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1-02 10:40:1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本文情節環環相扣、文筆流暢的特點。

      2、學習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通過生動的人物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思路】

      以“痛快”為切入點,以“笑”和“靜”為立足點,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情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讀了這篇課文,你感受到這是一堂怎樣的數學課?

      二、分析王老師形象。

      PPT顯示: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回答格式:采用 (描寫方法、修辭),表現了一個 的老師。(1)從同學們的.“笑”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師?

      (2)從同學們的“靜”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師?

      三、PPT顯示課文語句:“可惜,從來沒有一位同學當面喊我‘王幾何’……”

      思考:你認為在與王老師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會當面喊“王幾何”嗎?

      四、運用語言、心理、神態、動作、外貌等描寫方法,描寫一位自己熟悉的老師。

      五、課堂小結:

      請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跟我學課文、寫作文。我只是想跟大家說明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生活就是語文,動筆即是作文,只要我們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做一個時時刻刻都能被愛感動的人,讓愛和歡笑充滿我們的生命,這,便是語文!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懂得桌椅來之不易,初步培養愛護公物的好習慣。

      2、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對話、椅子、現在、旁邊、生氣、愛護、木料、容易、工夫”等10個詞語的意思。

      3、學會看圖用“愛護”寫一句話。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5段中桌子說的話。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看圖,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詞。

      3、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大家都知道桌椅不會說話,可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中的桌子椅子卻說起話來了。

      出示課題:9桌椅的對話說話和對話有什么不同?(對話是指兩個或更多的人之間的談話)

      課文中是誰和誰在談話?學習“椅”,備實物區別凳子和椅子,說說“椅”為什么是木字旁。

      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1、桌子椅子為什么事情說起話來?

      2、它們說了些什么?

      二、教師范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學習生字詞。

      1、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想想能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字形,再想想它在句子中的意思。

      2、小組交流用什么辦法來記住生字。(引導學生用熟字來幫助識記生字。)

      3、檢查字詞。

      重點正音:嘆(tan)壞(huai) 疼(teng)

      重點分析字形:接、腿、旁、弟

      4、指名試讀課文。(分段讀)

      5、齊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一天早晨,丁丁來到教室門口,發現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2、看插圖1:這時丁丁感到怎么樣?誰能看著圖說說丁丁這時的樣子。他心里怎么想?

      誰能連起來說說丁丁這時的樣子和想法?

      3、誰來讀讀這段課文,把丁丁感到奇怪的語氣讀出來。

      4、看圖說說丁丁坐的是怎樣一張椅子,難怪這張椅子要嘆氣了,它是怎么嘛氣的.,誰來試試。

      5、齊讀第一段。

      五、鞏固字詞。

      六、書寫指導。

      椅、接、腿、護:左窄右寬

      第:重點指導“弓”的位置。

      七、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看圖,朗讀課文,理解2——6段課文,懂得桌椅來之不易。

      3、學習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和詞語。

      2、指名板書生字“第”說說有幾筆,“腿”說說是什么結構,為什么用月字旁。

      3、一天早晨,丁丁來到教室門口,發現了什么奇怪的事情?齊讀第三段。

      出示句子,讀一讀,第3句跟1、2兩句比較,省去了什么,為什么要省去?其它還有什么也起了變化?(第1句后面的句號改為逗號)齊讀合并后的句子。

      二、學習課文2——4段。

      1、椅子為什么要嘆氣呢?出示句子,怎樣把這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

      2、桌椅為什么事而說起話來?

      3、丁丁哪些地方做得不對?

      4、桌椅對丁丁的行為滿意嗎,你從圖上哪兒看出來?

      5、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桌椅的對話?(批評、埋怨)

      6、分角色朗讀2——4段。

      三、學習課文第五段。

      1、旁邊的桌椅聽了后怎弱,齊讀第五段。

      2、旁邊的桌椅為什么都很生氣?(引導學生看插圖1,連起來說說桌椅被丁丁損壞的樣子。)

      他們怎樣說?自由讀一張桌子說的話,思考:這張桌子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3、他們是怎樣夸獎自己的小主人的?一位學生讀第1句,理解“這樣”指什么?這些小朋友為什么都很愛護桌椅?齊讀第2句。

      4、看插圖2,誰能看著四幅圖說說工人叔叔做成桌椅怎樣的不容易?

