀讀121頁的選讀課文《樹婆婆》。
語文教案 篇10
一、 復習內容
(一) 字、詞、句
1.生字詞:能掌握本冊要求學會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正確書寫。
2.詞語:能理解常用的詞語并學習運用。主動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和成語正確認讀,正確書寫,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詞語并學習運用。
3.多音字:結合課文的朗讀,讀準多音字。
4.句子:語句通順,表達清楚。根據要求寫句子。
5.讀讀背背: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古詩詞。熟記積累運用中要求讀讀背背的詞語、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古詩詞。
(二) 閱讀:
1.能讀懂程度適合的文章。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揣摩詞句的意思。
3.能把握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表達方法。
4.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5.能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背景資料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 習作: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能按一定的順序寫,根據表達需要分段表述。
能做到語句通順,少寫、不寫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二、復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冊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冊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3、復習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4、復習掌握本冊《詞語表》中的詞語,能寫出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能按要求正確搭配詞語和將詞語分類。
5、復習鞏固對句子的認識,會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和把句子寫具體。
6、復習學過的各種句式,初步認識比喻句和學會改寫反問句。
7、結合課文,復習掌握讀懂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展順序或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的方法。
8、熟讀32篇課文,理解內容,并能按要求朗讀課文或背誦、默寫課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9、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系。能比較正確地修改明顯病句,把排列錯誤的幾段話整理成通順的短文。會寫記事、寫人、狀物的記敘文。要求有條理,有具體內容,有詳有略。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復習重難點:
1、理解句、段、篇之間的關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內容。
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圍繞中心,具體地敘述一件事。
四、學生復習方法:
1.結合課文,理解精講課文重點段落,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1.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查找相關資料。
2.積累優美詞語、句子、片段 、例文來提高寫作能力。
五、使用媒體: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本學期的生字新詞。
復習目標:學生對本學期新學習的生字詞基本會讀會寫。正確區別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復習重難點:1、區別同音字。2、區別形近字。3、掌握多音字的讀法。
復習準備:本冊生字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歸類練習題。
復習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錯別字故事。引起學生復習興趣。
2、聽故事。
3、揭題,板書:復習本學期的生字新詞。
二、復習生字。
1、同桌互相抽查讀生字表中的生字。
2、同桌互相抽查讀生字表中的生字。
3、復習識記生字的方法有哪些?
4、加加法、減減法、換換法、字謎法,舉例說明。
三、區別同音字。
1、出示例題。
看拼音組詞填空。
jù ( )離 ( )體 證( ) ( )怕 柏( )
chánɡ 賠 ( ) ( )還 ( )試 品 ( ) 怕 ( )
候( ) 僵( ) 愛( )辯 ( ) 幼( )
喉( ) 疆( ) 受( )辨 ( ) 幻( )
2、找出不正確的讀音
A.貪婪(lán) 綠(lǜ)林好漢 干涸(hé)
B.婀娜(nuó) 踮(diàn)起腳尖 心扉(fēi)
C.潺潺(chán)頗(pō)負盛名 水滸(hǔ)傳
D.點綴(zhuì)滾瓜爛熟(shóu) 聒(guō)碎
3、請學生發表想法。
4、講上述生字的區別。說明區別同音字的方法。
5、師生總結:仔細觀察生字,找出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用組詞區分。
三、掌握多音字的讀法。
1、出示例題。
mēn( ) chèn( ) fénɡ( )
悶 稱 縫
mèn( ) chēnɡ( ) fènɡ( )
2、自己讀一讀,區別。
3、請學生發表想法。
4、講上述生字的區別。說明區別多音字讀音的方法。
5、師生總結:區別多音字讀音的方法。
6、老師總結:只要做個細心人,就一定能將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區別清楚。
四、隨堂練習。
1、發練習題,要求學生仔細看字區別清楚再下筆寫。
2、練習。
3、講評。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成語與四字詞語。
復習目標:學會正確區分成語與四字詞語,鞏固本期學習的四字詞語和成語。
復習重點:鞏固本期學習的四字詞語和成語。
復習難點:學會正確區分成語與四字詞語,鞏固本期學習的四字詞語和成語。
復習準備:四字詞語、成語以及有關練習題。
復習過程:
一、趣味詞語導入。
詞語接龍游戲。
二、復習四字詞語。
1、師出示: 水平如鏡 綠油油 高高興興 悶悶不樂 自言自語 火紅火紅
2、齊讀,邊讀邊想,發現什么?
