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復習提綱(人教版)
提綱使用于匯報工作、傳達會議精神和講話發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復習提綱(人教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復習提綱 1
第一課別把尊嚴丟了
1.如何正確看待尊嚴?(1)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都不愿失去尊嚴,人格尊嚴是一個人立于天地之間的精神根基。(2)人的尊嚴無比珍貴。失去尊嚴之后,要花很多倍的代價才能找回(3)人不能因眼前小利而犧牲自己做人的尊嚴,維護尊嚴的人讓人肅然起敬。(4)尊嚴不是一時的得失,更不是財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當做大寫的人。(5)每個人都有做人的尊嚴,做人的尊嚴不因財富多少、地位高低、智愚狀況、體貌特征的差異而不同。我們既要懂得知恥,也要克服虛榮心;既不能自卑,也不能自負。
2、對中學生明確提出自尊方面的要求有什么積極意義?(1)有利于培養青少年自尊自愛的良好品質;(2)有利于規范青少年的日常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有利于提高廣大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4)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
3、作為中學生,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自尊,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1)自尊自愛,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2)尊重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3)勤奮學習、全面發展、提高自己來實現贏得他人的尊重(4)知法學法,提高維權意識,正確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4、面對歧視的態度有兩種情況:經受不住,就可能自暴自棄,被這些人看低;經受得住,我們的尊嚴就會散發出更強的光芒。
5.如何經受歧視的考驗?(遭受別人的歧視,你會如何去做) (1)在歧視面前我們所能做的應該做的就是昂起頭、挺直腰,發揮潛能用行動證明自身;(2)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尊嚴;(3)不必煩惱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4)保持自尊、樹立志向、堅守信念、積蓄力量。(5)面對歧視和嘲笑,我們不能表現出過度的憤怒,因為這正是歧視我們的人所想要的,不能讓他們得逞;
6、怎樣做到不歧視別人?(如何尊重他人?) ①不要以歧視的眼光和言行對待別人,欣賞接納他人,尊重他人人格; ②要時時顧及別人的自尊,將心比心地尊重他人,不損傷他人的尊嚴。③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
7、盲目崇拜迷失自我的現象?明星崇拜、金錢崇拜、權力崇拜、榮譽崇拜、名牌崇拜等等。
8、如何認識盲目崇拜?盲目崇拜既不是信仰也不是目標,而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最容易使人迷失自我;與其激情的崇拜別人,不如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上面。
9、盲目崇拜對青少年有哪些危害?(1)迷失自我、扭曲自我、丑化自我,從而喪失別人的尊重; (2)影響學習危害身心健康;(3)喪失人格尊嚴,不利于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 (4)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養,甚至做出背離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10、如何關注自我發展,不在崇拜中迷失自我? (1)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全面地看待自己與他人;(2)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抵制不良誘惑,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3)自尊自信,實現自身生命價值,理性看待各類事物,不盲目崇拜;
第二課生命的滋味
1、什么是挫折?是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個體動機不能實現、需要得不到滿足的一種情緒狀態。
2、挫折產生的原因?(1)客觀上,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因素: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等,不利的自然環境和時空的限制;社會因素主要是指人在社會生活中所受到的人為因素的限制和阻力,如朋友之間出現了矛盾、老師和家長的不理解、某些課程艱辛難學等,都是心理挫折產生的社會因素。(2)從主觀上看,由于人的外貌、身材、體重、能力、知識等條件的限制,導致自身追求的目標不能實現而產生了挫折。
3、通過一些挫折的例子可以得到的啟示和道理?(1)挫折是人生經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生難免有挫折;(2)面對挫折不同的心態會帶來不同的后果,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挫折;(3)挫折有利于磨練意志,增長才干和智慧,激發潛能等。(4)只有意志堅強、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4、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挫折?(面對挫折需要哪些意志品質?生命之鈣?)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即面對挫折有(1)堅強的意志(2)積極樂觀的心態(3)永不言棄的信念 (4)自我更新的勇氣(5)化解痛苦的智慧(6)明確的目標
5、挫折的作用?(挫折對人生的影響)挫折是把"雙刃劍" (1)消極影響:挫折給我們帶來痛苦,使人產生焦慮、不安等消極心理。使人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2)積極作用:挫折又能磨練意志,增長人的才干和智慧。能教育人、鍛煉人,使人終身受益。
6、如何走出挫折,取得事業的成功?(你認為積極戰勝挫折,走向成功,需要 做到哪幾點?)