      (1)工人叔叔在森林里鋸樹。

      (2)把木頭運到工廠,工人叔叔把圓木鋸成木料。

      (3)工人叔叔用木料做成一張張桌子。

      (4)工人阿姨把桌椅漆得油亮。

      工人叔叔從鋸大樹到做成桌椅,要花很多時間,書上用了哪一個詞?(工夫)

      5、朗讀指導。(用贊美和夸獎的語氣)

      6、一張桌子說了兩句話,第1句夸獎了小主人很愛護桌椅。第2句告訴我們為什么要愛護桌椅,你能把這兩句話背出來嗎?(自由準備;個別試背;齊背)

      四、學習第六段。

      1、聽了桌椅的對話,丁丁怎么樣?齊讀最后一段。

      2、丁丁為什么低下頭,臉也紅了?

      3、丁丁以后會怎樣做?

      4、你認為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損壞桌椅是不對的,但能改正還是個好孩子。)

      5、朗讀全文。

      6、課堂作業。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鞏固練習。

      2、朗讀,背誦課文,總結全文,懂得要愛護桌椅,培養愛護公物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詞,聽寫詞語。

      2、口頭組詞。

      護:愛護、保護、護士、

      壞:破壞、損壞、壞蛋、壞事

      料:木料、材料、顏料、資料、

      3、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4、進一步理解詞義。

      對話:怎樣叫對話?課文中是誰和誰在對話?

      工夫:這道題我花很多工夫才想出來。喧里的工夫指什么?你能用工夫說一句話嗎?

      二、分段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1、齊讀第一段,讀出奇怪的語氣。

      2、讀桌椅的對話,讀出批評、埋怨的語氣。

      3、讀旁邊的桌椅的話,讀出夸獎、贊揚的語氣。

      4、齊讀最后一段,讀出丁丁知錯的語氣。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熟練背誦一張桌子說的話。

      五、總結全文,指導行為。

      1、說說學了這課你懂得了什么?

      2、怎樣做才是愛護桌椅呢?你是怎樣對待桌椅的?

      3、我們不僅要愛護課桌椅,還應該愛護哪些公物,怎樣愛護?

      4、指導用愛護寫一句話。

      5、課堂作業6,看圖說說誰對誰不對,為什么?

      六、課外作業。

      做一做:給桌椅洗個臉。

      比一比:誰的桌椅保護得好,定期進行評比,給做得好的小朋友戴小紅花。

    語文教案 篇3

      1.看拼音,寫詞語。

      xū à(需要) hàn zāi(旱災) shuǐ dī(水滴) tū rán(突然) qīng liáng(清涼) zuǐ biān(嘴邊)

      2.連一連。

      3.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小)(心)翼翼 臉色(蒼)(白) (焦)(渴)而死

      (有)(氣)無力 清涼(新)(鮮) 閃閃(發)(光)

      4.填空。

      (1)《七顆鉆石》是19世紀(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的童話。

      (2)七顆鉆石升到天上,變成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

      5.如果沒有水,人只能活幾天而已。那么,在生活中,你是怎樣對待水的?學完本課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提示:要珍惜水源,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滴水。

      一 列夫托爾斯泰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以及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創作出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

      二 托爾斯泰名言

      記住吧: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我們有所作為的時間。

      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

      三 大熊星座及其傳說

      中國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看作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北斗七星。觀看大熊星座時,勺子的形狀比熊的形象更容易被看出來。這個大勺子一年四季都在天上,隨著季節的變化,勺把兒的指向隨之變化,而且恰好是一季指一個方向。

      相傳北斗本有九星,其中兩顆星深藏于斗中,是玉皇大帝元神所在,不易被人看見,若有人看見即能延年增壽。傳說漢朝相國霍光家里有一個仆人,有一天看到北斗七星的斗中有兩顆亮星,他虔誠地跪拜,因此增加了六百歲的壽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花、朵、是、空、的、節、們”7個生字。會寫“火”字,學習新筆畫“點”;