3、學生匯報發現。
4、你還能說出像他們一樣結構的詞語嗎?
5、說出像他們一樣結構的詞語,師板書。
6、學生練習。
7、展示,評講。
三、復習成語。
1、日積月累 名言警句
2、學生互說積累的成語、優美詞語。
3、我們學了這么名言警句,怎樣才記得又多又快呢?
4、學生匯報回答。
5、師總結:歸類識記是一種很好的記憶方法。
6、把成語歸類。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例:狼吞虎咽
含有數字的成語, 例:一清二楚
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例:南轅北轍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例:左顧右盼
寫景的成語,例:連綿起伏
寫人的成語,例:全神貫注
寫有恒心的成語,例:持之以恒
與戰爭有關的成語,例:草木皆兵
描寫英雄氣概的詞語,例:不屈不撓
7、比賽說出這些類別的成語若干個。
8、學生練習:分別選用兩個以上的成語贊美心目中的英雄和好同學
9、師總結:漢語中的成語豐富多彩,恰當運用能使表達更準確、生動。
四、正確區分成語與四字詞語。
1、怎樣區分成語與四字詞語呢?
2、生回答。
3、師總結。
第三課時
復習內容:
復習各種類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復習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鞏固本學期學過的各種類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會用部分詞語造句。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教育目標:教育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復習重點:復習句式的改寫,練習修改病句。
復習難點:掌握各種類型句子的改寫方法。
復習過程:
一、揭示復習內容。
二、復習各種類型的句子。
指名說說反問句、疑問句、陳述句各有什么特點?說說怎樣改寫把字句、被字句。
三、練習
1、改寫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業。
被字句:
反問句:
(2)這沒什么可懷疑的了。
反問句:
(3)你把這本書拿給老師。
改為有禮貌的句子:
2、擴寫句子:
①( )沙灘上有( )的貝殼。
②( )公園里有( )花。
③( )同學們( )玩游戲。
3、修改病句:
(1)報名參加“衛生突擊隊”。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莊稼
(4)你是中隊長,應該嚴肅要求自己。
(5)奶奶常談起過去的往事。
(6)那達慕大會上那場景可真熱鬧。
(7)參加聯歡會,心里真高興。
4、造句:
不約而同
像……像…… (造比喻句)
自豪 燦爛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哪位同學說說自己學到了什么知識?懂得了什么?
五、隨堂練習:
(投影出示句子練習)完成練習。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學會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造句并正確區分兩種修辭手法。
復習目標:學會的修辭手法造句并正確區分兩種修辭手法。體會祖國語言文化的精妙。
復習重點:學會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造句并正確區分兩種修辭手法。
復習難點:學會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造句并正確區分兩種修辭手法。
復習準備:小黑板,收集課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擬人句。
復習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引入。
2、小組交流收集到的課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擬人句
二、復習比喻句、擬人句的特點
1、比喻句有什么特點?
2、說比喻句有什么特點。個別說。
3、生總結:比喻句的特點--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此類似的地方,借一事物來說明另一事物。二者有相似點,能給人具體形象的感受。
4、擬人句有什么特點?
5、說擬人句有什么特點。個別說。
6、生總結:擬人句的特點:按著人的想象和聯想直接把物當做人或把人當做物,或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描寫。有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感情。
7、比喻句、擬人句有什么區別?
8、小組討論。
9、個別發言
10、師生總結: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系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惑知事物。擬人句利用事物與人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別比喻和擬人句的最重要的標志。
三、隨堂練習。
1、說出下面句子是比喻句還是擬人句。
2、造比喻句、擬人句。
第五課時
復習內容:結合上學期學過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復習理解本學期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
復習目標:能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比較準確地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復習重點:能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比較準確地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復習難點:能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比較準確地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復習準備:小黑板,有關練習題。
復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1、復習理解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2、出示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各類句子。生齊讀。
3、說一說這些句子的含義。師相機引導學生總結出解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練習。
3、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二、作業:
把課文讀一讀,注意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樂園教案02-05
語文的教案【薦】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