(1)正視現實和挫折,不回避,端正心態(前提);(2)認真分析和解剖挫折產生原因(基礎);(3)理想和目標是走出挫折的驅動力;(4)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樹立信心,增強勇氣(根本保證)
(5)學會自我疏導
7、隨意輕生對我們的啟示?(1)不敢勇于面對挫折,不懂的珍愛生命,是對自己、家人、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是自私的行為,留給親人的是痛苦;(2)生命只有一次,每一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你的生命對他人、社會同樣重要。(3)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煥發無限的光彩。
8、珍愛生命的原因?(1)每一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2)生命是最寶貴的,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3)我們的生命不僅對自己的重要,對他人、社會同樣重要。
9、我們應該怎樣珍愛生命?(1)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要輕易放棄生的希望;(2)珍愛自己生命價值的同時,善待他人的生命,當他人需要幫助時,盡可能伸出援助之手;(3)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延伸生命的價值。
第三課你就是一道風景
1、排解自身不足和煩惱的方法?對自己不要太在意;轉移注意力;化劣勢為優勢;積極的自我暗示。
2、如何認識、接受、欣賞自我?(1)正確認識自己,做到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3)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4)每個人都是變化發展的,通過不斷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5)人人都蘊含潛能,自信樂觀的態度才能充分挖掘潛能。
3、為什么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大自然既然造就了每一個人,就賦予了每個人獨特的不同于別人的容貌、身材、氣質和智慧。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有某些缺陷,但是你不必為自己生理特點而煩惱,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就會覺得陽光更多地灑在自己身上,應該對自己有信心,相信你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4、認識自我的途徑有哪些?⑴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 ⑵通過他人了解自己。 ⑶通過集體理解自己。
5、什么是潛能?人的自身蘊藏著一筆豐富的財富,這就是人的潛能。它猶如一座金礦,蘊藏豐富, 價值無比;潛能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未被使用的能力。
6、打開寶藏的鑰匙?(開發潛能的途徑和方法)(1)磨練意志鍛煉身體(2)自問,自信提高勇氣激勵斗志(3)擁有一顆好奇心、培養高雅情趣愛好;(4)持之以恒,不怕失敗。
7、你怎樣看待以下觀點:"我不是學習的料"、"我考試總失敗,是個笨孩子"?是錯誤的,是一種消極的心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沒有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對自己的潛能缺乏正確的認識;人的潛能是巨大的,猶如一座有待開發的巨大金礦,蘊藏豐富;自我是不斷發展的,每個人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四課生命共舟
1、生活中體現合作的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國際等。
2、不合作的惡果?不合作的結果往往是一方不能成功,另一方也收獲甚少,鬧得兩敗俱傷;如果大家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最終蒙受損失的還是自己。
3、合作的目標:合作各方的共贏;合作的典范:頭腦風暴法;
生活中關于合作的諺語: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4、合作的好處或意義:(1)合作有利于實現共贏合;(2)作可以從他人那里學到知識;(3)合作可以激起思維的火花;(4)合作可以增進友誼;(5)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6)合作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和溝通;(7)合作可以讓我們養成團結互助、友善待人的良好品質
5、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合作與競爭相互依存,二者是統一的,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團體的合作鼓勵各成員之間的競爭,各成員之間的競爭,促進集體競爭力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學會競爭,提高個人素質,又要學會合作奉獻自己的力量。
6、怎樣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1)我們要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2)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關系,尊重競爭對手向對手學習;(3)相互促進,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體現雙贏原則;(4)發揚團隊精神,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
7、合作寶典(與人合作的方法)?(1)為他著想;(2)發揮每個人的長處;(3)盡自己的責任;(4)合作是有原則的:合作必須符合法律規范和道德要求;(5)相互信任互相幫助;(6)有共同目標并堅定不移地行動;
第五課當沖突發生
1、沖突發生的原因?(1)性格好強,不肯服輸;(2)玩笑開過了頭;同學之間的誤會;(3)情緒沖動自控能力差;(4)以自我為中心,只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
2、沖突的后果?消極作用:(1)人際關系緊張。(2)、造成身心傷害影響同學間的感情和友誼。(3)影響學習。(4)造成人身、財產的損害。(5)甚至受到紀律的處分和法律的制裁;積極作用:沖突如果處理得好,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誼。
3、避免和化解沖突的智慧和方法?(1)寬容;(2)心理換位;(3)主動道歉;(4)控制情緒冷靜下來;(5)開誠布公地談一談;(6)請人調節;(7)寫信表達你的歉意。
4、寬容的意義?對別人過失的寬容,顯示一個人的寬廣胸襟,可以將沖突化解于無形之中;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善于寬容利人利已;寬容能使自己遠離煩惱,體驗安寧和滿足;還能使我們贏得友誼,獲得更多的朋友。
5、什么是校園暴力?一些學生信奉暴力決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壓小、以強凌弱。
6、校園暴力的危害?對受害者:不僅帶來身體上的傷害,更嚴重的是危害心理健康,產生不安全感、恐懼和焦慮;對施暴者:以后很難遵紀守法,最終可能與社會對抗,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7、校園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些什么人?曾經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學習成績差,在學校受到歧視;父母關愛少,缺乏家庭溫暖。
8、遇到校園暴力如何維護自身安全?(青少年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1)保持高度的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2)用智慧:面對不法侵害,依靠智慧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采用靈活的方法與斗爭;(3)用法律: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最有效的);(4)積極尋求家庭、學校、社會保護
9、威脅校園安全的因素:校園暴力、體育設施陳舊、校園周邊的黑網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
10、預防校園暴力(建設平安校園)的合理化建議?(1)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校園周邊場所的監管力度;(2)社會:加大宣傳教育,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3)學校:加強安全教育、開設安全教育課;(4)家庭:注意對學生的關心和安全教育;(5)自身:依法自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與不法行為做斗爭。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復習提綱 2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
維護憲法權威
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
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這一制度保證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國家的主人。