      2、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 引導學生能通過朗讀,感悟祖國的美,從而增進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火”;

      2、難點:從讀中感悟祖國的美。

      課時安排 一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讀韻文的同時認識生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會認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意思。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 看圖說話。(屏幕顯示:星光燦爛的夜空、焰火、可愛的小朋友。)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

      2、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跟這幅畫有關的課文《花朵》。

      3、 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呢?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多讀幾次。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也可以用筆畫出來,然后虛心地向同學請教或者請拼音朋友幫忙,再多讀幾次。

      2、 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詞語,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錯音,看誰進步最快,讀得最好。

      3、 再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 四人一組,輪著每人讀一遍,要把課文讀通、讀順,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認真聽,給讀的同學以指導和幫助。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詩中帶拼音的生字詞:花朵、星星、是、夜空、的、節日、我們)剛才大家在讀的時候,有沒有認識新朋友?

      2、自己認讀,多讀幾遍。

      3、讀給同桌聽。

      4、去掉拼音還會讀嗎?自己先試試,再齊讀。

      5、(只出現生字:花 朵 星 是 空 節 的 們)現在,誰還會讀?師指名讀后再開火車讀,請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帶讀。

      6、你能給哪個字找個朋友?用自己喜歡的詞再說話。

      7、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能把好方法教給同學們嗎?

      8、指導書寫“火”

      學生先觀察筆畫的位置及順序,然后老師邊示范邊講解寫字要領(注意筆畫“點”的寫法):先上后下,第三筆、第四筆應從豎中線上起筆。學生仔細看,最后自己寫,老師巡視,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并展示給大家。

      四、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你想怎樣讀就怎樣讀,你知道了什么?

      2、繼續讀,想讀多少遍就讀多少遍,直到你有了新發現。你又知道了什么(或發現了什么)?

      3、你最喜歡哪一句?反復讀,直到讀好為止,并把你喜歡的詞寫進詞語花籃中。

      4、師生合作,老師引讀:星星,是( );焰火,是( );我們,是( )。

      5、詩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什么?什么是“花朵”?為什么“星星”、“焰火”、“我們”是花朵?其實還有更美麗的',那就是我們的祖國,也是我們的祖國讓一切變得光彩奪目,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愛獻給祖國,讓我們把愛讀出來吧,能背的同學就背出來。

      6、同桌互讀互背,會背的同學獎勵自己一朵小紅花。

      五、理解課文,進行延伸

      1、我們的祖國這么美,詩中寫得太少了,讓我們來補充,看誰把祖國打扮得更美!老師先來(示范):

      2、海浪,是大海的花朵;白云,是天空的花朵……

      3、小組合作,集體朗誦。

      板書設計:

      1 花 朵

      星星 → 夜空

      焰火 → 節日 花朵

      我們 → 祖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能用“準備”、“已經” 造句。

      2.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和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了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思路:

      1.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粗知課文大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3.分節講讀課文,著重理解三種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1)第一節主要弄清下列詞語的含義:“孩子”、“長大”、“四海為家”。

      (2)第二至四節是教學的重點,應采取以朗讀為主,適當講解,輔以看圖的方法進行教學。著重讓學生弄清:植物傳播種子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條件;一是外界條件。

      三個小節講讀的辦法應有所不同。①學第二節時,邊讀邊講,然后概括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②讀講第三四節時,讓學生自己邊讀邊找出蒼耳和豌豆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

      (3)第五節讓學生說說其它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4.朗讀訓練著重在語調、重音和停頓上進行指導。

      5.生字應在反復朗讀中解決字音,在理解內容過程中掌握字義。講讀之后著重指導“旅”、“降”、“乘”三字的字形。最后完成課后第2題。

      教學資料:

      1.櫻桃熟了,鳥兒吃到肚子里,核隨著鳥糞落下地,春天長出小苗苗。

      2.椰樹長在河邊,椰子熟了,隨水流淌到沿岸,在岸上又長成椰樹。

      教學用具:

      1.三種植物的掛圖或實物。

      2.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抽拉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問:什么樣的植物可以當“植物媽媽”呢?(能傳播種子繁衍后代的植物)植 物媽媽為什么有辦法?它有些什么辦法呢?我們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

      1.借助拼音,自由小聲地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添字、不掉字,讀時注意生字中的翹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得”的讀法。

      2.默讀課文,在生字及生字詞下邊用鉛筆畫出記號,讀準生字詞的字音。

      在多音字“得”下畫上記號。看看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得”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3.用學過的方法(結構分析法、數筆畫法、形象記憶法,舊字換偏旁法、形聲字分析法等)分析字形、記住生字。

      4.朗讀課文,注意停頓,看看全文共有幾小節,并寫上小節號。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和生字詞的卡片,打亂順序,指名認讀。

      正音指導:“乘”和“曬”是卷舌音;“降、乘、蒼”是后鼻音;“識”在“知識”一詞中讀輕聲。

      2.出示小黑板:課后第三題中的三個句子。

      (1)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

      (2)那里有許多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種子,飛得多遠哪!

      先認讀“得”的三種不同的讀音“děi、dé、de”,再讀句子,選音節注音,最后齊讀三句話。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首詩共有幾小節?(五小節)

      2.指名分別讀五小節、思考: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貼植物圖或實物)

      簡介蒲公英和蒼耳這兩種植物。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講了蒲公英、 蒼耳和豌豆,這三種植物。那么,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

      二、細讀課文,逐節閱讀。

      1.講讀第一節。

      (1)指讀、思考:這節有幾句話?(2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思考:這句講了什么?采用半提示法理解“孩子”、“長大”、“四海為家”的意思。如:“孩子”在這里指植物的什么?(種子) “長大”也就是說植物的'種子已經怎樣了?(成熟了)“四海為家”:“四海”

      指到處。這里是指植物的種子到處生根發芽,所以到處都是它們的家(板書:

      四海為家)

      (3)指讀、思考:第二句講了什么?采用告訴本義再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旅行”的意思。如:我們到外地出差或探親或游覽叫“旅行”。“種子去旅行”是什么意思?(這里是指種子被傳播出去。)這些種子還回來嗎?它將——(四海為家)(指板書,回扣重點詞)

      (4)指導朗讀:第一句既要讀出那種“四海為家”的自豪感,也要讀出和媽媽告別的那種難舍難分的感情。“得”要拖長讀音。第二句要用上升的語調讀問句。讀時注意停頓和重音: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學生自

      由試讀,評議后,再齊讀。

      2.教學第二節。

      學生回答問題2時,讓學生回憶第一冊課文中的《蒲公英的種子》,想想:這里的“降落傘”指的是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學生回答問題3

      時,先問:蒲公英的種子光有“降落傘”能去“旅行”嗎?那么,還要有什 么?(風)老師演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抽拉幻燈片,邊抽拉邊朗讀第二節。學

      生邊聽邊看后,根據幻燈,說說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概括小結:蒲公英種子的傳播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條件,蒲公英的種子,有毛茸茸的球像降落傘;一是外界條件——風吹。(3)指導朗讀:輕風一吹,要讀出風的輕,邊讀邊想象大群蒲公英乘風出發,四海為家的壯觀景象。“乘著風”要稍快,“紛紛”要讀出蒲公英一個接一個飄飄悠悠飛出的感覺,可放慢些。

      注意停頓和重音: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風/一吹。孩子們就/紛紛/出發。師生評議朗讀情況后齊讀第二節。

      (4)總結:蒲公英是靠風傳播種子的。

      3.扶教第三節。

      (1)指導學生按第二節閱讀思考題學習第三節,學生邊讀邊找出蒼耳傳播 種子的兩個條件,要點填入上表中。(蒼耳、像鎧甲、動物帶)

      學生回答問題2時,采用先了解本義再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鎧甲”。

      “鎧甲”是什么?(古代打仗時防刀槍的鐵衣。)這里是指蒼耳外面一層什么呢?(較硬的殼,上面還有刺。)