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廣大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將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貫徹于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和方面。
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
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等。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也很廣泛,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
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它要求各級國家機關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
憲法組織國家機構
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憲法通過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內容,使得國家權力的運行穩定有序。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以實現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憲法規范權力運行
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國家機關行使權力應當有法律依據,不能超越權限行使權力,也不能濫用權力。任何超越權限、濫用職權的行為均應承擔法律責任。
人民通過憲法和法律將國家權力授予國家機關。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
憲法和法律還規定了國家權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加強憲法監督
監督權力行使的原因
權力行使需要接受監督。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受監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
為了保證國家機關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在這一監督體系中,憲法監督制度具有基礎性意義。
憲法監督的主體: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地方各級人大在本行政區域內負有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職責。
加強憲法監督的要求
要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擔負起憲法監督職責。
要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憲法權威。
對于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增強憲法意識
原因:加強憲法監督,既需要完備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們增強憲法意識。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我們要增強憲法意識,熱愛憲法,捍衛憲法。
做法:學習憲法,我們不僅要了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還要在理解我國憲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同時,還應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讓憲法走近群眾,深入人心,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認同憲法,我國憲法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我們要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讓憲法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踐行憲法,我們要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實際行動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我們堅持憲法至上,自覺踐行憲法精神,積極推動憲法實施。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公民權利
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
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行使監督權,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社會經濟權利主要有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文化教育權利主要有受教育權、文化權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依法行使權利
行使權利有界限: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維護權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協商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調解也是解決糾紛的有效方式,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仲裁是解決糾紛的又一方式,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義務
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
遵守憲法法律: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遵守憲法就是要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都是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具體表現。建設法治社會,我們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同時,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
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依法服兵役: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為了保衛祖國,我們要自覺履行這項義務。我國兵役法規定,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
依法納稅: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其他義務:我國憲法還規定了公民應履行的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
權利義務相統一
權利義務的關系: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反過來,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例如,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的要求: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依法履行義務
法定義務須履行: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違反義務須擔責: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基本制度
基本經濟制度
內容: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經濟: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現階段,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對于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和保障國家安全等,具有關鍵作用。集體經濟體現共同致富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國家保護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國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決定的。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
【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復習提綱】相關文章:
八年級人教版政治下冊教案10-28
八年級下冊政治教案10-28
八年級下冊政治教案02-08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教案范文09-30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政治教案12-26
八年級政治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2-28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二課教案02-07
八年級下冊政治教學工作總結03-15
下冊期末小學生評語01-07
政治七年級下冊教案01-09