      回答問題3時,教師演示抽拉幻燈片:先放映蒼耳幻燈片,再拉動小白兔燈片經過蒼耳燈片,然后抽動幾個蒼耳粘到兔子身上,隨小白兔來到燈片中的“山洼”。問:“山洼”是什么樣的地方?(山間低洼的地方。)學生看后,講述蒼耳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指導學生概括:蒼耳傳播種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

      (3)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 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

      朗讀評議后齊讀。

      (4)指導學生總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動物走到哪兒,蒼耳的種子就被傳播到哪兒。

      4.自學第四節。

      (1)自讀第四節,思考閱讀思考題,找出豌豆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要點填入前表中。(豌豆、豆莢、太陽曬)

      學生回答問題3時,教師演示抽拉幻燈片:先放映豌豆燈片,再放映“太陽”,然后放映豆莢炸開,最后放映“蹦著跳著離開媽媽”。學生看完燈片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學生自己概括:豌豆傳播種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

      (3)指導朗讀,學生點畫停頓和重音符號,朗讀評議后齊讀。

      (4)學生自己總結:豌豆是靠太陽傳播種子的。

      5.總結歸納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豌豆靠太陽傳播種子。

      6.閱讀第五節。

      (1)圍繞第一句中的“很多很多”這個詞語,啟發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理解“那里、它、觀察”等詞語,思考:怎樣才能得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板書:仔細觀察—→得到知識)

      (3)小結:大自然里有許多知識,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得到它。

      (4)齊讀第五節。

      五、聽配樂詩朗誦、總結全文:這首詩運用擬人手法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

      六、鞏固練習。

      1.蒲公英靠()傳播種子。

      2.蒼耳靠()傳播種子。

      3.豌豆靠()傳播種子。

      第三課時

      一、指名分別朗讀五小節,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學生說清以后再齊讀全文。

      二、指導背誦。

      1.根據板書,了解各節的意思,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四小節結構相似。

      2.分節背,教師再領背每節的第一個詞語,引導學生背。

      3.指名背,再齊背全文。

      三、學生匯報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匯報要求:

      1.讀準字音再領讀。

      2.介紹自己用什么方法分析字形。(結構分析法、數筆畫法、形象記憶法等等)

      3.擴詞并領讀。

      4.談自學過程中生字易錯處。

      匯報中的指導:

      1.“備”:(1)讀書上帶“準備”的句子。(2)用“準備”造句。造句內容提示:誰準備了什么;在什么時候(或在什么情況下)誰準備干什么;誰怎樣準備干什么。

      2.著重指導的字。

      (2)降:八筆完成,“阝”兩筆完成,“夂”三筆完成,最后再寫三筆。

      (3)乘:可以用“禾”字中間一個“北”字的拆字法去記。它的筆順是:

      四、指導書寫。

      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匯報寫法,指導寫字頭,學生再自己練習每個字寫 三遍。

      指導提示:左窄右寬的字有:降、曬、識、旅、植。上大下小的字是備。

      上小下大的字是乘。

      五、課堂作業。

      1.抄寫課后作業第2題中的詞。用帶點的詞口頭造句。

      2.聽寫第2題中的詞,聽寫后自己對照課本檢查一遍把寫錯的改正過來。

      3.把帶點的詞造句寫在本子上。

      六、家庭作業。

      1.背誦課文。

      2.閱讀自讀課本《奇妙的植物》。

      附: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二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德語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二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刀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 理解生字。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 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 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卡讓學生讀。

      5. 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周橋的什么?

      2. 小組討論交流。

      3. 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周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 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周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⑴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周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使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⑵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⑶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板書:既……又……】

      ⑷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深刻理解語言。

      ⑴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⑶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⑸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的人,贊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贊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第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擴展。

      (1)趙州橋在()省()縣。趙州橋也叫()橋,它是()朝石匠()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既()又()。

      (3)趙州橋為什么會世界聞名?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幾種龍的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接著學習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話的第2

      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

      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⑵這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⑶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為什么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寫了3幅是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版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后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后寫所有的龍真像活的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干,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干;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四)總結、擴展。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筑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筑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⑴朗讀全文。

      ⑵背誦2、3自然段。

      ⑶為什么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⑷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作業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詞

      八、板書設計

      橋長

      雄偉

      橋寬

      沒有橋墩

      趙州橋 堅固 一個大橋洞 創舉 既……又……

      4個小橋洞

      有的

      美觀 精美圖案 有的 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樣

      還有的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等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描寫聾啞青年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的投影片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提出自讀要求

      1.魚會在哪里游呢?今天我們學一篇課文,題目是“魚游到了紙上”(板書)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

      2.請大家帶著疑問去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a.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b.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c.“魚游到了紙上”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什么意思?

      學生充分自讀后小組內交流

      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花港清澈一絲不茍廠徽聾啞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全班評議,并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看魚畫魚)

      4.說說對“魚游到了紙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課 時

      回顧上節課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聾啞青年是一位怎樣的青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用筆畫出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簡要寫在旁邊。

      2.同桌交流,讀讀畫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說給同桌聽。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體會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并把自己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去體會。(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都說明了這個青年和其他看魚的人不一樣,入神著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這句話充分表現了青年的忘我。在圍觀的人贊嘆議論時,他沒有任何反應,除因他是聾啞人外,更重要的是他專心致志地作畫,眼中所見,心里所想,筆下所畫全都是魚,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條魚,才把魚畫活了。

      c.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青年看魚、畫魚持之以恒,勤奮執著,才將魚畫得那么生動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魚“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長期觀察后,對金魚特點非常熟悉,在頭腦中形成了準確生動的形象,才會下筆如有神。“魚游到了紙上”是女孩驚奇的贊嘆,表明青年畫技高超,畫得魚活靈活現,形神兼備,像活的魚在紙上游動一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a.讀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樣的青年?

      b.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c.指名評讀。

      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1.聾啞青年那勤奮專注的形象,一定會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樣觀察和描寫,才使這個人物如此生動的`呢?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自己的發現。(作者不僅仔細觀察,認真看、仔細聽,并且與青年進行筆談;而且在描寫時注意通過外表、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青年人的執著與專注)

      2.小結: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觀察細致,抓住人物特點,而且描寫細致入微,才寫出這樣生動感人的好文章。

      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隨文練筆

      1.(出示插圖)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那么人們是怎樣贊嘆和議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

      2.指名讀作文,進行交流。

      3.課外作業:留心觀察自己的同學,抓住特點,多看、多聽、多問,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語文教案 篇8

      授課人 孫蓀

      授課時間 周三上午第三節

      授課地點 高一(6)班

      學習目標

      1. 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2. 體會文中作者對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的思考。

      3. 學習選取個性化的角度,表現哲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1.理清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關系。

      2.理清文章脈絡和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師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工作,教會學生評點的方法,學生在感知文本、研習文本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間進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聲狼嗥上做文章。讓生沿著作者設定的切入點去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解文題)像山那樣思考,是指誰要像山那樣思考?人

      “那樣思考”究竟是怎樣的思考?

      二.自讀感知、剖析思路:

      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

      (小組合作),全文可分幾個部分,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三.研讀探究:

      出示相關思考題,要求學生帶著疑問看課文,并小組討論、交流,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生讀1-2節)

      1. 作者以一聲狼嗥開篇,那么對于這聲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樣的反應?它們的反應和一座山的反應有什么不同?

      2.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排比

      排比句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 對這聲狼嗥,一般所能理解的淺層含義和只有大山才能聽懂的深層含義分別是什么?

      學生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作者得到這一認識(大山聽懂的深層含義)的由來?

      談談狼的消失對自然,對人類分別意味著什么?

      (多媒體顯示問題)

      1. 為什么我們必須像山那樣思考?

      2. 如果像山那樣思考,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大自然,怎樣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如果不能像山那樣思考,會有怎樣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講到的危害,你還能列舉出哪些?

      四.拓展練習

      閱讀一段材料,為20xx年“世界環境日”擬一個主題,并簡述理由。

      19XX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歷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如下:

      19XX 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XX 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XX 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19XX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XX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XX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xx 環境千年——行動起來吧!

      20xx 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20xx 讓地球充滿生機

      20xx 水——二十億人民之所系

      20xx 海洋存亡 匹夫有責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清明》教案02-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第一区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 亚洲日本好爽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